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花鰍的結果 展開
- 鯉形目鰍科動物
- 硬骨魚綱鯉形目的魚類
- 長薄鰍
- 大西洋狼魚
- 黑龍江花鰍
花鰍
鯉形目鰍科動物
鰍是鯉形目鰍科的一種亞科。世界有15屬約25種和亞種,通稱花鰍。花鰍身體細長,側扁或稍側扁;身體和頭部有細鱗或裸露;顱頂像人類一樣,有囟門;眼下刺分叉;頦葉發達,中間由1條縱溝隔成為左、右2片,外緣鋸齒狀或呈須狀,有須3對或5對,其中吻須2對,分生,呈1行排列,口角須1對,頦須2對,但有些也沒有;尾鰭內凹,圓形或截形;臀鰭分枝鰭條5根。花鰍亞科在中國有6屬12種,廣泛分佈於中國雲南元江以北各水系,遠至日本、朝鮮、歐洲和北非。中國常見的種類有中華花鰍。
花鰍經常會和鯰魚目的魚相混淆,但是它們屬於鰍科,在熱帶和溫帶地區均有發現。所有泥鰍屬的魚類嘴部都有觸鬚,眼睛下面有不明顯的凸起,它們一旦發覺有危險時,這些凸起就會變長,從而使捕食者不易將它們吞進肚裡。但是這些凸起也使得它們易與網纏結,所以在抓撈這些魚的時候應該額外小心。絕大多數泥鰍屬都是膽小、夜行魚類,所以想要觀賞它們就得用魚食來哄它們。
背鰭Ⅱ—Ⅲ-6—7;臀鰭Ⅱ-5;胸鰭Ⅰ-8;腹鰭Ⅰ-5—6。鰓耙2+10—13。
體長38—87.4毫米。體長為體高6.9—8.6倍,為頭長4.6—5.9倍。
體長形,側扁,體高為體寬1.3—2.2倍。
花鰍
頭側扁。頭長為吻長2.5—2.8倍,為眼徑5.2—8.6倍。
吻略突出。前鼻孔位吻側正中,有一短管狀皮突。
眼小,側上位。眼間隔窄於眼徑。眶前骨在眼前緣下方向後有一叉狀骨刺。
口小,下位,不伸過後鼻孔。吻須2對;上頜須1對,較長,約達眼前緣下方。
鰓孔側位,下端略低於胸鰭基上緣。鰓耙鈍短。
肛門鄰臀鰭始點。鱗微小,頭無鱗。
側線側中位。背鰭始於體正中央或略后,第一分枝鰭條最長。
臀鰭似背鰭而窄小,距尾鰭基較距腹鰭基近。胸鰭側下位。
腹鰭始於背鰭第二至三分枝鰭條基下方,伸不到肛門。
尾鰭圓形或截形。
頭體背側灰褐色,沿背中線有一行黑褐色大斑;
兩側較淡,有一縱行約16—21黑斑;腹側白色。鰭淡黃色;背鰭、尾鰭有小黑點,尾鰭基上側有一亮黑斑。
成年雄魚第二胸鰭條很粗長,不短於頭長;雌魚胸鰭圓形,短於頭長。
為淡水小型底棲魚類,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裡。
環境適應力強,適宜生長水溫為10-30℃,最適水溫為25-28℃。
耐低氧,水中·溶氧降到0.15毫克/升時仍能生存,這是由於泥鰍除用鰓呼吸外,還具有特殊的腸呼吸功能。
花鰍
分佈於歐亞大陸(青藏高原中心除外)、大巽他群島、非洲的摩洛哥和衣索比亞。中國有6屬12種。
花鰍屬是本亞科中最繁盛的1屬,廣泛分佈於中國雲南元江以北各水系,遠至日本、朝鮮、歐洲和北非。
花鰍
中國所屬花鰍亞科
中文名稱 | 拉丁文名稱 |
北方須鰍 | Barbatula barbatula |
沙花鰍 | Cobitis arenae |
大斑花鰍 | Cobitis macrostigma |
中華花鰍 | Cobitis sinensis |
馬頭小刺眼鰍 | Acantopsis choirorhynchos |
條紋花鰍 | Cobitis striata |
泥鰍 |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
北方泥鰍 | Misgurnus bipartitus |
側斑后鰭花鰍 | Niwaella laterimaculata |
鱗頭鰍 | Lepidocephalusmacrochir |
擬長鰍 | Acanthopsoides gracilis |
細頭鰍 | Paralepidocephalus yui |
IUCN紅色名錄等級:未予評估(NE)
中國特有:是
通化哈尼河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
聖水湖黃顙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