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黨

英國政黨

工黨(Labour Party),英國議會第二大黨。英國兩大主要執政黨之一。英國左翼政黨。2020年4月,基爾·斯塔默當選現任領袖。

1900年2月27日建立於倫敦,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稱工黨。初期是工會組織與費邊社、獨立工黨和社會民主同盟之間的聯盟,只有集體黨員,沒有個人黨員,也沒有明確綱領,宗旨是在議會裡實現獨立的勞工代表權。以後費邊社和獨立工黨的社會改良主義在黨內影響不斷增長。工黨於1918年通過名為《工黨與新社會制度》的綱領和新黨章,將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的社會化列為自己的目標,並開始吸收個人黨員。

簡介


歷史沿革

由職工大會發起創立,初稱勞工代表委員會,1906年改稱工黨。工黨是由工會、合作社組織和社會主義團體聯合組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了自由黨的聯合內閣。20世紀初,力量日益增強。1924年1月,在自由黨的支持下首次組閣,並從此開始與保守黨輪流執政。1997年之後,工黨執政,直到2010年保守黨同自由民主黨組成聯合政府重新上台執政。
2021年5月8日,公布的英國地方議會選舉結果顯示,工黨贏得威爾士議會30個議席,維持其多數席位優勢,將繼續執掌威爾士地方政府。

政策理論

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二戰後推行溫和的改革政策。推行國有化,主張建立福利型國家。加入西方聯盟后,主張打碎舊的英殖民帝國統治體系,廢除貴族院。現主要致力於公共住所、職工福利、失業救濟、弱勢群體、社會保障、公民教育等方面。

組織體系

工黨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代表大會組織,簡稱年會。黨的全國委員會是最高常設機構。工黨的組織結構分為中央執委會、地區委員會、選區委員會和基層俱樂部。政治活動機構包括議會黨團、年會、全國執行委員會和工黨總部。由領袖、議會黨團、議會外組織和總部組成。議會黨團由該黨在下議院的全體議員組成,在野時接受議員選舉產生的“影子內閣”領導,黨的領袖歷來是議會黨團的領導人,執政時為首相。

起源歷史


英國工黨於1900年2月由職工大會(即總工會)發起創立,初稱勞工代表委員會,由隸屬於職工大會的工會組織和費邊社、獨立工黨以及社會民主聯盟組成。1906年改稱工黨。
工黨
工黨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支持政府的戰爭政策,並加入了自由黨的聯合內閣。20世紀初,力量日益增強。1918年2月通過了新黨章,規定除保留原有的集體黨員制度外,還在各選區設立組織以吸收個人黨員。同年6月,通過了由韋伯等起草的綱領性聲明《工黨與新社會秩序》,首次提出要埋葬私有制。
1924年1月,在自由黨的支持下首次組閣,並從此開始與保守黨輪流執政。1945年以前,僅於1923~1924年和1929~1931年兩次短期執政。1945年大選至1951年,組織過兩屆內閣。在此期間,發起重新建立社會黨國際。1964~1970年、1974~1979年,先後組織了4屆內閣。1979年、1983年、1987年和1990年4次大選連遭失敗。
工黨綱領的傳統理論基礎是費邊社會主義。主張生產資料、分配手段和交換手段的公有制,實行計劃管理,以達到公平分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艾德禮工黨政府將此付諸實施,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國家。但20世紀50年代開始,隨著英國經濟的發展,工黨內出現意識形態分歧。右派認為,資本主義已經變了,社會主義應是“增加社會福利,實現社會平等”,而不是以實現生產資料公有化為目的;反對以新的社會制度代替現存的社會制度,主張在現存制度基礎上追求更高程度的完善。
50~60年代,這些思想在工黨內佔上風。但左派仍堅持國有化,認為沒有國有化就沒有社會主義。60年代初,“新左派”從文化上批判資本主義,認為資產階級文化上的統治使人們處在全面異化的狀態中,因此,必須向資產階級發動全面的文化進攻,對資本主義社會實行總體改造。這對70年代后再次活躍起來的工黨左派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後者據此提出國有化還應該加上工業民主化和生活方式民主化,對工黨傳統的社會主義進行了補充。1990年5月工黨提出新的施政大綱,充實了1989年年會通過的調整政策,放棄了老式國有化政策。主張政府必須負責解決教育、培訓、運輸、通信等市場無法解決的問題,社會分配先考慮“創造財富的人”,發展高技術經濟,鼓勵發明創造。在防務政策上,放棄了單方面核裁軍的立場,主張用英國的核武器作為核裁軍談判的籌碼,爭取在2000年消除所有核武器。

組織結構


組織

依入黨方式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個人黨員、工會團體黨員、合作社與社會主義者團體黨員。在其創黨之初(1900)凡欲成為工黨黨員者,僅能透過加入工會或其它社會主義團體方式始能成之;1918年工黨修改黨章於地方增設選區工黨后,淡化其”間接政黨”的色彩,也籌措選區工黨的經費與厚植各選區的實力,增加個人黨員加入的設計。
在工黨內部有三大組織力量:國會工黨、地方組織的選區工黨,與握有九成以上黨員的工會。黨組織結構分為中央級組織、另者為地方級組織。中央級組織包括:全國代表大會,屬工黨最高權力機關、全國執行委員會、國會工黨:為實質權力中心。地方黨部為選區工黨的工黨支部,為最基層組織,是以地方議員選區範圍為單位,每個選區會成立一工黨支部。新工黨(NewLabour)的組織再造計劃是在企圖淡化工會的角色、提升個人黨員權利以及強化黨魁的領導權力,透過黨內投票制度的改變,使工黨轉型為大眾政黨;另則是結構上的重組,推動“執政夥伴計劃”。增加了四個部門:聯合政策委員會、全國政策論壇、政策委員會級地方與行政區政策論壇,取消年會決定所有黨內決策的方針,改由論壇談論的模式來增加各項政策的成熟度。
原工黨黨首布萊爾
原工黨黨首布萊爾
工黨的組織由領袖、議會黨團、議會外組織和總部組成。在野時每年選舉領袖,並設副領袖;執政時可不改選,也不設副職。議會黨團由下院全體工黨議員組成。每屆議會開始即選舉領袖、副領袖和總督導員。在野時,由領袖、副領袖、下院議會黨團主席、上院工黨領袖、兩院總督導員以及工黨議員代表等組成議會委員會,領導議會黨團活動。執政時,則由工黨內閣代替,另設聯絡委員會與後座議員保持聯繫。在議會外,全國代表大會(工黨年會)是工黨的最高權力機構。下設全國執行委員會、區域會議、選區組織和全國勞工理事會。工黨總部是行政機構。黨員600餘萬人,90%以上為工會集體黨員,也有部分知識分子,中小資本家,職工大會系該黨主要支柱。領袖托尼·布萊爾(1994年起)。

黨魁選舉

國會黨團有30%選票,地方黨部30%選票,工會則是40%選票。
2008年領袖競選
2008年5月17日,英國財政大臣布朗17日正式宣布接受工黨領袖提名。他當天在倫敦舉行的工黨提名集會上說:“我正式接受這一提名,接受它所賦予的責任以及為英國人民服務的機會。”
布朗獲得工黨353名議員中313人提名,占工黨議員總人數的88%。他的競選對手麥克唐納只得到29名議員支持,沒有達到最少45名議員支持的法定人數,不得不宣布退出競選。布朗隨之成為工黨領袖職務的唯一競選者。
布朗在提名集會上說,他為自己得到這麼多同事的支持而感到高興。他說,這向英國民眾表明,“作為新工黨,全黨團結一致,決心不倒退,而是勇往直前”。他表示,將重建英國民眾對政治的信任,明確新政府的工作重點,如教育、國民醫療保障體系和住房等。
英國前首相布萊爾5月10日宣布辭去工黨領袖職務,並將於6月27日辭去首相職務。財政大臣布朗隨即於11日宣布競選工黨領袖。根據規定,本屆工黨政府的任期到2009年5月屆滿,因此布朗當選工黨領袖后將自動成為首相,直至本屆工黨政府的任期結束。
5月17日,英國財政大臣戈登·布朗在倫敦發表講話。當日,布朗正式宣布接受工黨領袖提名。截至目前,布朗已獲得工黨353名議員中313人提名,占工黨議員總人數的88%,成為工黨領袖職務的唯一競選者。

工會聯繫

工黨同工會之間始終保持著特殊關係。經費主要來自工會的捐助,絕大部分黨員是工會會員。多年來工黨黨員人數一直處於600~700萬之間,其中個人黨員約60~70萬。

分裂與合併


工黨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追隨自由黨。在第一次大戰中支持政府進行帝國主義戰爭,並加入戰時聯合政府。1924年1~10月,1929~1931年拉姆齊·麥克唐納先後兩次組織工黨政府。1931年8月,第2屆工黨政府試圖用削減失業補助金和其他社會事業費來應付嚴重的經濟危機,遭到工人群眾反對,被迫辭職。麥克唐納及其追隨者公開倒向資產階級。工黨發生分裂。
1932年獨立工黨退出,工黨不得不改變綱領和更換領導人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幾年間,工黨同英國共產黨和獨立工黨建立聯合陣線,反對法西斯主義、戰爭威脅和國內反動勢力。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后,工黨支持政府進行戰爭,於1940年加入戰時聯合政府。
1945~1951年,C.R.艾德禮組成第3屆工黨政府,支持美國的對外政策,反對社會主義國家和各國人民的解放運動,但被迫承認印度、緬甸等國獨立。在國內推行“民主社會主義”,用對資產階級提供補償的辦法將英格蘭銀行和一系列企業部門國有化,改革社會保險、衛生保健等項制度。第3屆工黨政府垮台後,工黨內部發生了長時間的思想鬥爭,以H.蓋茨克爾為代表的右翼要求修改黨章中有關生產、分配和交換手段公有的條文,放棄國有化政策,左翼則主張實行更具有社會主義性質的社會經濟政策。H.威爾遜領導的第4屆工黨政府和威爾遜與J.卡拉漢領導的第5屆工黨政府採納了混合經濟的概念;所奉行的國內政策同保守黨的國內政策的區別已越來越小。第5屆工黨政府垮台後,黨內主張國有化的左派與主張混合經濟的溫和派之間的鬥爭尖銳化。
1981年3月溫和派退出工黨另組英國社會民主黨,工黨又一次出現分裂。
1997年~2010年組織了連續四屆內閣,成為了工黨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一次。
2010年5月英國下議院選舉失敗,英國工黨重新成為在野黨。

主席簡介


1951年2月20日,布朗出生於格拉斯哥附近的小鎮柯科迪。
布朗從小在柯科迪鎮目睹貧窮的醜陋面長大,造就了他的人生觀。後來,他多次談起童年時看到生活困窘的人們向父親求助的經歷。“作為牧師的兒子,你總是能看到生活的真實一面,你看到那些喪親的、貧窮的、悲苦的人紛紛踏進父親的大門。”布朗在一次接受電視採訪時這樣說。
16歲時,勤奮好學的布朗獲得了蘇格蘭著名學府愛丁堡大學的獎學金,成為當時年齡最小的大學生。同一年,作為大學新生,在學校橄欖球比賽中的一次意外致使他左眼失明,直到現在他演講時,都必須使用特大號字體列印講稿,這一經歷據稱對他的性格形成影響深遠。那次受傷增強了他一定要成功的決心。20歲那年,布朗以優等生的傲人資歷從愛丁堡大學歷史系畢業,然後繼續在愛丁堡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1918年~1929年工黨和蘇格蘭政治變遷》。
畢業后,布朗先後在愛丁堡大學和格拉斯哥技術學院任教,后擔任蘇格蘭電視台記者。
前任英國工黨黨首米利班德
前任英國工黨黨首米利班德
1979年,布朗首次接觸政治,參加議員選舉,但敗在保守黨候選人手上。4年後,布朗成功當選下議院議員,與另一位新當選的工黨議員共用一個辦公室,那人就是布萊爾,從此開始了與布萊爾20多年恩怨交織的交往。年輕有為的布朗成為工黨的希望之星,與布萊爾一起塑造了新工黨的形象。雖然當時工黨尚未執政,布朗在影子內閣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1992年起他出任影子內閣財政大臣。1997年,布朗成為布萊爾政府的財政大臣,開始了政治生涯輝煌的一頁。

經費來源


介紹

英國工黨主要收入分兩部分,一是中央黨部收入,其次則為選舉基金。

中央黨部

主要來源自工會捐款、地方黨部上繳之一般黨員會費、政府補助、及其它個人與團體捐助。工會捐款來自800萬會員與58的加盟工會的政治基金,占工黨總收入的七成至八成。

大選經費

平均工黨的選舉基金約佔九成是來自工會的捐款。

現今地位


1997年大選取得國會最多數,重掌政權;在2005年大選繼續過半,已是連續三屆執政。工黨由於2010年5月英國下議院選舉失敗而成為在野黨。
黨內代表人物
麥唐納(RamsayMacDonald,1866-1937)
艾特里(ClementAttlee,1883-1967)
卡拉
JamesCallaghan,1912-2005)
戈登布朗(Gedon Brown,1951-)
布萊爾(TonyBlair,1953-)
埃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1970-)

關於工黨


屬性

英國工人運動興起較早,起初按行業建立了各種工會組織,1868年進一步成立了全國性的統一組織——職工大會(工聯),1900年成立了“工人代表委員會”並推選出自己的黨選候選人,1906年組織正式改名為工黨。工黨是由工會、合作社組織和社會主義團體聯合組成的,黨員都是通過上述組織集體加入。
英國有共產黨。
英國工黨是比較左傾的政黨,以維護工人利益為口號,但還是一個資產階級政黨,不奉行馬克思主義。

經濟問題

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到2008年6月27日執政將滿一年。在過去52個星期中,他從夙願得償、廣受支持到四面楚歌,歷經大起大落。
眼下工黨急於擺脫財務困境,捐款大戶卻不願再為布朗政府打開錢包。諸多捐款者發出警告,不願再支持布朗領導的工黨。風險投資家龍尼·科恩爵士和英國前科學大臣戴維·塞恩斯伯里勛爵等工黨重要資助者曾威脅說,到本月底就不再出錢幫工黨付賬,一度把工黨逼到破產邊緣。
工黨幾經努力,才說動各路“財神爺”,幫它暫時擺脫財務窘境。科恩出資10萬英鎊(約合20萬美元),塞恩斯伯里則承諾幫工黨支付部分員工今後的薪水。
但工黨仍無法樂觀。面對2400萬英鎊(約合4800萬美元)赤字,工黨總書記雷·柯林斯承認,工黨財務狀況依然“危險”。一旦失去資助者們支持,工黨備戰下屆議會選舉能力必將大降。
英國下屆議會選舉雖然最遲定於2010年5月舉行,但財務方面“無米之炊”已然讓競選活動捉襟見肘。工黨無力雇傭員工,只能依賴志願者們助選,導致本黨議員競選者聲勢難與對手匹敵。現有員工則擔憂,如果工黨未能開拓新財源,他們可能難逃“下崗”境遇。《衛報》分析說,布朗民意支持率直線下跌和一系列針對工黨獻金醜聞調查,導致捐款者們疏遠工黨。一直處於600~700萬之間,其中個人黨員約60~70萬。

黨員情況


英國工黨的黨員主要為工人和中產階級。

新出黨魁


工黨在星期六(2010年9月25日)選出了新領導人,在曼徹斯特舉行的工黨大會上,40歲的前氣候變化部長埃德·米利班德擊敗他的哥哥,獲選為新黨魁。埃德(Ed Miliband)昨天是以極微弱多數勝出的,他的得票率為50.65%,而其勁敵、前外交部長戴維·米利班德(David Miliband)的得票率49.35%,雙方只有1.3%的微差。工黨這次選舉非常激烈,除了米利班德兄弟外,還有前兒童、中小學與家庭部長鮑爾斯、前衛生部長伯納姆和工黨左翼成員阿博特參與競爭。不過米利班德兄弟角逐,加上他們的支持率十分接近,使得選戰呈現白熱化。埃德在接受黨魁任命的演說中說:“今天的選舉翻開了新的一頁,這是因為,新的一代已經走上為我黨服務的舞台,而且,我也希望最終能為我們的國家效命。今天新一代的工作開始了。”米利班德兄弟年齡相差4歲半,曾就讀於同一所中學,畢業於牛津大學,又同在布朗內閣任職,是英國政壇自1938年以來首對“內閣兄弟”。雖是親兄弟,兩人立場卻鮮明不同。戴維深受前首相布萊爾器重,是“新工黨”理念制定者之一和堅定支持者。在布萊爾治下,工黨政治口號改為“新工黨、新英國”,黨章中撤銷涉及公有制的條款,工黨與工會逐漸疏遠,與中產階級關係逐漸密切。
而埃德尋求工黨“回歸”,批評“新工黨”理念,指責這一理念指導下的工黨政府未能提供足夠就業機會和有效縮小貧富差距。
作為在野黨,工黨新黨魁的最重要任務是對保守黨和自民黨聯合政府下月宣布的大幅削減公共開支計劃作出回應。
2015年5月8日,英國大選中保守黨以壓倒性優勢獲勝。當天,敗選的工黨領袖米利班德、自民黨領袖克萊格、英國獨立黨領袖法拉奇都宣布辭職。
2015年9月12日,66歲的傑里米·科爾賓擊敗另外三位候選人,以接近60%的得票率當選英國最大反對黨工黨的新任黨魁。
英國工黨2020年4月4日宣布,基爾·斯塔默當選工黨新一任黨首,接替傑里米·科爾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