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魯

元代著名河防大臣、水利學家

徠賈魯(1297年—1353年),字友恆,元代高平(今屬山西晉城)人,元代著名河防大臣、水利學家。

少年時聰明好學,胸懷大志,長大后謀略過人。1343年詔修遼、金、宋三史,召賈魯為宋史局官。歷任東平路儒學教授、戶部主事、中書省檢校官、行都水監,其間,針對當時“黃河決溢,千里蒙害,浸城郭,飄室廬,壞禾稼,百姓已其毒”,沿河人民背井離鄉,賣兒賣女的悲慘局面,公元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序二品,授以銀章。賈魯親自率人修築黃河,多次領導治理黃河,拯救民眾於洪水之中。

生平簡介


賈魯,字友恆。河東高平(今屬山西)人,是元代著名的河防大臣,也是一位在治理黃河上卓有成效的水利專家。廿八歲時,任東平路儒學教授,又被選為丞相東曹椽、戶部主事。后又奉詔專修遼、金、宋三史,擔任宋史的局官。賈魯擔任中書省檢校官后,針對當時的社會問題提出改革時政的、長達數萬言的主張。元惠宗任命賈魯為行都水監。賈魯領受任務后,繪出了精細的治水圖,同時提出了兩個治河方案。後來採納了賈魯的第二個方案。公元1351年,賈魯被任命為工部尚書、總治河防使,進序二品,授以銀章。賈魯親自率人修築黃河。最後因鎮壓農民起義軍的戰爭中去世,終年五十七歲。
延佑、至治年間(1314-1323)兩次中舉。泰定初年(1324年),任東平路儒學教授,後任潞城縣尹,又升為戶部主事,未及上任,服父喪回籍。后被起用為太醫院都事。時詔修宋、遼、金三史,又調任宋史局官。書成后,遷燕南山東道奉使宣撫幕官。官員考績中名列第一,又調任中書省檢校官。上書指出當時富戶兼并貧民及流亡人口,致使國家租賦收入流失之弊。不久任監察御史,提出御史奏事應直接呈給皇帝,而不應經過其他官員。后升任都事。調任山北道廉坊副使。又被召回任工部郎中,提出關於工程建設的19項建議。至正九年受命主持山東、河南等處行部水監。至正十二年升任中書左丞,次年病卒。享年五十七歲。

活動軌跡


元延至元年間

兩次以徠明經領鄉貢。泰定初,授東平路儒學教授,后改任潞城縣尹,屢升至戶部主事。至正三年(1343),詔修遼、金、宋三史,召賈魯為宋史局官。歷任中書省檢校、檢察御史、山北廉訪副史、工部郎中等職。賈魯曾多次領導治理黃河,拯救民眾於洪水之中。

至正四年五月

黃河決河改道。河水在山東曹縣向北衝決白茅堤,平地水深二丈有餘。六月,又向北衝決金堤,沿岸州縣皆遭水患。今河南、山東、安徽、江蘇交界地區成為千里澤國。為保證運河通航保護山東、河北沿海地區的鹽場不被黃河沖毀,緩和黃泛區民眾的反抗,元政府不得不大規模治理黃河。

至正八年二月

元政府在濟寧鄆城立行都水監,任命賈魯為都水使者,次年五月,立山東、河南等處行都水監,專治河患。丞相脫脫召大臣研討“治河方略”,賈魯力排眾議,主張“河必當治”、“必疏南河、塞北河,使復故道,役不大興,害不能已”。此間,賈魯“考察地形,備其要害”。循行河道,往返數千里,掌握了河患的要害所在,他將觀察所見繪成圖,並提出兩種治河方案:“一是修筑北堤,以制橫潰;一是疏塞並舉,挽河東行,以復故道。”最後決定採用后一方案。至正十一年(1351)四月初四日,詔命賈魯為工部尚書、充總治河防使,進秩二品,授以銀印。徵發民工15萬,軍士2萬,興役治河。

所做貢獻


受命行都水監使

賈魯
賈魯
他受命為行都水監使后,就沿河道實地考察,往返數千里不辭勞苦,取得治河第一手資料,並向朝廷進獻繪圖報告,提出兩個治河方案:一是就決口以下新河道北岸築堤,限制決河橫流,工程量小;一是堵塞決口,同時疏浚下遊河道,挽河回故道,這是事半功倍的做法。儘管他的方案未被採納,而且朝廷又將他調離了行都水監,但他對河患嚴重性的認識促使他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治河主張。至正九年五月,決口之水向東北注入沛縣,沖入大運河,危及漕運和鹽場。這年冬天,脫脫再次出任右丞相后,集群臣會議治河方案。賈魯以都清運使的身份,參加了治河討論會,再次提出自己的兩個治河方案,儘管會上反對賈魯方案和另提方案的大臣不在少數,而賈魯進一步申述了自己的主張。脫脫當機立斷,決定採用賈魯的后一個方案。至正十一年,55歲的賈魯出任工部尚書兼總治河防使,指揮十五萬民夫和二萬士兵,開始了黃河治理史上的著名的“賈魯治河”。

治河成功

賈魯敏達幹練,竭誠行事。他面對奔騰咆哮的黃河,採取疏、浚、塞並舉的方略,疏浚中,凡生地新開,鑿之以通,故道高低,取之以平,河身廣狹,導之以直,淤塞之道,浚之以深,澤水之地,開渠以排洪。塞堵中,凡薄壘之堤,增之以固;決河之口,築堤壩以塞其流。賈魯在三百餘里的治黃工地上親自指揮,督人巡察,宜疏則疏,宜塞則塞,需防則防,需泄則泄,使河槽高不壅,低不瀦(聚水),淤不塞,狂不溢,因勢利導,因地制宜,在堵截山東曹縣黃菱崗大堤決口時,因決口勢大,又遇秋汛,河口刷岸北行,迴旋急,難以堵截,賈魯用27艘大船做一“方舟”,方舟裝石,依次下沉,層層築起“石船大堤”,大堤合龍時,水勢猛急,若自天降,怒吼咆哮,猶撼船堤,“觀者股慄,眾議騰沸”,以為難合,賈魯神色不動,機解捷出,對施工人員“日加獎諭,辭旨懇切,眾皆感激赴工”。經過驚心動魄的大搏鬥,終於完成了黃陵崗浩大截流工程。治河工程從四月二十二日興工,七月就鑿成河道280多里,八月將河水決流引入新挖河道,九月通行舟楫,十一月築成諸堤,全線完工,使河復歸故道,南流合淮入海,治河大功告成。賈魯回朝,向順帝上《河平圖》。

後世評價

賈魯治河成就,受到當時和後人高度評價,順帝授予榮祿大夫,集賢大學士。並命翰林學士歐陽玄撰《河平碑》文,以治河勞積。碑文說:“魯能竭其心思智計之巧,乘其精神膽氣之壯,不惜卒,不畏譏評”、“魯習知何事,故其功之所就如此”,清人徐乾曾說:“古之善言河者,莫如漢之賈讓,元之賈魯”。清代水利專家靳輔對賈魯所創的用石船大堤堵塞決河的方法,非常讚賞:“賈魯巧慧絕倫,奏歷神速,前古所未有”。人們為了紀念他,山東、河南有兩條河均名賈魯河。

治河時間


賈魯主持的這項治河工程,是至正十一年四月開工的,七月完成疏鑿工程,八月放水入故道,九月舟輯通行,並開始堵口工程,十一月,土木工完畢,各種堵堤建成。整個工程計190天。

治河方法

賈魯採取的治河方法是疏塞並舉,先疏后塞,採取先易后難的方案。他考慮到疏浚的工程量最大,但比較容易,乘汛期來到之前,使疏浚工程式控制制在土工範圍內,可大大縮短工期,所以整個治河分為疏浚故河,堵塞黃河故道下游上段各決口、豁口,修筑北岸堤防以及堵塞白茅決口。

第一大工程

第一大工程是疏浚從黃陵崗到哈只口的黃河故道和凹里村到楊青樹的減水河。由於河道的情況有高有低,有寬有狹,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採取不同的疏、浚方法。施工是從白茅口南二里的黃陵岡向東開始的,開新河十里到達南白茅,又開河十里至劉庄村,接入故道,從劉庄至專固浚故道有102里280步,從黃固到哈只口浚故道51里80步。這段幹流工程共長182里。為防止以後堵口合龍后水勢狂怒,特疏浚凹里村減水河,從凹里村向西開生地3里40步,分別不同情況拓寬舊河為82里54步到張贊店,從張貨店到楊青村墾生地13里60步,接入故道。這段減水河共長98里54步。兩者全長280里54步強。

第二大工程

第二大工程是堵塞缺口、豁口,修築堤埽。至正四年河決后,黃河故道兩岸已是千穿百孔,為使河回故道后不致出現決溢險情,賈魯在疏浚了故道和開鑿減水河的同時,先後築塞了專固缺口和凹里減水河豁口四處,從哈只口至徐州300餘里,修缺口107處。同時又興兩岸埽堤工程,北岸因地勢低洼,修築護岸堤防,高寬不等,通長254里71步,其中白茅河口至清州板城補築舊堤,長25里85步,板材到英賢村等處,長133里200步,稍岡至碭山縣,長85里20步,亦思刺店縷水月堤,長6里30步,哈只口至徐州缺口1O7處,共長3里256步。第三大工程是堵塞白茅決口,黃河回故道,這項工程是決定治河成敗的關鍵一役。八月開始向疏浚完畢的故道放水。在這之前,賈魯考慮到決河勢大,又正值秋漲汛期,故在口門西側的北岸築刺水堤二道,總長26里2O0步。用作挑溜減弱口門流勢。又築截河大堤19里177步,其中在黃陵北岸的部分,總長10里41步,在口門西側岸上築上堤伸入水中,修疊埽台,系龍尾埽,直抵龍口;黃陵南岸總長9里160步。刺水堤及截河大堤築得較短,而決河南北寬400餘步。中流深3丈余,水流量比原來增加了十分之八,兩河爭流、在原先河口的地方,河水沖刷著堤岸向北奔流,迴旋湍急,難於下場。如果河水大量湧入決河,將導致故河淤積,前功盡棄。在此關鍵時刻,賈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提出了新的防止河水湧入故河的方案。

治河效果

賈魯
賈魯
賈魯首先採用船堤障水法,逆流排大船27艘,前後連以大桅或長樁,用大麻繩、竹綆綁紮在一起,連成方舟,又用繩索將船身上上下下捆個結實,這時將鐵錨在上流放入水中。又用長達七八百尺的竹綆系在兩岸的木樁上,每根竹綆上或吊二條船或三條船,使船不會順流而下,船身中稍微鋪些散草,裝滿小石頭,用檯子板釘蓋上,再用埽密布合子覆上,或覆上二層,或三層,用大麻繩縛住,再把三道橫木系在頭桅上,都用繩維持住,用竹編成笆籠,裝上草石,放在桅前,約長一丈多,稱為水簾桅。……然後選水性好的民工,每條船上兩個人,執斧鑿,站在船首船尾,只聽岸上擊鼓聲,同時開鑿,沉船阻塞決河口。船沉后,水流入故河道,就再樹水簾,再用前面的方法,然後再如此重複操作。但由於水勢過大,堵口合攏極其驚險,修到河口一二十步時就更加艱難了,決水將大埽沖裂衝陷。這時賈魯表現出驚人的鎮定,依然命令萬餘人扎幫、運埽、疊埽,終於在十一月使龍口堵合,決口的黃河不再泛濫,故道又開始暢通。賈魯在堵口技術上的重大創造——石船堤障水法取得了完全的成功。

治河耗資

整個治河工程耗資是相當可觀的。據統計,所用木樁大約2萬7千根,榆柳雜梢66萬6千根,蒲葦雜草733萬5千餘束,竹竿62萬5千根,碎石2千船,繩索5萬7千根,所沉大船127艘,其餘葦席、竹蔑、鐵線、鐵錨、大針等等物資不計其數。總計用去中統鈔184萬5千6百30錠。工程如此浩大,這在我國古代治河史上是不多見的。人們為了紀念賈魯,特命名河南中牟的一條河為賈魯河。
治河紀念 黃河復歸故道,汴河南流入淮,當地又恢復了生機。百姓為了紀念他,將汴河改名賈魯河,把他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定名為賈魯河村,當地人簡稱為賈河。至今,村裡土地廟仍有“賈魯河”的題字。
現賈河村位於鄭州惠濟區。

河流


介紹

河南境內有一條流淌了兩千多年的河流,它就是賈魯河。翻開河南地圖,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賈魯河發源於新密市,向東北流經鄭州市,至市區北郊折向東流,經中牟,入開封,過尉氏縣,后至周口市入沙潁河,最後流入淮河。它全長255.8公里,我們熟知的金水河、索須河、熊兒河、七里河、東風渠都是它的支流。古時的賈魯河水量充沛,可通舟楫,還時常有洪水泛濫,因此,古人又將它稱為小黃河。今天的賈魯河雖然淺可見底,但它仍是河南省境內除黃河以外最長、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

歷史

賈魯河可稱得上是一條千年古河。有人考證,認為它的前身就是楚漢相爭時的“鴻溝”。據史料記載,鴻溝乃戰國時期魏國所鑿,魏惠王十年(前361年)開通,故道今滎陽市北引黃河水入圃田澤,東流經開封境內,再南下注入潁河,當時開挖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灌溉農田。后又經過二十多年的開發,至惠王三十一年(前339年)連通了濟、濮、濉、潁、汝、泗諸水,成為當時中原大地上的主幹水道,以此為主形成了水路交通網和大面積的灌溉區。因此,鴻溝一帶在當時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成為兵家必爭之地。秦朝末年,楚霸王項羽與漢王劉邦在此對峙,后楚與漢約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者為漢,以東者為楚”。這個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鴻溝就是今天的賈魯河。

重要性

如果“鴻溝”一說屬實的話,那麼賈魯河已有近2370歲的高齡明朝弘治年間黃河再次決口,賈魯河淤塞,明政府在治理黃河的同時,也對賈魯河進行了疏浚,並對河道兩岸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整。至此,賈魯河迎來了自北宋以來第二個漕運的黃金季節,其繁榮達到了頂峰,據說當時賈魯河上的朱仙鎮碼頭日泊船200艘以上,考古學家在此挖掘出相當重量的船錨,證明當時賈魯河上曾行駛過載重量相當大的貨船。穿越歷史的時光,彷彿依稀可見滔滔河水上來往穿梭的船隻,碼頭上正彎腰屈身緊張勞作的民工,岸邊堆滿了來不及搬走的各種貨物和糧食,車水馬龍的街市上傳來陣陣的叫賣聲,船工的號子悠揚而動聽……賈魯河的這種繁盛局面一直持續到清朝中葉,19世紀末黃河再一次泛濫,賈魯河又一次淤塞,此後水流逐漸縮小,終於無法通航,所有的繁華不復存在,成為歷史的過往。落寞而平靜,這種狀態伴隨著賈魯河走過近現代,一直走到今天,雖然它已無法承擔繁重的運輸,但作為鄭州市民生活和工業用水的第二水源,仍然在造福中原。

地理位置

賈魯河在滎陽的走向是自南向北,途中有丁店,楚樓,河王,唐崗等幾座中型水庫分佈於河道,在滎陽東北部向東北改向,北環繞鄭州市區,並從中牟縣、開封市往東南方向。所以在地圖上看似鄭州市離黃河很近,但其轄區有相當一部分卻不屬於黃河流域,而屬於淮河流域。但是,由於滎陽北部地區歷史上曾是黃河溢出造成的沼澤(即滎澤),它與現今的賈魯河河道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