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仁濟
胡仁濟
胡仁濟,號省齋,山陰人,大興籍,貢生。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從揚州調來寶山任知縣。胡仁濟上任時,正當寶山遭受雍正十年的一次大潮災之後,百姓生活困難,沿海沿江土塘大半坍塌。為抵禦海潮災患,胡仁濟在任8年中,連年主持修築海塘。
(1675年~?)
雍正十三年,親自監督挑築胡巷橋北至顧涇港的護城土塘和南至虯江口的衣周土塘。乾隆元年(1736年),巡撫顧琮視察了寶山海塘,認為縣城逼近海洋(長江),宜把縣署遷到嘉定,發文到縣,令迅速議復。胡仁濟據理力爭,頂住了這個錯誤主張,繼續修築江東土塘石坦坡,並捐銀150兩彌補築塘費用的不足。乾隆四年,又接築自顧涇港北至太 倉縣交界止的顧涇港、五嶽塘壩面土塘;並在楊家嘴、張鑒浜口築石坦坡護塘。
乾隆五年,由於縣城逼近海洋,胡仁濟請准修築自吳淞炮台至城北車家園的護城石塘,長1300丈,石塘底樁均用丈五筒木頭排樁,蓋頂青石,用鐵錠、鐵銷搭扣。胡仁濟負責第八段工程,兼管監放,對工程認真負責,毫不含糊。當時,太倉州有個負勘查工程職務的傅椿,想從石塘工程中謀取私利。胡仁濟嚴正不阿,使他一無所得。傅就憑藉職權,吹毛求疵,指責工程草率,捏造胡仁濟貪污等罪狀上告,胡被迫於乾隆六年九月離任。胡仁濟為官清廉,俸金、家產又多次捐助築塘,去官後生活困難,石塘訟案又拖延不決,寄居在城外馮生員家,百姓爭相贈柴送米,胡就以書寫字幅為酬報。乾隆八年石塘建成后,省布政使孔某前來驗收,寶山父老爭呼“還我使君”,為胡仁濟申冤。孔聽取了申冤的理由,回省處理此案,根據上訴書逐條當面質訊,證實確是冤案。乾隆九年沉冤得以昭雪,傅椿被革職。結案后,胡仁濟重返寶山,縣城裡香花載道,演劇酬神,為胡仁濟祝賀。不久,胡仁濟犯病辭官回家鄉,寶山人民為他塑像、建生祠,供人瞻仰,永志紀念。
寶山地處三夾水畔,大潮襲來,海浪直衝崑山腳下,人說“困時荒茫茫,醒來白漾漾”。
原江都知縣胡仁濟,性耿直,得罪上司,調來窮寶山當知縣,只見百姓流離失所,縣衙內書桌上螃蜞橫行。奏皇上,意欲築塘拒潮,三年不得音訊,遂求見太倉州道台,磨了七晝夜,道台始允上一本,但依然石沉大海。百姓上“萬民折”,簽名長一里余,上首第一人為胡仁濟,皇帝出於無奈,准奏。
開工后,苦無劃線良策。某日,胡仁濟得一夢,見自己站在礱糠上制伏江中惡龍。即讓人往江中撒礱糠,退潮后礱糠粘附堤岸,是為“潮線”。
因層層拔毛,工程方過半,所撥銀兩已盡,胡仁濟先是變賣家產,后告貸親眷,共貼進十三爿典當。一日,太倉州來人,名傅椿,借查帳欲素銀三千兩。胡仁濟不依,逐誣告胡偷工減料,皇帝大怒,將胡削職為民。胡仁濟即在海塘南首辦一私塾,與小童為伍。
百姓呼冤,省藩司前來掘堤檢驗,量木樁應長一丈五,實長一丈八;秤鐵定榫應重八兩,實重十二兩,真相大白。感胡功德,百姓稱石塘為“胡塘”,並建祠塑像,三月廿八出廟會,四月十三胡生辰,總有人抬其像遊行。
胡被玉帝封為八百里巡塘侯,風潮時節,巡視不怠,故祠內塑像的衣袍總是濕嗒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