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壩頭中學的結果 展開

壩頭中學

福建泉州市惠安壩頭中學

前身為1975年——1981年的惠安縣鳳山學校附設初中班及1981——1991年的惠安縣壩頭學校附設初中班。

1990年,旅台連氏宗親連金春等人決定在故鄉壩頭創辦一所初級中學。不久,他們共同捐資5萬美元(其中連金春3萬美元),由村、鎮兩級政府共同於壩頭鳳山村鳳阿山下擇址並征地15畝,動工興建一幢高三層共18間教室,12間教師休息室,建築面積23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1991年8月,惠安縣壩頭中學正式創立首任校長曾金伙。1993年,連金春先生又獨自捐資60萬元人民幣,征地15畝,建成一幢高四層共48年套間的教師宿舍樓——“尊師樓”,於1994年投入使用。1996年,連金春先生再次慷慨解囊捐資200萬元人民幣,征地30畝(包括學校運動場用地),建成一幢高6層,4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樓(實踐樓)。至此,壩頭中學校舍建設已初具規模。

惠安壩頭中學


前身為1975年——1981年的惠安縣鳳山學校附設初中班及1981——1991年的惠安縣壩頭學校附設初中班。
1990年,旅台連氏宗親連金春等人決定在故鄉壩頭創辦一所初級中學。不久,他們共同捐資5萬美元(其中連金春3萬美元),由村、鎮兩級政府共同於壩頭鳳山村鳳阿山下擇址並征地15畝,動工興建一幢高三層共18間教室,12間教師休息室,建築面積2300多平方米的教學樓,1991年8月,惠安縣壩頭中學正式創立首任校長曾金伙。1993年,連金春先生又獨自捐資60萬元人民幣,征地15畝,建成一幢高四層共48年套間的教師宿舍樓——“尊師樓”,於1994年投入使用。1996年,連金春先生再次慷慨解囊捐資200萬元人民幣,征地30畝(包括學校運動場用地),建成一幢高6層,4000多平方米的綜合樓(實踐樓)。至此,壩頭中學校舍建設已初具規模。
隨著九年義務教育的深入進行和普及,壩頭中學的學生入學率大幅度提高,全校生數,從辦學最初的10個班級400多人,遞增至1997年的24個班級1732。2000年達到最高峰,學生增至30個班2101人。2001年以後,學生人數開始逐年減少,由1816人減少至2007年1541人。教師隊伍則相對穩定,由辦學初始的30餘人逐年增至1997年的57人,再增至2000年的87人,現有專職教師仍有80人。
1997年,原惠北地區從惠安縣拆出,設肖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惠安壩頭中學遂改稱為“肖厝壩頭中學”,2000年,肖厝管委會升格為“泉港區”,肖厝壩頭中學又改稱為“泉港區壩頭中學”。
壩頭中學建校近二十年來,學校堅持“文明,勤奮,求實,創新”的辦學理念,一貫重視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管教管導管成才,許多學生在校時就有突出表現。學校先後獲得:泉州市創建安全學校活動先進單位,泉州市“兩基”工作先進單位,泉州市教育局市級初級中學達標學校;泉州市級園林式學校;泉州市普通中學學籍管理先進單位,泉港區綠色學校、文明學校,泉港區法制宣傳先進單位,泉港區“教壇標兵”競賽活動先進單位,泉港區教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澄海壩頭中學


壩頭中學
壩頭中學
汕頭市澄海區壩頭中學創辦於1958年,是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鳳翔街道的一所農村普通初級中學,學校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鳳翔街道頭份居委。學校佔地面積18182平方米,建築面積6580平方米,有“A、B、C”三幢教學樓,A幢建於1991年,C幢建於1992年,B幢建於1998年,每幢皆為三層樓,每層三個教室,2006年新建五層科學樓及教工宿舍樓各一幢。其中教室24個,教師辦公室三個,化學、物理實驗室各1個,電腦室1個,圖書室藏書12293冊。
學校有教學班24個,學生總數1443人,在編教師76人,其中行政8人,中學高級教師4人,中學一級教師26人,中學二級教師25人,技術員20人,職工1人,師資學歷達標97.4%(大專以上計)。學校師生秉承“愛家國、勤修業、懿品學”的校風,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教”的教育理念,倡導“愛、勤、篤、研、教、新”的師風,弘揚“勤勉、靜思、真逸”的學風,全校師生上下一心,勤教勤學,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學校以培養全面發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四有”公民為目標。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辦學以來培養了大批人才。學校將繼承優良辦學傳統,進一步完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學環境,加強管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爭取為高一級學校培養更多優質人才。

平遠壩頭中學


壩頭中學
壩頭中學
該校創辦於1906年,原址在平遠縣老縣城仁居,1916年,僑賢姚俊修(德勝)先生獨資捐建新校落成,學校遂從仁居遷至現址。
平遠壩頭中學從創辦至今,已經歷了近百年的風雨歷程,曾五次易其校名,三次更改學制。1962年定名“平遠中學”,1978年定為市、縣重點中學。建校以來,惠施春風雨露,廣育紅桃紫李,英才輩出,碩果累累,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他們或為軍政界要員,或為專家、學者,或為社會賢達、工農先驅,或為愛國華僑、實業巨子。北伐軍司令姚雨平,國民政府交通部長曾養甫,抗日英雄黃梅興、姚子青,知名教授吳三立等均在本校完成中學學業。該校自定為市、縣重點中學以來,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日臻完善,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每年高考成績處於梅州市前列。謝萬芬、林奎、曾傑、劉文忠同學以優異成績考取清華大學,劉建雄、賴小衛、葉財祥、丘君同學以優異的成績被北京大學錄取。1999年高考中,凌國珍同學以語文900分的優異成績獲全省單科“狀元”。
多年來,各級政府、海內外校友、僑胞、社會各界熱心人士對平遠中學給予大力支持,為學校的全面騰飛插上了堅硬的翅膀,學校先後建成“東樓”、“西樓”、“憲梓”、“冬青”、“黃華”、“煥昌”、“校友”、“和三”、“瓊居”等教學樓、實驗樓和宿舍樓,以“旅台同鄉圖書館”為主體建築的“九十周年紀念大樓”相繼落成。學校教學、生活設備設施不斷完善更新,實驗室、功能室儀器設備先進,校園網路系統、閉路電視監控系統等正全面發揮其功能效應,各類體育運動場地齊全。學生有安靜幽雅的住宿環境和舒適的用餐環境。學校“三化”建設不斷上台階,整個校園綠樹掩映,綠草如茵,花香漫益,四季如春,評為“梅州市美麗校園”、“廣東省綠色學校”。
目前,校園佔地面積由原來的9110平方米擴展為41354平方米,現有校舍建築面積29800平方米,是老校舍的5.4倍。現有教學班41個,170多位教職工和2700多名學生。
該校歷任校長35人,余平同志現任第35任校長。
學校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依法治校,積極推進學校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全面培育人才,形成“嚴謹、勤奮、求實、創新”的良好校風。學校曾多次榮獲縣“先進集體”,市“文明單位”,省“貫徹學校體衛條例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注重選拔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充實教師隊伍,目前有高級教師39人,中級教師60人,學校已形成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
學校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切實強化學生的主體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努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不斷加強體育、美術、音樂等特長課的教學,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個體性和特長。“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分類推進,全面提高”已成為平遠中學的辦學特色。
在縣委、縣府的高度重視和關懷下,平遠中學又邁開了發展的新步伐,用地面積達240畝的平遠中學新校區正處於緊張的施工階段。該校區整體規劃按全國示範性高中標準設計,建成后可容納60多個教學班3000多名學生就讀。這一舉措,為擴大平遠縣高中辦學規模,增加優質學位,振興平遠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是平遠教育發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
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葉選平,原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謝非,原省人大主任盧鍾鶴,省領導王屏山等先後到該校視察。
羊子河畔育英才,百年老校展新姿。平遠中學正展示其新的風姿,為祖國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