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津縣誌
寧津縣誌
明萬曆《寧津縣誌》,王良貴纂著,萬曆十六年(1588)成書,全志共8卷40餘類、5萬餘字,國內僅有從日本拍回的膠捲。
清康熙《寧津縣誌稿》,8卷刻本,程裕昌續纂,並於清康熙十三年(1674)主持重修,現僅有孤本存藏於國家圖書館柏林寺分館。
光緒《寧津縣誌》,張舉三編纂,光緒元年(1875)成書,10卷抄本,陝西省圖書館藏孤本一、二、三、四、五卷。
光緒二十六年(1900) 《寧津縣誌》,吳潯源編纂,全志9冊12卷、20餘萬字,刻本流傳較廣。
清光緒《寧津縣鄉土志》,光緒三十四年(1908) 成書,手抄本,3.2萬餘字,天津市圖書館存有孤本。
民國《寧津縣誌資料》,桑魁峁編纂,共4卷,14萬餘字,手抄孤本,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存藏。
新編《寧津縣誌》始修於1980年8月,搜集文字資料350多萬字。歷時10年8個月,數擬綱目,六易其稿,1992年6月出版。上限為1840年,下限為1987年,個別內容根據需要上溯或下延,其中概述、大事記延至1990年底。
新編《寧津縣誌》全書除序、凡例、概述、大事記、附錄、後記外,共設28編:建置、自然地理、人口、農業、水利、工業、城鄉建設、交通、郵電、商業、糧食、財稅、金融、經濟管理、政黨群團、政權·政協、政法、民政、勞動·人事、軍事、文化藝術、教育、科學技術、衛生、體育、風俗·方言、宗教·僑務、人物。
寧津縣位於魯西北、冀魯交界處,西、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吳橋、東光、南皮三縣相望。寧津縣境地處古九河流域。
東魏天平元年(534) ,始置胡蘇縣。唐天寶元年(742) 改名臨津縣。
金大定十二年(1172)因水患東遷縣治,取名寧津。
1940年,中共津南地委書記馮振華犧牲於寧津,曾改名振華縣。
新中國成立后,恢復寧津縣名。
1987年全縣總面積823平方千米,為平原。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冬長於夏,春秋較短。1990年7月,全縣人口43.9萬,漢族人口佔總人口的99.29%,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壯族、朝鮮族等1 6個,共3113人。
寧津蟋蟀具有實用和欣賞價值,1990年蟋蟀成交額達5萬多元。食品業歷史悠久,具有獨特風味的長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驢肉為傳統的三大名吃。寧津歷史悠久,風物奇特。現有館藏文物百件,有龐家寺漢墓出土的陶樓等稀世珍品。始建於明永樂年間的長官清真寺,古樸典雅,宏偉壯觀。
1895年,舉人王六德等3人簽名參加“公車上書”。
1899年,武舉人宋延年揭竿起義,組織千餘名義和團,奔赴滄州、天津、北京,並參加了天津八里台抗擊八國聯軍的戰鬥。
1925年至1926年中共津南特派員劉格平多次來寧津進行革命活動。
1927年津南特委宣傳委員邸玉森來寧在長官建立了寧津(城東)工委。
“七七”事變后,寧津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組建抗日武裝,粉碎了一次次“掃蕩”、“圍剿”,日軍在寧津苦心施行的“封鎖”、“囚籠”戰術徹底破滅。
解放戰爭時期,寧津人民一再掀起擁軍支前、參軍參戰熱潮,共有1.3萬多名青壯年應徵入伍,湧現出許多“父送子、妻送郎、兄弟爭相上戰場”的動人事迹。從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起至解放戰爭勝利,寧津共有2340名優秀兒女為革命事業獻出生命。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寧津的經濟建設有了很大發展。1990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96億元,比1949年增長35倍多,比1978年增長近5.l倍;農業總產值2.12億元,比1949年增長8.4倍,比1978年增長近1倍;工業總產值6.84億元,比1949年增長270倍,比1978年增長17倍。
寧津是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縣,主要作物是小麥、玉米、棉花,另外還有花生、芝麻等油料作物和穀子、高粱、大豆等小雜糧。1990年,農村種植業總產值16759萬元,畜牧業3225萬元,林業384萬元,副業720萬元,漁業65萬元。糧食總產25.56萬噸,平均每公頃產量5265千克,比1949年增長2.79倍,被列為“全國糧食生產基地縣”。1984年棉花生產創歷史最好水平,總產量2.85萬噸,每公頃皮棉產量1237.5千克,並連續多年保持較好水平,跨入了全國棉花生產“百強大縣”的行列,位居第41位,被定為“全國棉花生產基地縣”。
寧津工業歷史悠久,素有“小爐匠之鄉”、“紡織之鄉”的美譽。清光緒年間,縣誌有“寧邑風俗織帶一業最盛,柴胡店集市行銷頗廣”的記載。手工業以城南的鋸碗業和柴胡店的棉織業最為發達,素有“寧津錮漏(小爐匠)遍天下”之稱。外省客商有“知道柴胡店,不知寧津縣”之說。新中國成立后,全縣工業獲得迅速發展。1990年,全縣工業企業237處,紡織、機械、食品、建材、化學等20多個種類中,有十多種遠銷國外,5種產品獲國家專利,8種產品填補國內或省內空白。 1945年前,縣內無文化設施。新中國成立后,文化事業得到不斷發展。全縣現有文化館1所,鄉鎮文化站25處。新華書店門市部3處,圖書館1處,縣廣播電視台1座,鄉鎮廣播站25個,廣播喇叭11.59萬隻。電視轉播中心1處。
1990年,全縣有幼兒園798所,幼兒入園率97%;小學781所,在校生5.32萬人;普通中學68所,在校生1.63萬人,教職工4440人。用於廣播教學的地面衛星接收站1處,學員700多名。同時,積極開展業餘教育,1958年成為河北省第一個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縣,並獲得國務院副總理、全國掃盲協會會長陳毅題詞的錦旗一面。寧津湧現出了像李浚之、齊思和、榮孟源、郭澄清、齊壁亭等一批全國著名的專家學者。
寧津西部和吳橋縣的東部雜技藝人很多,出現了許多著名雜技藝人。“沒有寧(津)吳(橋)人,難成雜技班”,寧津籍雜技藝人遍布全國,據不完全統計,在其他省、市級雜技團工作的有近百人。寧津在計劃生育方面被省、地樹為計劃生育先進典型。1986年3月,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縣”。
新編《寧津縣誌》1994年獲全國新編地方志優秀成果獎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