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正

奇正

奇正是一個漢語辭彙,讀音為qí zhèng ,古時兵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出自《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

詞語解釋


《易經》中的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對立關係相互轉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
古時兵徠法術語。古代作戰以對陣交鋒為正,設伏掩襲等為奇。
孫子曰:“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
《孫子·勢》:“三軍之眾,可使必受敵而無敗者,奇正是也。”
《孫子·勢》:“戰勢不過奇正,奇正之變,不可勝窮也。”李筌 註:“邀截掩襲,萬途之勢,不可窮盡也。”張預 註:“戰陳之勢,止於奇正一事而已。及其變而用之,則萬途千轍,烏可窮盡也。”
《舊唐書·突厥傳上》:“臣少慕文儒,不習軍旅,奇正之術,多媿前良。”
馮夢龍 《東周列國志》第三十九回:“一連操演三日,奇正變化,指揮如意。”
從字面理解,奇者,孫子兵法的奇,是出奇制勝的意思,非常規的思路,奇特;正則是正面對敵的意思。因此,所謂奇正,就是既可以奇思妙想出奇制勝,也可以正面解決問題,兩種選擇的關鍵在於具體問題具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