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寧邑的結果 展開

寧邑

寧邑

寧邑:1,今天的河南省新鄉市獲嘉縣徐營鎮宣陽驛村,寧姓起源地

春秋時期,秦國國君秦襄公有曾孫去世后謚號“寧”,其支庶子孫有以其謚號“寧”為氏,世代相傳姓寧。

村莊介紹


一、古修武源於寧邑
1.《韓詩外傳》卷三云:“武王伐紂,兵至邢丘,楯斬為三,天雨三日不休。武王懼,召太公問曰:'意者紂不可伐乎?’太公對曰:'不然,楯斬為三者,軍當分為三也!天雨三日不休,欲灑王兵也。’……乃修武勒兵於寧,更名邢丘為懷,寧曰修武,行克紂於牧之野。”又,鄭傑祥在《釋商》中說:“修武在商代稱寧,西周改稱修武。”……。
這就是說,上古之寧,武王伐紂時改為修武。商周斷代在公元前1046年,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這個修武是中華大地上最早的修武,儘管後來修武的名稱還有他地,但只有這個寧邑改名的古修武,才和寧姓、寧邑有直接的關係。所以,查找這個古修武的具體位置應該十分關鍵。
2.《史記·高祖本記》卷八載:“漢王跳,獨於騰公共東出成皋玉門,北渡河馳宿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乃使張耳北益收兵趙地,使韓信東出齊。漢王得韓信軍,則復振,引兵臨河南饗軍小修武,欲復戰。”對小修武的註解:“晉灼曰:小修武在大修武城東。”清道光20年《修武縣誌》整理本載:“其曰城東則相去甚近,在今宣陽驛村東五里有小修武城,密邇獲嘉。”
這就是說,太史公在史記中明確記載:在西漢初,楚霸相爭之時,就存在修武和小修武。“馳宿修武”與“饗軍小修武”就是兩個概念。太史公不會把修武少記一個小字,把小修武多記一個小字。同時其他文獻也有記載,如上“晉灼曰:小修武在大修武城東”。《修武縣誌》明確記載相距甚近,在宣陽驛村東五里。現宣陽驛村東五里有一古城遺址,呈四方形,邊長不過400米左右,規模很小,有專家初認為是齊州故城,后專家確定為這就是小修武城,這就同時為小修武西五里的宣陽驛為大修武城提供了初步線索。
《魏書·地理志》載:“南修武有宜陽城”。民國24年《獲嘉縣誌》卷四建置下整理本第173頁對“南修武有宜陽城”有一按,按中說:“吳城,宜陽城,就《水經注》考之,吳城在今劉橋之側,宜陽城之“宜”字,或為宣陽之訛。晉河內太守阮德如答嵇康詩有'夕宿宣陽城’句”。自註:“宣陽城在小修武西。”清道光20年《修武縣誌》卷一(輿地誌上)中《地形志》有同樣記載,其注曰:“南修武有宜陽城。”恐是宣陽之訛,舊志載,晉河內太守阮德如答嵇康詩有'夕宿宣陽誠’句”。自註:“宣陽城在小修武西。”又《水經注》載:“漢封都尉魏遬為侯國,亦曰大修武,以解前注修武縣故城句。然則,宣陽城當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亦即大修武也。……又宣陽驛地處孔道,是縣治扼要之區,縣廢後置驛,而濁鹿城正在其北,此北修武名。核與《後漢書》形勢相符……然則殷、周、春秋、戰國之寧,秦之修武皆在此地。”
修武何以又叫大修武、南修武,后又叫宣陽城呢?據史記載:石敬唐天福七年廢南修武改稱宣陽城,改驛則是以後由於宣陽城地屬國道、孔道、扼要之地而設驛,又稱為宣陽驛的。稱大修武則是在修武城外又建小鎮,《後漢書·郡國志》載:“修武有小修武聚。”並註:聚,村鎮的意思。俗稱小修武,而把修武叫大修武的。至於南修武則是由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又分置北修武而產生的。民國24年《獲嘉縣誌·地理》載:“北魏孝明帝孝昌中分置北修武於清陽城,以此地為南修武。”清道光《修武縣誌》載:“孝昌二年將修武分為南修武、北修武。南修武在今獲嘉縣宣陽驛村,新置北修武在修武縣李固村。”1986年版《修武縣誌》62頁載:“西漢大修武城在縣城(今修武縣城)東南9公里,今獲嘉縣宣陽驛村。”又載:“南北朝(北魏)南修武城,同漢大修武城,即今獲嘉縣宣陽驛村。”《大清一統志》懷慶府志古迹條中載:“後魏孝明帝孝昌中分置北修武于山(清)陽城(今修武縣東北25里五里源鄉李固村南濁鹿故城),因此大修武稱南修武”。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宣陽驛村與李固村正好南北相對。《水經注》同樣明確記載:“宣陽城即大修武,而南修武亦即大修武也!”現在的修武縣城是由北修武遷去的,史志有明確記載。
同時,1992年《獲嘉縣誌》第七頁還有記載:“北周武帝宣政元年於南修武置修武郡。”92年《新鄉縣誌》載:“開皇四年,廢修武郡復置獲嘉縣,郡治改為縣治。”這與宣陽驛為獲嘉縣現境內第一個獲嘉縣城存在56年正好相符。
宣陽驛村民國間地處修武、獲嘉、武陟三縣交界;一村三縣。清朝以前統屬現修武縣管轄,現宣陽驛村西路北觀音堂內(此觀音堂在《修武縣誌》古迹條列)保存有清道光年間修武知事淄川馮繼照所立“秦漢間大修武遺址”碑一統,碑正面右側有序文“漢高帝都尉魏遬為寧侯,駐守大修武城時,高帝命魏豹掛帥與項羽大戰與滎陽。兵敗,幸而韓信用金蟬脫殼計,救高帝出城皋渡河奔大修武城,並宿在此城東五里小修武城。”又則,道光20年《修武縣誌》里甲五里東南路圖中明確標定,東南路所屬村(12個),並標明寺、冢、廟之位置。在宣陽驛村的位置上明確標定有“觀音堂”、“大修武碑”。碑誌相照。修史立碑乃為了達到存史、資治、教化的目的,該碑是獲嘉境內發現唯一最有力的物證,此物證正好與其他諸多歷史文獻相印證。
由此可以說:在西漢初,楚霸相爭之時,宣陽驛作為修武是唯一的最初的修武。修武城之側又建小鎮俗稱小修武,此修武則名為大修武,孝明帝分置新縣北修武,宣陽驛又稱南修武,後置修武郡,以後又廢南修武稱宣陽城。所以說宣陽驛是最早的古修武、應該是合理準確的。武王勒兵於寧改稱的修武就是宣陽驛,宣陽驛為古寧邑應該是不爭的史實。
二、宣陽驛村是一個具有豐富歷史文化積澱的重地
1、宣陽驛村從歷史上看,就是一個有豐富歷史文化內涵的歷史古城。曾稱殷、寧、修武、大修武、南修武、修武郡、南陽、宣陽城、宣陽驛(站)之名。她又是今獲嘉境內第一個獲嘉縣城。從武帝獲呂嘉首命名獲嘉於新鄉縣新中鄉(張固村)后,遷入輝縣共城又遷入宣陽驛作為縣治,存續56年,最後才遷入今縣城。她在歷史上屬國道,是扼要之地,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十分繁華,直至清朝,仍是一個大鎮,是方圓數十里各村趕集趕會的雲集之地。她是一個有歷史根底,有文化積澱的重地,她又為“歷史”提供了佐證。
2、宣陽驛村是所知豫北地區村擁有古冢、大冢最多的村。村東北角有妲己冢、紂王嬖妾冢。兩冢相連,至今規模頗大。村西有姜尚冢、青王冢及大大小小十多座(其中青王冢兩冢相連)冢。儘管經過漫長歷史的長期削切,其規模仍十分可觀。(上接第4頁)其中在村西南半里許一大冢被無意挖掘發現有大型石門兩扇,其橫樑有早期圖騰樣蛇形龍,老百姓講,這個龍和蛇樣差不多。其墓可見之古老。
3、在宣陽驛村南,窯場挖土時還發現諸多早期文物,其中出土了幾個青銅鼎,由此又掀起了盜挖探查文物潮。據說又吸引了全國各地許多盜挖行家雲集於此,所用儀器十分先進。大地上到處可見晚上偷偷探查的孔洞,由此引起公安部門的注意,被追查者光本地達幾十人,有數人由於青銅鼎出關被扣而被逮捕。
4.在村西南通往武陟縣北小段村的大路溝兩側,發現很多葬洞,百姓俗稱“穿喪墓”,筆者也親見過,其洞為土質拱形略比棺材大,只容人躺坐。每個洞內放有陶碗、罐、盆。洞只留一小口。據老人講,上古時人過六十就送入其內,家人每天通過小窗口往裡面送飯,直至老人死亡封口了之。其村西南角不少家戶都有這些洞出土的陶製品,過去作餵養雞鴨等之用。此墓制早在十多年前《人民日報》上登載武漢有發現,其說法和此地之墓制完全一致,大約為夏之制。
5、宣陽驛村南有寧姓老墳。儘管宣陽驛村現無寧姓人家,儘管墳地早成莊稼一片,但其責任田種植者及生產隊的人都知道是寧墳。“往寧墳摘花”、“往寧墳耙地”。可見寧姓在宣陽驛村聚居很早。
6、距宣陽驛村500米的李村發現有被認為的季亹墓。此墓只能說與宣陽驛寧邑有關,按規制季亹作為侯王國之首腦,其墓只能埋在其周圍,不可能埋在城內。這隻能作為宣陽驛為寧邑的佐證。
7、原籍山東現任遼寧營口市司法局退休老幹部寧長佔先生,2006年專程由遼寧赴宣陽驛尋根問祖,並稱其族上及祖上留言說,有妲己冢的村是我們老家,其人各地寧姓族人聯繫甚廣,至今不信他地,仍堅持宣陽驛為老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