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廣斌

中國作家,代表作《紅岩》

羅廣斌(1924年11月22日—1967年2月10日),男,四川成都人,中共黨員,中國現代作家,1945年在昆明參加中共地下黨外圍組織民青社,任昆明西南聯大附中罷課委員會主席,重慶西南學院系聯會主席,曾參加重慶中共地下黨外圍組織六一社,任重慶民建中學理化教師,秀山縣理化教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歷任共青團重慶市委委員、常委、統戰部長,重慶市青聯副主席,全國青聯委員,重慶市文聯專業作家。

1924年11月22日,出生於四川忠縣(今屬重慶市)。1948年3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由於叛徒出賣在成都被捕,先後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白公館集中營。1949年11月27日,在敵人大屠殺時從白公館越獄脫險。1958年,在《紅旗飄飄》上發表與劉德彬楊益言合著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1961年,出版與楊益言合著長篇小說《紅岩》,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應,先後發行350萬冊,並翻譯成英、法、俄、日等19種外文發行。“文化大革命”期間,小說《紅岩》被誣衊為“叛徒文學”成為禁書,1967年2月5日,紅衛兵闖入羅廣斌家將其綁架,5天後羅廣斌在關押地墜樓身亡,終年42歲。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1924年11月22日,出生於四川忠縣(今屬重慶市)。抗日戰爭時期,在成都建國中學讀書,師從馬識途。1944年初,得到在聯大念書的馬識途的幫助,離開了家庭到昆明西南聯大附中讀書,並與許多革命青年、共產黨員交上了朋友。1945年7月,由馬識途介紹加入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民青社”,並在“一二·一”學生運動中,擔任西南聯大附中壁報聯合會主席。
1946年,和馬識途一道到成都。1947年,前往重慶西南學院讀書;6月,參加了中共外圍組織“六·一社”,在重慶“反內戰”學運高潮中,擔任西南學院系聯合會主席,后因受到敵特注意,組織上要求羅廣斌撤離西南學院,前往盤溪民建中學教書,並負責印刷地下刊《反攻》。
1948年初,被組織上派往川東秀山中學,以教書為掩護,開闢酉秀黔彭武裝鬥爭據點;3月1日,由中共重慶地下學運領導人江竹筠、劉國志介紹入黨,候補期為九個月;7月,組織上要求羅廣斌去成都和家庭恢復關係,以便對他擔任國民黨兵團司令的長兄羅廣文進行統戰工作;8月底,回到家中,但由於叛徒的出賣,於9月10日在家中被捕,被捕后,敵特頭子親自審訊,並動員他父親出面勸降,羅廣斌堅決不從。
羅廣斌被捕后,先後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白公館。在渣滓洞,他積極參加了獄中戰友為慶祝解放戰爭勝利而籌辦舉辦春節聯歡的一系列活動。1949年2月,轉囚白公館后,他參加了發行《挺進報》白公館版的一系列秘密鬥爭,得到了許多同志和其他難友的佩服和信任;7月,特務頭子又安排他父親和他晤面,聲稱只要他不參加政治活動,即可釋放,但羅廣斌依舊不從。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羅廣斌用自己的紅色被面,和陳然等秘密製作了一面五星紅旗,準備迎接勝利,這時白公館集中營對獄中的政治犯開始進行大屠殺。1949年11月27日,特務屠殺到半夜,白公館只剩下19名難友,羅廣斌爭取了看守楊欽典打開牢門,並組織了連他在內的白公館19名難友的越獄脫險。
1949年11月30日,重慶解放,羅廣斌顧不得休整,忍著巨大悲痛,為了完成難友們囑託,他白天在“脫險同志聯絡處”接待從監獄脫險的同志,並參加籌備楊虎城將軍和“11·27”殉難烈士追悼會的工作,晚上就趴在床上奮筆疾書,追記整理同志們在獄中的討論和總結;12月25日,他向中共重慶市委遞交了兩萬多字的《重慶黨組織破壞經過和獄中情形的報告》;同年年底,參加了“重慶市各界追悼楊虎城將軍暨被難烈士籌備委員會”,出版了《美蔣特務重慶大屠殺之血錄》一書,隨後,被分配到團市委工作,並任統戰部長。
1950年7月1日,開始在重慶《大眾文藝》上與劉德彬、楊益言合著發表報告文學《聖潔的血花》。1958年,下放到長壽湖農場工作,先後任農場黨委委員、漁場場長,農場代理場長;同年,在《紅旗飄飄》上發表與劉德彬、楊益言合著革命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並於1959年2月出版。
1959年1月開始,與楊益言合作,在回憶錄《在烈火中永生》的基礎上,創作了長篇小說《紅岩》,描寫了全國解放前夜,白區共產黨員用熱血和生命同反動統治者進行最後的拼殺故事,並塑造了許雲峰、江姐等一批性格鮮明的革命志士的形象,於1961年出版。1963年,回重慶任重慶市文聯創作員;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紅岩
紅岩
“文化大革命”期間,小說《紅岩》遭受大量批判,羅廣斌遭受迫害。1966年7月中旬,《紅岩》被批判為“修正主義作品”;7月22日,派駐文聯領導革命運動的市委工作組動員羅廣斌、劉德彬、楊益言,交出他們近四年來為《紅岩》續篇搜集的資料由市委工作組代管;8月3日,重慶市委在一天內連發三份《對羅廣斌被捕的幾個問題開展調查的報告》,十分明確地給羅廣斌扣上了叛徒的帽子,並指責《紅岩》是“文藝黑線的正出產品”。
1967年1月31日,造反組織“廉羅棧”張貼大字報,聲稱羅廣斌的“歷史有問題”、羅廣斌“是周揚黑線上的人物”、是“山城頭號政治大扒手”;2月2日,重慶紅衛兵革命造反司令部正式發出通令,就地抓捕羅廣斌;2月5日,重慶建築工程學院815派的紅衛兵秉承司令部的命令,將羅廣斌從市文聯的家中綁架,囚禁在位於馬家堡附近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的一棟小樓上;2月7日,在關押地墜樓身亡,終年43歲,墜樓原因至今未知。
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獲得正式平反。2019年9月23日,長篇小說《紅岩》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個人生活


羅廣斌的父親是清末秀才,曾任忠縣教育局長、四川大學監學、忠縣參議長。母親作過中學校長。他同父異母的長兄羅廣文,是蔣介石的嫡系將領。羅廣斌出生於成都忠縣,幼時生活優裕,但無紈絝子弟習氣。資質聰穎,勤奮好學。
哥哥羅廣文
哥哥羅廣文
羅廣斌出世時,父母親均系國民黨員,家裡除在忠縣已有田產數百畝而外,又在成都開始買田置產業。抗戰前夕,被父親送往日本學軍事的哥哥羅廣文,在蔣介石匪軍中以殺“奸匪”奪功(曾在瑞金受傷)嶄露頭角,家庭聲勢就更加顯赫,在重慶、川西洪雅,又陸續買了許多產業。羅廣斌就是在這樣一個向上的、興旺的封建剝削家庭長大,一直被尊稱為“幺老爺”,過著優裕的享受生活。
抗戰時期,為了躲避空襲,羅廣斌隨父親到川西一個小縣洪雅讀初中(1938年)。因為在城市生活得久,15歲(1940年)便和一個貧苦的女同學戀愛,原來以為家庭很愛自己,一定會同意的,但家庭卻堅決反對,理由是不能門當戶對。羅廣斌才開始看清楚了封建家庭、社會對年輕人的壓迫。在家裡被囚禁似的管制,三年多不準戀愛和通信。這三年多中間,羅廣斌開始對封建家庭和社會有了新的看法,一心想離開家庭,脫離封建社會的控制。直到1944年,得到在聯大念書的馬識途的幫助,離開了家庭到昆明聯大附中讀書,重獲自由與光明。

個人作品


名稱首版時間作品類型出版社
《聖潔的血花》
(與劉德彬、楊益言合著)
1950年報告文學華南人民出版社
《在烈火中永生》
(與劉德彬、楊益言合著)
1959年2月回憶錄中國青年出版社
《紅岩》
(與楊益言合著)
1961年12月長篇小說中國青年出版社

人物評價


作為印數達700多萬冊,被翻譯成各國文字傳播,被改編成電影、歌劇、話劇等不同的藝術形式廣為流傳的《紅岩》的作者之一,羅廣斌註定要被寫進歷史。而與書一起被記載入冊的,還有他對封建家庭的背叛、在白公館與國民黨反動派不屈鬥爭、將革命者與作家這兩重身份融合在一起的傳奇。他短暫但轟轟烈烈的一生,給人們留下了許多難忘的記憶。(《重慶晚報》評)

後世紀念


骨灰安放儀式
1976年,粉碎“四人幫”后,羅廣斌獲得平反昭雪。在羅廣斌的骨灰安放儀式上,文化部、全國文聯、中國作協、共青團中央、國家出版局等單位都送了花圈。時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長鬍耀邦,中國作家協會主席茅盾,全國文聯副主席周揚、夏衍林默涵,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華羅庚等領導送了花圈。
羅廣文、羅廣斌故居
羅廣文、羅廣斌故居位於忠縣城區經滬渝高速公路在白石收費站下道,沿白石場鎮進入三匯場鎮,再經過近17公里綿延的鄉村公路的三匯鎮羅嶺村。故居附近原有多處原始巨石景觀,如九節龍、獅子石、硯台石等,可惜都已遭人為破壞,現只留存少量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