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
漢語漢字
灰,漢語常用字,最早見於甲骨文,讀作huī,其本義為草木等固體完全燃燒形成的粉塵狀物質,后引申為粉塵、草木燒透后的顏色、無熱量的、寂滅的、無生機的等含義。
〈名〉 (會意。從手,從火。意思是火已熄滅,可以用手去拿。本義:火灰) 同本義 灰,死火餘燼也。——《說文》 毋燒灰。——《禮記·月令》。注:“火之滅者為灰。”火過為灰。——《字彙》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滿面塵灰煙火色。——唐· 白居易《賣炭翁》 紙灰之類。——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灰飛煙滅。——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又如:灰滅(灰沒。像灰燼般地被消滅);灰櫬(盛放骨灰的木匣,亦指骨灰);灰罐(灰礶。盛墨的罐子);灰枵(灰燼和腐木。喻消亡);灰火(火灰);灰末(灰粉) 灰塵 民間食鹽,雜以灰土。——《宋史·食貨志》 已衄而灰。——《韓非子·說林上》 素醰灰絲。——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名詞 | 火灰。 | ash | 毋燒灰。——《禮記·月令》。 火過為灰。——《字彙》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 灰滅、灰罐、灰火 |
灰塵。 | dust | 民間食鹽,雜以灰土。——《宋史·食貨志》 已衄而灰。——《韓非子·說林上》 | 灰壤、灰朴朴 | |
石灰的簡稱。 | lime | 所在近山皆有之,燒青石為灰也。——李時珍《本草綱目·金石三·石灰》 | 灰戶、灰酒、灰土 | |
灰漿。 | mortar | |||
特指蘆草灰。 | 畫隨灰而月運闕。——《淮南子·覽冥訓》 | |||
特指古代候氣的葭灰。 | 朕一臨寰海,四換星灰。——《冊府元龜·帝王·明罰三》 | |||
動詞 | 燒毀,燃燒。 | burn | 不灰之木。——《抱朴子·釋滯》 | 灰焚、灰死 |
碎裂。 | take to pieces | 童麋觸犀,灰其首。——揚雄《太玄·童》 | 灰首、灰殞 | |
用灰洗濯。 | 冠六升,外畢,鍛而勿灰。——《儀禮·喪服》 | |||
指塗刷。 | 房頂得灰一灰了。——歐陽山《高幹大》 | |||
形容詞 | 灰色,白色和黑色的混合色。 | gray | 面色灰死。——《聊齋志異·促織》 虎口脫餘生,驚喜泣相語……扶床面色灰,謬言不畏懼。——黃遵憲《潮州行》 | 灰黲、灰鼠 |
沮喪。 | disheartened | 直氣自消瘴,遠心無暫灰。——張祜《走筆贈許玖赴桂州命》 成自經訟系,世情盡灰,招周偕隱。——《聊齋志異·成仙》 | 灰頹、灰氣 | |
指輩分小(常為貶義)。 | junior | 灰孫子 | ||
暗淡,懊喪。 | gloomy | 灰念、灰啞 | ||
骯髒。 | dirty | 灰容土貌 |
【卷十】【火部】
灰,死火餘燼也。從火,從又。又,手也。火既滅,可以執持。
【卷十】【火部】
灰,死火餘燼也。
《漢書》曰:死灰獨不復然乎。
從火,從又。
會意。呼恢切。古音在一部。
又,手也。火既滅,可以執持。
說從又之意。
【巳集中】【火部】
《唐韻》:呼恢切。《集韻》《韻會》《正韻》:呼回切,並音虺。《說文》:死火餘㶳也。從火從又。
又手也。火旣滅可以執持。《禮·月令》:毋燒灰。註:為傷火氣也。火之滅者為灰。
又《內則》:冠帶垢,和灰請潄。衣裳垢,和灰請澣。《周禮·地官·掌炭》:掌灰物炭物之徵令,以時入之,以權量受之,以共邦之用。凡炭灰之事。《後漢·杜篤傳》:皤康居灰珍奇。
又葭灰。《前漢·天文志》:氣之法,竹為管,葭莩為灰,為室三重,布緹幔,木為案,內庳外高,加律其上,氣至灰飛。
又劫灰。《高僧傳》:漢武穿昆明池,得黑灰,問東方朔,朔曰:可問西域梵人。後竺法蘭至,問之,云:此劫火灰也。
又自然灰。《酉陽雜俎》:凡雕刻琉璃,先以自然灰煑令軟。藏器曰:灰生南海,狀如黃土,可澣衣。玉石以此灰霾之,爛如泥。
又不灰木。《太平寰宇記》:俗為鋌子,燒之成炭,而不灰。
又葉呼侯切。楊方《合歡詩》:生為倂身物,死為同棺灰。秦氏自言至,我情不可儔。
又葉荒壷切。《陳琳·柳賦》有孤孑之細柳,獨幺枰而剽殊,隨枯木於爨側,將置於土灰。《說文》本作。
《康熙字典》書影 | 《康熙字典》書影 |
《說文解字》書影 | 《說文解字注》書影 |
灰
灰
篆書 | 隸書 | 行書 | 草書 | 楷書 |
字形演變
甲骨文“灰”
灰,會意字。“灰”與“燼”同源,後分化。灰,甲骨文(如圖)=(手持棍棒)+(火堆),從火,從又(手形),表示手持棍棒撩撥火堆,使火堆充分燃燒。本義為物質燃燒后殘留的粉狀物。《說文》:“死火餘燼也。從火,從又。又,手也。火既滅,可以執持。”說的是火滅之後,餘燼可以用手執持。《禮記·月令》:“(仲夏之月)令民毋艾藍以染,毋燒灰,毋暴布。”鄭玄注“火之滅者為灰。”“灰”也可以指木炭或石炭。由灰的形狀引申指塵土,由灰的顏色引申指介於黑白之間的一種顏色,由熱火化為冷灰可比喻沮喪、消沉。“灰”為名詞,還可用為動詞,指燃燒、燒毀。秦漢文字(圖1、圖2、圖3、圖4)字形為右手取火之形,后(圖5)右手形演變成“十”,寫作“灰”。
字頭 | 小韻 | 聲符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韻目 | 韻部 | 擬音 | 聲調 | |
---|---|---|---|---|---|---|---|---|---|---|
上古音系 | 灰 | 灰 | 灰 | 之 | hmɯː | |||||
廣韻 | 灰 | 灰 | 呼恢 | 曉 | 灰 | 灰 | 平聲 | |||
蒙古字韻 | 灰 | xuɛ̆ | 平聲 | |||||||
中原音韻 | 灰 | 灰 | 曉 | 齊微合 | 齊微 | 陰平 | ||||
洪武正韻 | 灰 | 灰 | 呼回 | 七灰 | 灰 | 平聲 |
◎ 贛語:fwai1 灰頭土面
◎ 客家話:[沙頭角腔] foi1 [梅縣腔] foe.1 [陸豐腔] foi1 [東莞腔] foi1 [寶安腔] foi1 [客英字典] foi1 [台灣四縣腔] foi1 [客語拼音字彙] foi1 [海陸腔] foi1
◎ 粵語:fui1
灰塵、灰心、銀灰、灰暗、灰燼、灰漿、石灰、死灰、洋灰、草灰
灰飛煙滅、灰軀糜骨、灰身粉骨、灰頭草面、灰頭土臉、灰頭土面
ashes; dust; lime, mor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