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河

漢語詞語

關河,漢語辭彙,拼音:guān hé,這是一個多義詞,有歷史文化含義,也有地名,甚至是書名。

引證解釋


、函谷關和黃河。
《史.卷六九.蘇秦傳》:“秦塞,渭,河,漢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馬,此天府也。”
、河阻。喻艱旅途。
陸遊 《夜遊宮 雪曉清笳詞》:“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
清 邵瑞彭 《秋思 嘶馬樊樓側詞》:“把萬疊關河,六更風露,付與翠綃封淚。”
3、關塞;關防。泛指山河
唐 李白 《荊州賊平,臨洞庭言懷作》:關河望已絕,氛霧行當掃。長叫天可聞,吾將問蒼昊。
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漸霜風凄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
辛棄疾《賀新郎·同父見和再用韻答之》:正目斷,關河路絕。
錢謙益《南征吟小引》:“今長安關河四塞,自古帝王之州,一旦為蟻賊殘破,伯應(袁可立子)之憂憤視子美又何如?”
嵩山書院大門對聯:
近四旁惟中央,統泰華衡恆,四塞關河拱神岳;
歷九朝為都會,包伊洛瀍澗,三颱風雨作高山。

鏈接


1、四塞(函谷關、武關大散關、蕭關)與渭河、黃河組成的關中地區。自西周起,歷經秦、漢、唐等時期,中國的國都大多數的時候定在長安,關河借喻長安之意,象徵著天下一統。
2、關山河川、關塞、關防等,在文學領域,關河常常引申為山河之意。
3、地名。山西省、雲南省、江蘇省等地方有以關河命名的河流或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