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干園

檀干園

檀干園位於安徽歙縣西10公里唐模村。建於清初,乾隆年間修葺。曾是本村許氏文會館舊址。以門外溪堤遍植檀樹、紫荊樹而得名。又因園內有人工湖,湖內模擬杭州風景,故當地民間俗稱為“小西湖”。

基本介紹


檀干園
檀干園
區位概況
湖為清初唐模村一許姓富商”。湖為清初唐模村一許姓富商所鑿,有三潭印月、玉帶橋、靈官橋、湖心亭、白堤等風景,以供其母遊樂。整個唐模村譽為“全村同在畫中居”。
景點簡介
從唐模東向進村,有清代建築八角石亭和同胞翰林坊。亭分上下兩層,四邊有虛閣,飛檐懸有鐵馬,風吹錚錚作響;亭上有兩方匾額:西書“雲路”,東書“沙堤”。亭左臨溪,沿堤有多株數百年古樟樹;亭右為一小五穀祠,下面豎有一小巧別緻的青石牌坊。越亭向西數十步便是有名的《同胞翰林》石牌坊。它宏偉壯麗的建築設計和精緻的徽派石雕藝術,是附近一帶石坊中所罕見的。坊為表彰清康熙進士許承宣、許承家兄弟而建。石質,四柱衝天,雕刻精細。
檀干園
檀干園
園內有鏡亭,為全園中心景點。亭四面臨水,正面有平台。亭內四壁嵌精美大理石,刻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趙孟睢等人像。近處有檀干溪,高陽古橋橫跨溪上。園左折百步,小橋流水人家,憑軒垂釣,推窗聞啼,頗具江南山村幽雅之情調。橋周有明清民居數座,構成有顯著特點的古建築群。
檀干園的正門上書匾額,兩旁也有兩幅楹聯。其一是“溪流無歲月,堤樹有春秋”,另一是“今之聖地王官谷,中有詩人丁卯橋”。門內兩廳,壁上嵌有《重修檀干園碑記》。碑前甬道,系白色鵝卵石砌成,甬道的盡頭有小神龕,內供唐代名臣張巡許遠碑位。拾級而上,“確皋精舍”是園內的主體建築,規模宏敞,上廊恢宏大度,氣宇軒昂;下廊客室明窗,各有懸聯。舍周雜植各種花木,陳設徽派盆景,淡雅有致。
園外長廊深處,牆下丹桂五株,冠蓋籠蔭。長廊中部,水榭亭亭,倚立荷塘。門作圓洞形,額題“花香洞里天”,楹聯是:“沽酒好從沙口店,看花同上水心亭”。夏日良辰,邀二三佳友,憑欄觀賞那些妖艷欲滴的出水芙蓉,淺酌低唱,可以樂而忘返。這是檀干園的“外湖”了。
西行有一石??,連綿掩翠,約計里許,籠罩著一半湖面和唐模村莊,“全村同在畫中居”可謂名不虛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