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遼河
大遼河
大遼河,是遼寧省遼河水系渾河與太子河合流后形成的下遊河段的別稱,系指渾河在海城市三岔河與太子河匯合后,由三岔河起始,向西南方向流至營口市永遠角的大遼河口注入渤海遼東灣的下游94公里河段。大遼河主要流經鞍山市、盤錦市、營口市。1958年前大遼河是遼河幹流下游的入海水道,1958年春在外遼河上口進行堵截后,遼河幹流改道盤錦入海,原來的河道僅宣洩渾河、太子河水,從此,大遼河單獨作為渾河、太子河的入海水道,大遼河就是指渾河和太子河匯合之後的部分,最後由營口入海。2019年11月,遼寧省自然資源廳曾一度將大遼河改名為渾河,后因引發民意反彈,重新改為大遼河。有虎庄河、勞動河等支流匯入。大遼河下遊歷史上也稱營川,營指營口,川是河流,主要流經營口一帶。
渾河古稱遼水、小遼水,遼代以後稱為今名,因水流湍急,水色混濁而得名,是遼寧省的主要河流之一,也是遼寧省的精華地區,流域內有瀋陽、撫順等著名大城市。渾河上源又名納嚕水,或稱英額河,瀋陽市附近河段又名瀋水,下游蒲河匯入后又稱蛤蜊河。發源於撫順市清原滿族自治縣灣甸子鎮長白山支脈的滾馬嶺西側,流經清原、新賓、撫順、瀋陽、遼中、遼陽、海城、台安、盤錦、營口等市縣。在三岔河與太子河匯流,又西流入渤海遼東灣,全長415公里,流域面積1.15萬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右岸有章黨河、萬泉河、細河和蒲河等;左岸有蘇子河、薩爾滸河、社河、東洲河、古城子河、拉古河、白塔堡河、紅河等,一般支流多集中在瀋陽以上的中上遊河段,其中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31條。而以東洲河、古城子河、章黨河和蒲河等支流較大。
太子河是遼寧省較大河流之一,位於遼寧省東部。太子河古稱衍水,漢稱大梁河,遼稱東梁河,金時稱無魯呼必喇沙,滿語意為蘆葦河,明稱太子河,清稱太資河,即今之太子河。太子河地名來源於戰國時燕國太子丹。渾河支流,其上游有二源:北太子河源出新賓縣南,南太子河源出本溪縣東,在北甸附近匯合后,西流本溪市、遼陽市,至海城市三岔河附近注入渾河,河水經渾河下游注入渤海遼東灣。長413公里,流域面積13883平方公里,流量106立方米/秒,落差463米。
遼河是我國七大江河之一,發源於河北省承德地區七老圖山脈的光頭山(海拔1490m),流經河北、內蒙古、吉林、遼寧四省區,在遼寧省盤錦市入渤海,全長1345km。遼河源頭在老哈河上,老哈河由西南向東北流,在西安村水文站上游與左側支流西拉木倫河匯合后,稱西遼河,西遼河由西向東流至科爾沁左翼中旗白音他拉納右側支流教來河繼續東流,在小瓦房匯入北來的烏力吉木倫河后折向東南,流至福德店水文站上游匯入左側支流東遼河后始稱遼河。遼河幹流繼續南流,分別納入左側支流招蘇台河、清河、柴河、泛河和右側的秀水河、養息牧河、柳河等支流后,曾在六間房水文站附近分成兩股,一股西行稱雙檯子河,在盤山納繞陽河后入渤海,另一股南行,稱外遼河,在三岔河水文站與渾河、太子河匯合后稱大遼河,穿過大窪縣、大石橋市,於營口市區入渤海遼東灣。1958年春在外遼河上口進行堵截后,原大遼河僅宣洩渾河、太子河水,從此,大遼河單獨作為渾河、太子河的入海水道。
2019年11月21日,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官網“標準地圖服務”欄目披露的《盤錦市地圖1:60萬32開》、《營口市地圖1:67萬32開》中,兩市交界處的大遼河已正式更名為渾河。此外,遼寧省自然資源廳官網“標準地圖服務”欄目公開的省級標準地圖也顯示了上述河流更名后的信息。
此一更改引發輿論關注,在原大遼河下游的營口市,質疑聲音十分激烈。當年12月30日,《遼寧日報》針對澎湃新聞報道的上述消息刊文《遼寧省新版地圖盤營交界渾河改回大遼河》:日前,在剛剛發布的遼寧省標準地圖中,盤錦市與營口市的界河河段原標註為渾河,現已改成大遼河,其入海口也已由渾河口改成大遼河口。至此,由新版標準地圖大遼河及大遼河口改名引發的社會質疑得到了圓滿解決。
大遼河地處遼河下游沖積平原,兩岸土質為壤土和亞粘土沉積,地勢平坦,河道蜿蜒曲折多變,屬彎曲形河道。遇洪水沖刷易造成塌岸,遇特大洪水,河流常發生改道。歷史上遼河有多處自然裁彎的河段,所以舊河道和河汊較多,1888年洪水前,大遼河本與營口縣賞軍台村東向南流,洪水后改道到賞軍台村西,原河道淤塞逐漸墾為農田。1958年遼河堵截后,遼河幹流改道盤錦入海,原來的遼河和渾河太子河交匯的下游仍叫大遼河。遼河泥沙不再輸入,河道泄洪斷面所增大,主槽泄洪能力達1000~2500立方米每秒。全河為感潮河段,大潮可上溯至三岔河以上。整個大遼河的流向是向西南,有三岔河經下坎子、石佛、賞軍台、田莊台、水源、至榮興農場附近,流向折向東南,經鴨島進入營口市,由營口市區流入渤海遼東灣。
大遼河的支流,左岸僅有一級支流勞動河一條,右岸有一級支流南河沿排水總干、新開河、外遼河等3條。
大遼河下遊歷史上也稱營川,營指營口,川是河流,主要流經營口一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