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都區

江蘇省揚州市轄區

江都區,隸屬於江蘇省揚州市,地處於江蘇省中部,南瀕長江,西傍揚州市廣陵區、邗江區,東與泰州市接壤,北與高郵市毗連。總面積1332.5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佔85.8%,水域面積佔14.2%)。截止2019年末,江都區常住人口為102.01萬人,戶籍人口103.74萬人,轄13個鎮,區政府駐地仙女鎮龍川北路1號。

江都古稱龍川,因“江淮之水匯於此”得名。西漢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建江都縣;1994年7月,撤江都縣,建江都市;2011年11月,撤銷縣級江都市,設立揚州市江都區。江都區境內文化古迹眾多,商周文化遺址紂臣墩、漢代的古墓群、晉代謝安手植的甘棠樹、唐代遺構開元寺真武廟等。

2019年,江都區實現生產總值1091.66億元,財政總收入158.07億元。

歷史沿革


江都區
江都區
漢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江都和廣陵兩縣各划部分地域建輿縣。
梁朝(502年後),江都縣歷北齊、陳、北周,時廢時置。北齊、北周復立江都縣時,均隸屬江陽郡。
隋開皇初年(581年後),江都縣屬吳州。
隋開皇九年(589年),直屬揚州。
隋大業元年(605年),隸屬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年),江陽縣併入,江都縣又劃分至兗州。
唐天寶元年(742年後),江都縣又先後隸屬廣陵郡、江都府。
宋至道三年(997年),江都縣屬淮南東路,與廣陵縣同屬揚州府,史稱“一府兩縣”。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佔領南京后,江都縣先後隸屬淮海府、維揚府、揚州府。
清雍正九年(1731年),析江都以西之地為甘泉縣,同受治於揚州府。
1911年底,甘泉縣又併入江都縣。
江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為適應革命鬥爭形勢的需要,曾三次以通揚運河為界分縣:
1942年9月,第一次分縣,通揚運河北稱江都縣,通揚運河南稱邗東縣,1943年4月兩縣合併稱江都縣;1945年4月兩縣合併稱江都縣;1948年11月第三次分縣,河北稱江都縣,河南又稱邗東縣,1949年1月兩縣合併仍稱江都縣。新中國成立后,江都縣治所設於仙女鎮,江都縣的轄境包括邗江區。
1956年設仙女鎮以西之地為邗江縣。
1994年7月,江都撤縣設市。
2011年11月13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撤市設區,稱為揚州市江都區。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江都區位於江蘇省中部,隸屬於揚州市。該區南瀕長江,西傍揚州市郊區和邗江縣,東與姜堰市、泰州市海陵區、高港區接壤,北與高郵市、興化市毗連。
江都區地理坐標為北緯32°17′51″~32°48′00″,東經119°27′03″~119°54′23″。南北最長處55.75千米,東西最寬處42.76千米,總面積1332.54平方千米。

氣候特徵

江都區
江都區
江都區位於長江中下游平原,境內地勢平坦,河湖交織,通揚運河橫貫東西,京杭運河縱貫南北,平均海拔5米左右,氣候屬副熱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9℃,降水量978.7毫米,四季分明,無霜期較長。
江都區2017年平均氣溫16.1℃,較常年偏高0.4℃,較2016年同期偏高0.5℃,從各月平均氣溫來看,2017年有8個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高,4個月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其中3到4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5℃,7到8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9℃,12月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2℃。年極端最高氣溫39.1℃,出在7月29日;極端最低氣溫-10.2℃,出在1月24日。2017年≥35℃的高溫日數28天,比常年多18天,其中7月20日到8月2日和8月11到20日分別出現連續14天和10天日最高氣溫大於等於35℃的高溫天氣。2017年極大風速19.2m/s,出在5月3日。

地形地貌

江都在區域地質構造上位於蘇中—蘇北盆地高郵凹陷的南半部,地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000萬噸,占江蘇全省的60%以上,是江蘇省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區。
江都境內地勢平坦,河湖交織。通揚運河橫穿東西,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地面真高1.6~9.9米,傾斜坡度小於6度,南北最長處55.75千米,東西最寬處42.76千米。總面積1332.54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佔85.8%,水域面積佔14.2%)。
江都區境內地勢平坦,河湖交織。通揚運河橫穿東西,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地面真高1.6~9.9米,傾斜坡度小於6度。

自然資源


江都區
江都區
江都地下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燃氣;礦泉水品質好、貯量大、具有極大的開發利用價值。農副產品資源豐富,蠶繭、棉花、銀杏、無花果、豬鬃、杞柳以及各種花木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基地,同時,20多萬畝的湖河水面盛產河鰻、甲魚、螃蟹、羅氏沼蝦和邵伯菱等特種水產品。歷史上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動物種類較多,鳥類有154種,魚類有90餘種,還有爬行、哺乳、甲殼、軟體等類動物。植物約205種。

水資源

江都地處江淮交匯之處,南臨長江,西瀕京杭大運河,為南水北調東線源頭。全市境內河網密布,南受長江洪水威脅,北受里下河地區澇水壓迫,遇雨易成澇,且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降雨時空分佈不均,年際變化率較大。
江都區南郊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擁有東南亞最大的引排能力,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具有灌溉、排澇、排洪、發電、通航以及提供工業、生活用水和沿海墾區洗鹼沖淤水源等功能,1982年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金獎。

土地資源

江都區有土地面積132990.25公頃,其中農用地90427.17公頃,建設用地27553.86公頃,未利用地15009.22公頃。

植物資源

江都區林地面積26958公頃,其中林地15090公頃、特灌林地3088公頃、四旁樹摺合面積8780公頃,四旁樹木1930萬株,林地覆蓋率20.7%。全年林業總產值15億元。全區林苗繁育面積150公頃,繁育林苗400萬株,出圃苗木250萬株,主要樹種有意楊、柳、水杉大葉女貞香樟廣玉蘭、紫薇、紅葉石楠、桂花、北美楓香櫸樹欒樹等。植物約205種。

動物資源

江都區20多萬畝的湖河水面盛產河鰻、甲魚、螃蟹、羅氏沼蝦和邵伯菱等特種水產品。動物種類較多,鳥類有154種,魚類有90餘種,還有爬行、哺乳、甲殼、軟體等類動物。

礦藏資源

江都在區域地質構造上位於蘇中—蘇北盆地高郵凹陷的南半部,地下油氣資源比較豐富,已探明石油地質儲量3000萬噸,占江蘇全省的60%以上,是江蘇省石油和天然氣主要產區。
江都區地處蘇北盆地南部,樊川生油深凹處於江都的中心地帶,是天然油氣富集成藏的有利區。1956年,國家地質勘探部門開始進行油氣地質勘查,60年代鑽探發現油氣顯示,70年代鑽探獲得工業油氣流。1974年9月,在真武鄉西鹽邵河旁鑽探蘇58井,於垛一段2012.8~2020.6米井試油,8毫米油嘴產原油41.4噸/日,天然氣161.0立方米。接著鑽探蘇61井、蘇62井,相繼試油分別獲日產原油34.00噸、24.1噸。至1999年底,在江都地區發現並開發12個油田,經國家審批,探明石油地質儲量4960萬噸,含油麵積33.9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地質儲量占江蘇石油勘探局相應總儲量的35.4%,油田分佈在真武、永安、邵伯、吳堡、周西等地。

行政區劃


2005年5月20日,經過江蘇省政府批准,江都進行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1、將雙溝鎮與江都鎮合併設立仙女鎮,鎮政府駐江都市城區。
2、將花盪鎮、嘶馬鎮大橋鎮合併設立大橋鎮,鎮政府駐大橋鎮。
3、將塘頭鎮與郭村鎮合併設立郭村鎮,鎮政府駐周樓。
4、將高徐鎮、吳堡鎮與小紀鎮合併設立小紀鎮,鎮政府駐小紀鎮。
5、將周西鎮與武堅鎮合併設立武堅鎮,鎮政府駐武堅。
6、將永安鎮與樊川鎮合併設立樊川鎮,鎮政府駐樊川。
7、將麾村鎮與丁溝鎮合併設立丁溝鎮,鎮政府駐丁溝。
8、將昭關鎮邵伯鎮合併設立邵伯鎮,鎮政府駐邵伯鎮。
2012年末,江都區設有13個鎮,65個居民委員會,263個村民委員會。
2014年7月,江都區鎮域平均面積達102.5平方公里,平均人口8.15萬人。其中,中心城市1個,為仙女鎮;小城市3個,分別為大橋鎮、邵伯鎮、小紀鎮;中心鎮4個,分別為宜陵鎮丁伙鎮、樊川鎮、真武鎮;一般建制鎮5個,分別為吳橋鎮浦頭鎮、丁溝鎮、郭村鎮、武堅鎮。

區劃詳情

截至2019年末,江都區共設13個鎮。仙女鎮龍川北路1號是揚州市江都區人民政府所在地。
2020年7月,按照集中連片、突出重點、國家統籌、區劃完整的原則,江都區被納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仙女鎮小紀鎮武堅鎮樊川鎮真武鎮
宜陵鎮丁溝鎮郭村鎮邵伯鎮丁伙鎮
大橋鎮吳橋鎮浦頭鎮

人口民族


人口

2021年5月26日,根據揚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江都區人口數為926577人。
截至2019年末,江都區常住人口為102.01萬人,戶籍人口103.74萬人,登記出生人口5344人,出生率5.1‰,死亡人口8302人,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長率-2.8‰,男女性別比(女性為100)為99.34。

民族

截至2012年末,江都區漢族人口佔99.8%;主要少數民族37個,人口佔比0.2%。少數民族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衣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佤族、畲族、拉祜族、水族、東鄉族、納西族、土族、毛南族、仡佬族、塔吉爾族、鄂溫克族、京族、塔塔爾族。

政治


江都區委書記:朱莉莉

經濟


綜合經濟

江都區
江都區
2019年,江都區實現生產總值1091.66億元,可比價增長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69.72億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548.99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472.95億元,增長7.0%。服務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3.3%,較2018年提高0.1個百分點。三次產業結構由2018年的6.4:50.4:43.2調整為6.4:50.3:43.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0.71萬元,增長5.6%。
2019年,江都區財政總收入158.07億元,增長23.6%,其中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3.01億元,增長0.2%,稅收收入43.99億元,增長6.5%。主體稅種中,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合計完成31.38億元,增長5.6%。其中,增值稅24.82億元,增長6.6%;企業所得稅5.19億元,增長5.1%;個人所得稅1.37億元,下降8.3%。
2019年,江都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0.2%。其中: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0.3%;第三產業投資下降0.6%,第三產業投資中,房地產開發完成投資增長46.4%。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積373.8萬平方米,增長50.2%,其中住宅269.02萬平方米,增長47.6%。
2019年,江都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9萬元,增長8.7%。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萬元,增長8.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96萬元,增長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萬元,增長8.4%,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79萬元,增長7.9%。

第一產業

2019年,江都區糧食種植面積135.09萬畝,增長0.8%;糧食總產65.5萬噸,增長2.3%。年末生豬出欄15.99萬頭,下降24.1%,存欄4.55萬頭,下降63.3%。家禽出欄1055.23萬隻,增長5.9%;家禽存欄328.05萬隻,增長9.0%。全區水產養殖面積11.7萬畝,特種水產養殖面積10.1萬畝,實現水產品總量4.6萬噸。
2019年,江都區出台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方案,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示範點6家、省級示範家庭農場12家,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年交易額達5.4億元。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開展,完成41個村莊建設規劃編製,啟動22個撤併鄉鎮集鎮點環境整治,創成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綜合示範村19個、市美麗宜居村莊39個。

第二產業

2019年,江都區634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增長2.5%。其中,輕工業增長1.7%,重工業增長3.3%。從主導產業來看,醫藥化工產業完成產值126.87億元,下降1%;特鋼、造船產業完成產值282.76億元,增長3.3%;汽車產業完成產值80.01億元,下降4.3%;機械電子產業完成產值197.29億元,增長12.4%;智能電網產業完成產值18.05億元,增長39.1%;節能環保產業完成產值17.16億元,增長19.9%。
2019年,江都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0.4%;利稅下降19.8%;利潤下降30.8%。全社會用電量45.42億千瓦時,增長6.0%,其中工業用電量29.43億千瓦時,增長3.6%。
2019年,江都區實現建築業總產值1051.1億元,增長0.6%。其中,建築工程產值完成873.2億元,下降2.4%;安裝工程產值完成172.18億元,增長18.5%;裝飾裝修產值完成10億元,下降35.9%;本年新增裝配式建築工程產值2.41億元,佔全區建築業總產值的比重為0.2%。全區資質以上施工總承包、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共計119家,其中,施工總承包企業74家。分等級看,特級企業3家,一級企業14家,二級企業20家,三級企業37家;專業承包企業45家,分等級看,一級企業8家,二級企業8家,三級企業29家。

第三產業

2019年,江都區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2.3億元,增長6.1%。分規模看,限額以上單位實現限上零售額61.97億元,增長2.4%;限額以下單位實現零售額250.32億元,增長7%。分城鄉來看,城鎮實現零售額282.03億元,增長6.1%,佔全部社零比重的90.3%;鄉村實現零售額30.26億元,增長5.7%。從消費熱點來看,糧油、食品類零售額增長7.4%,金銀珠寶類零售額增長21.4%,通訊器材類零售額增長38%,中西藥品類零售額增長84.7%,服裝類零售額增長35%;建築及裝潢材料類零售額下降41.9%;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下降46.5%。
2019年,江都區新增市場化基金機構10家,總規模近150億元;新增4A級物流企業2家,江都港吞吐量突破6000萬噸。
2019年,江都區新批外資企業10家,增資4家,實現協議外資5.82億美元,增長123.7%,到賬外資2.32億美元,增長5.5%。實際到賬外資項目中,第三產業項目4個,累計到資1.4億美元,約佔到資總量的90%;製造業項目2個,累計到資1117萬美元。
2019年,江都區組織參加境內外展會50多批次,全年實現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22.69億美元,增長1.6%,其中出口總額14.41億美元,下降2%;進口總額8.28億美元,增長8.5%。新批境外投資項目11個,完成對外投資總額1.37億美元。
2019年,江都區累計新發展市場主體12389家,年底完成序時進度102.2%。
2019年,江都區商品房銷售面積100.38萬平方米,增長26.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為96.07萬平方米,增長25%。
2019年,江都區累計實現郵政業務收入2.43億元,增長3.7%;實現郵政業務總量4.15億元,增長29.6%。
2019年,江都區接待遊客56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5.5億元。
截至2019年末,江都區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219.94億元,比年初增加160.1億元,增長15.1%,其中,住戶存款餘額753.62億元,比年初增加75.41億元,增長11.1%;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767.81億元,比年初增加95.26億元,增長14.2%。其中,中長期貸款餘額384.31億元,比年初增加31.7億元,增長9%;個人消費貸款192.87億元,比年初增加25.41億元,增長15.2%。

文化


地名由來

江都古稱龍川,因“江淮之水都匯於此”得名。

文物古迹

江都區境內文化古迹眾多,商周文化遺址紂臣墩、漢代的古墓群、晉代謝安手植的甘棠樹、唐代遺構開元寺、真武廟等。

風俗民情

江都區是揚劇、揚州評話重要的發源地。江都的漆器、金屬工藝形美工精,名聞遐邇。舞龍燈、賽鑼、蓮湘花鼓等傳統民俗淳樸豐厚。
“三月三”廟會是古鎮仙女廟的傳統“節日”。始於漢代。相傳西漢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亂,三月初三,漢高祖第九代孫劉秀被王莽追逃到蔡家莊一帶,為一漁夫所救。後來,庄民感念劉秀的福澤,特建金龍王廟(鄉民以為皇帝是金龍化身)。

民俗文化

“三月三”廟會是古鎮仙女廟的傳統“節日”。始於漢代。相傳西漢末年,王莽造反,天下大亂,三月初三,漢高祖第九代孫劉秀被王莽追逃到蔡家莊一帶,為一漁夫所救。後來,庄民感念劉秀的福澤,特建金龍王廟(鄉民以為皇帝是金龍化身)。

交通


2019年,江都區實現長途公路客運量107.7萬人次,下降2.3%;長途旅客周轉量1.17億人千米,下降3.9%;全年完成道路貨運量1064萬噸,增長28.2%;貨物周轉量17.86億噸千米,增長29.9%。全年完成水路貨運量2915萬噸,增長44.9%;貨物周轉量58.13億噸千米,下降29.9%。
2019年,江都區連淮揚鎮鐵路江都段完成鋪軌,五峰山過江通道、328國道局部改擴建工程加快推進,京滬高速擴容啟動拆遷。“四好農村路”加速實施,完成農村公路提檔升級87公里、危橋改造27座,實施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176公里,行政村雙車道四級公路覆蓋率達100%。

公路

江都區
江都區
江都區橫穿東西的寧通高速公路、江海高速與縱貫南北的京滬高速公路在此交匯,328國道、淮江、沿江、江平等國家級、省級公路在江都穿境而過。江都至南京約1個多小時車程,到上海約2個多小時車程,到北京約8個多小時車程。市內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幹線公路為主體的交通網路。
2018年,江廣高速擴容以及大橋、浦頭互通相繼通車,352省道全線貫通,五峰山過江通道先導段、新328國道江都段快速化改造加速推進,天山路、華山路、浦江路等通道納入京滬高速擴建工程。

鐵路

鐵路——寧啟鐵路與連淮揚鎮鐵路、京滬鐵路組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
江都站(揚州)火車站擁有直達北京、廣州、重慶、上海、武漢、成都、深圳、杭州、鹽城、大連等多條黃金鐵路線,客貨運輸便捷。
邵伯站是連淮揚鎮鐵路設於揚州市江都區邵伯鎮的技術站、線路所。
江都區寧啟鐵路與連淮揚鎮鐵路、京滬鐵路組成了四通八達的鐵路網。江都站(揚州)火車站擁有直達北京、廣州、重慶、上海、武漢、成都、深圳、杭州、鹽城、大連等多條黃金鐵路線,客貨運輸便捷。

水路

港口——長江、淮河與著名的京杭大運河彙集於江都,形成了貫穿東西、連接南北的水路大動脈。江都港擁有3.5萬噸雜貨碼頭、1萬噸綜合碼頭、三千噸液化氣碼頭、萬噸舾裝碼頭各一座,可常年停靠5萬噸以下貨輪,海關、檢驗檢疫等口岸服務機構配套齊全。

航空

航空——在300公里範圍內,擁有南京祿口機場、上海虹橋機場、浦東等三大中國三大國際空港。坐落在江都區境內的揚州泰州機場已經建成運距江都區距區中心10多公里,在此可通向國內主要城市。

社會


科學技術

2019年,江都區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產值309.08億元,增長0.6%。實施高企倍增行動計劃,凈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78家;授權專利2260件,其中發明專利127件,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0件,主持或參與制訂國家及行業標準17個。建成投用“星創天地”等科技綜合體13.6萬平方米,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6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家,新設立院士工作站1家,江蘇大學新能源汽車研究院、揚州人工智慧研究院正式運營。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134項,新引進航空發動機風扇葉片等重點實驗室3個。舉辦“江都杯”智能製造智慧城市創業大賽等活動,獲批國家重點人才工程和省“雙創團隊”各1個。

教育事業

2019年,江都區完成校舍抗震加固3萬平方米,清理整頓無證幼兒園24所,高考普通類本一達線人數全市領先,獲批全國農村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示範縣。

文化事業

2019年,江都區舉辦區第八屆運動會、暴雪全民實力賽全國總決賽等賽事,被評為“江蘇省電子競技活動基地”和“江蘇省舞龍舞獅基地”,開展大型文藝匯演活動10場次,新增24小時城市書房3個,金銀細工《國色無雙》等12件藝術作品獲國家級獎項。

文體事業

截至2014年,江都區13個文化站全部達到省級標準,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一級館;區三次通過全國文化先進區的複查驗收;全區公共圖書館藏書量達27.8萬件;成功舉辦中國江都第八屆花卉節開幕式“春江花月映仙城”大型文藝晚會。
編撰《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普查江都區資料彙編》,該文獻有30萬字,共收錄非遺項目100項,其中《金銀細工技藝》、《邵伯鑼鼓小牌子》、《揚州毛筆製作技藝》3個項目列入全國“非遺”名錄。扶持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化、規模化發展,3家企業成為揚州市文化產業基地。江都國畫筆廠產品獲國家“國寶”稱號。
成功舉辦了萬人長跑活動、乒乓球羽毛球比賽、中國象棋比賽、體育舞蹈比賽、老年門球比賽等20餘項賽事。積極承辦“揚州市中小學生乒乓球比賽”和“江蘇省第五屆業餘籃球聯賽”等賽事。在省十七屆運動會上,區跳高選手蘇文佩摘得桂冠,並打破該項目記錄。2010年,全區110個體彩銷售點銷售額突破6800萬元。
2019年,江都區舉辦區第八屆運動會、暴雪全民實力賽全國總決賽等賽事,被評為“江蘇省電子競技活動基地”和“江蘇省舞龍舞獅基地”,開展大型文藝匯演活動10場次,新增24小時城市書房3個,金銀細工《國色無雙》等12件藝術作品獲國家級獎項。

醫療衛生

2019年,江都區創成省級健康促進區,新增省級衛生鎮3個、健康鎮1個,真武、邵伯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獲批二級醫院,江都人民醫院獲批三級乙等醫院,改造兒童預防接種門診20個、達標率100%,無害化戶廁改廁率達97.5%,建成市頤養示範社區2個、區域性養老中心1個。
2019年,江都區創成省級健康促進區,新增省級衛生鎮3個、健康鎮1個,真武、邵伯區域性醫療衛生中心獲批二級醫院,江都人民醫院獲批三級乙等醫院,改造兒童預防接種門診20個、達標率100%,無害化戶廁改廁率達97.5%,建成市頤養示範社區2個、區域性養老中心1個。

社會保障

2019年,江都區採集就業崗位1.7萬個,城鎮新增就業2.3萬人,“雙零”家庭動態清零,城鎮登記失業率1.8%。加大社保市級統籌力度,基本完成機關事業人員養老保險改革,連續15年調增企業退休人員退休金待遇,醫保政策內報銷比例達75%,部分退役士兵保險接續穩步推進。建成保障性住房1719套,住房公積金擴面6400人。建立農村低保和低收入農戶雙向排查機制,累計發放低保、特困人員、孤兒、殘疾人、尊老金等各類補助資金1.7億元。

旅遊


江都水利樞紐風景區
江都水利樞紐工程於1977年全面建成,現建有4座大型電力抽水站、12座水閘等配套工程,是一個融灌溉、排澇、泄洪、發電、通航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水利樞紐,是國家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源頭。以4座抽水站為核心的江都水利樞紐旅遊區是國家水利風景區,佔地160公頃,集科普教育、觀光遊覽、休閑健身於一身,有迎賓大道、源頭紀念碑、第一抽水站、園中園、江石溪碑亭等景點。
邵伯湖風景旅遊區
邵伯湖風景旅遊區位於江都區邵伯鎮。該鎮因東晉太傅謝安於此築埭得名,有1600多年的歷史,自然資源豐富,是京杭運河線上的歷史文化古鎮。景區總佔地15平方千米,主要以“古”“水”為特色,由老街觀光區、運河及船閘風光區、邵伯湖休閑度假區、邵伯特色遊覽區四大部分組成,是揚州“運河人家”遊覽線的重要節點。2005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2015年被評為市級度假區。邵伯湖有15平方公里的水面,湖中有大小島嶼64個。
真如寺
真如寺又叫真武廟,座落於小紀鎮,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真如寺,初名地藏庵,始為道場,建於唐,后荒廢。明弘治八年重建,有前殿、大殿、藏經樓,採用宋代的建築風格。至1949年,真如寺僅存一大殿。上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省、市兩級人民政府的文化部門曾數次對真如寺進行修葺。
開元寺
開元寺座落於大橋鎮,因建於唐玄宗開元年間故得名。2013年12月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佔地100餘畝,年接待人次已達30餘萬人。開元寺風景區是以開元寺為主體,拓展開發建設了星北湖、美食街、條石古街的區域性旅遊景區。
朴園
朴園位於江都區丁伙鎮,佔地100公頃,是集綠色生態旅遊、娛樂觀光休閑、花木文化展示於一體的現代高效花木產業園。2009年被評為國家AA級旅遊景區,2014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佔地1500畝,總投資1.5個億,建有朴樹、香樟、桂花、紫薇、常用苗木等五大特色園區,配套假山瀑布、親水棧道、休閑涼亭等觀光娛樂設施。
淥洋湖保護區
淥洋湖總面積15.3平方千米,地形如釜,四周高、中間低,周圍有16.5千米的圩堤環抱。1985年8月,淥洋林場成為鳥類和野生動物的自然保護區。經過20多年的建設,發展成林場。水杉、池杉林590畝,苗圃110畝,果樹87畝,竹林20畝,農田358畝,活立木蓄積7820立方米,林木覆蓋率41%。池杉林和果木園中,林濤起伏,鳥雀啁啾,蛇游兔竄。這裡濕地鳥類、森林鳥類,約有數百個種類,隸屬13目20科,其中東洋界鳥類21種,古北界鳥類28種,廣布種鳥類30種,屬國家保護的有10多種。
山水園
山水園位於江都現代花木園區內,比鄰阿波羅花木市場,佔地面積約4000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建成一館(樹、石盆景室內展館);二區(自然景觀展示區、名貴盆景素材展示區);三園(山水盆景園、樹樁盆景園、大型樹樁園);四山(春、夏、秋、冬)。
小紀生態農業觀光園
小紀生態農業觀光園位於江都區小紀鎮,核心面積400公頃,園區有現代智能育苗中心、現代農業高科技展示園、千畝葡萄觀賞園、名特優蔬菜新品種示範區、柳岸攬勝、水生蔬菜展示園、野生保健蔬菜展示園、新農機具示範區、蔬菜加工和貯藏中心、垂釣樂園、農耕文化展示區、農家樂、小紀由來雕塑觀賞、真如廣場、三元宮度假區等。

代表人物


姓名備註
郭東坡第十屆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主任
李玲玉著名歌手
謝邦定曾任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
郭春和中國延安幹部學院常務副院長
鄂森著名律師,檢察官
隆根曾任新加坡佛教總會主席

獲得榮譽


江都區連續十屆被評為中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可持續發展能力列全省縣級市第9位,被確定為全省首批10家創新型試點城市之一。2016年江都區入選中國市轄區綜合實力百強(全國百強區)第37位、中國市轄區投資潛力百強第39位、中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第82位、中國中小城市創新創業百強區第66位。
2017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區。
2018年9月,《2018年中國百強區發展白皮書》在京發布,當選2018年中國百強區。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20年5月,2020全國縣域數字農業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報告發布,江都區排名第77位。
2020年2月,在“2020中國美食百佳縣市”榜單中,江都區排名第5位。
2020年8月,位列“2020中國職業教育百佳縣市”第8位。
2020年9月10日,2020年中國百強區榜單中名列第52位。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第56位。
2020年12月1日,2020全國百強新城區排名發布,排名第38位。
2020年12月,位居2020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100強(地級城市)榜單第26位。
2021年1月14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2021年8月17日,位列《2021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白皮書暨2021年賽迪百強區》第61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