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史十議

美術史十議

《美術史十議》“美術史”是一個問題嗎?隨著現代社會的成形,美術史作為人文學科的一支新軍,也得以在人類最近的歷史時期當中萌芽並成熟。但是,在著名美術史學者巫鴻的眼光中,這一廣受尊重、日益重要的學科本身仍然是一個年輕的問題,其相關討論還遠遠沒有充分展開。

圖書信息


中文名: 美術史十議
作者: 巫鴻
圖書分類: 教育/科技
書號: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發行時間: 2008年06月
地區: 大陸
語言: 簡體中文

作者簡介


巫鴻
巫鴻
巫鴻,1963年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學習。1972-1978年任職於故宮博物院書畫組、金石組。1978年重返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攻讀碩士學位。1980-1987年就讀於哈佛大學,獲美術史與人類學雙重博士學位。隨即在哈佛大學美術史系任教,於1994年獲終身教授職位。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學亞洲藝術教學。2002年建立東亞藝術研究中心並任主任。其著作包括對中國古代、現代藝術以及美術史理論和方法的多項研究。主要著作有《武梁祠:中國古代畫像藝術的思想性》《中國古代美術和建築中的紀念牌性》等等。
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藝術創作的高峰。春秋末期是傳統禮儀藝術和建築變革時期。很多新的藝術形式、類型和流派都隨之出現。作者交代了戰國社會和政治的轉型的背景,認為新興精英階層的出現,使得舊有的物質文化和藝術形式都將有所改變。作者認為本章綜合和分析了這些視覺現象。為了再現視覺的情景,作者將從兩種形式來介紹戰國藝術:屬於國家的考古發現和現存文物以及屬於個人的青銅器,玉器,漆器和繪畫。本章將分兩部分:分別是“生活中的藝術和建築”“死者的藝術和建築”。作者強調視覺材料要放在具體相關聯的類別中討論,例如建築和可攜的物品。作者希望在這種形式下,能夠將戰國的藝術與社會、政治和宗教聯繫在一起。強調總體發展,基本的特性和區域性的藝術和建築傳統,以及一些藝術品中體現的外來文化因素。

目錄


一 代序:“美術”小議
二 圖像的轉譯與美術的釋讀
三 美術史與美術館
四 實物的回歸:美術的“歷史物質性”
五 重構中的美術史
六“開”與“合”的馳騁
七“墓葬”:美術史學科更新的一個案例
八“經典作品”與美術史寫作
九 美術史的形狀
十“紀念碑性”的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