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
乳製品
奶油(Cream)是指乳經離心分離后得到稀奶油,經成熟、攪拌、壓煉而製成的乳製品。奶油是以乳脂肪為主要成分,營養豐富,可直接食用或作為其他食品如冰淇淋等的原料。
如今市面上銷售的奶油主要分為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兩大種類。
1、奶油按照其製造方法不同,可分為5類
①甜性奶油:以殺菌的甜性奶油製成,分為加鹽和不加鹽的,具有特有的乳香味,含乳脂肪80%~85%。
②酸性奶油:以殺菌的稀奶油用純乳酸菌發酵(也有天然發酵)后加工製成,有加鹽和不加鹽的,具有微酸和較濃的乳香味,含乳脂肪80%-85%。
③重製奶油:以稀奶油或甜性、酸性奶油經過熔融除去蛋白質和水分製成,具有特有的乳香味,含乳脂肪98%以上。
④脫水奶油:殺菌的稀奶油製成奶油粒后經熔化,用分離機脫水和脫蛋白,再經過真空濃縮而製成,含乳脂肪高達99.9%。
⑤連續式機制奶油:用殺菌的甜性或酸性稀奶油,在連續式操作製造機內加工製成,其水分及蛋白質含量有的比甜性奶油高,乳香味較好。
奶油除以上主要種類外還有各種花色奶油,如巧克力奶油、含糖奶油、含蜜奶油、果汁奶油等,及含乳脂肪30%~50%的發泡奶油、摜奶油、加糖和加色的各種稠液狀稀奶油,還有中國內蒙古少數民族地區特製的“奶皮子”、“奶扇子”和牧場奶油等獨特品種。
2、根據奶油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可將其分為稀奶油、奶油和無水奶油。
①稀奶油:以乳為原料,分離出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經加工製成的脂肪含量10.0%~80.0%的產品。
②奶油(黃油):以乳和(或)稀奶油(經發酵或不發酵)為原料,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經加工製成的脂肪含量不小於80.0%的產品。
③無水奶油(無水黃油):以乳和(或)稀奶油(經發酵或不發酵)為原料,添加或不添食品添加劑和營養強化劑,經加工製成的脂肪含量99.8%的產品。
1.奶油的色澤
奶油的顏色從白色到淡黃色。奶油的顏色來源於胡蘿蔔素,但隨著季予同色澤也會發生變化。如夏季奶油顏色較重,而冬季奶油顏色較淺甚至砉色。由於羊乳中缺乏胡蘿蔔素,所以用羊乳製成的奶油顏色呈白色,同時奶油如果受日光長時間暴晒會引起褪色。生產時為了使奶油色澤一致,通常加自進行調整。
2.奶油的風味
奶油應具有良好的芳香味,這些芳香味主要來源於揮發性遊離脂肪酸、甘油、二甲硫醚等。其中丁二酮甘油主要來自發酵時細菌的作用。因此,發酵后的酸性牛乳比新鮮牛乳芳香味更濃。
3.奶油的物理結構
奶油為油包水型的乳化固體體系,其連續相為半固體狀的遊離脂肪。連中分散有未被破壞的脂肪球和小水滴,此外還有微小氣泡,水滴中溶有有和鹽。
4.奶油的營養價值
質量優良的奶油為高級食品,消化吸收率極高,為一切食用油之首,另有豐富的脂溶性維生素,特別是維生素A,且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D。
原料乳驗收→預處理分離→稀奶油標準化→中和→殺菌→物理成熟→攪拌→洗滌→加鹽→壓煉→包裝→冷藏。
①原料乳及稀奶油的驗收及質量要求:製造奶油用的原料乳必須來自於健康家畜,在滋氣味、組織狀態、脂肪含量及密度等各方面都是正常的乳。含抗菌素或消毒劑的稀奶油不能用於生產酸性奶油。
②原料奶的初步處理:用於生產原料原料科奶要過濾凈乳后冷藏並標準化。
④稀奶油的殺菌:殺菌的時間和溫度以稀奶油的質量而定,一般採用85~90℃、15min的巴氏殺菌。經殺菌后應迅速進行冷卻,以保證較低的雜菌數,並能制止芳香物質的揮發。稀奶油的冷卻可採用二段冷卻。在殺菌完成後先冷卻到25℃左右,再繼續冷卻至2~10℃。
⑤稀奶油的物理成熟:乳脂肪由液體轉變為結晶的物理狀態,這一過程稱為稀奶油物理成熟。可以使後續攪拌操作順利進行,保證奶油質量(不致過軟及含水量過多)以及防止乳脂肪損失。成熟通常需要12~15h。
⑥奶油的攪拌:將稀奶油置於攪拌器中,利用機械的衝擊力使脂肪球膜破壞而形成脂肪團粒,這一過程稱為“攪拌”。開始攪拌時,攪拌機轉3~5圈,停止旋轉排出空氣,再按規定的轉速進行攪拌到奶油粒形成為止。在遵守攪拌要求的條件下,一般完成攪拌所需的時間為30~60min。
⑦奶油粒的洗滌:在攪拌后要用水洗滌奶油粒,水洗的目的是為了除去奶油粒表面的酪乳和調整奶油的硬度,同時若用有異常氣味的稀奶油製造奶油時,能使部分氣味消失,並調整水分。水洗用的水溫在3~10℃的範圍,水洗次數為2~3次。
⑧加鹽:奶油加鹽的目的是為了增加風味,抑制微生物繁殖、提高奶油保藏性。但酸性奶油一般不加鹽。奶油中約含16%的水分,成品奶油中含鹽量以2%為標準,此時奶油水中含鹽量12.5%。加鹽在一定程度上能達到防腐的目的。由於在壓煉時有部分食鹽流失,因此在添加時按2.5~3%加入。
1.風味缺陷
正常奶油應該具有乳脂肪的特有香味或乳酸菌發酵的芳香味,但有時出現下列異味。
①魚腥味:這是奶油貯藏時很容易出現的異味,其原因是卵磷脂水解,生成三甲胺造成的。如果脂肪發生氧化,這種缺陷更易發生,這時應提前結束貯存。生產中應加強殺菌和衛生措施。
②脂肪氧化味與酸敗味:脂肪氧化味是空氣中氧氣和奶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反應造成的,酸敗味是脂肪在解脂酶的作用下生成低分子遊離脂肪酸造成的。奶油在貯藏中往往首先出現氧化味,接著便會產生脂肪。
③水解味:這時應該提高殺菌溫度,既殺死有害微生物,又要破壞解脂酶。在貯藏中應該防止奶油長霉,黴菌不僅能使奶油產生土腥味,也能產生酸敗味。
④乾酪味:奶油呈乾酪味是生產衛生條件差、黴菌污染或原料稀奶油的細菌污染導致蛋白質分解造成的。生產時應加強稀奶油殺菌和設備及生產環境的消毒工作。
⑤肥皂味:稀奶油中和過度,或者是中和操作過快,局部皂化引起的。應減少鹼的用量或改進操作。
⑥金屬味:由於奶油接觸銅、鐵設備而產生的金屬味。應該防止奶油接觸生鏽的鐵器或銅製閥門等。
2.組織狀態缺陷
①軟膏狀或黏膠狀:壓煉過度,洗滌水溫度過高或稀奶油酸度過低和成熟不足等。總之,液態油較多,脂肪結晶少則形成黏性奶油。
②奶油組織鬆散:壓煉不足、攪拌溫度低等造成液態油過少,出現鬆散狀奶油。
③沙狀奶油:此缺陷出現於加鹽奶油中,鹽粒粗大未能溶解所致。有時出現粉狀,並無鹽粒存在,乃是中和時蛋白凝固混合於奶油中所致。
3.色澤缺陷
①條紋狀:此缺陷容易出現在干法加鹽的奶油中,鹽加得不均,壓煉不足等。
②色暗而無光澤:壓煉過度或稀奶油不新鮮。
③色淡:此缺陷經常出現在冬季生產的奶油中,由於奶油中胡蘿蔔素含量太少,致使奶油色淡,甚至白色。可以通過添加胡蘿蔔素加以調整。
④表面褪色:奶油暴露在陽光下,發生光氧化造成。
食物名稱 | 奶油 |
含量參考 | 約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879千卡 |
蛋白質 | 0.7g |
脂肪 | 97g |
膽固醇 | 209mg |
飽和脂肪酸 | 42.8g |
多不飽和脂肪酸 | 17.4g |
單不飽和脂肪酸 | 31.3g |
碳水化合物 | 0.9g |
鈉 | 268mg |
鎂 | 2mg |
磷 | 11mg |
鉀 | 226mg |
鈣 | 14mg |
鐵 | 1mg |
銅 | 0.42mg |
鋅 | 0.09mg |
硒 | 0.7μg |
維生素A | 297μg |
維生素B2(核黃素) | 0.01mg |
維生素E | 1.99mg |
如今市面上銷售的奶油主要分為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兩大種類。
動物奶油,也叫淡奶油或稀奶油,是從全脂奶中分離得到的,有著天然的濃郁乳香。在分離過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為比重的不同,質量輕的脂肪球就會浮在上層,成為奶油。動物奶油中的脂肪含量為30%-38%,營養價值介於全脂牛奶和黃油之間,價格較為昂貴。
而植物奶油又叫人造奶油、植脂奶油等,常常被作為淡奶油的替代品,它是美國人維益在1945年發明的。植物奶油多是植物油氫化后,加入人工香料、防腐劑、色素及其他添加劑製成的。若是仔細留意植物奶油的成分標籤,則會發現裡面沒有絲毫乳脂和膽固醇,但是卻有反式脂肪酸,攝入過多會導致人膽固醇增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幾率。
在使用上,根據打發率來計算,動物奶油的用量更多。打發率,指的是奶油經過高速攪拌后,體積的膨脹率。奶油的打發,是靠大量空氣的充入,使奶油膨脹起來變成固體。動物奶油打發率是很低的,最多只會膨脹到1:2,一般來說都只能打到1:1.5。但是植物奶油起碼有著1:3的膨脹率,如果打發溫度恰當,甚至可以達到1:4或1:4以上的膨脹率,這樣就大大節省了原料。
動物奶油和植物奶油相比,動物奶油含水分多、油脂少,易化,製作裱花蛋糕后形狀不易保持,室溫下存放的時間稍長就會變軟變形,需要在0℃到5℃之間冷藏保存。而植物奶油由於不含乳脂熔點熔點點比動物奶油高,穩定性強,所以能做出各種花式,甚至還能製作各種立體造型,並且能在室溫下保持一小時不融化。要分辨這兩種奶油,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用手搓法來判斷:將動物奶油、植物奶油分別塗於掌心,進行揉搓,動物奶油會很快消失在掌心,手掌內只剩餘少量油脂,像塗了護手霜;而植物奶油揉搓很久后仍在掌心,隨著揉搓時間的加長,植物奶油甚至會在掌心成形。
蛋糕使用動物奶油時,在顏色上,呈自然的乳白色,略有發黃;在香氣方面,越是等級高的動物奶油,所含乳脂量越是豐富,奶味越濃。植物奶油由於是人為合成,顏色大多呈現亮白色,與動物奶油相比顏色更加雪白;植物奶油是根據大眾口味調配成的人工合成香精,聞起來比較“清香”。
當然,不管是人造植物奶油還是天然動物奶油,脂肪含量都較高,建議適量食用,每周可吃2-3次,一次30克左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