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馬知遙的結果 展開

馬知遙

詩人、民俗學者、天津大學教授

馬知遙,70后詩人、評論家、民俗學者。文學博士,建築學博士后。天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民族民間文藝委員會委員、建築文化遺產傳承信息技術文化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民族學學會東北亞民族文化研究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中國藝術人類學會會員、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傳統村落立檔調查專家委員會委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天津大學傳統村落與建築遺產協同創新中心副秘書長、山東省泰山文藝獎評委、教育部社科項目推薦盲評專家、國家藝術基金評選專家委員會推薦專家、天津市社科專家庫專家。

人物經歷


馬知遙,曾用名馬永生,1971年3月生於新疆阿克蘇。1992年本科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近十年的新聞從業經歷,先後在大眾日報、濟南時報、山東電視台做編輯、記者、編導。中國70後作家,70后詩歌理論家、詩人。
2000年6月在山東大學獲得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
2006年6月畢業於山東大學,獲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
2006年7月以特殊人才身份分配至山東藝術學院任教。現為教授、碩士生導師;天津大學馮驥才文學藝術研究院博士后,非遺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領域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理論、藝術民俗學、藝術創意學、當代藝術批評,所任課程藝術民俗學為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2006)。所在專業公共事業管理2009年獲得國家級特色專業。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山大)核心成員、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山藝)核心成員。近年來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子課題負責人,主持國家博士后課題1項,省社科規劃研究項目1項,廳局級項目4項;獲得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專著類二等獎三等獎各一次。先後出版學術著作7部,創作專著3部,翻譯1部,發表學術論文130餘篇,核心期刊論文34篇。
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音樂家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神話學學會會員、中國民俗學會會員,山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副秘書長、山東省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北京《黃河詩報》雜誌執行主編。

個人作品


一、論文及評論
1. 留學生教育服務“一帶一路”的現實意義與實踐路徑,2020年《天津市教科院學報》第2期
2. 鄉村振興與傳統工藝類非遺保護和發展路徑研究,2020年《文化遺產》第2期
3. 全面復興傳統文化背景下木雕發展的困境及對策研究,2020年《藝術評論》第1期
4. 論高校研培計劃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2020年《西北民族大學學報》第1期
5. 非物質文化遺產教育性保護的方法論與道路探究,2019《民族藝術研究》第6期
6. 重點刊物中國布老虎藝術及鄉村振興,2019年《民間文化論壇》第2期
7. 中國非物質文化保護中的幾個關鍵性問題的思考,2019年《民俗研究》第6期
8. 非遺保護與傳承的記憶闡釋,2019年《文化遺產》第5期
9. 三喻文化模式下“非遺”傳承的探討,2019年《雲南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
10. “一帶一路”下的高校國際化教育研究,2018年《天津市教科院學報》第1期
11. 中國非遺著作研究述評,2018年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第4期
12. 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推動中國教育開放,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報》
13. 民俗學視角下門文化的功能研究,2017年《中原文化研究》第1期
14. “一帶一路”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構想,2016年《中國藝術藝術研究院會議論文集》
15. 草原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2016年《內蒙古日報(漢)》
16. 保護的是文化精華,2015年《人民日報》
17. 傳承人口述史的身體經驗價值,2015年《民俗研究》第5期
18. 別讓非遺受傷,2015年《光明日報》
19. 聖人情懷和文化責任——論馮驥才的文化觀,2015年《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
20. 世界行跡的文化構想——馮驥才文化藝術思想研究之一,2015年《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第2期
21. 木版年畫搶救的示範性及年畫學的提出,2013年《中原文化研究》第2期
22. 中國虎文化探源及民間布老虎生存狀況反思,2012年《藝苑》第1期
23.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田野思考——中國北方民間布老虎現狀反思,2012年《民俗研究》第4期
24.挽救非遺需喚醒全民文化情感,2011年《山東社會科學》第9期
25.市民生活的戲劇之魅,名作欣賞,2011年4月1日
26.非遺保護和開發是否能夠並舉:民間文化論壇,2011年第2期
27.非遺保護和開發是否能夠並舉,中國藝術報,2011年6月24日,后被全國40餘家媒體轉載。
28.晉魯豫“布老虎”生存狀況調查,中國文化報,2011年6月15日
29.非遺保護:搶救喚醒文化自覺,《藝苑》2011年第1期,《民主與法制時報》3月14日摘登
30.讓傳承人說話--裸體拉縴事件的思考,《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1月4日
31.論“偽非遺”事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2月1日
32.廟會還要有點文化味,《中國社會科學》,2011年2月22日
33.非遺保護的最終目的是文化自覺,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5月26日
34.城市化挑戰“非遺”的本真性,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7月14日
35.畫鄉消失,年畫何處落腳,《中國文化報》,2011年4月19日
36.手工製作還是機械化生產:布老虎的兩難選擇,《中國文化報》,2011年4月28日
37.非遺保護中的悖論和解決之道,2010年《山東社會科學》第3期
38.非遺保護中的疑惑和探索,2010年《民俗研究》第4期
39.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開發是否能並舉,《文藝繁榮與價值引領:第五屆當代文藝論壇文集》,2010年12月,中國文聯出版社
40.清明寒食的人文立場和現代傳播,《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樣與保護》,2010年9月,中國文聯出版社
41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理論初探,《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42.傳統節日的人文傳播和現代傳承,《藝苑》,2010年第2期
43.藝術創意將成為創意產業發展關鍵,《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3月30日,文化產業專版
44.原生態藝術硬性表演異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5月10日
45.重視詩歌寫作的深度和難度,《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6月22日
46.水的浪漫和夜的深沉,《中國稅務報》,2010年3月12日
47.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2期
48.當代詩歌創作現狀探析,《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3期
49.莫非詩歌論,《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4期
50.當代中國詩壇病症解讀,《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5期
51.關於近年來詩歌獎項現象的對話,《中國詩人》2010年第4卷
52.他在水邊敲打:80后詩人史質詩歌印象,《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4期
53.美質直通天地大愛可撼人心,《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1期
54.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1期
55.親情充盈愛撒故園,《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1期
56.路也訪談錄,《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2期
57.評論專欄:馬累、江非、三色堇、宇向作品評論,《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2期
58.預約死亡或者回答,《星星》2010年5期(理論版)
59.中國當下詩壇病症解讀,《星星》2010年5期(理論版)
60.詩人請穿上褲子不要隨地吐痰,《藝術廣角》2010年3期
61.現當代文藝創作中“精神性”缺失的討論,《藝術廣角》2010年2期
62.現代詩歌創作技法散論,《黃河詩報》雜誌,2010年第3期
63.中國傳統節日的人文內涵和精神鏡像《中國民俗文化當代傳承浙江論壇》論文集,2010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64.孟姜女傳說的人文內涵和產業開發的可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2月9日
65.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系列4《星星》2010年2期(理論版)
66.中國當代詩壇創作現狀掃描《星星》2010年3期(理論版)
67.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系列5《星星》2010年4期(理論版)
68.中國鄉民藝術的精神鏡像與吉祥追求,2009年《民俗研究》第1期
69.宿命的吶喊和可畏的現實《名作欣賞》2009年第10期下旬刊
70.曹禺戲劇的先鋒性《名作欣賞》,2009年第11期
71.對世紀初詩歌“文化現象”的幾點思考《星星》理論版,2009年第7期
72.世紀初詩歌的“文化現象”的對話《中國詩人》,2009年第一卷
73.譚延桐:上升的道路《中國詩人》,2009年第二卷
74.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1)《星星》理論版,2009年第10期
75.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2)《黃河詩報》雜誌,2009年第8期
76.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3)《黃河詩報》雜誌,2009年第8期
77.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4)《黃河詩報》雜誌,2009年第8期
78.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5)《黃河詩報》雜誌,2009年第8期
79.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6)《黃河詩報》雜誌,2009年第8期
80.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7)《黃河詩報》雜誌,2009年第8期
81.所有澄靜溫暖甚至奔赴光榮的詩歌都因為愛《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82.詩歌不死,詩在民間《星星》理論版,2009年第11期
83.選本時代的詩歌問題,《中國詩人》2009年第四期
84.隱秘內心的清晰敘述,《中國詩人》2009年第四期
85.成就的快慰和黑暗的來臨《非非評論》,2009年年選
86.從創意學角度看當代紅色經典的改編《現當代文學論壇》,2009年11月,中國華僑出版社
87.《紅燈記》電視劇與新世紀紅色文化重構,《海南師範大學學報》2009年3期
88.非遺保護的人文和環境《中國文化報》2009年6月28日
89.藝術創意學設立的必要性探討《第四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年會》論文集,2009/09《齊魯藝苑》雜誌
90.樸拙自然心遠氣清《時代文學》,2008年第12期
91.《封鎖和被封鎖的人間世》,2008.5《名作欣賞》
92.《從創意學角度看一本刊物的成長》,2008.3《詩歌月刊》
93.《眾聲喧嘩中的銳利歌唱》,2008.1《詩歌月刊》
94.《想象的恬靜與人間煙火》,2008年第三卷《中國詩人》
95.《關注被遺忘的群落髮現新詩發展的可能》序馬忠《文本與言說》,2008年9月,大眾文藝出版
96.《論動物圖案中的吉祥情結》,2008年5月《藝苑》雜誌
97.《眾聲喧嘩中的寂寞言說》《芝麻開門》2008年11月,中國戲劇出版社
98.《傳媒高新技術發展中的中國藝術創意》,2008.9《理論學刊》
99.《陳先發:古典的現代表達》,2008年9月《青年文學》(下半月)
100.《中國當下泛裸體現象考察》,2008.1《求實》
101.孟姜女傳說的人文內涵及創意開發《中國孟姜女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02.《外國詩歌創作中的感動寫作》,2007.7《名作欣賞》
103.《當代詩歌創作中感動寫作》,2007.1《名作欣賞》
104.《吉祥文化的精神鏡像和藝術表現》,《民俗研究》2007.5吉祥文化專刊
105.《蟲草花木總關情》,《時代文學》(下半月)2007.5
106.《余華小說先鋒藝術論》,2007.7《理論學刊》
107.發表評論《水色的浪漫和夜的溫柔》2007年總第12卷
108.發表評論《冥想中的濰河灘》2007年總第12卷
109.《檀香刑:狂歡化敘述的女子》,2007.6《海南師範大學學報》
110.《中國當代漢詩年鑒》,2006-2007卷,發表《2007年中國詩歌大事述評》
111.《歷史題材電視劇的第三條道路》,2007.4《齊魯藝苑》
112.《論中國吉祥文化的精神鏡像和藝術表達》,2007.4《藝苑》,全文選入《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論文集》
113.《在遼河的歷史中回望》,《長江師範學院學報》,2007.5
114.《他獨自在高原亮劍》,《雪蓮》2007.5
115.《詩歌中堅的世紀合唱》,《詩歌月刊》(下半月)2007.7/8
116.《精英文化的媒體傳播》,2007.7《當代小說》
117.《內心隱秘的潛入者----讀湯養宗詩歌》,《敦煌》雜誌,2007年第1卷。
118.《那些餵養詩歌的兄弟姐妹》,《詩歌月刊》(下半月)2007.12
119.《王小妮:我看到了海的臉》2006.1《名作欣賞》
120.《韓東:那些年》2006.5《名作欣賞》
121.《荒誕中的真實》,2006年秋季《小說評論》
112.《崛起在網上的山東新詩人》,2006.9《當代小說》
123.《他在詩歌中讓長詩找回尊嚴》,2006.9《海嘯三部曲》
124.《刺探黃禮孩的隱秘世界》,2006.9《文學界》
125.《蘆葦岸:讓內心找到豐富多彩的表達:閱讀蘆葦岸近期詩作有感》,2006.1,《中國詩人》
126.崛起在網路上的山東新詩人《當代小說》2006.7,
127.《隱秘歷史的的現代書寫》2005年《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第1期
128.《揚州文學》,2005.3《揚州文學》
129.《讓詩歌找到“感動”和“意義”》,2005.1《新詩代》
130.《感動寫作論》,2005.2/3《新詩代》
131.《為男欲掌控下的女性悲歌》,2005.3《名作欣賞》
132.《夫妻之役:一場驚心動魄的命運對決》,2005.5《名作欣賞》
133.《于堅:在大城市的黑夜裡》,2005.9《名作欣賞》
134.《大家風範經典印象》,2005.7《當代小說》
135.《道德失范時代的價值迷茫》,2004.3《名作欣賞》
136.《我因此看到平凡人生》,2004.3《名作欣賞》
137.《2003年的中國詩歌》,2004.3《時代文學》
138.《鄉間戲劇中的儒家文化》,2004.7《理論學刊》
139.《音樂譜就的快樂和憂傷》,2000年《西北大學學報》第2期
140.《解救我們的小說》,2002年《出版廣角》
141.《余華的活著與活著的現實性》2002.1《名作欣賞》
142.《在細雨中吶喊的實驗性》2002.2《名作欣賞》
143.《關注當下生活--首屆魯迅文學獎部分獲獎小說掃描》,1998.2《理論學刊》
二、個人專著
1. 《非遺前沿問題研究》,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
2. 《十年砍柴》(詩集),天津大學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
3.《當代藝術思潮論》,合著,22萬字,青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4.《現當代文藝創作中的怨婦母題》,專著,18萬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5.《二十世紀中國經典戲劇研究》,(主要著者)28萬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6.《中國小說藝術探幽》,專著,18萬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5月出版
7.《芝麻開門》(詩歌),主編,2008年11月出版
8.《影評寫作理論與實踐》,第二主編,18萬字,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11月出版
9.《法蘭西之旅》,第二譯者,22萬字,鷺江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10.《爸爸的黃羊》(小說),黃河出版社,22萬字,2002年5月出版
11.《光打不到風的身上》(詩集),作家出版社,2000年9月出版
12.《走遍天涯》,20萬字,燕山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

獲得榮譽


1、2012年論文《非遺保護的悖論和解決之道》獲得第5屆山東省泰山文藝獎
2、《非遺保護的困惑與探索》獲得第八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二等獎。
3、《非遺保護的困惑與探索》獲得26次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
4、《中國小說藝術探幽》獲得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一等獎。
5、專著《現當代文藝創作中的怨婦母題》,獲2008年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6、專著《中國小說藝術探幽》獲得2010年山東省社科優秀成果三等獎。
7、《現當代文藝創作中的怨婦母題》獲山東省2008年度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18、論文《中國鄉民藝術的精神鏡像與吉祥追求》獲得第七屆中國文聯文藝評論三等獎。
8、2005年度山東省出版研究論文選《書壇話語》刊發評論:《在宏大歷史敘事中呈現可能:讀女作家虹影長篇新作〈上海之死〉》(泰山出版社)該論文獲出版優秀論文獎。
9、《非遺保護的悖論與解決之道》獲得第5屆泰山文藝獎。
10、《影評寫作理論與實踐》獲得山東省2007年度藝術科學優秀科研成果專著類二等獎。
11、曾獲得山東大學2006年度最高研究生獎學金“立青獎”。
12、2007年小說、詩歌、散文分獲10項山東省五一文化獎。其中二等獎3次,三等獎5次
13、民俗小說《爸爸的黃羊》2002年獲得全球華語文學創作優秀小說大獎。
14、中篇小說《昨日之城》2009年榮獲首屆萬松浦·佛山文藝文學大賽,優秀小說大獎。
15、2009年獲得國家國慶60周年彩車遊行優秀工作者。
16、山東省國慶60周年群眾遊行彩車“最佳創意文案獎”。
17、《當代藝術思潮論》獲得2010年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秀成果專著類三等獎,山東省高校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山東藝術學院年度科研二等獎。
18、2010年度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社科聯科學普及周先進工作者。

主要成就


藝術創作實踐
馬知遙詩集《遷徙》
相關藝術作品見於《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星星》《當代小說》《山東文學》《中西詩歌》《青年文學》《散文海外版》《人大複印資料文萃》《作家選刊》《綠風》《最適合中學生閱讀詩歌年選》《中國最佳詩歌》《中國詩選》《20世紀中國文學大系詩歌卷》等全國各地刊物。篇目太多從略。
出版圖書創作時間作者簡介
爸爸的黃羊2003年09月馬知遙馬知遙,又名馬永生,1971年生於新疆阿克蘇市。大學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后獲得山東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89年習...
文化創意和非遺保護2013年12月馬知遙、孫銳《文化創意和非遺保護》是2013年12月天津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社會活動


馬知遙
馬知遙
主持或參加的科研項目
1.國家49批博士后科學基金資助項目,《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理論研究:以北方五省區布老虎田野考察為例》(1/1)
2.2011年國家社科重大項目(第一批)《中國木版年畫資料庫建設及口述史方法論再研究》獲得立項,任子課題項目負責人。
3.山東省教育廳項目:《三大演劇體系下的中外戲劇研究》(第一項目合作人)2007~2009(2/2)
4.山東省教育廳項目:《民俗學視閾下的中國現當代文藝研究》(獨立)2007~2009(1/1)
5.山東省文化廳藝術科學重點項目:《祛魅與返魅:當代藝術思潮論》(獨立)(1/1)
6.山東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文化創意和非遺保護》2009~2012(1/1)(獨立)(1/1)
7.七所藝術高校“統一通用”教材建設規劃項目:《藝術創意學概論》(獨立)2010年(1/1)
8.2007年度山東藝術學院重點科研項目:《當代藝術思潮系列研究》,(獨立)2008年(1/1)
9.2008年度山東藝術學院重點科研項目:《山東非遺保護中的吉祥情結》,(獨立)2009年(1/1)
10.2007年《現當代文藝創作中的怨婦母題》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1/1)
11.2008年《中國小說藝術探幽》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1/1)
12.2008年《20世紀中國經典戲劇研究》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1/1)
13.2009年《當代藝術思潮論》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1/2)
14.2010年《藝術大學人文教育之研究》獲得山東省高校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資助項目(第一合作者)
15.2010年山東省社科聯科研資助項目《非遺保護和創意產業研究》(1/1)
16. 2010年山東省教育廳重點資助項目《非遺保護中的文化創意研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