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試金石的結果 展開

試金石

用於鑒別黃金的碧玄岩

一種黑色堅硬的石塊,用黃金在上面畫一條紋,就可以看出黃金的成色。礦物學名稱為碧玄岩,又稱燧石板岩、硅質板岩等。屬玄武質噴出岩,緻密堅硬,呈黑色。作為觀賞石以通體黝黑者為優,若其上又有如遊絲狀的金線,則為上品。試金石形態各異,有的圓潤如卵,有的布滿波紋狀的坑凹起伏,有的留有如同人指甲掐過的痕迹,成為“指甲痕”。

比喻精確可靠的檢驗方法和依據。

出土文物


試金石
試金石
右圖是出自甘肅的齊家文化石斧,該石斧色澤漆黑,用黃金在石斧上划時,會出現一條黃色的划痕。

礦物成分


試金石是指一種可用來鑒別黃金的石塊,礦物學名稱為碧玄岩。用作試金石的石塊大都是緻密堅硬的黑色硅質岩,如硅質板岩、燧石岩等。燧石岩由蛋白質、玉髓微晶石英組成,緻密堅硬,貝殼斷口炭色或黑色,常呈層狀、條帶狀、凸鏡狀或結核狀產出,燧石條帶或結核常產於碳酸鹽岩層中。新疆的古宗金銅遺址附近的暗色硅質岩卵石,戈壁灘上俗稱“沙漠漆”的風成帶棱石的暗色硅質岩和南京的黑色雨花石等,經過磨製都可加工成為很好的試金石。

測試黃金


試金石
試金石
古代對黃金的真偽和成色的鑒定是靠在試金石上刻劃來鑒別的。用試金石鑒別黃金成色的方法,在傳統黃金鑒別方法中,由於有一系列的對金牌可以作對照,比起簡單的掂重、聽聲、指甲刻畫、看斷口的方法,更加嚴謹、可靠。因此,即使是在現代,它仍然是一些銀行和金店專業鑒定人員的主要鑒定方法之一。但是在後來科技發展的推動下,與電子探針法、X射線熒光法等精確方法相比,非常依靠鑒別者眼力的試金石法,在精確度等方面已顯現劣勢,開始逐步退出這片舞台了。
黃金在試金石上刻劃留下的黃金粉末的顏色,礦物學上稱為條痕,而以礦物末(條痕)的顏色來區別礦物,也是現代礦物學中常用的方法。黃金質軟,很容易刻劃出條痕。試金石顏色愈深,磨得愈光滑、平整,刻劃出來的條痕愈清楚。它通常由黑色燧石或硅質板岩製作,硬度約為6.5,質地細膩。用試金石鑒別黃金成色的原理就是根據條痕的反射率和色澤的判別來判斷,故有“平看色,斜看光”的口訣,是一種比色法。將黃金試樣在試金石上劃出條痕,然後將一系列標準成色的對金牌也在同一試金石上劃出條痕,以平看顏色主體為主、斜看浮光為輔的看色法目視比較,直至對金牌的條痕和試樣條痕一致,此時對金牌成色即為試樣成色。這種比色操作,必須由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師傅來進行,而且由於清色金、小混金、大混金的色澤有異,還需要分別選用清色金、小混金、大混金對金牌。選擇了正確系列的對金牌,還要從12到24K共20多塊對金牌中逐一比對。對操作者專業素質要求高、對金牌的系列和數量有限是這種方法的缺憾,畢竟金飾的成分隨科技進步日趨複雜,佔有大比例人為因素的試金石檢測方法已經無法憑藉有限數目的對金牌來應對高精度、高迷惑性的鑒別問題了。

試金方法


試石要凈

磨洗時最好用凈水,磨後用清水沖凈,敷油前後都要保持石面清潔。拿石要拿兩端,手指不要接觸石面,注意不要沾染灰塵和污濕潮氣(尤其是口中氣手中汗),否則不易著色。所用之油也要潔凈,蓖麻籽要去掉外殼,用綢布將麻籽仁包好並擠碎,使油從布紋縫隙中浸出。油包不用時應放置在有蓋的瓶、盒內,防止沾染灰塵。

敷油要勻

敷油時要用力塗抹均勻,石面要分兩半使用,油道長至試金石兩端,寬以2厘米(公分)為宜,油道的邊緣要直、齊,要與試金石的邊緣平行。與沒有抹油的另一半形成截然的分界,這樣才能使所磨的金道長短一致。

油麵要平

敷油后要用潔凈的綢布把浮油拭去,使所沾之油為簿簿的一層,但也不可擦得過干,過干不易著色,過厚易滾油並起黑色。把金在試金石上面一劃,則有色,有痕。“平看色,斜看光,細聽聲”。金中含銀多,性軟,在試金石上呈青色;金中含銅多,則硬,在試金石上一劃則發聲。如有標準金牌,與那痕迹一比,立見分明。
用試金石磨道時,一般左手握石,右手拿金,握石要拇指在上,余指在下,敷油的一半在上面,將石橫在手中握牢,穩定在桌面上不要活動。磨道時要將實物或對牌緊緊頂住石面,拿金的右手,要用腕力。所磨之道一般2厘米長、0.5厘米寬。所磨次數,大件(條、錠)以20次左右為宜,小件以十幾次為宜。磨時要按順序從一端逐步鋪開,避免重複塗磨。實物道與對牌道要長、寬一致,以便於比較色澤。

引申詞義


指檢驗某物(可以是理論、實物、技能)是否達到某一高度的檢驗者。

詞語應用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四折:“這裡,端的,現放著試金石。”
蔡東藩《清史演義》第二回:“自古英雄豪傑,不經心志之拂亂,未必能奮發有為,故敵國外患之來,實磨礪英豪之一塊試金石也。”
名言:苦難是人生最好的試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