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海泉

魏海泉

Asian Asian Tian

簡介


魏海泉,男,漢族,1958年出生於北京。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研究員。專業:火山學與火山災害。
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
物理火山學是當前國際火山學界研究取得突飛猛進進展的最為重要的學科之一,也是本人自八十年代後期致力研究的主攻方向。經過十幾年對長白山天池火山龍崗火山黑龍江五大連池火山、雲南騰衝火山及瓊北等活火山的研究,對我國若干近代火山的活動規律、噴發特徵與過程、災害類型與強度等方面取得了比較系統、深入的認識與研究成果,為我國火山學研究與火山災害減輕工作做出了貢獻。與國際知名火山學家的合作研究也使得我國的火山研究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並使國際火山學界進一步了解了我國的若干重點活火山發育特徵與有關研究及監測情況。

從事火山研究項目


1988-1996年在中國地質大學工作期間,多次主講晶體光學與造岩礦物、礦物學岩石學、火山學等本科生與研究生課程並參加了周口店、秦皇島野外教學工作。負責的科研工作主要有1項青年自然科學基金和北京西山及大別山區1:5萬區域地質調查工作。
自1996年調到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從事火山研究工作以來,從事的科研工作主要有九五火山項目下屬4個子專題研究工作、十五火山項目下屬4個專題、3項自然科學基金火山項目研究工作和一項工程應用性火山災害評價工作。
近10年研究項目計有:
九五火山項目:參加了多成因巨型爆破式噴發物的時空限定與形成動力學過程研究、玄武質火山噴發物理作用研究、火山噴發物理過程的實驗模擬、三個火山區火山災害區劃圖的編製與減災對策研究等4個子專題的研究。
十五火山項目:負責了長白山天池火山災害研究、天池火山錐體東北部分(白頭山幅)火山災害區劃圖與有關災害模擬和瓊北火山探查及噴發危險性研究等3個專題的研究。
自然科學基金:參加了長白山天池火山公元520-1000年間大噴發的火山學研究(49372097)和長白山天池火山1000年前大噴發岩漿動力學及未來災害預測(49672109)研究,主持了長白山天池火山岩漿房分帶結構與物化條件研究(40172033)項目的研究。
吉核電辦函(1997)1號文件:參加了吉林省靖宇平崗-赤松核電站廠址區火山安全性評價項目的研究。
火山與火山學研究工作經歷
1996-2000年度參加自然科學基金1項,九五火山項目專題4項,應用性火山災害評價項目1項:
1、天池火山1000年前大噴發岩漿動力學及未來火山災害預測,49672109,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997-1999
2、多成因巨型爆破式噴發物的時空限定與形成動力學過程研究,95-11-03-02-01,九五火山項目,1997-2000
3、玄武質火山噴發物理作用研究,95-11-03-02-02,九五火山項目,1997-2000
4、火山噴發物理過程的實驗模擬,95-11-03-02-03,九五火山項目,1997-2000
5、三個火山區火山災害區劃圖的編製與減災對策研究,95-11-04-01-04,九五火山項目,1997-2000
6、吉林省靖宇平崗--赤松核電站廠址區火山安全性評價,吉核電函(1997)1號,1996-1997
2001-2005年度負責專題研究項目共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科技部攻關專題項目1項,科技部公益專題項目2項:
1、瓊北全新世火山區火山災害,2000DIA10200-03,科技部公益專項研究, 2001-2002
2、長白山天池火山災害研究,2001BA601B06-01-4,科技部攻關項目專題, 2002-2003
3、長白山天池火山岩漿房分帶結構與物化條件研究,4017203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2002-2004
4、天池火山錐體東北部分(白頭山幅)火山災害區劃圖與有關災害模擬研究,2002DIA20009-20,科技部公益專項研究, 2003-2004

代表性論文


近年研究成果已經出版專著2本(和著),多次參加國際、國內火山會議,先後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研究內容主要涉及長白山天池火山、雲南騰衝火山、龍崗火山及五大連池火山等。在2001-2005年度共發表論文18篇,其中第一作者11篇,國內核心刊物13篇,英語論文6篇(5篇為第1作者),SCI檢索刊物論文4篇。
代表性論文有:
1、魏海泉,孫善平,李家振,1991,火山噴發物理作用-- 火山地質學前沿課題,地質科技情報,1991/1,24--31
2、魏海泉,1991,火山災害的類型,預測與防制,地質災害與防制-中國地質災害研究會學報,第2卷第2期,94--96
3、魏海泉,劉若新,李曉東,1997,長白山天池火山造伊格尼姆岩噴發及氣候效應,地學前緣(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第4卷,第1~2期:263-266.
4、魏海泉,劉若新,樊祺誠,楊清福,李霓,1999,長白山天池火山――多成因中央式火山,地質論評,第45卷增刊,257-262
5、魏海泉,劉若新,鄭德文,樊祺誠,1999,長白山天池火山熔融包裹體均一過程研究及地質意義,地質論評,第45卷增刊,248-256
6、魏海泉,劉若新,楊清福,1998,天池火山物理火山學研究,見劉若新、魏海泉、李繼泰主編:長白山天池火山近代噴發,科學出版社,北京,83-107
7、魏海泉、樊祺誠,2000,雲南省騰衝火山,見劉若新主編:中國的活火山,地震出版社,北京,32-44
8、魏海泉、樊祺誠,2000,龍崗火山群金龍頂子火山,見劉若新主編:中國的活火山,地震出版社,北京,67-74
9、魏海泉、劉若新,2001,從神話、傳說與文字記錄中探索中國活火山噴發的信息,岩石礦物學雜誌,第20卷,第三期,337-343頁
10、H. Wei, H. Taniguchi and R. Liu, 2001, Chinese myths and legends for Tianchi volcano eruptions, Northeast Asian Studies, 2001, No. 6, 191-200
11、魏海泉、白志達胡久常史蘭斌張秉良、徐德斌、孫謙、樊祺誠,2003,瓊北全新世火山區火山系統的劃分與錐體結構參數研究,地震地質,21-32
12、Wei H, RSJ. Sparks, R. Liu, et al., 2003, Three active volcanoes in China and their hazards,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21, pp 515-526
13、Wei Haiquan, Hanjing Hong and Ming Li, 2003, Research on volcanology, National Report to IUGG Symposium in Sapporo, IUGG Report Disc Collections
14、魏海泉,金伯祿,劉永順,2004,長白山天池火山地質學研究的若干進展與災害分析,岩石礦物學雜誌,第23卷第4期,305-312
15、Wei H, H Hong, RSJ. Sparks, Joseph S. Walder, and B Han, 2004, Potential hazards of eruptions around the Tianchi caldera lake, China, Acta Geologica Sinica, 78(3): 790-794
16、Wei Haiquan, Bolu Jin, Yongshun Liu,2004,Progresses in geology and hazards analysis of Tianchi volcano,J.Geosci. Res. NE Asia, 7(1):28-35
17、魏海泉,白志達,李戰勇,孫謙,樊祺誠,史蘭斌,張秉良,徐德斌,胡久常,肖勁平,盧永健,2005,瓊北全新世火山區熔岩流動速度的恢復與火山災害性討論,地質論評,第51卷第1期,27-35
18、魏海泉,李春茂,金伯祿,靳晉瑜,高玲,2005,長白山天池火山造錐噴發岩漿演化系列與地層劃分,吉林地質,第24卷第1期,22-27

國際合作與交流


自上世紀90年代初負責執行天池火山第一個火山學研究的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來,在加緊我國火山學研究的同時也注重火山事業的推廣工作,包括舉辦火山學專業講座、在野外帶領有關課題參加者認識火山現象。參照當前國際火山學界慣例,對廣大社會公眾傳播火山知識也被列入了自己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幾年來參加了包括院士出版基金、行業基金資助的一系列專集、專著與文章的編寫工作。吸收國外先進經驗時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針,學習參照發達國家積累的火山學研究成果與減災實例。聯繫實施了對美國、義大利等國家典型火山、科研機構與政府部門的綜合考察,並組織了火山學鼻祖Walker教授、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學會主席Sparks教授、國際火山學與地球內部化學學會秘書長McNutt教授、莫斯科州立大學Barmin教授、Melnik博士、美國地質調查局喀斯科特火山觀測站Walder博士和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Phillips博士等來華講學,對系統推動我國火山事業與減災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另外,自己還多次利用參加國際火山會議以及受英國皇家學會資助到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作訪問學者的機會,開展與國外同行間的交流,介紹我國境內有關活火山及研究情況,也提高了我國國內火山學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