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殷都的結果 展開

殷都

都城

殷都,主要指殷墟,即今安陽。商代從盤庚到康丁,在此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

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同時還是中國第一個有文獻記載並為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商代都城遺址,學術界看法比較一致。另有人名為殷都。

歷史發展


安陽殷墟
安陽殷墟
殷都,主要指殷墟,即今 安陽,在今河南安陽小屯村及其周圍。殷墟王陵遺址與殷墟宮殿宗廟遺址、洹北商城遺址等共同組成了規模宏大、氣勢恢宏的殷墟遺址。商代從盤庚到帝辛(紂),在此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國歷史上可以肯定確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自公元前1300年盤庚遷殷,到公元前1046年帝辛亡國,經歷了盤庚、小辛、小乙武丁祖庚、祖甲、廩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共8代12位國王273年的統治。這裡一直是中國商代晚期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商滅亡后,這裡逐漸淪為廢墟。
約前14世紀,商王盤庚自奄(今山東曲阜)遷都於殷(今安陽市區小屯村),安陽遂為殷商國都。殷商王朝,在此歷8代、12王。前11世紀,周武王姬發率諸侯之師,與商紂王戰於牧野(今鶴壁淇縣西南),紂王兵敗自焚,殷亡。
商王朝曾多次遷都。據文獻記載,商代曾多次遷都。《竹書紀年》記載,商王仲丁“自亳遷於囂”、河甲“自囂遷於相”、祖乙遷邢(今邢台市)、南庚“自邢遷於奄”。從文獻記載可以知道,商代已經建立起比較完備的國家機構,有各種職官、常備的武裝(左中右三師),有典章制度、刑法法規等等。但上述這幾個都城,它們與文獻中記載的名字是什麼關係,學術界還有不同看法,只有安陽殷墟是盤庚以後諸王世的都城,看法比較一致。

發現的過程


周武王滅商后,曾封紂的兒子武庚於殷,後來武庚叛亂,周武王率兵鎮壓,並把殷民自其故地殷遷走,此後殷便漸漸荒蕪,失其所蹤。
清朝末年,河南安陽小屯村農民在耕地時,從地里翻出大量的龜甲獸骨,沒有人知道它們的來歷,農民們也懶得琢磨。後來不知從哪裡聽說這是可以入葯的“龍骨”,於是這些龜甲獸骨便陸陸續續地被賣進了藥鋪,又慢慢被販往各地。當時的人們萬萬沒想到,這幾文錢一斤的“龍骨”,竟隱藏著人們千百年來苦苦尋覓的殷商歷史的信息。
1899年,清朝翰林院國子監祭酒王懿榮身患瘧疾,博學多才、精通醫道的他為自己開了一劑藥方,讓人從藥店抓了幾副中藥。煎藥時,他照常打開藥包查驗,忽然發現藥材中的“龍骨”上面有一些奇怪的刻劃。這一發現讓他十分驚奇,立即戴上花鏡仔細察看,發現這些刻畫排列有序,剛健遒勁,絕非自然生成。深諳古典文獻、精通金石之學的王懿榮斷定這是一種已經失傳的古老文字,於是馬上派人到藥房查詢“龍骨”的來源,並將藥鋪中有刻畫的龍骨全部收購一空。經過仔細對比研究,王懿榮初步斷定這些刻在“龍骨”上的符號當為商代占卜的文字。這一重大發現使得中國的學術界出現了一門新興學科——甲骨學
循著甲骨的線索,順藤摸瓜,安陽小屯村便成了眾多目光聚焦的中心,這當中有考古學家,也有盜掘者。大肆的盜挖不僅破壞了殷墟遺址,而且使大量文物流失到海外。為了保護已遭破壞的殷墟遺跡,當時的中央研究院歷史研究所組織考古工作者迅速介入,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從1928年10月7日起進行首次發掘,到1937年的近10年間,共組織5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後來由於戰亂,考古工作一度停頓。直到1950年4月,中斷13年的殷墟發掘工作又重新啟動了。經過幾十年的努力,考古工作者發掘出了大量的有字甲骨、青銅器、玉器以及石器,還在小屯村東北處發現了殷代的宮殿宗廟遺址,又在洹水北岸的侯家莊北崗上和武官村北面,發掘出了殷代的王陵。這一系列輝煌成果使商代的燦爛文明得以重現於世,一個隱沒在歷史塵埃中的遠古王朝的側影漸漸在世人面前清晰起來。
如1910年羅振玉釋讀出了10位殷王的名謚,證明這些有字甲骨確為殷王室之遺物,並進一步推斷安陽小屯村正是古文獻所載的殷墟遺址。再結合考古發掘,可以斷定殷地處安陽市西北,以小屯村為中心,跨洹河兩岸,佔地約30平方千米。小屯村東北屬於宮殿和宗廟區,是殷都的中心,總面積達27萬平方千米,在其周圍則按照血緣關係,環繞分佈著遠近不同、大大小小的族邑部落。不過,令考古工作者疑惑的是,為什麼在殷墟始終找不到城牆的遺址,而這正是都城的重要標誌啊!經過考古發掘和仔細研究發現,小屯村東、北可以洹河作為天然屏障,而在其西、南側則發掘出與洹河連接的長達1000米、寬21米、深5米~10米的大濠溝。原來殷都不是以城牆護城,而是以護城河作為防護的屏障。

行都朝歌


朝歌是古地名,在今河南淇縣。殷商末期紂王在此建行都,改稱朝歌。雖然朝歌是商朝晚期都城,但朝歌性質屬於 行都(或 輔都),商朝首都還是安陽殷墟。

相關歷史


盤庚遷殷以來,一直以安陽殷墟為其都城,直至殷亡為止,這應是不移之說。從文獻記載上看,還是《竹書紀年》無論是《史記》,都有較為明確的記載,而且這些文獻也是迄今見到的言及盤庚遷殷地望的最早記載,若與考古發掘,甲骨契刻相互佐證,則更能確指其地望。從大量的考古發掘資料看出,殷墟文化可分為四期(即大司空村一至四期),大體說來,殷墟一期的年代約相當於盤庚至武丁以前,下限或晚到武丁時期;二期相當於武丁、祖庚,祖甲時代;三期相當於廩辛至文丁時代;四期相當於帝乙、帝辛時代。這四期文化有一個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正如鄒衡先生所言:“殷墟文化第一期’至‘殷墟文化第四期’,中間沒有缺環……殷墟文化第四期第7 組的年代’已與西周早期銜聯。由此證明,商代末年(包括帝辛),殷墟仍為王都。 ”不僅其文化發展有連續性,而且安陽殷墟的範圍也比較大,總面積約為24平方公里,在這一範圍內,文化內涵也十分豐富,其中尤為使人注目的是在洹水南岸的小屯村東北地發現了商代的宮殿、宗廟區,這是作為都城的一項重要依據。據《說文解字》曰:“都,有先君之舊宗廟曰都。”《釋名·釋州國》:“國城曰都。都者國君所居,人所都會也。”看來,安陽殷墟有宮殿、宗廟,有統治階級的大型墓葬,有大量的當時的文字——甲骨文,有連續發展的豐富文化,又有古代文獻的明確記載,說它是盤庚遷殷以來的商代都城是不必置疑的。
再談朝歌,據《史記·殷本紀》記載:“武乙立,殷復去亳,徙河北。”《漢書·地理志河內郡·朝歌”下班固自注曰:“紂所都,周武王弟康叔所封,更名衛。”《後漢書·郡國志》“河內郡”下:“朝歌,紂所都居,南有牧野,北有邶國,南有寧鄉。”《帝王 世紀》:“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其子紂仍都矣。”(此據《史記·周本紀·正義》引,《太平御覽》八十三無末句,帝乙作帝武乙。)《水經·淇水注》:(朝歌城)《晉書·地道記》曰:‘本沫邑也’.…”殷王武丁始遷居之,為殷都也。”《括地誌》也說:“紂都朝歌在衛州東北七十二里朝歌城是也。本沫邑,殷王武丁始都之。”(《史記·周本紀·正義》引) 從上述一系列的文獻記載,可以看出,朝歌確實是商代後期的一個都城。有的文獻說是從武丁始,有的說是從武乙始,有的說是從帝乙始,也有說只是紂之都城,總之,至少在殷紂時,朝歌確實作過殷都。
既然我們可以肯定朝歌為殷代後期的一個都城,又肯定安陽殷墟為殷代後期從盤庚一直到紂之滅的都城,那麼,二者究竟是什麼關係呢?這隻能從兩都或數都並存的這一制度中去尋找答案,也就是說 朝歌與安陽殷墟是兩都並存的關係。顯然,在並存的兩都中,安陽殷墟是一直作為主都存在的。它與朝歌有不同的職能,大體說來,安陽殷墟主要是國王和貴族的宗廟、祭祀所在,而朝歌主要是軍事重鎮及田獵、遊樂所在,特別是它的軍事基地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越往後,越顯得重要。究其原因,則是由於二都所處的地理環境和政治形勢所決定的。試看,安陽殷墟的周圍環境:北面緊靠洹水,再往北則有漳水,西有太行山為屏,東有大河為障,只是在它的南面是開闊的大平原,若在它南面不遠的地方建立一個軍事基地,無疑對保證安陽殷墟即都城的安全是非常必要的,但它的防衛在很大程度上依重了在它南面不遠的軍事重鎮朝歌,著名的牧野之戰及其結局就是證明。據《史記·殷本紀·集解》引鄭玄曰:“牧野,紂南郊地名也。”又據《周本紀·正義》引《括地誌》曰:“衛州城,故老雲周武王伐紂,至於商郊牧野,乃築此城。酈道元《水經注》云:自朝歌至清水,土地平衍,據皋跨澤,悉牧野也。”可見牧野是朝歌以南的一大片開闊地帶,武王伐紂大戰於此,紂王兵敗,遂至鹿台自焚而死。以此又可知,紂之大軍主要集中在朝歌及其附近,牧野戰敗,朝歌即失守,整個商王朝的統治宣告結束。由於前衛軍事重鎮失守、主要軍事力量潰敗,因而作為主要都城的安陽殷墟也就不戰而滅了,這正表明了朝歌的重要性和它的軍事意義。
綜上所述,可以明確看出,商代盤庚以來仍存在著兩都或數都並存的都城設置制度,尤其是安陽殷墟與朝歌殷墟的關係,只有放在這一特定的歷史環境中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正如古本《竹書紀年》所說:“自盤庚徙殷,至紂之滅……更不徙都”,安陽殷墟一直是商代後期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