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石

中國四大名石之一

昆石產於崑山市玉峰山,即馬鞍山中。馬鞍山所產之石與眾不同,舉世獨奪,所以稱為巧石,又名玲瓏石。又稱崑山石,因產於江蘇崑山的玉峰山而得名。昆石開採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歷來被視為藝術欣賞品。在馬鞍山麓亭林公園東側兩個方亭內,陳列著最大的兩座昆石。東亭內的名曰“春雲出岫”,西亭內的名曰“秋水橫波”。嶙峋冰清,體態飄逸。系石英脈晶洞中長成的晶簇體,呈網脈狀,晶瑩潔白,剔透玲瓏,少見大材。

昆石與靈璧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又與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稱為“江蘇三大名石”。在奇石中佔據重要地位。數量稀少,市場上難見蹤影。很多石友只能在資料上見到昆石。

主要種類


昆石
昆石
昆石有10多個種類,分別按其形態特徵命名為雞骨峰、楊梅峰、胡桃峰、荔枝峰、海蜇峰、雪花峰等。昆石毛坯外部有紅山泥包裹,須除去酸鹼,從開採到加工成品需要一段時日。

歷史沿革


昆石
昆石
昆石的開採、觀賞、珍藏,可追溯到西漢,已有2200餘年歷史。昆石歷代都受 到文人雅士的喜愛,他們都以得石為榮,甚至不惜以重金求取。得石后給石取名,吟詩作賦,讚譽不絕。如宋代大詩人陸遊在他的“七律”詩中有“雁山菖蒲崑山石,陳叟持來慰幽寂。寸根蹙密九節瘦,一拳突兀千金值”之句。元代詩人張雨在《得崑山石》一詩中有“昆邱尺璧驚人眼,眼底都無蒿華蒼。孤根立雪依琴薦,小朵生雲潤筆床”等。昆石自古以來一直受到達官貴人、文人雅士的寵愛和收藏。元、明時期已作為饋贈親友的高檔禮品。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化的發展,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昆石也為普通百姓喜愛和收藏。
崑山石的開採歷史悠久,宋代《雲林石譜》中已有介紹。首先將山洞中的白雲岩毛坯採下后,先在太陽光下曝晒五、六天,使其粘附在外表的紅泥發硬剝落,再用鹼水反覆沖刷,並仔細剔除石孔內的泥屑石粒;然後,用一定濃度的草酸洗去石上的黃漬,並曬乾。這樣,在陽光照耀下,崑山石便成為潔白如雪、晶瑩似玉的觀賞精品。
昆石與太湖石、雨花石並稱為“江蘇三大名石”,開採歷史已逾千年。其色雪白,給人以純潔的美感,又因產出極少,自宋代以來歷來被視為供石中的上品。

組成成分


昆石的組成是距今五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海相環境的產物,也是太湖地區最古老的山脈岩層。昆石的岩性是白雲岩,水晶晶簇體組成。主要成份有二氧化硅99.46%,三氧化二鐵0.44%,氧化鈉0.08%,氧化鈣0.02%,莫氏硬度七度。

形成成因


大約在幾億年以前,由於地殼運動的擠壓,崑山地下深處岩漿中富含的二氧化硅熱溶液侵入了岩石裂縫,冷卻后形成石英礦脈。在這石英礦脈晶洞中生成的石英結晶晶簇體便是昆石。

收藏價值


昆石
昆石
“孤根立雪依琴薦,小朵生雲潤筆床”,這是元朝詩人張雨在《得崑山石》詩中對昆石的讚美。昆石,因產於江蘇崑山而得名。主要出自於城外玉峰山(古稱馬鞍山)。它與靈 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譽為“中國四大名石”,又與太湖石、雨花石一起被稱為“江蘇三大名石”,在奇石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由於其晶簇、脈片形象結構的多樣化,人們發現它有“雞骨”、“胡桃”等十多個品種,分產於玉峰山之東山、西山、前山。雞骨石由薄如雞骨的石片縱橫交錯組成,給人以堅韌剛勁的感覺,它在昆石中最為名貴;胡桃石表皺紋遍布,塊狀突兀,晶瑩可愛。此外還有“雪花”、“海蜇”、“荔枝”、“荷葉皴”等品種,多以象形命名。昆石總的看來是以雪白晶瑩,竅孔遍體,玲瓏剔透為主要特徵。
昆石的開採歷史很悠久,宋代《雲林石譜》中就已作介紹。它的採制大致要經過選坯、曝晒、沖洗、剔泥、雕琢、浸泡等複雜工藝,方能完成,又因數量一直很少,故頗為名貴。玉峰山高才82米,方圓不過三華里,經過上千年不斷采覓,現在山表已很難看到石坯了。
昆石
昆石
昆石一般大小僅尺許,大者極少見,據《清秘藏》作者介紹,他在嘉靖年間見到一塊昆石,高有丈許,方七八尺,下半部狀若胡桃塊,上半部乃雞骨片,色白如玉,玲瓏可愛,后被松江一大姓以八十千錢買去了。現崑山亭林公園有兩座一人高的昆石立峰,為明代舊物,一為“春雲出峋”,一為“秋水橫波”,陳列在顧炎武紀念館前亭子中。這二株巨石,窈窕玲瓏,竅孔遍布,是碩果僅存的巨峰佳品。更多的昆石小品則為民間所收藏,成為案幾清供之品。孤根立雪依琴薦,小朵生雲潤筆床”,這是元朝詩人張雨在《得崑山石》詩中對昆石的讚美。
一塊晶瑩潔白的昆石再配上紅木基座便可使得其格外典雅古樸,玲瓏剔透。真可為“極天斧神鏤之巧,融自然藝術之奇”的天然工藝觀賞精品。將它置於案几上能使您“眼見尺璧,如臨蒿華”,悅人耳目、怡人心神”之感覺。昆石被崑山市政府列為“崑山三寶”之首(昆石、瓊花、並蒂蓮)。如今高達尺余的昆石已屬稀有,連二十厘米以下的昆石也很難尋覓。
昆石屬於歷史悠久、獨特珍貴、稀有、存世量小、流傳範圍小、不能再開採的石種,所以喜歡的石友最好趕早收幾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