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配置資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縣域經濟屬於區域經濟範疇。
縣域經濟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是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紐帶、農村為腹地的區域經濟。但是,區域經濟學的不少理論、方法在運用時還需要結合中國縣域經濟的具體情況,有關縣域經濟的發展規律還需要我們努力探索。
根據民政部發布的《2019年5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縣以上行政區劃代碼》,全國(不包括港澳台)除市轄區和林區、特區以外,共有1879個縣級行政區劃,包含375個縣級市、1335個縣、117個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
《2019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顯示,中國縣域經濟總量已達39.1萬億元人民幣,約佔全國的41%。
1.縣域經濟具有一個特定的地理空間,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區域界線明確。
2.縣域經濟有一個縣級政權作為市場調控主體,有一個縣級財政,因此,縣域經濟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並有一定的能動性。溫家寶同志指出“農村的發展,縣委、政府是關鍵。”。
3.縣域經濟具有地域特色,這種地域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
百強縣經濟建設風貌
5.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縣域經濟活動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但是,縣域經濟又不同於國民經濟,縣域經濟不能“小而全”,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 、“宜商則商” “宜游則(旅)游”,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產業。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
縱觀縣域經濟的發展歷程和它特有的屬性,縣域經濟是以縣級行政區劃為地理空間,以縣級政權為調控主體,以市場為導向,優化資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備的區域經濟。作為一種區域經濟,在幅員遼闊的中國,它有著特有的歷史地位和深刻內涵。具體來講: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其活動涉及到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層次和基本細胞,縣域經濟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國民經濟的興衰。
中國自秦朝置縣以來就有了縣域經濟。在2000多年的傳統小農經濟時代,由於化儒愚民、重農抑商、閉關鎖國的政策效應愈積愈深,自唐宋盛世以後中國縣域經濟開始變得越來越單一、越來越萎縮、越來越蕭條,整個封建王朝也由興盛走向衰敗,由富強走向貧弱,由先進走向落後。
新中國建立以來,縣域經濟獲得了“兩次解放”,國民經濟也隨之實現了“兩次提速”。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使全國3億多無地、少地農民獲得7億畝土地,免除700億斤糧食的地租。1952年,糧食產量因此比1949年增加了45%,超過解放前最高年產糧的18%。1952—1958年,國內生產總值平均增長7.7%,高於世界同期平均增長率3個百分點。第二次是80年代初期的家庭聯產承包制,使農民從人民公社的制度中解放出來。1978—1985年,農業附加值增長了55.4%,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增長1.7倍,增長幅度創歷史最高。1979—2003年,國內生產總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平均增長9.4%,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時期;大大高於世界平均增長3%左右的速度。
縣域經濟
縣域經濟與城市經濟都是區域經濟。縣域經濟的基礎是區域內的自然資源,而城市經濟的發展主要靠資金、技術和人才。中國是一個傳統農業大國,為了加快國民經濟工業化與城市化,長期採取了農業支持工業、農村支持城市的經濟政策。縣域經濟為城市經濟提供了巨大的資金、土地、勞動力等資源,城市經濟在縣域經濟的搖籃中發育、成長。
縣域經濟
作為國民經濟基本單元的縣域經濟,率先拉開了由傳統小農經濟、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序幕。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安徽省部分農民冒著“割資本主義尾巴”的危險,偷偷摸摸地將一些麥田、油菜田承包到自己家裡去種,搞起了包產到戶。鳳陽縣小崗村便是這項改革的發源地。當年村幹部和十幾戶農民按手印立下大包干秘密協議,協議上寫著:如果村幹部坐牢殺頭,其他農戶保證把他們的小孩養到18歲。1980年,中共中央發出當時著名的75號文件,對包產到戶的形式予以肯定。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餘全是自己的。由於“包產到戶”從根本上打破了農業生產經營和分配上的計劃體制,極大的釋放了農業生產力,帶來了國民經濟的全面振興。據統計,1980—1990年,中國農業年均增長率達5.99%,工業為11.1%,服務業為13.6%;與1965—1980年期間的農業年均增長率2.8%、工業10%、服務業10.3%相比,全面實現了經濟提速。
經濟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前提和基礎,也是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社會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目的,並為經濟發展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和必要條件。
縣域經濟是縣域社會的脊樑。縣域經濟作為一種市場經濟,一方面,不斷剝離家庭的種種職能;另一方面,要求社會更好地承擔撫養教育、贍養老人等職能。一方面,合力抗衡政治專制;另一方面,要求實行政治民主。一方面,千方百計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要求科學技術為經濟建設提供持久不竭的強大動力。然而,教育科學、社會保障、政治民主的發展,都需要經濟發展來支撐;離開縣域經濟的發展,縣域社會發展便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縣域經濟是指在縣級行政區劃的地域內統籌安排和優化經濟社會資源而形成的開放的、功能完備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區域經濟。也就是說,首先,縣域經濟屬於區域經濟範疇,是一種行政區劃型區域經濟,它以縣城為中心,鄉鎮(尤其是建制鎮)為紐帶,廣大農村為腹地,城鄉兼容。其次,縣域經濟有一個較完整的市場調控主體,有一定的相對獨立性,並有一定的能動性,且具有地域特色,這種地域特色與其地理區位、歷史人文、特定資源相關聯。然後,縣域經濟以市場為導向,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更大的區域內進行資源配置,獲取競爭優勢,具有開放性。最後,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是功能完備的綜合性經濟體系,其活動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分配各環節,一、二、三產業各部門,注重發揮比較優勢,突出重點產業。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縣域”這個概念,而且發出了“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綜合效益。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壯大縣域經濟”的號召,十六屆三中全會又進一步強調“要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縣域經濟的問題被提到了議事日程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和關注,種種跡象和現實表明,中國走向縣域經濟時代已經是大勢所趨。
回良玉指出,發展縣域經濟要著重做好六個領域的工作。包括:著力建設現代農業,拓寬農民的就業和增收渠道;著力培育特色支柱產業;加快小城鎮發展,嘗試引導社會力量參與投入基礎設施的改善;加快縣域金融改革,緩解農民和企業貸款難的問題;大力改善縣域投資環境;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等。回良玉還表示,要擴大大中城市的產業向縣域轉移的規模,打破行政界限,逐步形成縣域經濟專業化生產和社會化分工的格局。國務院副總理回良玉說:“中國的縣域經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對農業的發展,對農村的繁榮,農民的富裕發揮了重要作用,對實現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縣域經濟
第二,縣域經濟是小城鎮發展的重要基礎。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是“十一五”時期中國推進城鎮化的重要方針。小城鎮建設要突出重點,講究實效。因此小城鎮的發展必須以縣域經濟的發展為前提。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也只有縣域經濟發展了,才能促進產業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鎮發展才有經濟基礎。中國沿海發達地區的廣大農村正是藉助於鄉鎮企業enterprise的發展推動了城鎮化步伐。
第三,縣域經濟是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農村富餘勞動力是我們必須長時間內要面對的突出問題。縣域經濟的發展將能夠在這方面發揮運用。縣城和小城鎮將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目的地。縣域經濟發展了,就能夠為當地的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讓城鎮成為務工經商的農民新的就業平台。加快農村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可以避免農村人口過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大中城市就業壓力和社會管理的壓力。
第四,縣域經濟是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中國農村人多地少,加快農村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產業轉移,是增加農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來,農民來自第一產業的收入從75.6%,降為2004年的59%。來自務工的工資性收入已經上升到了34%,從新增的收入來看,50%以上是來自務工收入。務工收入越來越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個主渠道。在這樣的情況下,農民要增加收入必須轉移到城鎮或者是非農產業。那麼縣域經濟的發展,將有效推動農村非農產業的發展,為農村提供更多的就業門路和就業機會,將成為農村增收的重要途徑。
一、縣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對資金的需求剛性增強。首先,縣域經濟必須要走“工業興縣”的戰略,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重新優化資源配置。發展工業,對資金的需求量很大,沒有充足的資金保證,“工業興縣”只能是紙上談兵。其次,改變扭轉落後的農業、農村經濟,就必須要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推行農業產業化,走特色農業、訂單農業之路。這就要適度調整壓縮糧食作物的比例,加大蔬菜、林果等經濟作物的比例。而林果業、蔬菜種植及養殖業的發展所需資金,要遠遠大於種植業。第三,縣域經濟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就是要大力發展民營經濟,把民營經濟作為培育經濟增長點的突破口。第四,加強城鎮建設。一方面政府加大對城鎮土地資源的利用,對土地進行有效儲備,統一收購,做好營運土地的文章;另一方面,為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加大引資力度,政府要加大對城鎮工貿園區的建設,增強對城鎮基礎設施的投資,這些都要有大量的資金做保證。
二、縣域資金分流嚴重,加劇了縣域經濟資金供求矛盾。一是郵政儲蓄增勢迅猛,成為縣域資金外流的主要渠道。郵政儲蓄只存不貸,吸收的存款全部外流,成為縣域經濟資金外流的“黑洞”。二是隨著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體制的改革,縣級行的貸款許可權逐漸上收,致使縣級行貸款功能逐漸萎縮,存貸款比例嚴重失衡,造成縣域資金的外流。三是由於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擴招及學費價格的上漲,每年也需從縣域抽走大量的資金。四是隨著股票債券市場的發展和人們的投資理念的提高,加之銀行儲蓄存款利率的持續下調,造成部分資金流向股票債券市場。
三、金融信貸支持做為縣域經濟資金供應的主渠道作用呈弱化態勢。金融部門的信貸投入和吸引外資成為縣域經濟資金供給的主渠道。金融部門的信貸投入是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因素,離開金融的信貸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便會因“缺血”而萎靡不振。但近幾年來,受諸多因素的制約,金融的資金供給的主渠道作用呈逐漸弱化態勢,總體表現是金融信貸投入總量增長緩慢,無法滿足縣域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
四、縣域民間借貸相對活躍。民間借貸並非是現代經濟的產物,其歷史源遠流長。民間借貸在支持縣域農村經濟方面有其積極的作用,但其負效應也不容忽視。
第一,要把發展縣域經濟同發展特色經濟結合起來。在一定意義上,縣域經濟就是特色經濟,發展縣域經濟就必須圍繞地方,堅持資源開發與市場需求的統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場對接的著力點,突出重點,依靠特色,培育產業鏈條,使資源特色經濟產業化,實現以特色產業帶動縣域經濟發展的整體發展。
第二,要把發展縣域經濟同扶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enterprise結合起來。龍頭企業enterprise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關鍵。要加快培育龍頭骨幹,發揮其連接農戶、開拓市場、推廣科技、開發深加工產品、加強服務的積極運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農戶,公司加協會加農戶,服務站加協會加農戶等多種產業化機制,逐步把龍頭企業 enterprise培育成為和農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企業enterprise,以龍頭企業enterprise的發展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
第三,要把發展縣域經濟和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推進以縣城為核心的城鎮建設,提升城鎮綜合服務功能,促進農村人口和鄉鎮企業enterprise向小城鎮轉移。
第四,要把發展縣域經濟同帶動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結合起來。轉移農村的富餘勞動力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目標。縣域經濟發展了,縣一級中心有望成為勞動力轉移的主要目的地。縣域經濟發展能夠提供一條將發展經濟和提供就業結合起來的發展之路。所以要充分發揮縣域經濟對吸納農村勞動力就業的重要運用。據有關算,“十一五”期間,還有幾千萬農村勞動力要轉移,這將給城鎮就業帶來很大的壓力。如果縣域經濟發展,將會為農民就業創造機會,就能夠在這方面發揮重要運用。
第五,要把發展縣域經濟同促進農民增收結合起來。增加農民收入應該說是發展縣域經濟的根本目的。縣域經濟是要富民強縣。富民就是農民收入的增加,強縣就是使縣的財力增加。這兩個方面是要統一的。農民收入增加了,縣裡的財力也就能增加。從“三農”來看農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發展縣域經濟 的時候要看到這個根本目的。發展縣域經濟還是要把農民增收,解決三農問題作為根本目的。所以縣域經濟發展要落到實處就要落在農村增收上。縣域經濟發展如何就要看當地農民是否增收。有了這個衡量標準就可以在一些項目的選擇上和一些產業的開發上有所遵循。所以從解決三農問題出發,應該把農民增收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農民收入增加了,當地的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當地的縣域經濟才能夠發展壯大。所以發展縣域經濟應該是緊緊圍繞農民增收來展開。從國家宏觀上來講要支持縣域經濟的發展,不僅是農村經濟的問題,同樣也是宏觀經濟的問題。解決了縣域經濟問題,也就為解決“三農”問題提供了重要基礎。
首先,要按照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對作為農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縣域經濟制訂相應的特殊政策。要本著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在財政、稅收、金融、信貸、投資(investment)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縣域經濟,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促進縣域經濟的發展。
在財政政策方面,要根據新的要求,對縣域經濟發展實行更加優惠的財政稅收政策,是適當調整現行的財政體制。“十一五”規劃提議明確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級政府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理順省以下的財政管理體制,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實行省級直接到縣的財政體制。根據這個精神,為促進縣域經濟發展,應適當調整市縣財政收入分配體制,促進財力分配向縣鄉傾斜,給縣級政府更多的調節餘地。
其次,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的稅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慮探討對縣域新辦的企業enterprise給予稅收優惠政策,以解決企業enterprise初期發展的困難。縣域經濟發展確實很難,當地的條件各方面都有限,那麼政府在稅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夠給予適當的不同於城市企業enterprise的一些政策,能夠吸引一些資金向縣域經濟轉移。
第三,在金融信貸方面還是要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加大對縣域經濟的金融支持力度。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金融服務。要健全融資擔保機制。要探索建立健全縣域企業enterprise融資擔保機構。解決縣域經濟的中小企業enterprise擔保難問題。要深化信用社政策。要真正把農村信用社辦成面向“三農”,服務“三農”的農村金融機構。
第四,投資(investment)政策。一是要積極調整投資(investment)結構,加大對縣及縣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國家在公共設施的建設投資(investment)上也要加大對縣域經濟的支持。這樣既能夠改善縣域的區位條件和發展環境(environment),也能夠直接帶動縣域經濟發展。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若干對策
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未來20年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這一宏偉目標最大的難點和重點在於占國土面積93%、人口85%強的縣域。因而,十六大第一次鮮明提出了要“壯大縣域經濟”。
要富裕農民,就必須減少農民,而減少農民的最重要途徑就是農村工業化,工業化水平低是絕大部分縣域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長期以來,人們習慣於將縣域經濟與農業划等號。縣域經濟不僅是農業經濟,而且涉及經濟領域的各個產業,僅僅依靠農業發展不可能克服縣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土地與人口之間的尖銳矛盾及縣級財政困難、農民增收遲緩、農村發展嚴重滯后等各種問題,這些矛盾和問題必須依靠工業的迅速發展來解決。立足縣域現狀,著眼長遠發展,大力實施工業強縣戰略,不僅是增強縣域經濟競爭力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縣域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現實選擇。
(一)做大做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龍頭企業引領縣域工業的發展
實踐已證明,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富民強縣的有效途徑,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健康發展必須依賴於龍頭企業的帶動。縣域發展工業的資源稟賦決定了工業發展的首要途徑是與農業結合、與農民結合,才能充分體現資源優勢,實現個性特色,才能依託比較優勢成為市場競爭的贏家。
1、加大對產業化優勢龍頭企業的重組整合,形成一批競爭力更強,帶動力更大的龍頭企業集團。一是著力打造優勢主導產業。二是重組以糧食產銷一體化為基礎的食品加工業。三是以龍頭企業帶動,整合其他發展勢頭較好的企業,共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
2、立足優勢和特色,大力發展與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密切相關的深加工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在抓好生產基地建設的同時,積極發展以優勢農產品的深加工為主的企業勢在必行。
(二)以工業園區建設為重點,實現縣域工業新突破
工業園區是工業化和城鎮化的結合點,是縣域擴大開放的重要載體和承接項目的最佳平台。加快園區建設,實現產業的集中連片,既能提高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充分發揮各類生產要素的聚集效應,又利於污染的集中治理,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因此,壯大縣域工業,工業園區建設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進一步完善現有工業園區基礎設施條件,不斷壯大經濟實力。一要著力改善園區的硬環境。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先期投入總量大、周期長、見效慢、資金籌措困難,這是制約園區建設的“瓶頸”之一,可先由市、縣財政負擔一部分,動員有關部門支持一部分,入園企業出資一部分,通過置換土地等方式來籌集,儘快實現園區硬環境的優化。二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招商引資是縣域工業園區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要立足縣域比較優勢,精心篩選成功率高,輻射帶動作用大的項目,積極開展諸如旅遊節、文化節等形式多樣、靈活機動的招商活動,廣泛參加各種形式的招商洽談會、博覽會。三要採取優惠的政策措施,吸引、引導民營企業、鄉鎮企業進入園區發展。一個園區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充其量也只是個形象工程,有產業無特色,也就喪失了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園區建設一方面要立足務實,防止園區成為空殼,另一方面在產業項目選擇上,要在個性特徵上做文章。
其次,在基礎較好的縣城和中心鎮新建一批工業園。我市現有的五個縣域工業園分佈於東五縣,五個山區縣還未形成明顯的工業園。在山區條件較好的重點鎮,按照“成熟一片,開發一片;建成一片,收益一片”的方針,再新建一批工業園。使之成為帶動山區工業發展的加速器。新建工業園要科學地做好發展規劃,在規劃制定上要體現實事求是原則、突出重點原則、明確目標原則和可持續發展原則,要突出當地資源優勢,突出項目的載體作用兩個特點。政府各級部門要從征地、稅收等各項政策上給予大力支持,積極協調和解決好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使園區建設儘快成規模、見效益。
(三)重振鄉鎮工業雄風,壯大縣域工業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鄉鎮工業的迅速崛起,極大地推動了整個國民經濟,尤其是縣域經濟的長足發展。在縣域工業中,鄉鎮工業的支柱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隨著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鄉鎮工業當年高增長時期的市場環境、機制優勢已不復存在,鄉鎮企業這一中國農民在實踐中的偉大創造在近幾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突出表現在:增長速度明顯趨緩、經濟效益下降、吸納勞動力能力減弱等。因此,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使鄉鎮企業重新煥發生機和活力,實現二次創業,是振興縣域工業的關鍵所在。
1、以產權制度為核心,不斷深化鄉鎮企業改革。隨著經濟的發展出現生產過剩,鄉鎮企業的低起點、小規模、高污染,技術落後、產權不明晰等弊端日益凸顯,必然導致鄉企發展步入低谷。從深層分析,則是受制於鄉鎮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權制度改革的滯后,使鄉鎮企業在發展中的“國企病”充分暴露出來,主要表現為政企不分、產權不清和家族式管理等,使企業難以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因此,必須以產權制度為核心,採用股份制、合作制、民營化等多種形式,加大改革、改制力度,使鄉鎮企業儘快成為產權清晰、管理科學、自主經營、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
2、以市場為導向,以資本為紐帶,推進鄉鎮企業的資產重組。小、弱、散,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市場佔有率低是2005年鄉鎮企業發展中的突出問題,鄉鎮企業要想重振雄風,謀求更大發展,必須在資產重組上下功夫。小型企業要按照產品鏈,積極向大型企業靠擾,同行業之間也要從提高規模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和抵禦市場風險的戰略高度出發,廣泛開展以資本為紐帶的聯合與協作。食品、造紙、建材等都是我市鄉鎮企業中的優勢產業,通過資產重組,做大做強的潛力巨大。因此,要放眼國內和國際市場大分工,敢於聯合起來“走西口”。
縣域經濟
農民增收問題是“三農”問題的核心,最有效的解決途徑就是減少農民。如果大多數農民永遠停留在土地上,農業效益就難有大幅度增長,農民收入水平就永遠難有大的跨越。因此,減少依靠土地的農民數量,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轉移農民的另一重要途徑在於城鎮化。城鎮化水平越高,土地基礎設施利用率就越高,使用邊際成本就越低,資源的利用率就越充分,經濟主體間的交流就越多,產業間自然會形成相互銜接的鏈條,人流、物流、信息流、產業鏈的互動性可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就會出現以農興城、以城促農、城鄉聯動,農民不僅進得來、留得住,而且可以將城鎮的文化、科技、信息向農村擴散,更好地發揮“輻射源”的作用。我市與全國的城鎮化水平尚有一定差距,與發達地區比差距更大,振興縣域經濟,就必須做好城鎮化這篇大文章。2012年這種撤鄉建鎮,遍地開花的理想化、一刀切做法,不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只能浪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必須以中心城鎮建設為重點,實行優勢城鎮率先崛起,達到產業、人口、資本、資源等要素的快速聚集,實現規模經營,從而使城鎮化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極。
1、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
小城鎮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的選擇,是推進城鎮化的重要途徑。從轉移農村人口目標看,大中城市生活成本和就業成本遠遠高於小城鎮,農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很難支撐在各類城市的定居生活,而且城市國有企業下崗職工面臨的困境、社會保障支付的壓力以及現有城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水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民進城定居的“門檻”。而小城鎮與農村的天然聯繫和較低的進入成本,使其成為離開土地農民的理想去處,從這一點來講,其作用是大中城市無法替代的。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小城鎮將在活躍縣域經濟、推動城鎮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到2002年,我市經撤鄉並鎮后建制鎮的數量已達到96個,但小城鎮功能的發揮還遠遠不夠。加快小城鎮建設,一是消除不利於城鎮化發展的體制和政策障礙。進行戶籍改革,加快住房、就業、醫療、教育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使農民進得來、留得住。二是小城鎮建設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對小城鎮的規模、功能做好科學規劃和定位,重點抓好十個縣城和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中心鎮,使之儘快完善功能,聚集人口,發揮農村地域性經濟、文化中心的作用。三是要努力改善小城鎮基礎設施條件,為人口聚集、產業聚集打好基礎。四是在山區縣要把扶貧攻堅、移民搬遷與小城鎮建設結合起來,在滿足就業的前提下,使部分農民一步進城。
2、依託大城市建設,完善城市體系
伴隨大城市建設,岐山、鳳翔撤縣設市和“一區七園”建設步伐的加快,我市的城市化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小城市要抓住機遇,主動承接大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積極發展“拾遺經濟”、“補缺經濟”和“城郊經濟”,大力引進大城市建設過程中轉移或外溢的產業和企業,積極開展與大城市大企業的生產合作,為其提供初級產品和零配件,實行配套協作生產,“借船出海”,不斷壯大經濟實力,擴大城市規模,儘快成長為中等城市,形成大、中、小城市的合理布局與小城鎮蓬勃發展的城市體系。
3、加快第三產業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
城鎮化的推進,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城鎮本身能否為進城農民提供廣泛的就業機會。在未來發展中,第三產業將是吸納勞動力的主渠道,加快第三產業發展,就成為推進城鎮化的主要舉措之一。我市縣域經濟中第三產業佔GDP的比例僅為21.8%,低於全市平均水平10多個百分點,與發達地區的差距就更大,說明縣域第三產業發展的空間還相當廣闊。各縣縣城及中心鎮,要從自身優勢出發,積極發展服務於生產、生活等方面的各種服務業,特別要重視發展農副產品流通業。
農產品流通是連接農產品生產和消費的橋樑和紐帶,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具有吸納勞動力強,對技術和資本要求相對較低,與“三農”聯接緊密等特點,同時在縣域第三產業中佔有重要地位。我市縣域的辣椒、畜產品、蔬菜、瓜果、中藥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業要打開國內外市場,也必須依賴流通業的發展。各縣要根據本地實際,依託特色農業和特色資源開發,因地制宜、統籌規劃,搞好產前信息、產中科技和產後銷售服務,加快農產品區域化、專業化、集約化經營步伐,重點建立和完善農產品流通服務體系。(1)培育幾個區域性的綜合批發市場,或有特色的專業批發市場。(2)擴建、改造現有批發市場,不斷完善其綜合服務功能和管理的現代化程度。(3)營造品牌,培育優質名牌農產品,引導農民改變觀念,爭創名牌,以此開拓市場,擴大市場佔有率,提高農產品知名度。同時要重視應用好現代信息技術,一方面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我市各縣的特色產業、優勢產業,促進農產品跨區域的流通,搶佔國內外市場;另一方面通過網路技術,為農戶把握市場信息,提供優質服務。
21世紀以來,雖然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在逐年下降,但農業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中國農產品已出現市場飽和,進一步增加產量,市場已難以消化,加之入世后農產品的價格已普遍高於國際市場。因此,簡單地依靠增產、提價已難以實現農民增收。依靠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出路仍在於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近幾年來,我市的農業結構調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區域特色仍不明顯,優勢產業還不成熟。要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使農業這一縣域經濟的基礎產業得以煥發生機。
1、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要以優質、高效、綠色環保為前提,突出區位比較優勢,緊緊圍繞具有我市特色的辣椒、蘋果、彌猴桃、干雜果、蔬菜、中藥材等拳頭產品,擴大規模,連片開發,專業化種植,優化農產品的區域結構,形成山、川、塬特色鮮明,主業突出,比較優勢明顯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
2、大力發展畜牧業。我市畜牧大市建設的實踐證明,畜牧業是農業經濟中發展最快、潛力巨大的產業,要在已有基礎上,做大規模,提高水平。北部山區要結合退耕還林、還草,主攻畜牧業,進行無糧村、無糧鎮試點;川、塬糧食主產區,要進一步調整糧經飼比例,提倡在高效農田種植優質飼草,大力發展以高產奶牛為主的舍飼養殖,培育養殖大戶,以點帶面,推動畜牧業的大發展。
3、依靠科技進步,促進結構調整。我市縣域內有五個省級星火密集區,32個農科專家大院,又毗鄰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這是一筆寶貴的科技資源,要充分利用這些有利條件,綜合集成管理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通過示範引導,不斷擴大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推廣和運用,使我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始終處於以科技為先導的基礎上。
縣域經濟發展滯后,最根本的一條就是科技和教育的差距,振興縣域經濟必須著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在廣泛引進各類高科技人才,不斷充實縣域科技隊伍實力的同時,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構建新型高效的農業科技引進示範推廣體系。一要應用現代技術手段建立健全方便、快捷、通暢、高效的農業科技推廣與教育培訓信息體系。要針對不同類型,不同區域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廣泛採集、加工國內外最新適用科技信息,研製開發新特優農林牧種子資料庫,運用科技成果資料庫,農林專家諮詢系統等多媒體產品,將農村、農業、農民急需的科學技術及時有效地傳播到位,使科教與“三農”之間實現雙向直通,良性互動。二要建立不同特色的科技示範體系。要依託專家大院,建立一批科技示範戶、示範村、示範鄉,形成層層有示範,處處有典型的格局。同時要加強鄉村專業技術協會建設,充分發揮其在農業技術推廣示範方面的帶頭作用。三要引進推廣先進成熟的適用技術,要圍繞農業結構調整,重點引進推廣農林牧新優品種、規模化設施養殖、農林畜產品加工增值。水土保持型生態農業等與農業增產、農民增收密切相關的新技術。
2、構建不斷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的農村教育培訓體系。要在鞏固“普九”教育成果,搞好農村教育和農村中小學技術滲透教育的基礎上,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擴大職業中學招生,大力發展農村廣播電視教育,加快培養一批新型農民。圍繞結構調整和區域主導產業發展,加快實施“綠色證書”工程,加大對農村專業戶、示範戶以及中青年勞動力的科教知識與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總之,要在不斷強化農村基礎教育的同時,採取靈活多樣的教育培訓形式,培養農村急需的實用技術推廣人才,普遍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吸納新技術的能力。
3、大力推進農科教結合。農科教結合是實施“科教興縣”、“科教興農”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教育為農村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服務的主要途徑。農業、科技、教育部門要在各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密切配合,充分利用現有人力、物力和財力,以項目為中心,以鄉鎮為重點,以完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和人才培訓、科教推廣體系為手段,統籌制定計劃、安排項目、籌措資金、培訓人才,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通力合作、分工負責的運行機制,提高科教興農的整體效益。
縣域經濟的發展壯大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更是一項長期的艱巨任務。必須通過改革為發展增添動力,通過政府職能的轉變為發展注入活力。
一要堅持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長期穩定並不斷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尊重農戶的市場主體地位,認真貫徹落實《土地承包法》,引導農民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流轉,繼續深化農村稅費改革,減輕農民負擔,保護農民利益。二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增強縣級政府統籌的能力,把職能從用行政手段指揮和管理經濟轉變到用市場手段服務和調控經濟上來,轉變到營造經濟發展的環境上來。三要加快農村金融特別是信用社的改革。一方面農村資金大量外流,另一方面,農村經濟和縣域經濟發展所急需的資金無法得到滿足。許多縣級金融機構面臨很大的信貸風險,信貸資產流動性差,無法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必須改善縣域經濟發展的金融環境,加快農村信用社的改革步伐,同時建立縣級中小企業擔保機制,形成新的投融資體制。
網際網路發展
網際網路發展:縣域經濟論壇 縣鄉幹部大本營 縣域經濟是縣域頻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縣域頻道是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隆重推出的一個品牌頻道,頻道主旨是藉助中國產業信息網已經形成的品牌優勢,以網際網路為平台,為中國地方產業經濟發展服務。縣域頻道以宣傳報道縣域經濟發展為關注點,宣傳黨的政策方針,報道縣域經濟發展的成績,謳歌小康社會建設成就,為縣域經濟發展提供政策分析及資訊傳播。
縣域頻道具有雄厚的新聞資源、良好的政府資源、紮實的技術資源,同時作為國家級網路新聞媒體,具有客觀真實性、媒體公信力和社會影響力。縣域頻道所開辦的欄目有今日要聞、圖片新聞、熱點視頻、政策法規、記者調查、紀實專訪、聚焦三農、縣域論壇、工業園區、鄉鎮經濟、企業風采、魅力城鄉、縣域旅遊、名優產品、招商引資等,一網打開,有關縣域發展的各種信息應有盡有。
縣域頻道擁有強大的編輯和記者隊伍,既有在各大新聞媒體工作多年的老記者和老編輯,也有剛走上新聞工作崗位的大學生。同時縣域頻道還和各地宣傳部門廣泛合作,擴大和增加縣域頻道的新聞和信息來源。此外,縣域頻道擁有燈光系統和音響設備一流的演播廳,演播廳內可容納50人,精緻大氣,具備先進的無線寬頻上網設施,適合各種類型網上直播。
縣域頻道在審批後進行了為期數月的試運營,在試運營階段成功地完成了改版。在中國報協和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縣域頻道定於十月正式啟動開通。揚帆起航正當時,縣域頻道將在對中國地方產業經濟的報道上一領風騷。
2013年比較專業的論壇有:縣域經濟論壇 縣鄉幹部大本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