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安

中國梁楷書畫研究院院長

李春安先生,山東東平人,1956年生,1974年入伍,任電影放映員,電影隊長,1984年畢業於山東藝術學院國畫系,現為山東美術家協會會徠員,山東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泰山國畫研究院名譽院長,中國梁楷書畫研究院院長。

成長曆程


李春安孩提時代便染指於丹青,中學時代畫藝便名揚鄉里,入伍后,在軍營的天地里,因其藝術特長,一直從事藝術宣傳工作。考入山東藝術學院后,曾多次跟隨張彥青先生遊歷山川江河,深得大師的藝術之真諦,中國藝術,偏重於程式,遵崇家法,故應倡之師造化以糾正師古不化的弊端,既學古不僅要學其樣式,更要學其精神
尤其是在對個人風格有特別期許的時候,李春安深諳此理,從畫以來,常跋涉于山水間,尋找適合自己性情的繪畫語言,也尋找適合自己性情的筆法墨道,如《雁盪山春曉》、《飛瀉三千尺 奔流萬里程》等作品都顯出這樣探索的痕迹,因有登山臨水之感,故而其筆舒意流暢、蒼勁潤滋,氣勢磅礴。精深的國畫功力,使得其獨樹一幟的洛畫技藝愈加精湛,烙畫的工藝之精,有繪畫的丹青之韻,特別是他所烙的人物畫,想《先師孔子行教像》、《潑墨仙人圖》等,神態各異,形象生動,頗具濃筆重彩、細微精密的工筆藝道,親切感人的視覺效果,令人一見鍾情。
他的人物畫達到了“出神入化的”藝術境界。也是是性格使然,具有梁楷遺風,李春安筆下的竹和梅都別具風格,他畫的竹,就那麼兩三棵隨意地迎風而立,卻有著一種“一葉知春”透視效果--群立不依,獨立不懼,茂而不驕,瘁而不屈;他畫的梅,枝潤空靈,於濕潤黑白間富有變化,梅的雄踞古樸、蒼勁自然,一如他的為人。
徠在攀登藝術的殿堂的征途中,李春安虛懷若谷,探微索精,師法自然,承古創新,勤學苦練多年,其畫藝深諳古人之妙,又有自己獨到的筆情墨趣,其畫常見清新簡約,簡而不安,意境幽遠,筆潤墨澤,淋漓酣暢。他的人物畫具有梁楷遺風。觀之讓人頓生空靈超然之感,丹青之韻所營造的美,實在令人動容。

山水佳作


《蛾眉春韻》、《東平湖春曉圖》、《穩如泰山》、《春風雙綠汶河岸》、《早帆驚雁》等作品,在國家、省、市舉辦的畫展中,曾多次獲獎。
《穩如泰山》被萬里委員長收藏;
五疊屏《五嶽獨尊》被我國著名學者豐雲鶴博士收藏至美國;
有些作品被台灣、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友人收藏;許多地方也都收藏了李春安德畫作,
大型洛畫《水滸人物壹佰零八將》等被一些賓館和藝術館作為裝飾壁畫。
許多報刊雜誌曾專題介紹了他的藝術成就及作品,被編入“東方之子”(濃縮人生精華)書畫卷;
1996年5月,濟南電視台對李春安作了專題介紹;
1997年“開放的山東”欄目,也設專題向社會介紹了李春安的藝術成就;
1997年,李春安應邀到新加坡獻藝,舉辦畫展,盛況空前。
他別具一格的洛畫藝術,激情飛揚的繪畫意境,氣勢如虹的山水景象,引起人們極大的興趣和關注,為東方藝術如此的神奇功力而讚歎!為畫中所營造的藝術之美而陶醉!新加坡總統王鼎昌親自到現場祝賀,並親自地接見了這位來自聖人故里的年輕畫家,2002年3月泰安電視台泰山故事的專題進行了報道。齊魯音像出版社發行了李春安和他的洛畫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