峪泉鎮
峪泉鎮
峪泉鎮地處甘肅省嘉峪關市,位於馳名中外的天下雄關——嘉峪關腳下,屬典型的城郊型鄉鎮。東鄰新城鎮,東南與文殊鎮相鄰,南與肅南裕固族自治縣祁豐藏族鄉接壤,西鄰玉門市,北接金塔縣,峪泉鎮轄嘉峪關村、黃草營村、斷山口村、安遠溝村4個行政村,27個村民小組,總面積792平方千米。總人口3067人(截至2018年末),耕地面積9674畝。鎮黨委下屬8個黨支部272名黨員。峪泉鎮是甘肅省首批綜合改革試點鎮,也是嘉峪關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城鄉一體化試點鎮。
峪泉鎮區域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國道312線、蘭新鐵路從中穿過。擁有汽車、拖拉機847台(輛),農用三輪車165輛,農村機械總動力26815千瓦。自來水、有線電視、村組道路鋪油、小康住宅改造均達100%,電信寬頻入戶率達30%以上,峪泉鎮農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7.6%,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127元,居嘉峪關市之首。旅遊資源豐富,有建於明代的天下雄關—嘉峪關、懸壁長城,形成於戰國時代的古岩畫——黑山石刻群以及萬里長城的西端起點——長城第一墩等名勝古迹和自然風景區。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土豆、大蔥、洋蔥、胡麻,其中黃草營村的土豆、嘉峪關村的大蔥最為有名。
從2000年2008年,先後獲得“甘肅省明星鄉鎮”、“甘肅省殘疾人扶貧工作先進集體”、“甘肅省電話鄉”、“甘肅省第三屆全民健身月活動優秀組織獎”、“甘肅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集體”、“甘肅省文明鄉鎮”、“甘肅省雙擁模範先進鄉鎮”等多項榮譽稱號,2006年,又被嘉峪關市評為全市精神文明單位,被省建設廳評為省級村鎮建設先進鎮,被省政府評為甘肅省文明鎮。截至2007年底峪泉鎮共有甘肅省級文明單位1個,嘉峪關市級文明標兵單位3個,嘉峪關市級文明單位6個,郊區級文明單位27個。2008年審核評選“十星級”文明戶1051戶,佔總農戶數的75.8%,同時開展了“衛生模範戶”“敬老模範戶”“致富帶頭戶”“廉潔家庭戶”等評選,激發了群眾爭優創先的主動性,鄉風文明、文明鄉鎮建設取得了實質性效果,湧現了一大批先進模範人物。斷山口村黨支部書記梁秉武被評為甘肅省雙擁模範先進個人,安遠溝村村民馬春平、周德文、郭建軍、羅必勝等4人自發臨危救助深受當地群眾的廣泛讚譽,被甘肅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肅省見義勇為先進群體”而受到表彰獎勵。
1、農業。2002年,峪泉鎮糧食總產量1013.6噸,比上年減少37%,油料總產量92.25噸,比上年增長102%,瓜類總產量1017.48噸,比上年增長40%,蔬菜總產量18932.26噸,比上年增長2.1%,肉、蛋、奶類總產量與上年相比均有所增長。在種植結構調整上,重點是擴大經濟作物面積,逐步減少糧食種植面積。2002年,落實糧食作物面積2507畝,比上年減少37.5%,落實經濟作物面積7521畝,較上年增長25%,糧經比達到25:75。在畜牧業發展上,2002年,峪泉鎮共有專業養殖戶75戶,新增16戶。珍禽、特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養殖品種達到20多個。
![大蔥](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7/m270febf12ed1195b63f4fb2aac14443d.jpg)
大蔥
![峪泉鎮](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8/me8335e11e5e62b9a6d845f0f5cb39882.jpg)
峪泉鎮
![休閑文化廣場](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c/6/mc639066eb62541c9f18459986c210b80.jpg)
休閑文化廣場
2、農村居民點建設。截至2002年底,農村居民點建設完成1221戶,佔總戶數的89.4%,建成居民點27個。
3、鎮村道路建設。已經基本形成鎮通村、村通村、村通組、組通組的道路網路,鎮村道路總里程達到46公里,道路硬化率100%。
4、水利工程建設。共有支、斗、農、毛渠137公里,已修襯118公里。
5、電訊事業。架設閉路電視908戶,佔總戶數的67.3%;安裝農用電話785戶,佔總農戶的57.4%。
![秧歌隊](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a/m0ae50f0bc0544cb9c4245cea5b4ea472.jpg)
秧歌隊
7、醫療事業。嘉峪關峪泉鎮衛生院,創建於1962年,原名嘉峪關市嘉峪關鄉衛生院,2003年3月更名為嘉峪關市峪泉鎮衛生院,同時是甘肅省紅十字會道路救護站、文化旅遊景區急救中心。衛生院地處嘉峪關市文化旅遊景區,佔地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600平方米,綜合辦公醫療樓一座,現有衛生專業技術人員7名,50AX光機一台,B超一台,現與市人民醫院第二社區服務中心聯合經營,採取優勢互補,人員互動等辦法,負擔峪泉鎮5700多人醫療救護、預防保健及道路救護、景區急救工作,衛生院為市級單位。
8、文化事業。廣泛開展積極健康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各村每年在“春節”、“三八”、“十一”等節假日,組織社火秧歌隊進城入組,舉辦“美德在農家”、“三八文藝匯演”等文藝活動和“峪泉鎮農民運動會”等群眾文化體育賽事,乒乓球、拔河、象棋、籃球賽等成了群眾經常性的活動,促進了精神文明健康發展。
9、鎮財政收入及村積累。2002年,完成鎮級財政收入235萬元,完成村級積累55萬元。
![農家樂蒙古包](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7/mf79f080529d19ca8c794ec0de32ab0db.jpg)
農家樂蒙古包
在自家周圍興建的魚池、果園、蒙古包等,為市民及遊客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2008年以來,嘉峪關城樓腳下的嘉峪關村到處呈現出一派熱鬧非凡的景象,販賣旅遊紀念品的、趕馬車、拉駱駝的。嘉峪關村七組村民將500多畝土地整體反租倒包給酒鋼公司后,投資60多萬元,建成25個蒙古包和兩處“農家樂園”,20多戶農民年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嘉峪關村七組村民張振剛投資20多萬元,在城樓北側的戈壁灘上辦起了“農家樂”餐樂園,為遊客提供農家味十足的土雞肉、手抓羊肉、新鮮的蔬菜水果、地地道道的拉條面等,大受客人歡迎,年純收人上萬元。像他們這樣的農民在峪泉鎮還有很多,嘗到甜頭的農民幹勁十足,把“農家樂”旅遊搞得紅紅火火。旅遊業的迅速崛起帶動了一方農民,富裕了一方經濟,使峪泉鎮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整潔的街道,繁華的商業網點,頗具現代化氣息的新居民點,昔日的戈壁荒灘已成為外地客商瞄準的投資熱上。
![食用菌生產基地](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1/m51794a5e9376ad6a24042ea821146cdc.jpg)
食用菌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