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聯歡

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的小說

《獄中聯歡》節選自長篇小說《紅岩》第 16章。《紅岩》反映的是全國解放前夕光明與黑暗的一場特殊搏鬥。小說所描寫的事情發生在1948年底到1949年之間。從故事發生地點重慶來說,還被國民黨反動派所盤踞。他們設置秘密監獄,瘋狂逮捕、監禁、屠殺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特別是包括渣滓洞和白公館里,正瘋狂殘酷迫害著革命者。從全局來看,革命力量處於優勢;從局部來看,革命力量還處於劣勢。這在小說里形成巨大的反差。每一個革命者都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隨時都可能被敵人殺害。充分表現了共產黨人崇高的革命獻身精神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

內容簡介


《獄中聯歡》
期待的日子一轉眼就來了。
元旦那天早上,天還未亮,女室一帶頭,每一間牢房同時響應,像一陣閃電,爆發了洪亮的歌聲。人們縱情高歌,唱完一支又一支。
新年大聯歡開始了。
唱歌是第一個節目。第二個節目是交換禮品。每間牢房,每個人都準備了禮物,送給認識的或者不認識的戰友,作為聯歡的紀念品。最多的禮物是“賀年片”,那是用小塊的草紙做的,上面用紅藥水畫上鮮紅的五角星或者鐮刀鎚子,寫上幾句互相鼓勵的話。樓七室經過晝夜趕工,用牙刷柄刻出了一百多顆紅的、黃的、晶亮的五角星,分送給各個牢房的同志。女室送給各室的是一幅幅綉了字的錦旗,那些彩色的線,是從她們的襪子上拆下來的……
接著第三個節目開始了。每間牢房的人都在門口貼春聯。所有的春聯都是用草紙接連起來做成。所有的春聯都不是一個人寫的,同一個字,有老年人蒼勁的筆法,也有“孩兒體”的彎彎曲曲的筆記。女室里,江姐捏著監獄之花的小手,也寫了幾筆。所有的對聯,都洋溢著革命的樂觀精神。
女牢的對聯寫的是:
大家心裡明白:幾千年的封建王朝正在崩潰,人民當家作主的時代就要到來,“世上已千年”還形容不了翻天覆地的革命形勢的迅速發展咧!
她們還在牢門上貼了一張橫額:
扭轉乾坤。
猩猩(指的是渣滓洞集中營的特務頭子)也許看不懂,也許看懂了又不敢承認,居然妄加評論道:“這對聯倒有些修仙煉道的味道了。”
樓一室的對聯寫得更妙:
歌樂山下悟道
渣滓洞中參禪
橫額是:極樂世界。
大家心裡明白:這裡悟的是革命之道,參的是馬克思列寧主義之禪。“極樂世界”,正是寫的人們掌握了革命真理的心境。猩猩挑起了眉梢,玩味了一會兒,只好說:“真有點仙風道骨!”
樓二室的對聯寫得十分優美:
樓三室的對聯借用了古人的詩句:
一幅幅春聯,全洋溢著樂觀、詼諧的情趣。
猩猩來到樓七室門前站定,慢吞吞地讀著:“兩個天窗——出氣;一扇風門——伸頭。”挑剔的眼光,在橫額“樂在其中”四個大字上凝固起來。不待他說話,余新江便問道:
“喂,這像不像渣滓洞的生活?”
“生活?生活當然……”猩猩猶豫著,“不過,樂在其中,那個樂字總有點刺眼。”
“嘿,改成‘苦’字,‘苦在其中’,你看要得不?”丁長發笑著追問道。
猩猩裝做沒有聽見,溜走了。
表演節目的時間快到了,大家一擁而出,享受這自由而愉快的時刻。這個時刻,正是黨的勝利,人民解放軍的節節前進,給他們贏來的。
幾個戴著腳鐐的同志,在往常放風的地壩中間扭起秧歌。沉重的鐵鐐,撞擊得叮噹作響,成了節奏強烈的伴奏。歡樂的歌舞里,充滿了對黑暗勢力的輕蔑。看啊,還有什麼節目比得上這種頑強而鮮明的高歌曼舞!
狂熱的掌聲送走了一間牢房的節目,又迎來了另一間牢房的表演。人潮捲來捲去,地壩變成了絕妙的露天舞台。
樓下四室的“報幕員”用北京話宣布:“我們的節目是歌舞表演。表演開始!”只見鐵門嘩拉一開,一連串的人影,打著空心筋斗,翻了出來,博得同志們的齊聲喝彩。接著,幾個人聚攏來,站成一個圓圈,又有幾個人爬上去站在他們肩上,又有人爬上去……一層、二層、三層……他們在疊羅漢。最上邊站著一個人,滿臉興奮的微笑,站得比集中營的牆、電網更高,手裡拿著一面紅紙做的鮮艷的紅旗,遙望著遠處的山。歌聲在周圍漸漸升起:
……
這正是黑牢外面的游擊隊員最愛唱的歌。
女同志們繞場一周之後,跳起了秧歌舞。彩色的舞衣飛舞著,十分耀眼。在一片叫好聲和朗朗的笑聲中,夾雜著一聲嘲笑:“在國民黨統治區里,敢跳秧歌舞?謹防上黑名單,抓走!”
又一個人忍不住笑道:“那倒不一定。國民黨統治區也有‘自由’的地方,不是嗎?集中營里,可以自由自在地大跳秧歌舞!”
“哈哈哈……”
一邊扭著秧歌,女同志們又齊聲唱起歌來:
那些想看女共產黨員表演節目的特務,這時嚇得臉色鐵青,立刻在高牆電網上面移動機槍,槍口瞄準著歡樂的人群。
有人笑道:“瞄準有什麼用,蔣介石忙著喊停戰,沒功夫下命令開槍。”
又有人笑道:“真有意思,這裡又可以唱歌,又可以跳舞。開聯歡會,還有人架上機槍,保衛我們的安全咧!”
“哈哈哈哈!”人們朗聲大笑,迎接著1949年勝利的春天。
相關問題
過程
問:快速閱讀短文,然後填寫獄中聯歡的過程.
答:(唱歌)→(交換禮物)→(貼對聯)→(表演節目)
關於春聯的問題
春聯的意義:
女牢對聯的意思是:形容革命形勢發展迅速,橫額“扭轉乾坤”含有推翻反動派之意。
樓一室對聯的意思是:表面似乎在講“修仙煉道”,其實這“道”和“禪”是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真理。充分表現出革命者不向困苦低頭,不向敵人示弱的大無畏革命精神。
樓二室對聯的意思是:表達了革命者堅信革命即將勝利的信念和對革命前途的憧憬。
樓三室對聯的意思是:表達了對反動派的蔑視,對革命勝利的期盼
樓七室對聯的意思:概括了革命者非人的鐵窗生活,表達了革命者視苦為樂的革命情懷。
表演節目的作用:表達了革命者蔑視敵人,將個人生死置之度外的革命精神. 表達了對敵人的藐視,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尚精神。這種精神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問:仔細閱讀課文中“猩猩來到樓七室門前站定......猩猩裝作沒有聽見,溜走了”這一部分,說說從中體會到了什麼?
答:這些春聯從字面上看沒有一處革命的詞句,沒有一處可以被敵人抓住把柄,但在當時當地大家都能領悟到這些對聯中所蘊含的道理,歡呼革命大好形勢,讚頌革命者,抨擊反對派的內涵。正是如此,在挑剔的猩猩看了之後,可能已經意識到某些不同尋常的意義,但因抓不到把柄,也就只能無可奈何地溜走了。
教材選用
此外《獄中聯歡》還被選用在人教版小學六年級下冊中,為綜合複習第四課。
另在長江版小學六年級上第二單元第一課,有所改動。

作者簡介


四川成都人,生於1924年11月22日。讀中學時因爭取婚姻自主與封建家庭決裂,離家去雲南求學。在昆明受到民主運動的影響,積極參加反帝反封建的學生運動。1945年參加昆明地下共產黨外圍組織民青社,在年底的“一·二一”學生運動中,擔任昆明西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罷課委員會主席。1947年在重慶任西南學院系聯會主席,並參加地下黨外圍組織六一社,後任該社幹事。1947年至1948年先後在重慶民建中學和秀山縣中學任理化教員。1948年3月在重慶加入中國共產黨,9月在成都被捕,囚禁於重慶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在獄中仍然堅持鬥爭。他在獄中時曾做過一首詩《我們也有一片紅旗》,這首詩洋溢著烈士對新中國成立的喜悅之情。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前夕越獄。解放后恢復黨籍,在重慶做青年團領導工作,曾任團市委委員、市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等職。1958年下放到長壽湖農場,先後任農場黨委委員、漁場場長,農場代理場長。“文革”爆發后受到殘酷迫害,1967年2月含冤去世。
原籍四川省武勝縣,1925年11 月18日生於重慶。1937年起在武勝縣初中學習,1940年到重慶北碚兼善中學讀高中,1944年考取同濟大學工學院電機系,到上海讀書。1948年初因參加反美反蔣的學生運動,被學校開除並遭緝捕。被釋放后回四川,執教於重慶中國鉛筆廠職工夜校。8月被特務逮捕,囚禁在中美合作所的渣滓洞集中營。1949年11月重慶解放后,參加了重慶“一一·二七被難烈士追悼會”和“三·三一慘案紀念會”的籌辦工作。從1950年4月起在重慶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市委工作,先後任科長、辦公室主任、常委等職。196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為四川省重慶文聯專業作家。1979年出席中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會,當選為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委員。1980年曾當選為中國作家協會四川分會副主席。建國初期,為了對青年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羅廣斌、楊益言和與他們並肩戰鬥過的劉德彬三個人共同把他們在獄中與敵人鬥爭的切身經歷寫出來。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眾文藝》上發表三人合作的報告文學《聖潔的血花》,后華東、華南人民出版社先後出版單行本。1958年又在《紅旗飄飄》上發表了三人合作的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在此基礎上,羅廣斌和楊益言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說《紅岩》。小說出版后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被譽為“共產主義的奇書”,並被翻譯成多種外國文字,在國內外為中國社會主義文學贏得了巨大聲譽。“文革”中該書被誣衊為“叛徒文學”成為禁書,作者亦備受摧殘。“文革”結束后小說重新出版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