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徐霞客遊記的結果 展開
-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散文遊記
- 2003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徐霞客遊記
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散文遊記
《徐霞客遊記》是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明末徐弘祖經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游日記》、《江右游日記》、《楚游日記》、《粵西遊日記》、《黔游日記》、《滇游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
死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世傳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數種。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崇禎十五年(1642年)。
徠《徐霞客遊記》主要按日記述作者1613年至1639年間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做了詳細記錄。
《徐霞客遊記》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描繪了中國大好河山的風景資源,此外優美的文字也使之成為文學佳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都有著重要的價值。
徐霞客的出遊大至分為兩個時期:前期北登恆山,南及閩粵,東涉普陀,西攀太華之嶺,偏重搜奇訪勝,寫下了天台山、雁盪山、黃山、廬山、嵩山、華山、五台山、恆山等名山遊記十七篇;後期的西南地區之行,則在探尋山川源流、風土文物的同時,重點考察和記述喀斯特(石灰岩)地貌的分佈及其發育規律。
地貌學
古籍內容
地表岩溶方面,徐霞客通過實地考察我國東南、中南和西南地區岩溶地貌最發達的地區,非常全面而系統地記錄了這些地區地表岩溶的各類地貌形態,如石芽、溶溝、岩溶裂隙、落水洞、漏斗、豎井、溶蝕窪地、岩溶槽谷、岩溶盆地、盲谷、干谷岩溶嶂谷、天窗、天生橋、岩溶湖岩溶泉、峰林、孤峰、岩洞、穿山、溶帽山等。徐霞客還對岩溶地貌的分佈範圍及地區差異作了精闢的論述。由此可見,徐霞客對地表岩溶地貌已有一套系統的分類和命名。
《徐霞客遊記》
水文學
徐霞客
《徐霞客遊記》把沼澤稱作“阻洳”、“湖”或“干海子”。當他考察了雲南保山大寨的干海子后,寫了一篇相當精彩的論述沼澤形態性質、生產性能水文特徵的專題論文,把這個沼澤的形狀、大小、生物、土壤、水文、生產、交通,物理性質作了詳細的描述。像這樣詳細而具有科學價值的論述沼澤的文獻,在徐霞客以前沒有出現過。根據徐霞客的描述,現代地理學者認為這個沼澤“可能是一片泥炭沼澤地。在這片泥炭沼澤地里,上面生長著蕪草青青的茂密植被,下有草士浮結’和‘蕪土交工陷的泥炭層,而且還有補給沼澤的溪水流經其間。這個地方,現在已建成水庫,叫做大海壩水庫。再也見不到當年徐霞客所描述的景象了。
《徐霞客遊記》關於地下熱水的記載也很豐富。他把水溫不同的地下熱水分成四類:(1)冷水泉,與冷礦水相當,水溫在25 ℃以下。(2)溫泉,與低中溫熱水相當,溫度在25—55℃。(3)熱水泉,與高溫熱水相當,溫度在55—90℃。(4)沸泉,與過熱水相當,溫度在90℃以上。徐霞客對地下熱水的分類跟現代地下熱水分類很接近,難能可貴。此外,記載了當時人們利用地下熱水資源的各種辦法,如沐浴、治病、食品加工、提取地下熱水中的礦物資源—硫黃、硝等。
《徐霞客遊記》中有不少人文地理內容,如手工業礦業、農業、交通運輸,商業貿易、城鎮聚落、少數民族、各地民情風俗等。如書中記載了煤、錫、銀、金、銅、鉛、硝、鹽、雄黃、硫黃、瑪瑙、大理石等十二種礦物的產地、開採和冶鍊情況,是明代重要的礦冶史料。
另外,徐霞客糾正了地理文獻中的一些錯誤,如否定《尚書》以來流行一千多年的“泯山導江”說,肯定了金沙江是長江上源,還正確指出河床坡度和侵蝕力成正比。植物學方面,他明確提出了地形、氣溫、風速對植物分佈和開花早晚的各種影響。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的遊歷日記,在他自己有生之年並未加以整理編次。他於崇禎十三年(1640)從雲南回到故家之後,將遊歷所記原稿托給他的家庭教師季夢良整理。季夢良先是推辭,後來要接受這項任務之時,徐霞客就過世了,這些文稿被徐的友人王忠紉攜去,但此時文稿已有部分遺失。不久,王前往福建任官,僅將原稿略加排序,即交徐霞客之子徐屺帶回。徐屺仍將文稿托給季夢良說:“非吾師不能成先君之志也。”於是季夢良“遍搜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篇”。《徐霞客遊記》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夢良的整理之功,這也是《徐霞客遊記》的第一個抄本。
目錄 | |||
卷一上 游天台山日記 游雁宕山日記 游白岳山日記 游黃山日記 游武彝山日記 游廬山日記 后游黃山日記 | 卷一下 游九鯉湖日記 游嵩山日記 游太華山日記 游太和山日記 閩游日記前 后閩游日記 后游天台山日記 后游雁宕日記 游五台山日記 游恆山日記 | 卷二上 西南遊日記一 | 卷二下 西南遊日記二 |
卷三上 西南遊日記三 | 卷三下 西南遊日記四 | 卷四上 西南遊日記五 | 卷四下 西南遊日記六 |
卷五上 西南遊日記七 | 卷五下 西南遊日記八 | 卷六上 西南遊日記九 | 卷六下 西南遊日記十 |
卷七上 西南遊日記十一 | 卷七下 西南遊日記十二 | 卷八上 西南遊日記十三 | 卷八下 西南遊日記十四 |
卷九上 西南遊日記十五 | 卷九下 西南遊日記十六 | 卷十上 西南遊日記十七 | 卷十下 西南遊日記十八 |
卷十一上 西南遊日記十九 | 卷十一下 西南遊日記二十 | 卷十二上 西南遊日記二十一 | 卷十二下 西南遊日記二十二 |
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欲盡繪天下名山勝水為通志”,為了達到“盡”的標準,《徐霞客遊記》關於景觀的描寫也十分全面。這一方面體現在遊記所包含的內容跨時長、地城廣。徐霞客二十二歲起在母親的資助下開始雲遊四方,遊歷祖國的山水,一直到五十六歲過世之前幾乎都在進行旅行考察。在這三十四年間,他的腳步東到浙江普陀,西到雲南騰衝,北至河北盤山,南到閩奧一帶,覆蓋了現在十九個省、市(區)。另一方面體現在對景物的描寫全面。桂林的七星岩歷來是遊客和地理學家的關注點,徐霞客一生兩次到訪七星岩,為它作較為全面的記載。在《粵西遊記》中,他寫道:“蓋此處岩洞駢峙者三:棲霞在北,而下透山之東西;七星在中,而曲透山之西北;南岩在南,而上透山之東西。”從高角度全面說明了各個洞口的布局。
靈動傳神
《徐霞客遊記》的另一處魅力在於作者對語言有高超的駕馭能力。作者描寫景觀中的山、石、水、雲、霧都十分生動,活靈活現。他寫自己在丹江漂流的情景,“時浮雲已盡,麗日乘空,山嵐重疊競秀,怒流送舟,兩岸濃桃艷李,泛光欲舞”,“山嵐重疊競秀“生動地寫出了乘船順流而下的感受,”泛光欲舞“則是對兩岸的桃樹李樹繽紛綻放,花勢良好的生動描寫,他寫龍虎山龜峰的水市洞是“時朔風舞泉,游洋乘空聲色俱異。霽色忽開,日采麗崖光水低徘徊不能去”,把水簾洞飛泉靈動的狀態、色彩、聲音、氣勢都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修辭應用
徐霞客遊記
清代學者錢謙益:霞客先生遊覽諸記,此世間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不當令泯滅不傳,仁兄當急為編次,謀得好事者授梓,不惟霞客精神不磨,天壤問亦不可無此書也。
英國科學家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徐霞客遊記》讀來並不像是十七世紀的學者所寫的東西,倒像是一位二十世紀的野外勘測記錄。
民國學者劉虎如:其詞意之高妙,備極諸長,非身歷其境者,何能出此……霞客之遊記,非僅寫景物、談風月而已,對於山嶺之來脈、江海之源流,而未嘗無所發現,其有助於地理,自不可沒。
美國匹茲堡大學教授、中國旅美地理學家謝覺民:讀徐霞客的遊記,最好是旅行時隨身攜帶。
徐霞客遊記
季夢良,字會明,是徐氏家庭教師,又是徐霞客的好友,徐霞客親自把整理《遊記》的事託付給季會明,季會明也圓滿完成了他的莊嚴承諾。他“遍搜遺帙,補忠紉之所未補,因地分集,錄成一編”,一些散亂的篇頁,是他尋獲的,一些缺佚內容,甚至找同行的顧仆核補,《徐霞客西遊記》作為完整著作的形象是經季會明之手形成的,該本現散逸流失。
季本殘本
現藏於北京圖書館,書名《徐霞客西遊記》,共五冊,938面,計28萬多字,每冊皆有提綱。該書應是根據季會明整理本的重抄本。書上還有“莫友芝圖書印”、莫繩孫印”、“吳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等,說明後來曾先後被著名藏書莫友芝、莫繩孫父子的影山草堂和民國年間著名藏書家劉承乾的嘉業堂藏過。
徐建極本
1662年,徐霞客孫建極抄寫,先後為鄧之誠、譚其驤先生收藏,近年譚先生又交給鄧先生的家屬鄧可。書名《遊記》,今存第六冊、第八冊,第九、十兩冊皆分上、下,共六冊。每冊首頁前面署有“孫建極錄”四字。
李寄校本
康熙二十三年(1684 年),李寄獲得曹駿甫本以後。他四處搜求佚文,把已缺的《滇游日記一》的《游太華山記》、《滇中花木記》、《游顏洞記》、《隨筆二則》、《盤江考》等補人;還進行了大量的文字校改、訂正;當然也不適當的作了若干刪削、綜合、改並。
曹駿甫本
曹本是早期用徐霞客原稿抄錄的一種,共四冊,較雜亂。康熙五年(1666年)歸史夏隆,史氏“遂於甲子年清和月,率其子拜授原書”,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為李寄所得。
史夏隆本
據史夏隆序,史氏得曹駿甫本,先錄其四分之一,20年後,又“日限一篇,凡九閱月而告竣”,史氏自認為這是“抄訂”,霞客之書“五十年後,予為脫稿”。則已形成了史夏隆本。
劉南開本
據楊名時序一:“已丑仲夏,將赴淮浦,舟中無事,展閱外舅南開先生所抄《徐霞客遊記》。抵寓后,既終卷。”此本於途中船上就看完,抄一遍也僅需兩月,足見其分量不大。據楊名時序二,此本“出於宜興史氏”。
楊名時本
據楊名時序一,康熙四十八年(1709 年),楊名時據劉南開本“手錄而存之,凡兩閱月而畢”。但由於底本系據史夏隆本抄錄,刪削太多,分量單薄。這是楊名時的第一一次抄本,楊對此很不滿意。此本今不傳。
史氏序本
現藏於上海圖書館,列目十冊,裝訂為八冊。第一冊首為史夏隆序、陳函輝《墓誌銘》。
奚又溥本
據奚序,奚又溥為霞客“同里後學”,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覲霞即徐曾起,為建極子,霞客曾孫。奚又溥從覲霞處借得的,是既經季會明整理、又經李寄補缺整理的本子,而不是徐霞客的原稿。奚本已不存。
楊天賜徠本
此本共十二冊。今本《徐霞客遊記》的基本輪廓已經形成,末附楊天賜跋,因稱楊天賜本。可惜此本今已不存。
夏氏又一本
據陳泓《諸本異同考略》,此本前後編次俱同奚本,但最後增人詩文冊,該本為草紙,用蠅頭小楷書寫,但訛字極多。
奚氏又一本
據陳泓《諸本異同考略》,此本從奚氏原本錄出后,又以諸刪本點竄於上而成。
楊名時本二
楊本二形成的時間,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九月至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二月,楊名時是霞客的同鄉,他是抄錄過《徐霞客遊記》兩個本子的第一人,楊名時整理本流傳廣,對後世影響大。
四庫全書本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載: “《徐霞客遊記》十二卷,兩江總督采進本。” “沒後手稿散逸,其友季夢良求得之,而中多缺失,宜興史氏亦有抄本,而訛異尤甚。此則楊名時所重加編訂者也。
北大藏本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共八冊,布套兩函。原書抄謄工整,單面9行,每行24字,原未分卷。
北圖藏本
北京圖書館藏,共十冊,分十二卷四十二篇。每面9行,行23或24字。
葉藏楊序本
上海圖書館藏,共十冊,不分卷。首為錢謙益《徐霞客公傳》並附《矚仲昭刻遊記書》,但未落名。此系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購得,成書時間當比此更早。後來,曾為民國年間藏書家葉景葵收藏。卷首葉景葵題記。
楊名寧抄本
華東師大圖書館藏,共十冊。
渾然本
南京圖書館藏,共六冊,每單面10行,每行30字,編有頁碼,共377頁,約22萬多字。這是徐氏家族的藏本,且形成時間比較早。
台灣藏本
台灣圖書館藏,每單面10行,每行20字。有朱、墨二色批校。首為楊名時《徐霞客先生遊記序》及《重錄徐霞客遊記序》。
韻石山房本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共四冊。首頁有“韻石山房”印章。首列《徐霞客傳》並附《囑仲昭刻遊記書》,皆未落作者名。後為楊名時兩篇序。不分卷。
其他版本
知不足齋抄本,北京圖書館藏;十冊殘抄本,上海圖書館藏;求是齋殘抄本,上海圖書館藏等。
徐霞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