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烏鱧的結果 展開
- 中藥
- 鱧形目烏鱧科動物
烏鱧
鱧形目烏鱧科動物
烏鱧(學名:Channa argus)是鱧科、鱧屬魚類。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部側扁。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暗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側有黑色斑紋;奇鰭有黑白相間的斑點,偶鰭為灰黃色,間有不規則斑點。頭長,吻短圓鈍,口大,牙細小。眼小,鼻孔兩對。體背部及體側暗黑色,腹部色較淡。體側有許多青黑色不規則花斑,頭側自眼後有3條縱行黑色條紋。上側一條起自吻端,經眼后延至鰓孔上角。下二條均起自眼下,沿頭側止於胸鰭基部。背鰭、臀鰭、尾鰭上有黑白相間的花紋。胸鰭、腹鰭淡黃色;胸鰭基部有一黑色斑點。
烏鱧為底棲肉食兇猛性魚類,平時喜生活在沿岸泥底水草叢生的淺水區,潛伏在水草中等待時機追捕食物,夜間有時在水的上層遊動。仔魚以浮遊動物為食;幼魚以水生昆蟲、小蝦和小魚為食;成魚則捕食其他魚類。分佈於中國各大小水系(新疆西藏未報導)、朝鮮、日本、東南亞、印度和俄羅斯遠東。
烏鱧能食用,但危害養魚業。烏鱧肉中含蛋白質、脂肪、多種氨基酸,還含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其魚肉細嫩厚實,通常處理成魚段或魚片后烹調。
背鰭49-52;臀鰭32-33;胸鰭16;腹鰭6。側線鱗62-67,7-8/17。全長330毫米。體長285毫米,為頭長3.0-3.2倍,為體高5.7-6倍。頭長為眼徑9倍,為吻長5.8倍,為尾柄高2.5倍。
體長,前部呈圓筒形,後部逐漸為側扁形。頭部較長略扁平。吻短寬而扁,前端鈍圓。口大,端位,口裂后延至眼之大後方;下頜稍突出。上頜、下頜、犁骨及齶骨具尖細的齒。眼小,側上位。鰓蓋膜越過峽部互相連結。背鰭極長,自胸鰭上方起直達尾鰭基。臀鰭也長,起自腹中,后延至尾柄前方。胸鰭較寬,后緣呈圓形。下側位。腹鰭較小,次胸位。肛門位於臀鰭起點之前。體被小圓鱗。頭部鱗片的形狀不規則。側線起於鰓孔的後上方,向下斜行至臀鰭起點處變直,伸延至尾鰭基部。
形呈長棒狀。頭部扁平,頭大,口裂大。吻部圓形。口內齒牙叢生。偶鰭皆小,背鰭和臀鰭特長,尾鰭圓形。頭部與軀幹部皆被有大小相似的鱗片。側線完整,在胸鰭的後方有個彎曲。頭頂部有許多感覺小孔,大魚其數目較多。體色背部灰綠色,腹部灰白,體側有作八字形排列的顯明黑色條紋。頭部有三對向後伸出的條紋。
烏鱧(lǐ)
烏鱧體色呈灰黑色,體背和頭頂色較暗黑,腹部淡白,體側各有不規則黑色斑塊,頭側各有2行黑色斑紋。奇鰭黑白相間的斑點,偶鰭為灰黃色間有不規則斑點。
烏鱧魚全身披有中等大小的鱗片,圓鱗,頭頂部覆蓋有不規則鱗片。側線平直,在肛門上方有一小曲折,向下移二行鱗片,行於體側中部,后延至尾基。
烏鱧
烏鱧的黑龍江亞種主要特徵為:背部顏色為深綠黑色,體側有不規則黑綠色,背鰭和尾鰭與背部同色,胸鰭和臀鰭色淺。
烏鱧是水族中的強者,它平時喜歡棲息於水草茂盛或渾濁的水底,當小魚、小蝦等游近時,它便發起突襲將這些小動物吞掉,一條0.5公斤的黑魚能一口吞下一條二三兩重的草魚或鯉魚。黑魚的生命力很強,在淡水魚類中居首位。有人做過實驗,把黑魚放在潮濕陰涼的陸地,可活半月之久。因為一般魚類只能吸進溶解在水中的氧,而黑魚還能直接吸收空氣中的氧,它憑藉這一“特異功能”,當久旱無雨,湖水即將乾枯時,它能像某些動物冬眠一樣,即呈蟄伏狀態,這時它尾部朝下把身體坐進泥里,只留嘴巴露在泥面以上,俗稱黑魚“坐橛”或“坐遁”,這就是黑魚的“旱眠”。這時它處於麻木狀態,可持續數周,等再次來水時黑魚便恢復正常生活。
烏鱧
烏鱧對水體中環境因子的變化適應性強,尤其對缺氧、水溫和不良水質有很強的適應能力。當水體缺氧時,它可以不將頭露出水面。藉助在鰓腔內由第一鰓弓背面的上鰓骨和舌頜骨伸展出的骨片組成的鰓上器,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因此即使在少水和無水的潮濕地帶,也能生存相當長時間。烏魚的生存水溫為0~41℃,最適水溫為16~30℃。當春季水溫達到8℃以上時,常在水體中上層活動;夏令季節活動於水體的上層;秋季水溫下降到6℃以下時,遊動緩慢,常潛伏於水深處;冬季水溫接近0℃時,則蟄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動。
烏鱧具有很強的跳躍能力。當天氣悶熱、下雨漲水時,烏魚往往會躍出水面,沿塘堤岸逃逸;在有流水衝擊時也會激起魚躍而逃跑。若其生活的池塘餌料不足時,亦會向他池轉移,轉移時其身體似蛇形,緩緩向前移動。
烏鱧
烏鱧
烏鱧當年孵出的魚苗,年終平均體長可達15厘米,體重50克左右。根據在太湖採集的標本,各年齡組體長和體重為:1冬令魚體長14.2~19.2厘米,體重115~428克;2冬令魚體長24~28厘米,體重350~760克;3冬令魚體長32.厘米,體重605~1000克.
斑鱧各年齡生長速度為:1冬令魚體長19.0~39.8厘米,體重95~760克;2冬令魚體長38.5~45.0克米體重625~1395克;3冬令魚體長45.0~59.0厘米,體重1467~2031克
在人工養條件下,當年個體重可達250克,翌年達500~1000克。
烏鱧的產卵季節因各地氣候條件不同而異。在華南地區為4月中旬至9月中旬,5、6月最盛;中地區為5~7月,以6月較為集中。繁殖水溫為18~30℃,最適水溫為20~25℃。
烏鱧性成熟年齡,在不同的地區也略有差異。在華南地區通常體長為20厘米以上的1冬令魚性腺已成熟,而長江流域一帶則需要2冬令和體長30厘米左右才能產卵。
烏鱧能在池塘、河溝及水庫等水域內自然繁殖,產卵場一般分佈在水草茂盛的淺水區。
烏鱧
產卵方式是營造巢類型。產卵前,性成熟的雌雄親魚成對地遊動在產卵場地,共同用口御取水草、植物碎片及吐泡沫營築略呈環形、直徑約0.5~1米、漂浮於水面的魚巢。巢築成后,在風平浪靜的早晨日出前,雌、雄魚相互追逐、發情,然後雌魚在魚巢之下接近水面處,腹部向上呈仰卧狀態,身體緩緩搖動而產卵於巢上。與此同時,雄魚以同樣姿態射精於此。魚分多次產卵。產卵后親魚守於巢底,保護魚卵,免受侵害。
鱧屬魚類的產卵過程基本相同。營巢后,親魚即在巢的附近遊動,並保持活躍狀態。在巢下伏窩數日,多數個體在營巢后2天,即在巢上開始產卵。起初由雌魚在巢下遊動,徘徊數次,產卵時,雌魚先游至巢下近水面處,腹部朝天,成仰卧狀態,身體緩緩擺動,有規律地將卵徐徐產出。隨後,雄魚以同樣仰卧狀態,靠近雌魚,射出精液,在水中完成受精,此時,可見在魚巢上有成串珠狀分離、晶瑩的金黃色卵粒附著。產出的卵密集地浮在水草所圍繞的巢的空隙或草墊表面,即使被風吹或水流所激動,也不致四散,卵塊分散成不規則的圓形,其直徑為15-50厘米,一般與巢徑相似。產卵時,親魚十分靈敏,遇到外界驚擾或與人接近,立即中止產卵。產卵活動正常持續15-45分鐘。
烏鱧的卵金黃色,有油球,為浮性卵,卵徑2毫米左右。鱧黑龍江亞種卵徑略小,約1.5毫米。精卵的孵化時間與水溫有關:水溫較低時,孵化化時間較長;水溫較高,則孵化時間短些。剛孵出的魚苗全長3.8~4.3毫米,體遍布黑色素細胞,胸鰭原基出現,油球和卵黃囊使體部明顯膨大,外形象蝌蚪,常側卧漂浮於近水面,運動能差,依靠吸收卵黃而生。苗全長達6.1~6.2毫米時,胸鰭、鰓裂和口均已出現,卵黃內油球位置移至腹部,常呈仰卧狀態於水面,並能向下作短程垂直運動。開始攝食,親魚隨群保護。全長達7.4~7.5毫米時,全身黑色,卵黃囊消失,集群遊動,開始攝食,親魚隨群保護。全長達15.5毫米時,體呈黃色,奇鰭末端呈黑色,背鰭、胸鰭和臀鰭已具鰭條,腹鰭則始現鰭條,開始分散遊動,親魚亦停止護幼。
產卵結束后,成對的親魚或僅雄親魚,潛伏在巢的下面或巢的附近巡遊,守護魚卵和保護仔、幼魚。待仔魚孵出、離巢,一直到幼苗自由游泳與營獨立攝食時為止。
護卵護幼,可防止蛙、蛇及其他魚類等敵害生物侵襲魚卵與仔、幼魚。同時親魚在守護時巡遊巢邊,還能起到促進水的流動、交流氧氣、清新水質和促進受精發育的作用。
親魚在護巢時,當發現有其他敵害動物接近魚巢,親魚即從水底上浮,兇猛地突然襲擊,起初是用頭部或嘴尖驅除,如來敵仍襲擊如故,親魚便用猛烈的姿勢噬嚙。如人為故意將附近的水草攪亂,或攪動巢內的卵,親魚感到危險時,可用口含的方法,將巢內的卵或仔魚,全部移至其他場所。如親魚被人驚散逃走,過半小時或1-2小時又會返回。如雄魚被捕捉,只要含卵的魚巢未被破壞,雌魚仍有可能回巢,只有當巢被破壞,卵粒星散,親魚才不再返回守護。
仔魚孵出后不久,密集成群地聚在有水草的淺水處的水面或水下層遊動,親魚在其附近保護。當仔魚長大,離開魚巢成群攝食時,親魚仍不斷地尾隨在魚群後面,此時防護活動更為加強,如有其他敵害對仔、幼魚侵襲時,親魚將全力以赴進行驅趕。當幼魚長到4-6厘米,能獨立生活,開始分散活動,並逐漸散去時,親魚才離開幼魚群,結束護幼工作。
親魚在守巢護幼期間,一般不主動攝食,但當有小魚、蛙類等動物接近時,親魚也會兇猛吞食。在停止護幼后,如環境中餌料不足時,會發生親魚吃食仔魚的現象。
烏鱧是一種肉食性兇猛魚類,它與鱤魚一樣,以魚、蝦等為食。但它的捕食方法與鱤魚不同,從不主動追趕獵物。烏鱧常潛伏在水渾濁、水草叢生的淺水地帶,若在水質清澈、水流緩慢或平靜的地方,則多隱蔽在水草下面或靜止的水層中。在捕捉食物時,它從不藉助強健的身體快速游泳能力追捕小魚,而是輔以狡猾的手段達到追捕食物的目的。當它發現小魚時,便在附近水草中隱蔽起來,靜靜窺視,等待對方鬆弛警惕,遊動至它的附近時,突然沖向前,以突然襲擊的方式,一舉咬住小魚吞食。
生活於北美河流中的雀鱔的捕食手段更為狡猾。當它發現小魚群時,先向著魚群悄悄游過去,全身就象一根浮木,全神貫注著獵物,當它的長吻伸到距小魚適當位置,用頭部急劇、激烈而痙攣地橫掠過來。先把獵物咬住,再把小魚在口中慢慢調整到適合於吞食的位置,最後把小魚吞下肚裡。
烏鱧
這時親魚的防禦活動更為強烈,若有其它魚類或蛙類企圖對幼苗偷襲,親魚將全力以赴驅趕之,幼苗長至10~30毫米時,活動能力加強,行動活潑,活動範圍也隨之擴大,此時親魚與幼魚群集於一起,穿梭在魚苗周圍,加強保護。直至幼苗至40~50毫米時,魚體體色由黃綠轉成墨綠,各鰭出現鰭條,有較強游泳能力,這時幼魚開始分散營獨立生活,雌雄親魚到此時也就結束其一年一度的護幼生活,離開魚巢,尋找自己的棲息環境。
世界:烏鱧分佈於印度、東南亞至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日本以及各大水系。美國也有引入。
中國:烏鱧在中國分佈十分普遍,除了西部高原地區之外,從南到北均有分佈。其主要分佈在長江流域的河川、湖泊和池塘中。
烏鱧除高原地區外,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及北至黑龍江一帶,尤以湖北、江西、安徽、河南、遼寧等省居多。長江流域以南亦有,但較少見。烏鱧的黑龍江亞種主要分佈於黑龍江流域的南部以及烏蘇里江流域和興凱湖、松花江等沼澤地帶。斑鱧則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尤其是廣東、廣西、台灣、福建、雲南等地較常見。
烏鱧又叫黑魚,俗稱烏棒,是魚中一霸。體圓、頭扁、口大、有齒、兇猛。當一群小魚出世后,雌雄黑手就護游在它們周圍,此時是釣黑魚的最佳時間。取一小青蛙,把魚鉤從青蛙的肛門穿進朝上翻過來。將四肢用線捆起綁在魚鉤上(魚午不必太長),當發現小黑魚群時,將青蛙迅速投入水中,並迅速提起二、三次,再投入水中(不動),黑魚會突然咬住,並且不輕易松嘴,這叫咬死食。釣上一條之後,換一隻青蛙(一般都事先拴好幾隻帶鉤的青蛙)再鉤。
中國的鱧科魚類共有7個種,它們分別是烏鱧、斑鱧、月鱧、寬額鱧、紋鱧、線鱧和長身鱧。其中只有烏鱧是一個廣布種,分佈於全國各大水系,產量也最大,斑鱧、月鱧和寬額鱧僅分佈在華南地區,包括台灣省和海南省;而紋鱧、線鱧和長身鱧則相當少見,分佈區十分狹窄,僅見於雲南省的怒江、瀾滄江水系,經濟價值小。人們習慣於將鱧科魚類通稱為烏魚、黑魚(北方和華東地區)、才魚(湖北、湖南)、生魚(廣東、香港地區)、烏棒(西南地區),此外還有斑魚、孝魚、蛇頭魚、文魚等地方名。
烏鱧有極強的生命力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無論是湖泊、水庫、河川、溪溝、塘堰還是水田、渠道,甚至連一般魚類難以生存的沼澤、積水潭、窪凼等都能生長、繁衍。它們的生長速度也比較快,符合“頭年魚種、二年成魚”的生產要求。烏鱧的含肉率高,又無肌間細刺,是老少皆宜的魚品之一。據測定,每100克鮮魚肉中,含蛋白質19.8克、脂肪1.4克、糖1.2克,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的保健食品。據醫籍記載,烏鱧還有去瘀活血、滋補壯陽、收肌生津、怯寒調養等藥理作用,在東南亞及我國兩廣、港澳台地區一向被視作佳肴兼補品,故而身價不凡。此外,與其他魚類不同,烏鱧離水后不易死亡,死後肌體也不易腐敗變質,所以更便於長途運輸與加工。
中國曾經是一個盛產烏鱧的國家。近30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使烏鱧的天然資源大幅度減少,烏鱧成了水產類中的稀有品。人們在集市上所能見到的烏鱧,一部分是漁農採集野生烏鱧苗種搭配在家魚池內混養出來的,另一部分則是從各類水體中捕獲的野生魚。由於數量有限,各地的售價也始終在每公斤20~40元以上。近幾年,為順應國內外貿易市場的需要,許多地區開展了人工養殖烏鱧的科研與養殖實踐,積累了不少成功的經驗,尤其是苗種繁育技術與人工配合專用飼料的突破,為烏鱧養殖業走向商品化、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基礎。四川、湖北、湖南、廣東、江蘇、安徽已陸續出現了一批烏鱧養殖專業村、鎮。廣東、廣西、福建等省還建起了一些月鱧養殖場,許多養殖大戶已經獲取了較高的經濟回報。可以預料,烏鱧將是21世紀初最有發展前景的水產養殖對象之一。
混養的烏鱧為搭配品種。利用烏鱧愛吃魚的一面,消滅池中的野雜魚,化害為利。因此烏鱧的規格應小於池中養殖的經濟魚類,不能等於或大於其他養殖經濟魚類的1/3,否則會被烏鱧吃掉。就是烏鱧同種的出現大小懸殊,也出現大吃小的現象。烏鱧不耐高溫,喜歡躲在草叢中捕捉過往的魚兒,因此立夏后要在池中種置水葫蘆等浮水植物,所佔面積應為十分之一左右,不宜過多。烏鱧在夏花階段,活動能力不強,在養殖池中不能留有水草,因為水草往往將魚苗困留,影響吃食,妨礙生長,出現體弱或個體太小,反而被同伴吃掉,或相互撕殺而患水霉等病。
魚餌應選鮮活料,腐爛變質的不能喂,有時會被烏鱧丟棄,有時會造成魚得病。為了保證有充足的小型魚餌,可常施肥,保持透明度為25厘米,培育良好的浮游生物,促進野雜魚儘快長大,促進它們多次繁殖。
烏鱧個體越大,所需魚餌越多,產值回報越低。因此,當烏鱧長到上市標準時,儘快起捕出售。捕大留小,捕大補小。混養投放量為:每667平方米水面根據野雜魚生產量,酌情投放15尾左右。盛產野雜魚的池塘可多放烏鱧。
餌料充足長得快,餌料不足打起來;不死則病二合一,白皮水霉常青睞。主養魚池當配角,吞食雜魚功勞多;消滅耗餌氧雜魚,減少魚病好效果。
烏鱧仔魚剛從卵膜中出來時,個體發育還很不完全,非常嬌嫩,管理難度大,具體表現在:
①烏鱧苗很容易受波浪、水流等的影響而粘附在紗絹上死亡;
②晚間結群棲息容易造成缺氧死亡;
③體表無鱗容易受傷感染水霉和遭原蟲(車輪蟲、小瓜蟲、斜管蟲等)的侵襲;
④死卵、死苗腐敗時釋放出大量有害物質和油珠,污染水質環境等。因此,在網箱中或孵化器中繁育時,當魚苗攝食活動正常以後,才可將魚苗更換到大網箱或直接下池培育。
烏鱧苗的開口餌料是小型浮遊動物(輪蟲、小型水蚤等),個體大小控制在200微米以下。可在魚苗培育池中提前施肥培養。若浮遊動物量不足時,可用100目的浮游生物網捕得的浮遊動物,通過40~60目的紗絹布過濾,濾得的濾液中含有大量小型浮遊動物。在濾液中加入少量土霉素,放置30分鐘后投喂,一般1天投喂6次,即4小時一次,以少吃多餐為原則,3~4天後,隨著魚體的生長和活動能力的增強,投喂量逐漸增加和次數減少,直至1天投喂2次。
特別是出膜后的1~7天,集群現象比較嚴重,集群會造成局部區域的缺氧,造成死苗。所以要經常用撈海等工具輕輕地攪動水體驅散苗群,提高成活率。
及時撈除死卵死苗,防止其腐變和溢出油球,產生毒物和油膜;網箱要定期刷洗、排污。水泥池要定期吸污、排水,最理想的是採取微流水培育。土池育苗要定時換水和逐漸加大水量。換入的新水水溫和原池水的水溫溫差不超過2℃,換水量一般控制在60%~70%,二周后可減少到30%~50%,根據水質變化來控制換水的時間和換水量。
魚苗剛出膜時容易被水霉和原生動物(車輪蟲、小瓜蟲、斜管蟲等)所感染,待魚苗完全出膜后及時清除卵膜,並用15ppm福爾馬林全池潑灑1~2次進行預防。日常換入的新水最好預先在貯水池中用15~25毫克/升生石灰或用氯製劑消毒后,培育成嫩綠色再使用更為理想。
魚苗經過3周時間的培養,大約可長到2.5~3厘米。魚苗規格不同會出現相互殘殺,以強食弱,同時相對密度的提高,發病率也會提高,所以一般每經過3周左右進行過篩分養一次,逐漸降低放養密度,按規格大小,疏散到魚種培育池中去。
烏鱧,俗名黑魚,分類上隸屬鱧形目、鱧科、鱧屬。烏鱧有“魚中珍品”之稱,其肉味鮮美、營養全面,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之功效。近年來,已成為人工養殖的名優品種之一。
1.1條件池塘以667~1334㎡(1~2畝)為宜,水深150cm左右,塘埂高出水面40~50cm,池塘四周用竹籬笆、尼龍網等材料圍高50cm以上,以防魚跳出池外。
1.2水質水源水量充足、水質清新,池水溶氧量5mg/L以上,pH值為7~8,透明度30cm以上。
2.1前期準備放養前7天至10天,按每畝用75~100kg生石灰干法清塘消毒,清塘4天後注水。同時在塘四周種植一些水草或水浮蓮等,水草面積不能超過池塘面積的1/2。池內搭建一個用蘆葦、竹簾等材料製成的食台,大小3~4㎡,固定於離岸邊2m左右、水面下50~60cm之處。
2.2魚種選擇選擇規格一致、體表光潔、肌肉豐滿、無傷無病、遊動活潑、爭食兇猛的魚種。
2.3放養時間與規格池塘專養烏鱧的魚種有兩種規格,一種是每尾50克以上的大規格魚種,宜在初冬放養入池;一種是每千克60~200尾的小規格魚種,是由當年早春繁殖苗經2個月左右的培育而成,宜在6月至7月放養入池。
2.4放養密度:每667㎡(1畝)放養魚種4000至5000尾。
3.1飼料選擇:選用未變質的冰、鮮小雜魚。
3.2投飼時間:每天上、下午各投喂一次。上午8時至9時,下午4時至5時。
3.3投飼方法:把飼料切成塊,待溫度與池水水溫大致相近時,投喂於食台。日投飼量為魚體總重量的3%~10%,應根據情況靈活掌握,一般以魚種不上食台吃食為度。
4.1巡塘:每天早晚巡塘至少各一次,主要內容是“看天、看水、看魚”,根據天氣、水質、魚類活動情況制定並實施各項飼養管理工作。
4.2換水:烏鱧專養池池水很容易發黑、發臭,最有效的解決方法就是經常換水。早期,隔10~15天換新水一次,每次換去全池水量的1/3即可,在7月至9月的高溫季節,一般是3天一小換,換水1/3,7~10天一大換,換水2/3,以改善水質。
4.3潑灑生石灰:視池水水質情況,不定期潑灑生石灰水,用量為每667㎡(1畝)、100cm水深用生石灰10㎡15kg,兌水全池潑灑,以調節水質。
4.4做好池水清潔工作:每天清洗食台,及時撈除水中的剩餌殘渣、死魚等;刈割生長過盛的水草,防止污染水質。
4.5防止逃魚:烏鱧具有較強的溯水能力和過道習性,所以做好防逃管理也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工作。應堵塞塘埂漏洞,杜絕塘埂滲水漏水,要加固加高塘埂,維修竹籬笆、尼龍網等圍攔設施,以防止烏鱧逃逸。
5.1預防:保持水質清新、飼料新鮮充足,定期用藥對水體、食台、漁具等進行消毒。對撈起的病魚、死魚應及時深埋處理。
5.2常見病治療在高密度池塘專養環境下,烏鱧主要的疾病有:暴發性出血病、細菌性爛鰓病和寄生性爛鰓病。
5.2.1暴發性出血病:此病常發於7-8月高溫季節,發病急、死亡多,常呈暴死現象。病魚鱗片鬆散,胸鰭基部、腹部充血發炎,體壁兩側有垂直魚體側線的出血條紋,有些病魚體有眼眶、肌肉充血現象。主要原因是投喂霉爛變質的飼料,食台殘餌不清除,導致水質惡化,使水體大量滋生黃氏枸櫞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桿菌,侵入魚體而發病。治療採用內服與外用相結合的方法進行。內服按由1000kg飼料用魚血安4千克製成藥餌投喂,連用5天為一個療程;外用百毒消、強效殺滅海因等藥物對水體、食台、漁具等進行消毒。
5.2.2爛鰓病:有細菌性爛鰓病和寄生性爛鰓病。兩者癥狀的主要區別是:細菌性爛鰓病的病魚離群在水面慢游,不怕驚嚇,鰓片呈灰白色,有些局部壞死;寄生性爛鰓病的病魚行動呈焦躁不安狀,有竄游現象,鰓片充血紅腫,且有腐蝕現象。細菌性爛鰓病的治療方法與暴發性出血病相同。
對寄生性爛鰓病的治療,先用晶體敵百蟲等藥物全池潑灑殺滅寄生蟲,隔二天再用百毒消等殺菌消毒類藥物全池潑灑,以防寄生蟲叮咬的傷口繼發性感染。
烏鱧個體大、生長快、經濟價值高。由於鰓上器可耐低氧,因此此魚便於運輸。除天然水域捕撈外,還應分地散養。在不放養鰱、鱅、草魚水庫,應對烏鱧進行繁殖保護,並適當加強成魚捕撈,從而提高產量。
烏鱧魚肉蛋白質18.8-19.8%,脂肪0.8-1.4%,水分77.9-80%,灰分1.1-1.2%。鋅36.1毫克/千克。烏鱧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營養豐富,比雞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質高。烏鱧作為藥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補調養等功效,外科手術后,食用烏鱧具有生肌補血,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具有非常豐富的營養價值。此外烏鱧肉中含蛋白質、脂肪、18種氨基酸等,還含有人體必需的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
烏鱧與斑鱧(Channa maculata)的主要差別:烏鱧體較長,斑鱧體較短;兩者頭頂部斑紋也有明顯差別:烏鱧頭頂部有七星狀斑紋,斑鱧頭頂部則呈近似“一八八”三個字之斑紋;此外,烏鱧的頭比較尖長,更似蛇。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烏鱧指名亞種 | Channa argus argus | Cantor,1842 |
烏鱧黑龍江亞種 | Channa argus warpachowskii | Berg,1909 |
烏鱧會為害養魚業。在天然水域中,烏鱧主要吃小雜魚。其生性兇猛,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個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魚類。人工養殖必須清野。
食物名稱 | 烏鱧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85千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