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徠蛋白激酶C是G蛋白偶聯受體系統中的效應物, 在非活性狀態下是水溶性的,遊離存在於胞質溶膠中,激活后成為膜結合的酶。蛋白激酶C的激活是脂依賴性的,需要膜脂DAG的存在,同時又是Ca2+依賴性的,需要胞質溶膠中Ca2+濃度的升高。當DAG在質膜中出現時,胞質溶膠中的蛋白激酶C被結合到質膜上,然後在Ca2+的作用下被激活。同蛋白激酶A一樣,蛋白激酶C屬於多功能絲氨酸和蘇氨酸激酶。

亞類


到目前為止,在哺乳動物組織內已確定10種PKC亞類(8-3),分為A、B、C三組,A組稱為典型或傳統的PKC(classicalor conventional PKC,cPKC),包括α、βI、βⅡ和 γ亞類,其中βI和βⅡ有高度的同源性,是由同一mRNA的不同剪接而成,A組成員分子量在76-78kDa。B組為新型PKC(novel PKC,nPKC),包括δ、ε、η(L)和θ亞類,分子量在77-83kDa。C組為非典型PKC(atypicalPKC,aPKC),由ζ和λ亞類組成,分子量較小為67kDa。

結構


PKC亞類的分子結構
PKC的所有亞類都由一條單肽鏈組成(圖8-11),分子量大約為67-83kDa,其結構可分為四個保守區C1-C4(mPKC和aPKC缺少C2區)和五個可變區V1-V5。基中C1區可能是膜結合區,並且含有富含半胱氨酸的隨機重複序列Cys-X2-Cys-X13(14)-Cys-X2-Cys-X7-Cys-X7-Cys(X代表任何一種氨基酸),這段順序與在許多金屬-蛋白質及轉錄調節有關的DNA結合蛋白中的半胱氨酸-鋅-DNA結合指形區(cysteine-Zinc-DNabinding finger)保守順序Cys-X2-Cys-X13-Cys-X2-Cys相似。對PKC的多肽片段進行分析發現,該序列與佛波酯和二醯基甘油(DAG)的結合有關。C2區與PKC對Ca2+的敏感性有關。C1和C2在結構上不同於其它蛋白激酶,能結合Ca2+、磷脂、DAG和TPA,因此C1和C2區又稱為調節區。C3區包括一個ATP結合序列Gly-X-Gly-X-X-Gly-Lys,該區域與其它蛋白激酶的ATP結合位點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又稱催化區。C4區包含一個底物結合區,是識別磷酸化底物所必需的。
已發現了至少11種亞型,其結構有一定的保守性而又有所差別,導致其功能和調控的多樣性。新合成的PKC一般需要經歷活化莖環(Activation-loop,A-loop)、轉角模體(Turn motif,TM)以及疏水模體(hydrophobic motif,HM)的程序性磷酸化過程才能成熟,獲得進一步活化的功能。

轉位與激活


轉位

PKC廣泛分佈於多種組織、器官和細胞,靜止細胞中PKC主要存在於胞漿中,當細胞受到刺激后,PKC以Ca2+依賴的形式從胞漿中移位到細胞膜上,此過程稱之為轉位(translocation)。一般將PKC的轉位作為PKC激活的標誌。

激活

PKC的活性依賴於鈣離子和磷脂的存在,但只有在磷脂代謝中間產物二醯基甘油(DAG)存在下,生理濃度的鈣離子才起作用,這是由於DAG能增加PKC對底物親和力的緣故。磷脂醯肌醇-4,5-二磷酸(PIP2)在磷脂酶-C作用下水解生成DAG和IP3。IP3促進細胞內鈣離子的釋放,在激活PKC過程中與DAG起協同作用。乙酸豆塞外佛波酯(12-o-tertradecanoylphordol-13-acetate,TPA;或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PMA)是一種促腫瘤劑,由於基結構與DAG相似,可在很低濃度下模擬DAG,活化PKC,使PKC親和力增至10-7M。PKC是TPA的受體,當TPA插入細胞膜后可以替代DAG而直接活化PKC。當過高劑量TPA處理細胞可使靶細胞中PKC迅速耗竭,反而影響細胞的信號傳遞。
多種化學物持或抗生素對PKC活性具有抑制作用,根據抑製劑作用PKC靶部位的不同可以將抑製劑分為二組:一組是作用於催化區的抑製劑,它們可與蛋白激酶的保守殘基結合,因此對PKC無明顯的選擇性;另一組是作用於調節區的抑製劑,它們可與Ca2+、磷脂和二醯基甘油/佛波酯相結合,因而有較高的選擇性。

作用


蛋白激酶C是一種細胞質酶,在未受刺激的細胞中,PKC主要分佈在細胞質中,呈非活性構象。一旦有第二信使的存在,PKC將成為膜結合的酶,它能激活細胞質中的酶,參與生化反應的調控,同時也能作用於細胞核中的轉錄因子,參與基因表達的調控,是一種多功能的酶。
糖代謝的控制
在肝細胞中,蛋白激酶C與蛋白激酶A協作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抑制葡萄糖聚合酶(glucose-polymerizing enzyme)的活性,促進糖原代謝
cAMP介導的促進糖原分解、抑製糖原合成作用是由胰高血糖素受體和β腎上腺素受體結合了相應激素所引起;而IP3、DAG和Ca2+介導的促進糖原分解和抑製糖原合成的是由α腎上腺受體結合腎上腺素所引起。cAMP激活蛋白激酶A,而IP3、DAG和Ca2+ 激活蛋白激酶C.
對細胞分化的控制
肌細胞生成素是一種轉錄因子,在肌細胞分化中起關鍵作用。在成肌細胞(myoblast)中,蛋白激酶C可使肌細胞生成素磷酸化,抑制了肌細胞生成素與DNA結合的能力,因而阻止了細胞分化為肌纖維。
參與基因表達調控
蛋白激酶C至少可通過兩種途徑參與基因表達的控制。一種途徑是蛋白激酶激活一個磷酸化的級聯繫統,使MAP蛋白激酶磷酸化,磷酸化的MAP蛋白激酶將基因調節蛋白Elk-1磷酸化,使之激活。激活了Elk-1與一個短的DNA序列(稱為血清反應元件,SRE)結合,然後與另一個因子(血清反應因子,SRF)共同調節基因表達。另一種途徑是蛋白激酶磷酸化並激活抑制蛋白Iκ-B,釋放基因調節蛋白NF-κ-B,使之進入細胞核激活特定基因的轉錄
參與長時程抑制(LTD)
小腦長時程抑制LTD是由於PKC激活間接或直接引起AMPA受體的磷酸化,使AMPA受體轉化為穩定的失敏狀態或使受體發生內化,結果導致LTD
此外
有人認為PKC能夠催化未被其他激酶催化的蛋白,如催化與分泌和增殖有關的蛋白磷酸化。還可以活化Na+-K+交換系統、使細胞內H+減少、提高細胞質中的pH,還可以提高Na+/K+泵的運轉等。蛋白激酶C在細胞的生長、分化、細胞代謝以及轉錄激活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PKC的活性下降與腫瘤也有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