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事

漢語詞語

封事是指密封的奏章,或是封禪的意思。出自《漢書·宣帝紀》。

詞語解釋


1、密封的奏章。古時臣下上書奏事,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緘,故稱。
《漢書·宣帝紀》:“上始親政事,又思報大將軍功德,乃復使樂平侯山領尚書事,而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
《後漢書·明帝紀》:“於是在位者皆上封事,各言得失。”李賢 註:“宣帝始令羣臣得奏封事,以知下情。封有正有副,領尚書者先發副封,所言不善,屏而不奏。后魏相奏去副封,以防擁蔽。”
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奏啟》:“自漢置八能,密奏陰陽,皂囊封板,故曰封事。”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四凶》:“磻叟蒞事未終考秩,拋官詣闕上封事,通義劉公引為羽翼,非時召對數刻,磻叟所陳,凡數十節,備究時病。”
梁雲構袁節寰晉大司馬奉命乘傳錦還序》:“(袁可立)及拜夕郎,喈喈梧掖,所上封事,多不避貴。”清 朱彝尊 《興化李先生清壽》詩:“曾聞過江上封事,神人觀聽交歡忻。”
2、封禪。
《史記·封禪書》:“諸儒生既絀,不得與用於封事之禮,聞始皇遇風雨,則譏之。”
史記·孝武本紀》:“周霸屬圖封事,於是上絀偃、霸,盡罷諸儒弗用。”

文獻記載


漢代的章奏都不封口。只有奏陳秘密事項,防止泄漏,才用黑色口袋,貼上雙重封條呈進,稱為封事。唐代仍用於秘密的進諫。
杜甫詩:“明朝有封事,數問夜如何”,遇有進呈密事,連覺也睡不著了。這種封事體裁,元明以後就少見了。後世的密奏、密呈,都是封事的一類。例句:李師中字誠之,楚丘人。年十五,上封事言時政。(《宋史·李師中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