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呂克

德國幾何學家

普呂克(Julius Plcker),1801年6月16日生於埃爾伯費爾德,1868年5月22日卒於波恩,德國幾何學家、實驗物理學家。曾在波恩、海德堡柏林巴黎學習。

人物經歷


普呂克1824年獲馬爾堡大學博士學位,1829年為波恩大學副教授,1834年為哈雷大學數學教授,1836年任波恩大學數學和物理學教授。此後,他逐漸專心於實驗物理學,直到晚年才又回到幾何學。在當時的幾何學中的綜合與解析之爭中,普呂克是解析派的代表人物。

學術成就


他按照G.蒙日的傳統,發展了解析幾何的思想方法和技巧,追求幾何作圖與解析算式的完美結合,儘可能避免不必要的方程和計算,典型的例子是他對於帕斯卡定理的證明。
他極有成效地運用了射影幾何的代數方法,引進了最一般的齊次坐標;對於J.-V.彭賽列的無窮遠元素,虛圓點,特別是對偶原理,給出完滿的解析表示。他還引進了直線的坐標;討論了平面上的一般的代數曲線,提出了著名的普呂克公式(關於復射影平面上的代數曲線的次數、階數、重點數和尖點數等之間的關係)。
普呂克寫了5本書,前4本是關於解析幾何與代數曲線的(1828~1846);第 5本是研究以直線為空間元素的新幾何學(1868~1869),其中第2部分是在他去世後由(C.)F.克萊因整理出版的(他是克萊因尊敬的老師)。普呂克的工作精采且有特色,人們稱他為方程式語言藝術的大師。
普呂克是數學家,但對物理實驗也很有興趣,1847年注意到結晶的磁效應,1857年首先觀察到氣體放電的光譜。但是他在這一方面的工作在德國得不到承認,論文是在英國發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