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平安里的結果 展開

平安里

平安里

北京地名,位於西城區。平安里在明朝時稱太平倉,清代為庄王府。1900年毀於大火。平安里的誕生和庄親王府有著密切的淵源。平安里的誕生庄王府的覆滅也是滿清王朝滅亡的一個縮影。

北京西城區


庄王府
庄王府
北京地名,位於西城區。
平安里在明朝時稱太平倉,清代為庄王府。1900年毀於大火。據說曾有人在此挖出黃金,為了獲得財寶,民國軍閥李純及其弟從末代庄親王手中買走了這座王府。但在拆除王府的舊建築時並沒有挖出什麼財寶,隨後在此重新建房,其樣式為中西合璧式房屋,並取了一個很吉祥的名字,叫“平安里”,此後其附近的街區也被泛稱為平安里。

民國軍閥李純


李純(1874~1920),字秀山,直隸(今天津市)人,北洋軍閥。清光緒十七年(1891)入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后曾在袁世凱小站訓練新軍中任教練,1913年任江西都督,1917年調任江蘇督軍。在任期間橫徵暴斂,在津京兩地廣置房地產,是當時天津最大的房產主之一。另投資於工商金融實業,生財有道,在官場和實業界均春風得意。1920年10月12日夜,年僅46歲的李督軍突然死於督署內。官方宣布:因“憂國憂民”而自殺身亡。後傳說是李妾與馬弁私通,被李發現后,馬弁將李純擊斃。
李暴死(一說李因受刺激,精神失常開槍自殺;一說,李和養女有染,女婿不甘受辱,刺殺之;還有說李系被自己直系內的政敵暗殺)

平安里歷史


平安里的誕生日就是輝煌了十三代的庄王府覆滅時———
遍查“京師坊巷志稿”也沒見到稱為“里”字的地名。
傳統的北京地名多以“衚衕”“夾道”“街”“巷”稱之,而稱為“里”的多是在外地城市,那麼平安里的名字又有何來歷呢?
和古老的京城相比,平安里是新生的名字。平安里名字的使用,不過只有八十多年的歷史。平安里的誕生日,就是庄王府的覆滅時。
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天津軍閥李純與其弟李馨,僅以20萬銀元就從窮困潦倒的末代庄親王溥緒手中買走了這座昔日輝煌的王府。只因聽說豫王府挖出金窖,李家將庄王府的地上建築盡數拆除,把磚瓦、木料運到天津建了李氏祠堂(今南開文化館)。庄親王府址更名平安里。
原來,平安里的誕生和庄親王府有著密切的淵源。平安里的誕生庄王府的覆滅也是滿清王朝滅亡的一個縮影。
辛亥革命后,旗人斷了俸末、俸銀,社會上排斥滿族,歧視旗人,旗人處境艱難。末代庄親王溥緒也隱去了皇族的姓氏以“庄”為姓。說起溥緒,我想起了明末清初的朱耷、石濤,都是金枝玉葉老遺民,骨子裡都流著貴族的血液,現實生活中又都因王朝的敗落而陷入潦倒的逆境,唯一能證明自己教養的是流露於筆端的文章和書畫。苦難是人生的老師。朱耷、石濤開創了中國一代畫風。溥緒則為京劇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溥緒具有高深的文學修養,又憑藉著旗人特有的語言天賦和對京劇藝術的偏愛,用嫻熟的筆鋒創作了三十餘出京劇劇本,使京劇的藝術面貌為之一新。
王朝的敗落使溥緒飽嘗了人間甘苦,歷盡了世態炎涼,對人生有了徹骨的感悟。此時的溥緒是想用那支筆抒發心中的塊壘,那是一種痛苦的掙扎,那是一種真情的流露。
庄親王載勛
庄親王載勛
溥緒的晚年生活凄涼,靠藝人們接濟度日,再沒有恢宏的王府,再沒有和聲連片的聽差,再沒有車馬輻輳的出行,有的只是一頂破帽和邋遢的長衫,但站在平安里的一片灰土、瓦礫中,心頭一定還端著王爺的架子。溥緒的悲劇大概在他的教父庄親王載勛那裡就種下了種子。1900年的清王朝已是千瘡百孔,在那一年的“庚子之亂”中庄親王載勛成了一名“禍臣”。庄王府也在這場動亂中蒙受了血與火的恥辱,這也是平安里不能讓人忘記的過去。
義和團運動和西方列強的侵略擴張,都危及到大清國江山的穩定,是慈禧的兩塊心病。當義和團運動風起雲湧時,慈禧曾想利用義和團打擊列強在華勢力。端郡王載漪和庄親王載勛都迎合太后的意思,設壇於府內,扶持義和團運動。為此慈禧還殺了一批對外主和對內主張鎮壓義和團的大臣。
八國聯軍打入北京,庄親王隨同慈禧出逃西安,義和團運動受到鎮壓,端王府、庄王府均被侵略者放了大火,聚集在庄王府的一千七百餘義和團團民慘遭屠殺,京城四處血雨腥風,皇宮和頤和園裡凡可搬動的寶物被劫一空。出逃途中的慈禧被這消息嚇得失魂落魄。為了鞏固皇權,慈禧轉而討好帝國主義。“首禍”載漪被充軍新疆,主戰派大臣處死了幾位,且由八國聯軍在菜市口監斬,照相。載勛也難逃厄運,隨同慈禧逃到蒲州,太后即降旨,革去庄親王爵位,至西安后,又降旨,賜帛。庄親王載勛終成“庚子之亂”的替罪羊之一。
庄親王載勛死後,其四弟載功承爵,末代庄親王溥緒是載功二子。載功承爵后,庄王府同清王朝一樣,已是風雨飄搖。
緊靠皇城西北角,太平倉、平安里這塊地界兒,從明代起,就是一塊吉地,先是侯門大院,又是輝煌廟宇,再改倉府重地。進入清代這裡成為承澤親王府,承澤親王碩塞為清太宗第五子,順治元年封承澤郡王,后因軍功昭著晉親王,是清初八家“鐵帽子王”之一。承澤親王長子博果鐸於順治十二年襲爵,改號庄親王,從此承澤親王府改稱庄親王府,博果鐸無子,王位本應由其弟子嗣承襲,但康熙帝在探望年老患病的堂兄博果鐸時說:“老王爺身邊怎能沒人侍候,過繼十六阿哥為嗣吧!”金口玉言,於是博果鐸病逝后,宗人府提請以聖祖子承襲。雍正元年,十六阿哥允祿承襲庄親王王爵。至此,庄親王府的後人,不但是太宗的子孫,還是康熙帝的謫系傳人。庄親王府那時是何等的顯赫,平安里的過去曾是冠蓋飛揚。
出了紫金城,再出皇城就是京城百姓居住的地方了,王爺雖不是一般的百姓,但也住在皇城的外面,所以,在皇城外衚衕里,再沒有什麼建築能與王府媲美了。庄王府的大門開在太平倉衚衕路北,五開間朱紅的大門鑲滿了金黃的饅頭大小的門釘,這是只有王府才有的規格,莊重而氣派。與其他王府略有不同的是,太平倉衚衕東西還有兩座阿斯門,東西阿斯門一關,太平倉衚衕就成了王府的地盤了,過往行人只能繞道毛家灣(這裡要附帶一提的是,毛家灣還有一座庄親王小府,也住著庄親王的家人)。庄王府南起太平倉,北至麻狀元衚衕(今群力衚衕),西牆在如今平安里十字路口東,東牆在西黃城根路口西。府內規格與建制與其他親王府大略相同。
李家將庄王府拆除后,為那塊空地起名平安里。小時候在太平倉衚衕的東口路北,還能看到李馨(字桂山)所書“平安里”三字的磚刻匾額一方。
如今,你從平安里十字路口沿著平安大道向東走去,腳下踩的就是庄王府的地盤。“糞土當年萬戶侯!”但在這裡,你已尋覓不到一片殘磚斷瓦,沒有一堆可供憑弔的糞土,但,這裡卻演繹過轟轟烈烈的歷史,這裡曾居住過十三代威名赫赫的親王,這裡曾流淌過一千七百名義和團團民的鮮血,使人感覺微微地震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