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花鰍

硬骨魚綱鯉形目的魚類

中華花鰍,Cobitis sinensis (Sauvage et Dabry de Thiersant, 1874),屬鯉形目鰍科花鰍屬的一種魚類。分佈於中國長江以南各江河水系中,地方性較常見。還分佈於東南亞和南亞地區。雜食性。可食小型底棲生物,或濾食泥沙中的食物碎屑和藻類。人工飼養環境下可以作為水族箱中勤勞盡職的清潔工,經常翻食底砂中的碎屑。須4對,眼下刺分叉。側線不完全。背鰭起點距吻端與至尾鰭基距離相等。尾柄較短,尾鰭稍圓或平截。體側沿縱軸有10~15個斑塊,尾鰭基上側具一黑斑。

動物學史


中華花鰍是1874年,由法國動物學家薩維奇(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與法國魚類學家蒂爾森特(Claude-Philibert Dabry de Thiersant,1826-1898),在《自然科學編年史》(Annales de sciences naturelles)第1卷5期中的論文《有關中國淡水魚類的記述》(Notes sur les poissons des eaux douces de la Chine),根據來自四川西部的標本,以Cobitis sinensis的學名首次被記載。
中國香港有關“中華鰍”的文獻,是中國魚類學家林書顏(Lin Shu Yen,1902-1974)在1949年的《香港漁業研究站學報》(Journal of Hong Kong Fisheries Research Station)第2卷中,以“長吻花鰍(Cobitis taenia dolichorhynchus)”之名記載。
鰍屬(Cobitis)是在1758年,由歐洲瑞典植物學家林奈(Carolus Linnaeus,1707-1778),在《自然系統》(Systema Naturae)第10版中,根據他采自歐洲,於同著上發表的“花鰍(Cobitis taenia)”作模式種(type species)而建立。
中國許多古文獻有清楚記載“泥鰍”,但有關“中華花鰍”等的描述則不多,較清晰的有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1596)記載的【江鰌】:“……江鰌生江中,長七八寸,……”就是指山中河溪的鰍類,與“橫紋裂尾鰍(Schistura fasciolata)”及“平頭嶺鰍(Oreonectes platycephalus)”同樣,曾是可入藥物種。

識別特徵


中華花鰍
中華花鰍
背鰭iv-7;胸鰭i-8;腹鰭i-6;臀鰭iii-5。第一鰓弓內側鰓耙12。鰾2室,前室發達。包在骨質囊中,后室退化。腸管較短,約為體長的l/2。腹腔膜灰白色。標準長為體高的5.7倍,為頭長的5.3倍,為尾柄長的7.3倍。為尾柄高的8.8倍。頭長為吻長的2.5倍,為眼徑的5.0倍,為眼間距的5.1倍。為口寬的5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2倍。體延長,側扁,腹部圓,背、腹輪廓幾平行。頭短小,前端稍尖。吻端鈍,其長度約與眼後頭長相當。口小,下位。唇較厚,表面光滑無皺褶。頦葉發達,末端稍尖。須4對,吻須2對,較短,口角須l對,較長。其長度約等於眼徑,末端后伸不達眼前緣。眼側上位幾近頭頂的中部,眼間距相距甚小,約與眼徑相當。眼下刺分叉,末端可達眼球中部。鼻孔小,在眼前方,離眼前緣較近。鰓孔小,下角終止於胸鰭基部上方,鰓耙短小,排列稀疏,末端鈍,其長僅為鰓絲長度的1/3或1/4。背鰭較長,外緣凸出,起點位於眼前緣至尾鰭基部距離的中點。胸鰭較小,末端稍鈍,后伸不及胸、腹鰭基部距離的l/3。腹鰭小,其起點約與背鰭第二根分技鰭條相對,后伸不達肛門。臀鰭較短,后緣平截。尾鰭較寬,后緣截形。尾柄較短,側扁。肛門在臀鰭起點之前。體被細鱗,頰部裸露,體側鱗片稍大,胸部鱗片較小。側線不完全,僅在胸鰭上方存在。身體呈淺黃色,頭部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點。從吻端通過眼、頭頂至另一側吻端呈一“U”形黑色條紋。體側上方具有較大的不規則黑色斑紋,體側有9個黑色大斑紋,背部具12個馬鞍形黑色斑紋,背鰭前後各6個。背鰭和尾鰭具2—3列斜形點枝條紋。胸鰭、腹鰭和臀鰭顏色較淺,呈黃白色。尾鰭基部側上方有一較大的深黑色斑紋。個體較小,數量不多,經濟價值不大。喜在山溪、急流中生活,靜水水體中很難採到。
大個體
大個體

生活環境


中華花鰍
中華花鰍
中華花鰍為淡水底層小雜魚。常見於低海拔,水質較清之河川、湖泊砂泥底之淺水域。喜棲息於溪流中水流較平緩的泥砂或沉質的底質水域。攝食輪蟲、枝角類、橈足類、水生昆蟲水生昆蟲幼蟲,搖蚊幼蟲,有機碎屑,絲藻、硅藻、藍藻。

分佈範圍


原產於中國,朝鮮和韓國有引種,越南分佈存在不確定。在中國分佈於灤河薊運河、海河水系、黃河水系、長江水系、浙江省各水系、台灣珠水系江、西江水系、海南島及雲南省紅河水系,在黃河流域分佈於汾渭盆地到河南、山東棲霞縣。

觀賞性


中華花鰍是中國產鰍科魚類中觀賞性較高的品種。它是一種小型底層雜食性鰍科魚類,喜歡野生魚的朋友應該對這種可愛迷人的小魚不會感到陌生。很多人都以為中華花鰍只分佈在中國境內,其實它的分佈範圍包括中國,泰國,印度,斯里蘭卡等國家。但以中國出產的數量最多,在國際知名度也最高。

繁殖方式


1齡性成熟、懷卵量河北省1394~3724粒。產卵期河北省及天津、北京市5~8月。在中國河南、山東4~5月產卵,在汾渭盆地為5~6月。

形態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5;胸鰭Ⅰ-8;腹鰭Ⅰ-5;尾鰭Ⅳ~Ⅴ-15-Ⅳ~Ⅴ。鰓耙2+10。下咽齒10,尖形。椎骨4+38~39。
標本體長38.1~61.9毫米。體細長,中等側扁,為頭長4.6~5.4倍。頭亦側扁;頭長為吻長2.5-2.8倍,為眼徑5~6.1倍,為眼間隔寬6.5~7.7倍,為尾柄長1.2~14倍。吻略突出,鈍尖。眼小,位於側中線上方,眶前骨在眼下方后呈一叉狀棘。眼間隔寬小於眼徑。前鼻孔有一短管。口小,下位,後端不伸過後鼻孔。下唇肥厚,中斷,且遊離。每側有吻須2條,口角須1條;口角須不達眼前緣,長約等於眼徑。鰓孔中等大,側位,斜向後方,止於胸鰭基前緣。鰓膜連鰓峽。鰓粑鈍短。胃腸直管狀,前端較粗,體長61.9毫米時為腸長1.8倍。鰾小,包在骨鞘內。肛門位於臀鰭始點附近。
鱗很微小,頭側無鱗。側線僅在胸鰭上方顯明,前端較高;中、後部不顯明。
背鰭約始於鼻孔至尾鰭基的正中點,背緣斜直或微凸,頭長為第1分支鰭條1.2~1.4倍,遠不達肛門。臀鰭始點距腹鰭始點約等於距尾鰭基,下緣圓弧形,頭長為第1分支鰭條1.4~1.8倍。胸鰭下位;雌魚較短,第3鰭條最長,體長53.7~61.9毫米時頭長為胸鰭長1.5倍;雄魚尖刀狀,很長,體長44.8~50.7毫米時頭長為第2胸鰭條長0.9-1倍。腹鰭始於第2-3分支背鰭條基下方,頭長為腹鰭1.5~1.7倍,至少伸達腹鰭始點到肛門的1/2處。尾鰭圓截形。
鮮魚背側黃灰色,向下漸淡,腹側白色;沿體背側在背鰭下方有2個,前方有5~7個,後方有8個橫矩狀黑褐色斑,每側沿側中線有13~20個黑褐色斑,在體前半部上述2行斑間尚有些小斑,自吻側到眼有黑紋。鰭淡黃色。背鰭與尾鰭有黑點紋,尾鰭基上部有一亮黑斑。腹膜白色或濙黃色,背側黑褐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魚體較小,食用價值低,但其體色花紋富變化,可飼養成觀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