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酸湯魚的結果 展開

酸湯魚

菜肴

酸湯魚,是侗族的一道傳統菜肴,據考證此菜肴最早源於黎平縣雷洞鎮牙雙一帶。製作原料主要有魚肉、酸湯、山倉子等香料。成菜后,略帶酸味、幽香沁人、鮮嫩爽口開胃,是貴州“黔系”菜肴的代表作之一。這道菜通常先自製酸湯,之後將活魚去掉內臟,入酸湯煮制。

做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紅酸湯200克
清江魚一條
西紅柿一個
一塊
3瓣
木姜子20粒
朝天椒5個
黃豆芽一把
金針菇一把
青蒜2根
濃湯寶一塊
白鬍椒少許
白糖一勺
生抽一勺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我從貴州背了紅酸湯回來,叫紅酸湯其實很濃稠,是發酵后無稀釋的西紅柿原漿。配料表是西紅柿、食鹽、糯米、酒。很酸很酸,但酸味沉厚,不是白醋那種犀利的。所以放多少紅酸湯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我很喜歡吃酸,放了一飯碗,半碗也可以。另外準備西紅柿一個、姜一塊、蒜幾瓣、朝天椒幾個、青蒜兩根。木姜子二十幾粒,這個是買紅酸湯時候送我的,有一種特色的香味,看起來像胡椒粒,有這個最好,實在沒有就算了。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西紅柿切片,如果沒有紅酸湯也可以多用兩個西紅柿,去皮切丁。其他配料切碎。木姜子要用刀壓扁破壁。香味才能出來,用木姜子油也可以。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貴州的酸湯魚都是加熱的,是湯鍋。除了鋪底的豆芽菜,吃完魚還可以涮很多蔬菜、土豆片、白蘿蔔、豆腐這類清淡的食材。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似乎最正宗的酸湯魚用的是稻田裡養的鯉魚,但是更多的是清江魚,這種魚軟嫩無刺,我也用的清江魚,黃辣丁也可以,貴州這個菜沒見用草魚。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把清江魚背部切幾刀,腹部相連。或者直接切段、片魚片都可以。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鍋里兩勺油燒熱,下姜蒜辣椒爆香,沒有紅酸湯的這時候再下西紅柿丁,小火炒成西紅柿醬。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有紅酸湯的加入一碗紅酸湯翻炒兩分鐘。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加入西紅柿片、半鍋水、木姜子。有高湯最後,我沒熬骨湯,放了一塊濃湯寶,加雞精也行。舀一點酸湯嘗嘗,我又加了一勺糖、少許白鬍椒粉、一勺生抽、調出來比較適合的味道。燒開后小火燉煮二十分鐘。讓配料入味。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加入清江魚,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燉煮十分鐘。十分鐘后魚就熟了,但是燉的久更好吃。我燉了半個小時。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豆芽菜和金針菇另起鍋焯熟,酸湯魚出鍋前下入,撒上青蒜。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酸辣美味的酸湯魚就做好了,非常爽口開胃,魚肉鮮嫩,豆芽菜清脆。吃完魚還可以再涮其他蔬菜。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蘸水我做了兩種,也都是千里迢迢從貴州背回來的。貴州的這種調好的辣椒面很香,蘸烤豆腐、魚肉都非常好吃。另一隻是蒜蓉辣椒,加上香菜,也是好吃的不得了。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金線魚2-3條
番茄1個
金針菇1把
小洋蔥2個
小米辣2個
泡椒適量
醬油1勺
蚝油1勺
澱粉1勺
胡椒半勺
半碗
2根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洗魚|這次選金線魚,像黃花魚也都合適,不選土味重的都行,自己喜歡最重要喇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炒料|小洋蔥切幾個隨意、小米辣隨意、泡椒也隨意,能吃辣的就多放,不能就少放點都OK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煎魚|炒完料之後轉中小火,將洗乾淨瀝乾的魚放鍋里,煎一面之後稍微定型再翻另一面,這樣魚就不會散了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加料|煎完以後放入切塊的番茄,稍微翻炒下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加水|此時倒入熱水,莫過魚身即可,顏色濃郁的魚湯就開始出現了,湯滾開後放進喜歡的配菜,如圖的金針菇、豆芽等等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調醬|喜歡的蔬菜都放好后,調個醬汁,1勺蚝油+1勺醬油+半勺胡椒粉+1勺澱粉+半碗水,湯滾開后開大火倒入攪拌好的醬汁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撒蔥|最後撒蔥花,出鍋,酸酸辣辣,魚肉外脆里嫩,下飯勺一羹湯淋上,簡直銷魂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草魚1條
大西紅柿2個
螺絲辣椒1個
大蒜數瓣
香蔥5棵
自製泡姜1塊
少許
少許
醬油少許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草魚刮鱗去腮去內臟,裡外清洗乾淨;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草魚放在案板上,頭部下方1公分處切一刀,尾巴處可以多留一些,要想魚不腥,咱們要去掉它的腥線;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用手輕拍魚身,在魚皮下面5毫米左右處有一個小白色,用手揪住它往外拉,這就是讓魚特別腥的一個部位,把它去掉,魚肉魚湯就很香了;同樣,身體另一邊也有一條;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將魚頭魚尾切掉,沿著背部,將魚肉貼著骨頭片下來;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將魚皮朝下,魚肉朝上,第一刀接到魚皮處但不要切斷,第二刀切斷,這樣兩片一打開,魚肉就顯得很大了,魚肉可以切得厚一點,進鍋后吃起來才更柔軟;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魚肉中會有一些小刺,把魚肉用涼水清洗幾遍,魚刺在煮的時候會自動脫落到湯底,即使入口也不扎人的;可以在水中泡幾分鐘,魚肉呈現晶瑩剔透狀;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西紅柿切小丁,越小越好,吃起來有少許的顆粒狀,但湯汁還特別濃稠,不建議用料理機打成糊糊,那種的會充滿空氣,煮的時候滿鍋都是泡沫,而且還極其影響口感,別問我為什麼知道呵;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辣椒切塊,大蒜一瓣切3塊,香蔥切段,泡姜切片;
步驟九
步驟九
步驟九
這時可將魚肉撈出,儘可能打開片,入鍋時能展開;
步驟十
步驟十
步驟十
炒鍋中倒少許油,將西紅柿倒進鍋中翻炒變軟出湯,再把大蒜瓣和泡薑片一同丟進湯中;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步驟十一
待西紅柿煮得很濃稠時,倒入適量的熱水,蓋蓋子煮開,轉小火,保持微沸狀態,用筷子夾起魚片,放在湯中;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步驟十二
待全部魚片都放進湯中后,開大火,剛一沸騰就關火,因為魚片不厚,很容易熟,而且用餘熱也能繼續加熱;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步驟十三
將辣椒塊和香蔥段入鍋中,輕輕混合一下即可出鍋。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步驟十四
開胃酸湯魚,開胃好吃!

菜品歷史


酸湯魚
酸湯魚
黔東南地處山區,由於受交通運輸條件和對外交流不便等因素的影響,嚴重製約了商品的貿易交換。生活用品的短缺,特別是食鹽的匱乏,促使人們不斷地去克服、去創造,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飲食文化。久而久之,這裡的人們便創製出一種“以酸代鹽”的飲食調味方法。“以酸代鹽”不僅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食鹽短缺的困境,也豐富了飲食的品種。特殊的地域條件,傳統的民族飲食習慣,釀構了黔東南自成一體的酸系列飲食文化。
最初的酸湯是用釀酒後的尾酒調製的,后改用熱米湯自然發酵或者用食材本身的酸味來調製。而用酸湯烹制魚餚,是貴州人最愛,很久以前就逐漸形成了。隨著酸湯魚店生意的火爆,酸湯狗肉、酸湯豬腳、酸湯排骨、酸湯牛雜等也應運而生,大大繁榮了餐飲市場。

菜品製作


酸湯種類

貴州酸湯的種類有很多,若以湯的質量和清澈度來分有:高酸湯、上酸湯、二酸湯、清酸湯、濃酸湯等;以湯的味道來劃分則有:咸酸湯、辣酸湯、麻辣酸湯、鮮酸湯、澀酸湯等;以湯的原料划有:雞酸湯、魚酸湯、蝦酸湯、肉酸湯、蛋酸湯、豆腐酸湯、毛辣角(西紅柿)酸湯、菜酸湯等;如以民族劃分又有侗族酸、苗族酸、水族酸、布依族酸等。其中以苗族的魚酸湯、毛辣角酸湯、菜酸湯、辣酸湯最為常見。
酸湯魚
酸湯魚
傳統的白酸是用清米湯在酸湯桶中慢慢發酵而成,快速簡單的白酸是將麵粉用作發麵的300克老面搓細後放入盆中,加入5千克清水,充分溶解后倒入鍋中置火上,邊加熱邊攪拌,再將100克糯米粉(也有用玉米面、黃豆面的)用清水調勻后倒入鍋中。待鍋中湯汁燒沸后,起鍋倒入罈子內封好口,放在溫度稍高的地方靜置一兩天。色澤乳白、酸味純正。酸湯與泡菜水和滷水一樣,保存得當,愈存愈香。
紅酸即毛辣角酸(西紅柿酸),酸味醇厚,色淡紅而清香。通常是用5千克新鮮野生毛辣角(即野生西紅柿,無野生時可用種植的西紅柿代替)洗凈,放入凈泡菜壇中,再加入500克仔姜、250克大蒜、1千克紅辣椒、500克精鹽、100克糯米粉及250克白酒,灌滿壇沿水加蓋放置15天後即可取用。使用時,將壇中固體原料剁碎或用攪拌機絞成茸泥即可。
紅油酸又名辣酸,以酸辣椒(糟辣椒)用油炒至見紅油,再加入新鮮野生毛辣角炒香出色加湯熬制後去渣,調製而成。味葷厚而酸辣醇厚,色鮮紅。

烹飪步驟

做法一
• 食材
酸湯、西紅柿、草魚、鰱魚、黑魚、木姜子油、辣椒、蔥、姜、各種時令蔬菜。
• 步驟
酸湯魚
酸湯魚
1.酸湯是用糯米粉發酵,配以貴州當地出產的野生西紅柿,經過6種工序慢慢熬制而成。
2.在熱鍋內放入辣椒,炒出香味。
3.加入提前釀製好的酸湯。
4.將現殺的各種魚放入鍋中,再加上1至2滴貴州當地出產的木姜子油,加熱煮沸。
5.在鍋中放入各種時令蔬菜。
做法二
• 食材
草魚1條(約750g),西紅柿2個(約300g),土豆1個(約100g),黃豆芽100g,油豆腐(或腐竹)100g,朝天椒(或干辣椒)6個,老薑片3片,蒜茸1湯匙(15g),香菜適量,自製酸湯2碗(500ml),高湯(或水)4碗(1000ml),鹽2茶匙(10g),油1湯匙(15ml)。
• 步驟
酸湯魚
酸湯魚
1.草魚去鱗去鰓處理乾淨,切成大塊;西紅柿切塊;土豆去皮切片。
2.大火加熱炒鍋中的油,爆香老薑片和朝天椒(或干辣椒),放黃豆芽和土豆片,調入鹽煸炒數下。
3.加入高湯(或水)和自製酸湯,煮沸后將西紅柿塊和魚塊放入湯汁中。
4.所有材料融合在一起,清新酸香的味道出來后,放油豆腐(或腐竹)再煮幾分鐘。
5.離火前撒上蒜茸和香菜即可。
做法三
• 食材
草魚、香菇、青筍、豆腐、姜、大蔥、蒜、辣椒、西紅柿、紅酸湯、糖、鹽、胡椒粉、鹽、糊辣椒面等。
• 步驟
酸湯魚其他系列
酸湯魚其他系列
1.魚去內臟清洗乾淨,均勻分段。
2.姜切片,蔥切大段,蒜剝皮,辣椒切片,西紅柿切小塊。鍋中倒入油,六成熱時加入蔥姜蒜,煸炒出香味,然後加入西紅柿煸炒出水分。
3.在鍋中加入酸湯、清水,放油、糖、魚塊,燒開后將浮沫撇去,加入鹽、味精、胡椒粉,煮5分鐘左右。鍋中最後加入香菇和青筍再小火煮5分鐘。
4.將薑末、蒜末、香菜末、香蔥末放入碗中,加糊辣椒面和鹽,舀一勺煮好的酸湯汁水沖入碗中,攪拌均勻即為蘸料。隨魚上桌蘸食。
5.撈出大部分的魚吃完后,可再加入豆腐煮,或再涮制其他青菜。
做法四
• 食材
魚、番茄、青辣椒、紅辣椒、青蒜、檸檬香茅、雞湯、料酒、鹽、胡椒粉。
• 步驟
1.將魚切成段,然後用廚房用紙把魚表面的水吸干。
2.腌制魚肉:在魚片中放入鹽、胡椒粉、料酒、蛋清、澱粉、油,腌制十分鐘。
酸湯魚
酸湯魚
3.在腌制魚肉的時間準備蔬菜:把番茄頂部劃一個十字,鍋中燒開水,把番茄放入水中一燙,再放入涼水中過一遍,番茄的皮可以很輕鬆地去掉,然後切成小粒。
4.把青辣椒、紅辣椒、青蒜切小段,把檸檬一切為二,把香茅切薄片。
5.鍋中加底油煸炒番茄,炒出湯汁以後放入辣椒。
6.鍋中倒入雞湯(在家做飯時倒水也可以)。
7.水開后加入鹽、糖、胡椒粉。
8.將魚片一片一片地放入鍋里。
9.把檸檬中的檸檬汁擠到鍋里,再放入青蒜、魔芋絲、九層塔。
做法五
• 食材
鮮活魚 1條(約750克),清亮白酸湯500克,薑片10克,蔥節20克,桄菜(或青椒、韭菜)50克,精鹽20克,煳辣椒面40克,花椒10克,木姜子油8克,香油5克。
• 步驟
酸湯魚
酸湯魚
1.鮮活魚用清水餵養一天後,在腮后第三片魚鱗處橫劃一刀,取出苦膽;干辣椒切成碎塊。
2.取鍋置火上,倒入酸湯,將魚和干辣椒放入鍋內,再放入花椒、精鹽、桄菜一同煮.
3.至魚鱗翻去時,起鍋放入盤內,然後將煳辣椒面、木姜子油、薑片、蔥節、精鹽、麻油、酸湯兌成滋汁拌魚食用。

菜品特色


酸湯魚所用的酸湯,用泉水和自種的香糯釀製而成,味型獨特、酸鮮可口;魚肉來自新鮮活魚,肉質細嫩。這道菜做成后,吃起來略帶酸味,鮮嫩爽口。

食用須知


營養價值
酸湯魚
酸湯魚
草魚富含蛋白質,可維持體內鉀鈉平衡,消除水腫;降低血壓,有利於生長發育。富含磷,具有構成骨骼和牙齒,促進成長及身體組織器官的修復,供給能量與活力,參與酸鹼平衡的調節。富含銅,銅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營養素,對於血液、中樞神經和免疫系統,頭髮、皮膚和骨骼組織以及腦子和肝、心等內髒的發育和功能有重要影響。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對血液循環有利,是心血管病人的良好食物。

歷史文化


酸湯魚
酸湯魚
傳說很久以前,牙雙基拉維山腳下住著一位叫阿娜的侗族姑娘,不僅長得貌美,能歌善舞,且能釀製美酒,該酒有幽蘭之香,清如山泉……香醇可口,一天,住在洛香那一邊的侗族阿哥寶辛去賣自己做的漁具剛好從山下路過,見到阿娜在河邊打魚,寶辛用他做的打魚工具幫她打到了好幾條魚,這時天突然下大雨,於是寶辛把披風送給阿娜用來遮雨,阿娜帶他到家中躲雨正好碰到她媽媽在做飯,寶辛將自己打的魚送給阿娜媽,阿娜嗎用她家裡的泉水酒和酸湯做了一道牙雙侗族祖傳的酸湯魚,寶辛品嘗后頓時覺得非常好吃,於是就和阿娜學習,從此酸湯魚製作技藝開始在整個苗疆侗區的侗苗瑤水各族流傳開來,以後來形成帶有各自特色的酸湯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