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王廟
武王廟
商末,殷紂失政。武王十一年(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太公望、周公旦等人輔佐下,奉載文王木主(牌位),率領文武官員,督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聯合庸、蜀、羌、髦、微、盧、彭、濮及各姓國等八百諸侯以東伐紂,軍至牧野戰場邊沿的清水西南岸殷畿內地寧邑(今獲嘉縣同盟山一帶)勒兵修整,將士兜土築台設壇,殷歷二月四日黎明,武王左杖黃鋮,右秉白旄,登台麾軍,作決戰前誓師(誓詞 即《尚書》中的《牧誓》)。誓已,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陳師牧野,一戰滅商。戰後,周武王將文王木主葬之於盟台西南坤地(即今同盟山西南四公里文王冢)。誓師盟台即被後人稱作“同盟山”。周末,七雄分爭,戰亂不止,人們緬懷故往,思念武王伐紂功績,在同盟山上建武王廟以寄託情思,並將山左飲馬之清泉砌池,山右太公校士閱兵台砌壁,連根泉處築井,予以精心保護。
武王廟
武王、姜子牙、哼哈二將等
武王廟
距今3000餘年前,武王率領伐紂大軍浩浩蕩蕩從孟津渡過黃河,連戰連捷,到達獲嘉縣時,已近朝歌南郊牧野邊沿,便命部隊安營紮寨。獲嘉縣原是殷都南郊的屬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又是殷都通往周圍的必經之路,紂王曾把它作為軍事重地。武王順應民心,起兵伐紂,許多小國紛紛響應,連紂王原來管轄的許多諸侯,都出兵討伐。同盟山原是一個黃土堆。因為它地處平原,四周一馬平川,顯得地勢高聳,鶴立雞群了。它的形狀又象一團掉在地上的麵疙瘩,人們又叫它“疙瘩山”。武王的兵馬剛紮下寨時,忽聽將士來報:“西面發現追兵!”武王登上疙瘩山一看,果然看到西邊揚起七八股漫天煙塵,黑壓壓一片人馬,軍旗如林,迎風飄揚,直奔伐紂大軍而來。武王命一大將前去察看,並令:“是紂軍全殲不留,是友軍以禮相待。”一會兒,大將帶著八個身佩寶劍的人飛馬而來。原來,這是蜀、微、庸、髦、盧、濮、彭和姜八位小國的首領,親自帶領人馬參加伐紂。姜太公屈指一算,對武王說:“參戰的大小諸侯已彙集了八百。”武王欣喜異常地說:“八百諸侯相助,伐紂必勝也。”武王就在疙瘩山上與八百諸侯結成同盟,共商伐紂大計。八百諸侯為表同盟伐紂的決心,各自帶著自己的將士,一人捧一捧土撒在疙瘩山上,把小小的疙瘩山堆積成了方圓幾百畝,高五六丈的大土丘,站在上面,東可望牧野,西可望孟津,當時起名為“同盟山”。伐紂勝利后,人們為了紀念武王,在同盟山上建造了武王廟,豎立了功德牌坊,把他發布軍令的地方叫“武王點將台”,操練兵馬的地方叫“演武場”。從此,同盟山成為景色優美的獲嘉縣八景之一,有“同盟夕照”的美稱。古人有詩讚曰:適意同盟逸興敗,西風回首夕陽斜。一樹霜葉留夕照,幾處煙村噪墓鴉。野色蒼茫迷客路,笛聲嗚咽有人家。停驂此際懷周武,目斷長空送落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