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
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優秀報告文學獎”頒獎儀式在西安舉行,著名報告文學家徐遲的《哥德巴赫猜想》等33位作家的29篇(部)優秀報告文學作品獲獎。 “中國改革開放優秀報告文學獎”是2008年9月為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年在古城西安立項和啟動的,由相關專家組成的評選委員會經過近一年時間從1978年-2008年30年間我國大量報告文學作品中篩選出《哥德巴赫猜想》、《小木屋》、《痴情》、《強國夢》、《秦道》等29篇。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主辦的“中國改革開放優秀報告文學獎”,2009年5月19日在西安舉行頒獎儀式,共有33位作家的29篇(部)報告文學作品獲獎,部分作品是兩位作家合著。該獎項被認為展現了中國報告文學的最高水平,此次在西安頒獎,吸引了何建明、周明、理由、傅溪鵬、李炳銀、閻剛、何西來、雷抒雁等在全國頗具影響力的報告文學作家到場,而陝西省文學界陳忠實、賈平凹、雷濤、肖雲儒等也都到場祝賀。
該獎項是去年9月在西安立項和啟動的,主要希望通過對1978年到2008年中國報告文學創作的階段性檢閱,對中國改革開放30年進行文學式的回顧。這30年間,有大量的報告文學作品湧現,專家評委會經過篩選審定和無記名投票,最終選中29篇(部)作品。
獲獎作者有像徐遲、黃宗英這樣的老作家,也有像理由、陳祖芬等一批在改革開放之初開始參與報告文學創作的作家,有像趙瑜、徐剛等開中國報告文學新風範的作家,有何建明、王宏甲等如今依然活躍在報告文學創作領域的骨幹作家。獲獎作品涉及了多個領域,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國際等,比如《哥德巴赫猜想》、《強國夢》、《落淚是金》等,這些作品將結集成書。
《哥德巴赫猜想》
在這29篇(部)作品中,唯一一位陝西作家的作品名為《秦道》,出自作家杜耀峰之手,講述了秦直道,這條被稱為中國最早的“高速公路”的點點滴滴,是對中國交通變遷的記述。杜耀峰說:“報告文學比起純文學來講,它的作用更為直接,力量也更強。”陳忠實告訴記者,其實陝西也有報告文學寫得非常好的作家,比如冷夢,不過相對來說,寫小說和散文則更多。
“報告文學這一名詞早該取消了!”近年來,報告文學這一體裁一直處於爭議中,而時代的發展也讓報告文學的生存受到挑戰。“生存還是死亡?”著名報告文學作家,作家出版社社長何建明接受記者採訪時分析了報告文學的現狀。
遭遇新媒體衝擊
《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
“上世紀80年代初,報告文學是靜態的,而今天,報告文學是發展的,沒有結論的事物。比如‘512’這樣一個事件,電視台每天24小時直播,報告文學怎麼寫?事實上,它承載的東西變了。”何建明認為,在這個媒體多元化發展,技術不斷翻新的時代,報告文學需要考慮怎麼找到一條自己發展的路。這也是面對特殊環境,需要做的轉變。
何建明自己的9部報告文學作品,四部改成了電影,五部改成了電視劇,他認為這是報告文學與影視結合的一種方式,可以防止被擠壓。“當然,改編成影視作品必然會有一部分的虛構,這與報告文學的真實性有出入。”
沒人願當“苦行僧”
“早期報告文學作家多有小說創作經驗,而現在的報告文學作家,像我,多是做媒體新聞出身,所以隊伍人才缺乏。不像寫小說、寫散文的作家人數多。”而人手少的原因,做新聞出身的何建明也很清楚,“大量的採訪本身就很艱苦,尤其是批判性報告文學,探究真實性問題,有時要引起許多麻煩,讓很多人不願意加入這個行業。”總之,“苦行僧”不是好當的。
批判性報告文學不好寫
用何建明的話說,《落淚是金》讓他成名、得利,因為這是帶有批判性的作品,但後來他寫了許多歌頌性的報告文學,被記住的卻不多。“批判性的作品容易成功,容易寫得精彩,也容易滿足讀者。但歌頌性的報告文學怎麼樣寫得精彩、有意思,是作家不容易做到的。”而事實上,批判性的報告文學不好寫,何建明說:“很容易批判力度不夠,深刻度不夠,厚重感不強,或者出現因為麻煩,作者本身也退縮了等問題。”這也是報告文學目前最嚴峻的現狀。趙瑜曾說:“報告文學的熱潮過去了,但是不必擔憂生存問題。”也許,只有在面對生存與否的問題時,報告文學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報告文學30年流變
報告文學作為一種記錄社會發展最為直接的文體,這30年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和每個階段的社會熱點,都會在報告文學中得到迅速的文學化表現,報告文學留下了不同的歷史烙印。
1970年代:反思
1978年1月,發表在《人民文學》第1期的報告文學《哥德巴赫猜想》,被稱為新時期報告文學繁榮的報春花。它記錄了數學家陳景潤的傳奇經歷,多方面展示了他的個人遭遇,揭示了知識分子的不幸與民族命運的關係。在新時期文學中它率先展現了“文革”給知識分子帶來的時代烙印和心靈傷痕,呼喚對人的價值、科學、知識的尊重。總體上說,這一時期的報告文學都帶有強烈的反思意味。
1980年代:批判
1980年代中後期到1990年代中後期,興起了一股強勁的報告文學、紀實文學熱,湧現出風雲一時的作品。如早年以《小靈通漫遊未來記》聞名的作家葉永烈,將創作的激情轉向了政治類紀實文學,《1978:中國命運大轉折》等幾乎打造出品牌式的葉永烈方陣;著名作家劉心武1980年代在公眾中引起轟動的是報告文學《519長鏡頭》和《公共汽車詠嘆調》。
1990年代:平民
1990年代中後期興起了一股強勁的報告文學、紀實文學熱。不少作品張揚著強烈的社會責任,體現了平民色彩,注重情感抒寫,因而充滿激情和感染力。
新世紀:邊緣化
到新世紀,不管什麼文體,當前都相對邊緣化,報告文學也難以逃避同樣的命運。
首先是娛樂的多元化,快餐娛樂對於紙質閱讀是一個衝擊。
其次是社會矛盾的演變,今天的矛盾及關注點改變了,每個人所遇到的問題各不相同。報告文學原來多是關注國家重大事件、重大題材的話語,但打破計劃經濟,建立市場經濟之後,人們對個人層面的關註上升了。在這個時代,作家適應時代的變化有著相當大的困難。前一陣子媒體揭露,國內唯一一家專門刊登報告文學作品的雜誌《報告文學》徵收版面費,這一事件引起的討論更是加劇了人們對報告文學的憂患意識。
在著名作家袁鷹眼裡,“報告文學”的生命在於“魂”、“真”、“文”。袁鷹2002年夏天寫信給當時《報告文學》的主編李炳銀,信中寫道:“這些年來,看多了那些假、大、空,‘注水肉’式的、變相廣告式的,或是有償新聞式的偽‘報告文學’,常常為之沮喪……我一直以為報告文學的生命在於‘魂’、‘真’、‘文’3個字。”既然今日一些報告文學的“魂”與“真”俱無,僅存“文過飾非”一端,那應該思考的就是其如何存在的問題。綜合
細節能否虛構
有關報告文學的真實性問題,曾在中國文壇引起爭議。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傅溪鵬說:“西方認為報告文學必須是完全真實的,而蘇聯當時推崇‘特寫’,即主題人物要求是真實的,大事件是真實的,但部分細節是有虛構的。關於這兩種形式,當時在中國文壇引起過極大爭議。到現在,文壇大部分人認為報告文學不應該有細節虛構。”
據說,當時還出現過一種“報告小說”,但很快遭到多人的反對,未能流行起來。“報告是真實的,小說是虛構的,真實加上虛構,它還是虛構的,所以‘報告小說’很快就消失了。”傅溪鵬這樣說,但同時他也指出:“西方還有句話:沒有想象,就很難有文學性。如果報告文學沒有一定的細節也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後來採取的多是合理想象的方式,但這個想象有一個前提:細節必須真實,舉個例子,一個人抽煙,你在寫他的時候,提到在某個時刻他站在窗前抽煙,思考問題,這個時刻你或許沒見到,但你其實可以這樣想象地寫。而如果這個人壓根不抽煙,你這樣寫屬於虛構。”
說到爭議,評論家魏英傑說:“報告文學這一名詞早該取消了!”他認為,“報告文學”作為文學體裁具有先天缺陷。說報告文學是新聞,可它卻具有文學性。說是文學呢,卻又要求作品的人物、事件等要素必須真實,具有新聞的特點。文學可以虛構,新聞卻不容想象,一對矛盾集於一身,很容易招致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