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克

電影譯制導演,代表作《海狼》

畢克,男,原名畢德泉,又名德全,1931年7月21日出生於出生於山東濟南,祖籍山東省平陰縣,畢業於蚌埠崇正中學,中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電影譯制導演。

1949年進入文藝界。1952年開始電影譯制工作,是上海電影譯制廠最早的創建者和開拓者之一。1952年進上海電影製片廠徠(即今天的上海電影譯制廠)翻譯片組、上海電影譯制廠任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國家一級配音演員、電影譯制導演、廠藝委會副主任、顧問。配音作品有《海狼》《遠山的呼喚》《海之歌》《白痴》 《僅次於上帝的人》等。

2001年3月23日因肺氣腫逝世,享年70歲。

人物關係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948年蚌埠崇正中學肄業。
1949年參加工作,先後在上海金雞旅行劇團、廣西宜山地委文工團話劇隊任演員。

演藝經歷

1952年考入上海電影製片廠翻譯片組,開始從事電影譯制配音工作。同時大量閱讀名著,理論書籍和廣泛向其他演員學習,這一階段為後來的配音生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1957年在影片《球場風波》中扮演大李。
1959年參與上海電影譯制廠翻譯製作的民主德國影片《陰謀與愛情》,為主角斐迪南配音。
1961年在海燕電影製片廠製作的影片《51號兵站》中扮演王情報員。
畢克劇照
畢克劇照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為很多愛情片男主角配音,如《瓊宮情史》中的西班牙使節,《鴛夢重溫》中的失憶者史密斯上校,《白痴》中的那個為了錢竟心甘情願接受將軍的情婦做自己新娘的年輕的將軍秘書。
這一階段最著名的作品是他在《音樂之聲》中的配音馮屈普上校,影片公映之後風行全國,至今仍被視為譯製片經典之一。
從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初開始,開始新的探索,以突破配音類型化為目標,從配感情細膩的愛情片男主角轉變為配正直,堅毅,智慧的角色。這一時期完成了兩個角色的經典配音:《尼羅河上的慘案》中比利時大偵探波洛和《追捕》中的檢察官杜丘冬人。
1980年代初開始逐漸也從事譯制導演工作,和著名配音員,譯制導演蘇秀合作翻譯製作了《兆治酒館》《鐵面人》《罪行始末》《總統軼事》《威尼斯麵包師的兒子》《十四個冬春》《謎中之謎》《遠山的呼喚》和《姿三四郎》等譯制電影和電視劇。
1986年在《一對冒牌貨》《T省的八四、八五年》兩部影片中分別扮演范廠長和檢察長。
畢克主配電影《追捕》DVD封面
畢克主配電影《追捕》DVD封面
另外,還參與了很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動畫片的配音,如《哪吒鬧海》中的李靖,《天書奇譚》中的袁公,《國王與小鳥》中的很有哲學意味的鳥等。特別是動畫片《阿凡提的故事》中的阿凡提,他採用一種表面謙卑恭順而暗藏調侃和諷刺的聲音充分表現了阿凡提對地主高利貸者的戲弄;他與另一位配音大師邱岳峰所配的阿凡提與巴依老爺的對手戲更是精彩。
1990年畢克還在《少林寺》《斯巴達克斯》等里擔任旁白。特別是他為《悲慘世界》配的旁白,不僅推進著情節的發展,更完美的再現了原作濃厚而沉重的歷史感。生前的最後一部配音作品亦是擔任旁白——經典電視連續劇《圍城》。
徠1993年擔任影片《神威天使》的製片主任。

個人生活


健康狀況

1980年代末畢克患上了喉部疾病,這使得他不得不徹底離開了配音這個職業。
畢克住院
畢克住院
畢克后因肺功能衰竭而住院治療。為了搶救他的生命,醫生不得已切開他的氣管,從此,他再也發不出聲音了。病中的他給年輕演員做口型,做翻譯,通過在紙上寫字做指導。
2001年3月22日下午他在小黑板上寫下“聽”和“說”兩個字,意即讓探望他的同事說說廠里的事兒;23日凌晨因病情突然惡化,一代配音大師畢克與世長辭,終年70歲。
為了紀念他對配音事業的貢獻,畢克逝世后,追悼會上沒有演奏哀樂,而是用他在《尼羅河上的慘案》中為波洛配的大段案情分析代替。

社會任職


畢克生前為上海市政協第六、七、八屆委員,上海電影家協會理事、中國電視表演藝術學會常務理事、顧問。

人物評價


配音評價
《追捕》:畢克將高倉健冷峻、剛毅的風格充分體現出來,尤其是在天台上與邱岳峰配的堂塔醫生的最後對決更是被人稱道。畢克的聲音與高倉健的形象完美融合,成為我國譯製片史上的典範。
《砂器》:畢克為男主人公警探京西革太郎配音,畢克的配音使京西這個角色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
《遠山的呼喚》:畢克的配音不僅體現出男主人公沉默堅毅、外冷內熱的個性,而且以一種具有生活滄桑感的音質增強了高倉健這個銀幕“深情男子漢”形象的心理深度。
《復仇》:畢克為摩爾多萬的配音雖不如給田島耕作(《遠山的呼喚》男主人公)那樣深沉,但卻瀟灑俊朗,蘊含著成熟的幽默。
《尼羅河上的慘案》:集中了當時所有的上譯配音精英,被成為“譯製片的盛宴”。畢克把波洛的慵懶、自負、智慧的性格氣質通過自己的聲音表現的淋漓盡致,最後長達近三十分鐘的近乎波洛獨白的案情分析更是被畢克處理得扣人心弦。
《陽光下的罪惡》:畢克為大偵探波洛的配音獲得了極大成功,也展現了他“千人千聲”、用聲音塑造角色的藝術功力。
《車隊》:畢克為男主人公“橡皮鴨子”配音,給人物增添了一種粗獷、嘲弄、滑稽的味道。
《鴛夢重溫》:畢克的配音低沉、憂鬱,體現了男主人公迷茫、彷徨、苦惱的心情。
《海狼》:畢克為派克飾演的男主人公巴格上校配音,穩重中不失灑脫,平易中不失威嚴。
個人評價
怎麼你們選的演員跟我們的演員聲音那麼像,簡直就像我們那些朝鮮演員自己在講中國話。(朝鮮電影代表團來上譯廠訪問時曾對反面人物《金環蝕》中的神谷,《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中的伊藤博文等畢克的配音驚呼)
那是70年代給《紅菱艷》配音。他在話筒前的感覺與片中的角色驚人地相似,整個人完全沉浸在影片的氛圍中。儘管那個美術設計師並非主角,但他卻認真地對角色進行反覆琢磨。這種對自己近乎苛刻的創作態度,影響著每一個與之合作的演員。(喬榛評)
畢克氣質儒雅有貴族氣;聲音醇厚非常有魅力;和有身份的人物、成熟的男性這類人物非常貼切。“他配音的可塑性特強,儒雅的、粗暴的、冷峻的,多種人物性格都把握自如、絲絲入扣。 ”又加上在配音上有一種靈氣,抓人物個性色彩非常敏捷,加上他十分努力,畢克很快就成為上譯廠的主力。(上譯廠的配音導演孫渝烽 評)

個人作品


神威天使(1993)
製片主任
世紀之戰(1992)製片人
女綁架者(1990)製片主任
圍城(1990)
旁白
T省的84、85年(1986)
開往克列沃的列車(1984)
譯制導演
天書奇譚(1983)
少林寺(1982)旁白
陽光下的罪惡(1982)配音
遠山的呼喚(1981)譯制導演
被愛情遺忘的角落(1981)旁白
阿凡提的故事(1980)
配音
苔絲(1979)
龍子太郎(1979)配音
雪青馬(1979)
配音
哪吒鬧海(1979)
尼羅河上的慘案(1978)配音
復仇(1978)配音
拿破崙在奧斯特里茨戰役(1977)
鐵面人(1977)
譯制導演
祖國啊,母親(1977)配音
戰旗似火(1977)解說
追捕(1976)配音
歡騰的小涼河(1976)配音
警察局長的自白(1974)
大篷車(1971)
葉賽尼亞(1971)
音樂之聲(1965)
大鬧天宮(1965)
抗暴記(1963)
謎中迷(1963)譯制導演
黃金夢(1963)解說
她在黑夜中(1962)
運虎記(1962)
松川事件(1961)
查雅布拉納(1961)
51號兵站(1961)
斯巴達克斯(1960)旁白
陰謀與愛情(1960)
綠色的土地(1959)
冰海沉船(1958)
油船火焰(1958)
悲慘世界(1958)旁白
球場風波(1957)
勇士的奇遇(1956)
夜店(1955)
狐狸的下場(1954)
美人計(1946)
孤星血淚(1946)
空谷芳草(1945)
斷腸雲雨(1942)

參演作品

參演電視劇

圍城

圍城

飾演Self - Narrator

參演電影

獲得榮譽

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1

1989 ·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

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1

1981 ·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

文化部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2

1979 ·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
1979 ·優秀譯製片獎 獲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