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狼魚

大西洋狼魚

大西洋狼魚是一種棲息在海底的大型掠食魚類,這種魚類廣泛的分佈在北大西洋中。狼魚的英文學名為Anarrhichtys Ocellaus。表面上這種魚與海鱔,海鰻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但它是屬於鯰魚的一種。一般雌性狼魚的身材較雄的小,嘴唇和下巴突出的部分也不太大。此外,眼睛周圍不像雄性那樣臃腫,皮膚的顏色卻比雄的更灰暗些。最典型的要算是大西洋的灰色狼魚,被稱為“花鰍”,在酒桌上它是美味佳肴。

簡介


大西洋狼魚特寫圖
大西洋狼魚特寫圖
不過公平地說,太平洋的狼魚就其味道來講更勝過大西洋的狼魚,因而很受漁民的重視。據漁民反映,這種
魚十分貪食,而且經常危害人的生命。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像雨果小說《巴黎聖母院》中的敲鐘人卡西摩多一樣,貌丑心不兇殘,而狼魚給漁民留下壞印象,也是因為它的面容太醜陋。

生活習性


在它口裡那可怕的犬齒以及後面更強硬的臼齒,並不是用來對付人類的,甚至也不是對付一般小魚的,它的捕獲物僅僅是海膽、海星、海蝦、大螯蝦、軟體動物和腹足綱動物。在捕食時,狼魚把那些不易吸收消化的殘渣從口中吐出,堆砌在所居住的海底洞前,科學家就是根據這些被堆集的“沉渣”而找到狼魚的。
布滿在雄性狼魚頭部的累累傷痕,是它們在“情場”上角斗時留下的。為了爭奪配偶,雄狼魚用頭部頑強碰擊“情敵”,用牙齒死死咬住對方不放。每條雄性狼魚在一生只經受一次這樣的戰鬥。當戰鬥結束,獲勝的一方奪得了“妻子”之後,便終生守護著它白頭到老。
狼魚是晚上覓食白天休息的一種魚。到黃昏后便開始出去搜集食物,而第二天黎明時分,它們就返回洞穴。白天它們在洞穴里過著閑逸平靜的生活。

生殖情況


遺憾的是,科學家對狼魚的生殖情況知之不多,因為只有在寒冷季節,它們才進行交配,這個時節,海洋風大浪高,沒有一個潛水員敢於下海,但是在溫哥華,在生物學家卻可以通過魚缸觀察狼魚交歡的整個過程。
雌性狼魚是在深海洞穴里產卵。當產出豌豆大小的受精卵(約一萬粒)時,雌性狼魚把卵聚集一塊形成一個圓團。此後的四個月內,守護著寸步不離。雌的繞著圓團躺著,小心翼翼地晃動身子以調節周圍的海水,有時,還會將死卵吞食下去或排除掉。而雄性狼魚,則蜷伏在自己“伴侶”附近,警惕地守衛在洞穴的入口處,隨時準備擊退它的入侵者。
徠幼魚從卵里孵出,就脫離“父母”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在前六個月內,它們喜歡浮到海面玩耍,以浮游生物為食,不過,它們之中常常被眾多的敵手吞食了。能活到成年的也只有幾百條。
幼魚長到35厘米,皮膚呈現橙褐色,這時便紛紛沉到海底。在海底,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直到找互終生伴侶,又開始新的一代繁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