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

北魏

北魏孝明帝元詡的陵墓定陵,歷史記載和考證,但至今並無考古發現。北魏孝明帝元詡的陵墓定陵,肅宗孝明帝元詡,宣武帝之第二子。延昌四年正月即位,武泰元年二月崩,年19。三月葬於定陵,在位13年。已知葬於定陵塋域的北魏墓誌3方,洛陽陳長安先生的《洛陽北魏定陵、終寧陵考》(《中原文物》1987年特刊)分析墓誌認為,孟津后溝村南的大冢是定陵。而陵冢有待考古學證實確定。宿白教授說:“景、長、定三陵左右毗連,北魏皇室這樣安排帝陵,大約還是承襲了盛樂、平城時期金陵的制度,即各代帝陵實際都在一處,洛陽北魏墓誌常見的‘西陵’,可能就是他們的共名。因此,熙平元年元彥墓誌和孝昌元年元顯魏墓誌乾脆也叫這個範圍作‘金陵’,正光六年元茂墓誌叫這裡作‘都西金山’,就都可以理解了。”

正文


(圖)定陵[北魏]
(圖)定陵[北魏]
北魏孝明帝元詡的陵墓定陵,歷史記載和考證,但至今並無考古發現。北魏孝明帝元詡的陵墓定陵,肅宗孝明帝元詡,宣武帝之第二子。延昌四年正月即位,武泰元年二月崩,年19。三月葬於定陵,在位13年。已知葬於定陵塋域的北魏墓誌3方,洛陽陳長安先生的《洛陽北魏定陵、終寧陵考》(《中原文物》1987年特刊)分析墓誌認為,孟津后溝村南的大冢是定陵。而陵冢有待考古學證實確定。宿白教授說:“景、長、定三陵左右毗連,北魏皇室這樣安排帝陵,大約還是承襲了盛樂、平城時期金陵的制度,即各代帝陵實際都在一處,洛陽北魏墓誌常見的‘西陵’,可能就是他們的共名。因此,熙平元年元彥墓誌和孝昌元年元顯魏墓誌乾脆也叫這個範圍作‘金陵’,正光六年元茂墓誌叫這裡作‘都西金山’,就都可以理解了。”

歷史簡介


(圖)北魏孝明帝元詡
(圖)北魏孝明帝元詡
魏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后,歷6帝41年。前4位皇帝埋葬於城北,有高大的墓冢為標誌,即孝文帝長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靜陵。《魏書》記載,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乃自表瀍西以為山園之所”。十九年,“詔遷洛之民,死葬河南,不得還北。於是代人南遷者,悉為河南洛陽人”。同時“詔曰:‘遷洛之人,自茲厥後,悉可歸骸邙嶺,皆不得就塋恆代’”,為其系列漢化措施之一。宿白教授的論文《北魏洛陽城和北邙陵墓-鮮卑遺跡輯錄之三》(《文物》1978年7期)對陵墓的布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他說,在位於今洛陽市孟津縣“瀍河兩側的北邙山域,是北魏統治集團的一個大墓區。這個大墓區,既包括了帝陵,又包括了元氏皇室、‘九姓帝族’、‘勛舊八姓’和其他內入的‘余部諸姓’以及此外的一些重要降臣的墓葬”。

幕主生平


(圖)北魏孝明帝元詡
(圖)北魏孝明帝元詡
孝明帝,名元詡(公元510—528年),宣武帝次子,宣武帝病死後繼位,在位14年,為胡太后毒殺,終年19歲,葬於定陵。元詡,宣武帝在位時被立為太子,宣武帝於公元515年正月病死,他於同月乙亥日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熙平。
元詡即位時,年僅5歲,由生母胡太后臨朝聽政,胡太后荒淫殘暴,揮金如土,國庫都被她耗盡,她又信佛教,大力倡導修建佛寺,由於對百姓壓榨更重,激起了六鎮大起義
元詡成年後親政,胡太后怕自己荒淫的醜事被他知道,便刺殺了元詡的親信
定陵[北魏]
定陵[北魏]
數人,其餘的親信也都被貶出都城,從此母子不和,公允520年,元詡借口胡太后與孝文帝次子,清河王元懌淫亂,便召集了胡太后的妹夫元義,宦官劉騰,發動政變,殺死元懌,將胡太后囚禁在北宮,可是,公元526年,胡太后再次臨朝,處死元義,戮屍劉騰,並肆無忌憚的糾集黨羽,大殺異己,危及元詡,公元528年正月,元詡差人秘密送詔書給大將爾朱榮,命他帶兵入都除去胡太后的心腹鄭儼,徐紇,剷平胡太后的勢力,爾朱榮原是山西秀容縣的一個部落酋長,靠8千騎兵鎮壓了葛榮起義軍而發家,他見北魏朝政昏暗,正企圖取而代之,因此在接到詔書後,就立刻率軍進逼洛陽。胡太后見爾朱榮專為打擊自己而來,就採納鄭儼,徐紇建議,用毒酒毒殺了元詡。
元詡死後的廟號為肅宗,謚號為孝明帝。

北魏皇陵


(圖)定陵[北魏]
(圖)定陵[北魏]
自從魏孝文帝建都洛陽起,先後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陽北郊邙山一帶,即有魏孝文帝的長陵,魏宣武帝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靜陵。《魏書》記載:魏孝文帝“及遷洛陽,乃自表瀍西以為山園之所”。太和二十三年(499年)孝文帝死葬長陵。長陵的方位以往不清楚。1946年文昭皇太后墓誌在洛陽市北郊官莊東一座小冢內出土,墓誌稱:“拊高祖長陵之右。”恰好在小冢東南不遠處有一大冢,高約35米,直徑約60米,小冢正是在大冢之右。這亦與《魏書"己載的“后先葬城西長陵東南”,后“遷靈櫬於長陵兆西北六十步”相合。由此可證大冢是孝文帝長陵。宣武帝元恪死於延昌四年(515年),葬景陵。《資治通鑒》說,唐初秦王李世民在洛陽討伐王世充時,“登魏宣武陵以望之”,可見景陵應在邙山之巔。又,元氏宗室、王公嬪妃陪葬景陵者甚多。宣武嬪司馬顯姿墓誌出土於伯樂凹村東偏南,志稱“陪葬景陵”;宣武嬪李氏墓誌出土於南石山村南,志稱“葬於洛陽景陵垣”,這些都是就整個陵區而言。另外,馮邕妻元氏墓誌出土於東陡溝村西,志稱“葬於景陵之南崗”,正是在冢頭正南。元瑋墓誌出土於盤龍冢村東南,志稱“歸窆(埋葬)於景陵東山之陽”;元朗墓誌出土於後李村,志稱“葬景陵東崗”,該二村均在冢頭以東。穆纂墓誌出土於水泉村,志稱“遷窆於景陵之右”,正處在冢頭村西北三里許。元則墓誌出土於安駕溝村,志稱“窆於景陵之東北”。可見今洛陽市北郊冢頭村東之大冢當為宣武帝景陵。該墓北距孝文帝長陵約5公里。1991年,考古工作者對其進行了發掘。
景陵墓冢平面略呈圓形,直徑105—110米,四周稍有殘損,現存高度24米,平頂。墓冢用黃土夯築而成。陵墓的墓道及墓室全部覆蓋在這一高大墓冢之下。宣武帝陵墓雖曾遭受盜掘,但墓葬形制與結構基本完整。從總體看,它是一座坐北面南的磚室墓,全長54.8米,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四部分組成,平面略呈“甲”字形。墓道系由原地面直接下挖而成,全部為墓冢所覆蓋,南起墓冢南緣,北接前甬道,其水平長度為40.6米。墓道南段為土壁,北段為磚壁。前甬道南接磚壁墓道,拱券頂,券高3.78米,地面鋪石。后甬道位於墓葬中軸線上,連結前甬道和墓室,平面呈縱長方形,拱券頂。石門安裝在後甬道北端,或者說是嵌於墓室南壁中部,由門楣、門額、立頰、門下坎、門扇等青石構件組成。墓室位於后甬道之北,青條磚築砌。墓室平面近方形,原鋪有石板。墓頂作四角攢尖式,高9.36米。整個墓室結構嚴密,十分堅固。從墓室內殘存狀況看出,墓室分作東西兩半東半擺放隨葬晶,西半為石棺床佔據。棺床南北長,由十五塊方形石塊拼砌而成。該墓因盜掘嚴重,隨葬器物僅剩下一小部分,多不在原位,計有青瓷器12件、釉陶器1件、陶器20件、石器2件、鐵器10件。

參考資料


銅雀歷史 http://www.tqxz.com/zgdw_readme.asp?id=432&class_id=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