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肛肌
提肛肌
提肛肌在人體是變異較大的肌肉,一般認為由髂尾肌和恥尾肌兩部分組成,恥尾肌又分為提肌板和肛門懸帶二部。提肛肌左右各一,兩側在肛管處連合成一個漏斗狀的盆底,將骨盆口大部分封閉。提肛肌寬扁而薄,起於骨盆的前壁和側壁,肌纖維向下內行,在對側接近中線時成腱性纖維與對側交叉,交叉線稱肛尾縫。
盆徠底的提肛肌包括恥骨尾骨肌(與恥骨直腸肌組成恥骨直腸韌帶),迴腸尾骨肌,和坐骨尾骨肌。恥骨直腸肌特別重要,因其收縮可使肛門直腸角保持近90°,此角在保持排便節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肛門直腸角
圖二
圖二
盆底徠的提肛肌包括恥骨尾骨肌(與恥骨直腸肌組成恥骨直腸韌帶【圖二】),迴腸尾骨肌,和坐骨尾骨肌。當然,也有變異的情況存在。恥骨直腸肌特別重要,因其收縮可使肛門直腸角【圖一】保持近90°,此角在保持排便節制中起很大的作用。
(1)髂尾肌:起自坐骨棘和盆筋膜腱弓(白線)的後部,其前部肌束在肛尾縫處與對側相續,後部肌束附著於骶骨下端,正中肌束附著於肛門和尾骨之間。
(2)恥尾肌:是提肛肌的重要部分。起於恥骨背面,盆筋膜腱弓前部,兩側肌束在肛尾縫交叉成一緻密的腱膜,對盆腔臟器有堅強的支持作用,少數纖維不交叉直接附著於尾骨尖。恥尾肌纖維在靠近肛管直腸結合處時,沿肛管向下延伸,形成肛管的縱肌。恥尾肌又分為提肌板和肛門懸帶兩部。①提肌板:分內外兩部,其內側稱為提肌腳,腳的內緣呈“U”型,圈成提肌裂隙,並與隙內的直腸頸借裂隙韌帶相連,提肌腳的後方有肛尾縫。肛尾縫在排便活動中起重要作用,因該縫如同“寬聚帶”一樣,提肌腳收縮時,它變窄拉長,提肌裂隙擴大,拉緊裂隙韌帶,間接地開大了直腸頸內口,使直腸內糞便進入直腸頸。②肛門懸帶:提肌板在提肌裂隙的周緣急轉而下形成垂直方向的“肌袖”,稱為“肛門懸帶”。它繞直腸頸和固有的肛管,下端穿外括約肌皮下部,附著於肛周皮膚。提肌板收縮時,懸帶相應地向外上方退縮、上提並擴大直腸頸和固有肛管;外括約肌皮下部被拉至內括約肌下端的外側,肛門張開,以利排便。
提肛肌是隨意肌,由第3、4骶神經支配。提肛肌是盆膈的主要部分,功能比較複雜,其功能主要由恥尾肌來體現,它的功能主要使肛管頸部擴張,並有固定肛管的作用。肛門懸帶固定直腸頸於垂直位,而裂隙韌帶從水平方向給予支持。當用力排便時,提肌板收縮,裂隙韌帶緊張,密閉了提肌裂隙,防止腹內壓的作用。但在慢性腹內壓增加並超過了上述結構的負荷極限時,將會導致肛尾縫過度伸展,提肌裂隙擴大,提肌板下塌,裂隙韌帶鬆弛以及肛門懸帶斷裂,肛管因失去了支持而發生脫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