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祿壽喜

道觀宮殿

福祿壽喜是天界分別掌管降福施祥、功名利祿、壽命、吉祥的四神。

福祿壽喜介紹


福星

福星即歲星,能降福施祥。
福祿壽喜
福祿壽喜
主要祈求:福星高照、福運綿延、增歲添福、五福臨門、福至心靈、福貴雙全、合家平安、健康長壽、長命富貴、歲歲平安。
福星原本怪獸模樣
現存最古老的星官畫像,繪製於1300年前唐朝開元時期,名《五星二十八宿圖》,裡邊描繪金木水火土五星和28位星神形象。排在眾星之首的福星,卻有著一副怪獸模樣,他的頭部似虎非虎,一雙豹目圓睜,身著簡樸長衫盤膝而坐,又酷似一位讀書人。他的代步工具居然是一匹碩大的野豬。
唐朝福星變清官
福星轉變是從唐朝開始,《新唐書》里記錄了一個真實的清官故事,一位唐朝官員——陽城後來成了福星的人間化身之一。
唐朝時期,鄴城每年需要把身材矮小的人作為貢品,送到宮中做太監,但是鄴城並無那麼多侏儒,歷任鄴城刺史往往把好端端的兒童置身於陶罐中,只露出頭部,由專人供給飲食,用這種殘酷手段製造畸形侏儒進貢,滿足皇帝荒唐的需求。陽城任鄴城刺史后,冒死上書給當朝皇帝,拒絕上貢,為當地百姓免除了災禍。於是,當地人開始把陽城當做福星供奉。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現在,安陽長春觀的福祿壽喜殿建立至今香火旺盛每年都有大量的香客慕名而至。
在500年後元朝道教著作《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這位福星陽城完全是溫厚的長者形象,已經非常接近現在的福星樣子:天庭飽滿,地閣方圓,大福大貴之像。明清以來福星的變化不大。

祿星

祿神即“文曲星”,為官職祿位之神,是主管功名利祿的星官。
主要祈求:官運亨通、加官進爵、祿壽禧安、狀元及第、步步高升、平步青雲、大吉大利、前程似錦、工作順利、事業有成。
祿星(張硯鈞作品)
祿星(張硯鈞作品)
隋唐祿星開始走紅
進入隋唐時期以後,科舉制度的興起讓祿星開始走紅。科舉考試使平民百姓有機會靠讀書做官改變自己的命運,然而這是一條太過狹窄的羊腸小路。求之不得,自然會尋求神靈的幫助,於是文昌宮裡的那顆祿星就顯得特別明亮了。到了北宋,文昌星漸漸成為祿星的代名詞。
四川綿陽梓潼縣的七曲山文昌大廟,是現存最古老的文昌廟,也是天下所有文昌廟的祖庭。在七曲山文昌大廟,宋代鑄成的鑄鐵神像,每尊重達12000斤。或許因為神像過於沉重,難以損毀,躲過了千百年的刀兵戰火,得以保存至今,也因此使我們有幸一睹千年前文昌星的廬山真面目。
宋代文昌星的形象是一派朝廷大員氣度。幾位辦事員和貼身童僕侍立左右,更襯托出他高貴不凡的身份,廟中獨佔鰲頭,蟾宮折桂種種吉祥圖案隨處可見,營造金榜題名的美好意境。這裡是歷代讀書人的許願福地,文昌星是他們的幸運之星。
明代變身送子神仙
在明代,祿星又被賦予了一個全新的角色——送子的神仙。明朝初年的戲劇唱本中,就開始出現“祿星抱子下凡塵”的唱詞,看來早在四五百年前,祿星就已經成為送子的神仙。這送子的職能,有些來歷不明。在流傳的民間故事裡,祿星被稱為送子張仙,一位姓張的神仙。《歷代神仙通鑒》記載,這位張仙是五代時期一位道士,名張遠霄。在巴蜀道教名山青城山修道成仙,擅長彈弓絕技,百發百中,目標是那些作亂人間的妖魔鬼怪,五代至北宋時期,他在巴蜀地區已經小有名氣。
北宋文人筆記中記載了一則張仙送子的應驗故事,蘇洵在他的一首詩《張仙贊》中記載,他的兩個兒子蘇東坡和蘇轍,就是張仙託夢送來的。蘇東坡和蘇轍兩兄弟參加同一年科舉考試,在同一考場上雙雙高中進士,一時轟動朝野。張仙也名聲大振。
從一顆普通星辰下凡人間,演化為讀書人頂禮膜拜的科舉考試神,搖身一變成為送子的張仙,這就是安陽長春觀福祿壽喜殿中最不可或缺的祿星。能給我們帶來似錦前程、工作順利、事業有成的祿星。

壽星

壽星又稱老人星,是主掌人的壽命的星神。
主要祈求: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壽比南山、壽高福大、福壽雙全、福壽康寧、益壽延年、壽元無量
壽星(張硯鈞作品)
壽星(張硯鈞作品)
壽星大腦門何來?
後來由於道教養生觀念的融入,也使壽星形象發生相應的改變,最突出的要數他碩大無比的腦門兒。山西永樂宮壁畫中的壽星,可能是存世最古老的壽星形象。在永樂宮上千位神仙中,我們一眼就能將他認出,就是因為他那超級的大腦門兒。
壽星的大腦門兒,也與古代養生術所營造的長壽意象緊密相關。比如丹頂鶴的頭部就高高隆起,再如壽桃是王母娘娘蟠桃會上特供的長壽仙果。傳說是3000年一開花3000年一結果,食用后立刻成仙長生不老。或許就是因為這種種長壽意象融合疊加,最終造就了壽星的大腦門兒。
壽星也是由一顆星辰轉化而來的,它在天文學里的名字是船底座α星,位於南半天球南緯50度左右,在中國北方地區其實很難看到。司馬遷《史記·天官書》中記載,秦朝統一天下時就開始在首都咸陽建造壽星祠,供奉壽星。
壽星手杖何用?
大家都知道,壽星手中有一柄手杖。《漢書·禮儀志》記載,東漢明帝在位期間,曾主持一次祭祀壽星儀式,還安排了一次特殊的宴會,與會者是清一色的古稀老人,普天之下只要年滿70歲,無論貴族還是平民都有資格成為漢明帝的座上客。盛宴之後,皇帝還贈送酒肉穀米和一柄做工精美的手杖。
漢明帝還賦予老年人特權,宴會上頒發的王杖就是證明。王杖也稱鳩杖,因手杖的頂端為斑鳩鳥的雕像得名。1958年,漢墓出土過兩柄這樣的鳩杖,鳩杖下部木製杖身早已炭化無存,而頭部的斑鳩雕像由於有漆膜保護,歷經1800多年仍舊光亮如新。
1981年甘肅武威發現一批漢代竹簡,上面記載了若干刑事案件,第一樁說的是汝南平民王姓男子毆打持杖老人,後來被判斬首棄屍於鬧市。第二樁說的是一位漢朝鄉級的基層小官,因一位持杖老人有觸犯法律的嫌疑,便擅自扣留老人,雖然沒有毆打行為結果也被處以極刑,斬首示眾。公元前32年,漢成帝頒布的詔令中規定,老年夫妻無兒女供養者可獲准經營酒類生意,並且一律免稅。
但是魏晉以後,壽星的手杖產生了變化,斑鳩的王杖換成了桃木手杖,其政治教化功能逐漸被削弱。據說桃木能祛病強身,延年益壽,過去象徵特權的王杖,現在成了壽星手中祛病強身的長壽吉祥物。明朝政府下令取消自秦漢以來沿襲的國家祭祀壽星制度。壽星被完全去除了政治色彩,從此大跨步進入民間,成為中國古代最具世俗品格的神仙。
福祿壽三星,起源於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人按照自己的意願,賦予他們非凡的神性和獨特的人格魅力。安陽長春觀的建立之後遊客、香客絡繹不絕香火旺盛,而且長春觀內提倡中醫養生,為遊客賓客提供科學的養生方法,幫助賓客有了健康體魄的同時也為道教及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喜神

喜神就是人們所祈求的吉神,也稱吉祥神,能滿足人們喜慶的需要。更受世俗婚姻的歡迎。
主要祈求:喜結良緣、開業大吉、喬遷之喜、喜事連連、吉慶有餘、喜氣盈門、吉祥如意、十全十美。
喜神(張硯鈞作品)
喜神(張硯鈞作品)
喜神沒有形象?
喜神在民間諸神中不見經傳的神,其形象也少見。據清乾隆時編撰的《協紀辨方·義例·喜神》載:“喜神於甲己日居艮方,是在寅時;乙庚日則居乾方,是在戌時;丙辛日居坤方,是在申時;丁壬日居離方,是在午時;戊癸日居異方,是在辰時。”擇定方位,新娘上轎時,轎口必須對準喜神所在方位少停一刻,稱“迎喜神”。另外,和合二仙也是喜神。舊時民間舉行婚禮時,常掛和合二仙的畫像,取“和偕好合”之意,以圖吉祥喜慶。
喜神即是吉祥神,因為人們的願望都是趨吉避凶,追求喜樂高興,因此就臆造出了一個喜神。民間傳說喜神原本是拜北斗星神的一個虔誠女子,修道成仙時,北斗星君詢問其所求,女子以手抿口,笑而不答,北斗星君誤以為她祈要鬍鬚,就賜了她長須,因為她笑時呈喜像而封為喜神,因有長須,不再讓凡人看到她的形象,從此喜神專司喜慶,卻不顯神形。所以,喜神最大的特點是沒有具體的形象,也沒有專門的廟宇,高度抽象,但後世也有將祖先畫像或商紂王視為喜神進行奉祀。對喜神的敬奉在各種禮俗活動中均很常見,尤其在婚禮中。

福祿壽喜殿


地理位置:位於安陽長春觀第九進建築玉皇殿右側內,玉皇殿是兩層中式仿古建築,也是安陽長春觀的最高建築。
建築特色:
福祿壽喜
福祿壽喜
作為主體建築之一,該殿面闊13米,進深8.3米,殿宇系懸山頂建築,琉璃瓦覆頂。該樓閣從清順治初年破土動工,到康熙33年竣工,歷時五十餘載,道人汪守戒、李太光、魏清山師徒三人耗費大量的心血,才建成了該樓閣。樓閣三面臨山,東是一望無際的山川、村莊、樹木,名曰紫氣東來。
人物介紹:
福神即歲星,能降福施祥。祿神:“文曲星”,為官職祿位之神,是主管功名利祿的星官。壽星又稱老人星,是主掌人的壽命的星神。祈求:健康長壽、長命百歲、壽比南山、壽高福大、福壽雙全、福壽康寧、益壽延年、壽元無量。喜星:喜神即是吉祥神,能滿足人們喜慶的需要。更受世俗婚姻的歡迎。祈求:喜結良緣、開業大吉、喬遷之喜、喜事連連、吉慶有餘、喜氣盈門、吉祥如意、十全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