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區

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區

泉港區(古屬泉州府惠安縣),隸屬於福建省泉州市,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東臨湄洲灣,東和北臨莆田市城廂區和秀嶼區,南與惠安縣毗鄰,西南與洛江區相連,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仙游縣接壤,陸域面積34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19平方千米。

泉港區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18°41′-119°01′、北緯25°03′-25°15′。泉港區於1996年成立肖厝經濟開發區,2000年12月28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區,掛牌成立。地處東亞季風區,氣候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泉港區是中國能源之都、中國長壽之鄉、中國石油化工名城、中國北管古樂故鄉。

2016年05月21日,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化工園區工作委員會聯合發布了“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泉港石化工業園區自2013年以來連續四年獲此殊榮,也是福建省唯一入選的園區。2018年,泉港區下轄1個街道、6個鎮,人口40.7萬,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4.1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46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511.19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31.46億元。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歷史沿革


泉港區錦繡廣場
泉港區錦繡廣場
1981年,曾在塗嶺鎮松園村山坡上和蘆朴(原稱路打)村坡地上發現石錛和狩獵用的石箭簇,以及陶片等。1987年在蘆朴村後埔自然村蟻山(又名艾山、行山)發現了新石器文化遺址(生活年代約在商周時期),找到陶器、石錛等一批文物。說明泉港地區在文獻記載以前,已經有了先民居住,屬於閩越族的一支。
夏商兩代,今泉港區域划屬揚州。
西周至東周初期,泉港屬七閩地。春秋末期至戰國初期,泉港屬越國地。周赧王九年(前306年)前後,越亡,泉港屬楚國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嬴政掃平六國,統一全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泉港屬閩中郡轄地,為閩越族無諸所領。
漢初,泉港屬閩越王國,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廢閩越王國后泉港改隸會稽郡冶縣。東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屬侯官都尉轄地。
三國時,吳國景帝永安三年(260年)后泉港屬建安郡東安縣地。
西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后屬晉安郡。東晉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年),晉安郡王林祿薨后葬九龍崗,即今塗嶺鎮龍頭嶺閩林始祖陵。此為研究“晉人衣冠南渡”的歷史提供了有力的實物佐證。
南北朝時,南朝宋泰始四年(468年)改晉安郡為晉平郡,泉港屬晉平郡。梁武帝天監(502—519年)中,析晉平郡地置南安郡,泉港屬南安郡南安縣。
隋朝時屬泉州(州治在福州)南安縣地。
唐玄宗開元六年(718年),准刺史馮仁智之奏請,析南安縣東南十五個里置晉江縣,“以其地臨晉江,故取為名。”泉港為晉江縣屬地。為加強管理,晉江縣在縣東北增設一個官署(在今前黃鎮古縣村),以治理今惠安、泉港等地。
五代十國時,泉港屬閩國轄地。南唐保大三年(945年),即閩國王延政天德三年,閩國為南唐所滅,泉港屬清源軍晉江縣。
北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清源軍改為平海軍,泉港屬焉。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981年),李椅為泉守時,析福建路晉江縣東鄉十六個里置縣,取“以惠安民”之義稱為惠安縣。縣署由古縣遷至今螺城鎮。即俗稱“太平興國間,古縣遷惠安”。全縣設3個鄉,今泉港區域內設一鄉五里,即城山鄉,領崇德、德音、光德、待賢、民蘇等5個裡。自此,泉港一直歸屬泉州府惠安縣管轄,到1996年肖厝經濟開發區管委會成立止,歷時1015年。
元、明、清時今泉港區域內設忠恕鄉,轄德音、光德、待賢、民蘇等4里,下設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等8都。
中華民國初泉港屬廈門道惠安縣。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閩變”期間,屬“中華共和國”興泉省惠安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8月,行保甲制,惠安縣分8個區,泉港區域設壩頭、塗嶺兩區。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裁撤區公所,泉港區域設山腰、壩頭、塗嶺3個鄉。
1949年8月18日,山腰鹽警起義,泉港地區解放。23日,惠安縣城解放。9月5日,惠安縣人民政府成立,泉港屬焉。
1996年4月21日,為加快原惠安縣北部地區作為福建省的重要石化基地的開發,福建省人民政府決定在原肖厝鎮的基礎上設立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縣級行政機構,統一管理協調區域內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務。
因“肖厝”這個地名古俗且小氣,又因方言“肖厝”音同“燒厝”,既容易誤會,也不好聽,所以“肖厝”若再作為區名顯然是不適宜的。
1999年界山村升格為界山鎮。泉港區在2000年前隸屬惠安縣(惠北片4鎮、1山腰鹽場)。
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肖厝鎮,南埔、後龍、山腰3個鄉及塗嶺鄉部分行政區域為肖厝鎮的行政區域,下轄86個村委會。
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1985]綜183號文精神,設立肖厝鎮。
1992年9月29日(另一為28日)成立肖厝鎮人民政府。
1996年3月1日,省民政廳批准撤銷肖厝鎮,設立後龍、山腰、南埔、塗嶺、埭港5個鎮。
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簡稱肖厝管委會),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縣級行政機構,統一管理協調區域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務,下轄南埔、後龍、山腰、塗嶺、埭港5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
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會正式掛牌辦公。1999年8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鎮級行政區劃調整為南埔、界山、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塗嶺等7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
2000年4月12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泉州市泉港區。泉港區轄原惠安縣的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埭港鎮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山腰鎮。12月28日,泉港區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泉港區轄7鎮: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前黃鎮、峰尾鎮、界山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422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南埔鎮69677、界山鎮44882、後龍鎮38202、峰尾鎮46039、山腰鎮57094、前黃鎮35735、塗嶺鎮45668。
2001年,泉港區駐山腰街道,轄1街道6鎮,99個村委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泉港區地處福建省東南沿海中部,湄洲灣南岸,與台灣省、莆田市湄洲鎮湄洲島、忠門鎮、靈川鎮、東庄鎮、東海鎮、山亭鄉、東埔鎮、月塘鄉、笏石鎮隔海相望,和莆田市楓亭鎮和園庄鎮相接。介於東經118゜41ˊ~119゜01ˊ,北緯25゜03ˊ~25゜15ˊ之間。東南瀕臨湄洲灣,南與惠安縣毗鄰,西南與洛江區相連,西北及北面同莆田市仙游縣接壤,北和東和莆田市城廂區、秀嶼區相望,陸域面積341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19平方千米。

自然氣候

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8℃,冬季平均氣溫11.4℃,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對濕度77%,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南風為主,每年平均風速為7.15米/秒。

地質構造

泉港區地質構造屬於浙閩活化陸台,基底由變質岩系組成,蓋層廣泛分佈著中生代火山岩系。境內褶皺不發育,東北向的長樂—南澳大斷裂帶經肖厝—螺城—嶼頭斜貫區域中部,第三紀以來的新構造活動較為強烈。

地形地貌

泉港區地貌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和濱海平原等類型構成,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戴雲山東延支脈從塗嶺西北部的大林山入境,並向南延伸,橫貫區域西南部,構成全區地形骨架,東南部則為剝蝕低丘紅土台地和濱海海積——沖積平原,地勢較為平緩開闊。區域內無大河流,菱溪、壩頭溪、龍馬溪為區域內最大的三條溪流,徑流短,流量的季節性變化大。

行政區劃


泉港區轄1個街道、6個鎮:街道辦事處:山腰街道。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前黃鎮、峰尾鎮、界山鎮。國有山腰鹽場。共有4個社區、96個行政村。泉港區人民政府駐山腰街道
泉港區在1996年之前屬於惠安惠北一帶,有4個鄉,分別是南埔,後龍,山腰和前黃,1996年這四個鄉與惠安脫離,另外成立肖厝管委會,2000年12月,肖厝管委會又更名為泉港區。
截至2018年,泉港區下轄1個街道、6個鎮。泉港區人民政府駐山腰街道。
統計用區劃代碼名稱
350505001000山腰街道
350505100000南埔鎮
350505101000界山鎮
350505102000後龍鎮
350505103000峰尾鎮
350505105000前黃鎮
350505106000塗嶺鎮

人口民族


泉港區
泉港區
截至2018年末,泉港區人口40.7萬。
2019年末常住人口33.6萬人,人口主要以漢族為主,兼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之一。

經濟


綜述

2018年,泉港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54.11億元,增長8.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1.46億元,增長2.0%。第二產業增加值511.19億元,增長8.2%。第三產業增加值131.46億元,增長10.3%。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20.99億元,增長7.6%。
固定資產投資
2018年,泉港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5.7%。其中:項目投資增長-23.3%。249個區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6億元,增長8.6%。“五個一批”生成項目60個、招商簽約60個,新開工72個,竣工投產45個,完成技改增資13億元。
財稅收支
2018年,泉港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106.86億元,增長-4.0%。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5.16億元,增長8.4%。
2018年,泉港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35.78億元,增長3.7%。
人民生活
2018年,泉港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255元,增長8.6%。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259元,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681元,增長8.9%。

第一產業

2018年,泉港區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02億元,增長2.0%。

第二產業

泉港石化工業區是2007年9月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湄洲灣石化基地發展規劃》確定的湄洲灣石化基地先導區。2007年12月,園區被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列入第二批全國循環經濟示範試點單位;2008年4月,中石化聯合會命名園區為“中國石油化工(泉港)園區”;2012年3月,省政府正式批複園區升格為省級經濟開發區;2013年以來連續七年躋身中國化工園區20強,並被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確定為2014年國家級循環化改造示範點園區,是福建省唯一入選園區。園區規劃面積為29.6平方公里,分為仙境、氯鹼、洋嶼、南山4個片區。
2018年,泉港區工業增加值461.96億元,增長7.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0.77億元,增長7.9%。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90.48億元,增長12.0%。其中:石油化工產業1009.83億元,增長4.3%。紡織鞋服產業229.78億元,增長37.1%。建築建材產業84.84億元,增長-4.0%。食品飲料產業191.42億元,增長22.3%。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8年,泉港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7.08億元,增長14.0%。其中:限額以上零售額42.17億元,增長20.6%。
對外經濟
2018年,泉港區進出口總額(海關數)45.81億元,增長9.2%。其中:出口10.07億元,增長48.7%。進口35.74億元,增長1.6%。
招商引資
實際利用外資(驗資口徑)2.15億元,增長-28.7%。
房地產業
2018年,泉港區房地產開發投資59.00億元,增長132.2%。
金融業
截至2018年末,泉港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238.61億元,增長27.2%。其中:人民幣存款238.23億元,增長27.3%。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226.62億元,增長16.5%。其中:人民幣貸款220.24億元,增長13.9%。

文化


語言

泉港區的語言可以分成三大塊:
純閩南語系:山腰街道、前黃鎮。
閩南語系和莆仙語系融合:塗嶺鎮中南部、後龍鎮、峰尾鎮、南埔鎮:頭北話,又稱下路話
純莆仙語系:界山鎮,塗嶺鎮北部:稱頂路話。

歷史文化

民俗風情
泉港依山傍海,自古水陸通暢,又處於閩南語系與莆仙語系的過渡地域,方言和地理的特殊性,造成了其民俗藝術的多樣性和獨特性,成為令中外藝術家驚嘆的曲窩子、戲窩子。在當地民間流傳的戲曲有薌劇、高甲戲、莆仙戲、木偶戲、南音和曠世稀有的北管。泉港人同時能夠因地制宜,靈活運用這些戲曲進行各類大、中型的表演。

北管

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調、曲仔,是廣泛流傳於泉州市泉港區的一種民間絲竹音樂,中國的北管現只分佈在泉州,所以統稱為“泉州北管”。相傳是明清時期江淮一帶的民間音樂,通過海上運輸、南下鹽兵、淮河缺堤難民等渠道傳入,與“南管”(南音)並稱“南弦北管”。2006年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泉港區多年來一直以“全國九大煉油基地之一”為人們所熟知,但石化產業的發展掩蓋不了其文化產業的熠熠生輝。以北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泉港文化散發著獨具一格的地方韻味。
唱北管南音,看南北戲劇,在素有“戲窩子”、“曲窩子”美譽的山腰街道,閩南戲曲十分盛行,北管、歌仔戲(鹹水腔)、南音、掌中木偶、高甲戲、七星燈等各種民間文藝在這裡交織碰撞,戲劇展演、文藝下鄉巡演、民俗表演等活動頻繁亮相,成為泉港多元文化的縮影。
“泉港僅山腰街道就活躍著68個民間文藝團體,包括民間戲曲、音樂、民俗活動等,長期從事這個行業的有1000多人,年收入1500萬元人民幣。”從事基層文化工作30年的山腰街道文化站站長庄玉宗介紹說。
此外,峰尾鎮“圭峰之春”文藝節、東張村老人運動會、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舞台,也紛紛在泉港開花。
2008年11月,山腰街道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閩南戲曲)之鄉;錦祥社區被授予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示範點,後龍鎮土坑村被授予省級歷史文化名村……一個個“含金量”十足的頭銜印證了泉港文化的欣欣向榮。
為繼續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泉港2010年啟動總投資8億元人民幣的市民廣場、萬星影城、文化中心等市政項目建設,同時採取民辦公助形式,組建泉港藝術團、泉港北管樂團和多支民俗文化隊伍。

南音

泉港南音(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南音(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又名南曲、南弦,被譽為中國音樂的活化石。南音起源於泉州南部,以閩南語音為主,始於何時,民間有種種傳說,卻未見歷史文獻記載。如從南樂的音階、曲牌、樂器等分析推斷,可能起源於唐代之前。它的成因、發展、成型,與歷史上的晉代永嘉年間衣冠南渡、唐末三王入閩、南宋南外宗正司遷泉等三次中原人南遷大移民有關。文革期間,南音停止活動。20世紀80年代始,文藝復興,以庄神生為代表的山腰南音藝人又開始活躍起來,其獨樹一幟的演奏風格曾被美譽為“北派南音”。

莆仙戲

泉港莆仙戲(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泉港莆仙戲(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莆仙戲是福建省莆田、仙游地域文化的積澱與結晶,素以“宋元南戲活化石”和“南戲遺響”著稱。劇目古老,有傳統的保留劇目5000多個,其中相當一部分為古老劇目。音樂曲牌豐富,有曲牌一千多個,音樂歌舞“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遺響,采宮廷教坊之薈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調”。音樂唱腔,風格獨特;表演藝術具有古樸典雅、絢麗多彩的特色,表演基本功科目五花八門,千姿百態,個性鮮明。表演程式揉合雜劇和民間木偶戲,行當腳色承襲南戲規制,其生、旦、凈、末、丑、貼、外等七個行當,尤其“靚妝”一角,其源極古。我國著名文學家、戲劇家老舍先生1962年曾讚譽:“可愛莆仙戲,風流世代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莆仙戲自唐代形成至今已有超過千年的歷史,因泉港許多村民的先祖,於明清之前就是仙游縣地已千年和自莆田、仙游一帶遷徙而來,披荊斬棘,繁衍成村,莆仙戲也由此引入,並生根發展。
這其中的歷史緣由,至今鮮為人知。界山鎮、塗嶺鎮北部的村,就是原來在楓亭鎮的多個村的語言則是純粹的莆仙話,這些村地方在宋代是興化軍仙游縣連江里和慈孝里,同仙游縣唐安鄉香田裡、谷里、仙溪里同屬於仙游縣唐安鄉。明朝末前一直隸屬於興化府(今大致為莆田市)仙游縣下區連江里(即今莆田市楓亭鎮)和慈孝里(今莆田市園庄鎮),又稱“頂路話”,講的是莆仙方言,流行的是莆仙習俗——至今,這些村落的婚喪節慶的諸多繁文節,還保留著濃厚的莆仙色彩。建國初期後龍鎮的塗坑村、界山鎮的潘南鹽場、山腰鎮錦聯村、錦山村、錦塔村等辦有莆仙戲劇團,其中潘南莆仙戲劇團曾排演新編歷史劇《慧眼考官》參加福建省首屆農村職業劇團創作會演。現莆仙戲仍是界山、南埔、後龍、峰尾鎮等鎮民間歡慶的重要節目,每逢重大民俗節日,甚至老人慶壽,孩子考上大學,都請來莆仙戲劇團。最為隆重是演“文武台”,即請來兩個戲班,在村裡各搭一處戲台同時演出。莆仙戲的引入,也帶來了與北管音樂不同特色的莆仙音樂,豐富了生活。

薌劇

泉港薌劇(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薌劇(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薌江,是福建九龍江流經漳州時的簡稱。薌劇,顧名思義,是流行於漳州薌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其足跡遍及閩南和台灣等地區及東南亞華僑居住地區。薌劇是福建主要地方劇種中較為年輕的一個,它的前身是台灣歌仔戲,而歌仔戲又是由漳州一帶的錦歌、車鼓、採茶和以後傳入台灣的四平戲白字戲、京劇等各種民間藝術形式,經過揉合吸收后形成的一個新興劇種。因此,閩南薌劇與台灣歌仔戲同根同源。
泉港薌劇以漳州方言為戲腔,曲牌以薌劇傳統曲牌、擊樂以京班鑼鼓經為主,基本輪廓類同台灣歌仔戲。薌劇在解放前夕傳入前黃一帶,迅速為泉港群眾所接受,至20世紀60年代停演,1978年再興起,20世紀八九十年代達到鼎盛。

莆仙話

據古代舊版《莆田縣誌》、《楓亭志》載,當時這些村落雖划給惠安管轄,但這些村在解放前稅糧仍由楓亭負責,莆田話的底子是閩南話。後龍、峰尾、南埔三鎮的方言介於閩南語泉州話與莆仙話之間,由於兩種方言片區的交叉區,同化融匯,而形成獨特的“頭北話”或稱“下路話”;界山鎮、塗嶺鎮北部等鎮,臨近楓亭的鎮的語言則仍然保留是莆仙腔還沒有被惠安話完全同化——人稱“頂路話”,由於兩種方言片區的交叉和同化,附近其它的鎮——後龍、峰尾、南埔、塗嶺鎮中南部則融合惠安話與莆仙話而形成獨特的“頭北話”或稱“下路話”,部分莆仙話被惠安話同化而有惠安話的辭彙,泉港一帶由於惠安話與莆仙話的融和莆仙話被惠安話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與惠安話有些不同的方言。自清代道光至今,由於地方管轄的變化,“頂路話”也多少融進了“下路話”的某些成分,是被惠安話部分同化的莆仙話。
泉港一帶由於惠安話與莆仙話的融和和莆仙話被惠安話的不同的同化程度而形成一些與惠安話有些不同的方言。
由於泉港一帶和莆仙山海相接,交流頻繁,不像泉州或漳州的其它地方不與莆仙相接或離莆仙很遠,部分莆仙話得以保留還沒有被惠安話完全同化或部分被惠安話同化而有惠安話的辭彙。

高甲戲

泉港高甲戲(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高甲戲(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高甲戲又稱戈甲戲、九甲戲,是福建省主要劇種之一,形成於清代中葉,主要流傳於晉江、泉州、廈門、龍溪等閩南地區、台灣省,以及港、澳和東南亞華僑聚居地。高甲戲是由閩南化裝遊行、裝扮故事而形成的。明末清初,泉南各地農村每遇迎神賽會或喜慶節日,村民們裝扮梁山泊英雄人物,配以閩南鑼鼓和民間的“紅甲吹”、“十音”之類曲調,參加遊行隊伍遊行,間或就地表演以宋江故事為主的簡短故事和各種武打技藝,只有道白,少有唱腔。這種形式的出現,很受村民喜愛,隨著便有由兒童組成的業餘戲班出現,演齣節目仍為梁山泊故事,後來逐漸為成年人扮演的專業戲班所代替,稱為“宋江戲”,藝術上有了發展提高,唱、做、念、打俱全,節目內容也較豐富。解放后,泉州高甲戲經過改革、創新,有了很大的發展。高甲戲在20世紀初傳入境內,人們又稱為南戲,主要在山腰、前黃、塗嶺一帶流行。

掌中木偶戲

掌中木偶戲又稱布袋戲,國內外稀有,屬於國家保護扶持劇種。在泉港屬南派掌中木偶,主要受惠安塗寨輻射而發展。近百年來境內出現了塗嶺驛坂村陳媽居、邱后村陳延生、山腰大前黃村黃烏猴等頗有名望的布袋戲班師傅。

銅管樂

泉港銅管樂(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銅管樂(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此民間演藝團體俗稱西樂隊。據說1934年十九路軍兵敗之後,有一位十九路軍士兵不願被國民黨軍隊收編,就在山腰潛居,閑時教當地村民吹無按鍵的五音銅號。抗日時期,其又辦起管樂隊宣傳抗日思想。這一演藝形式流傳開來后,泉港出現不少西樂隊,自20世紀八九十年代,成為當地殯葬儀隊之一。當時一些學校也教習學生演奏,辦起銅管樂隊。

文管

泉港文管表演(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文管表演(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文管流行於泉港區界山和南埔、後龍等地,是由莆仙戲演化而來,傳入泉港後由泉港地方方言演唱的一種民間音樂,既有純器樂的演奏,也有以器樂伴奏結合表演的戲曲片段。界山鎮位於湄洲灣南岸的泉港區北部,系泉州市的北大門,與莆田市仙游縣毗鄰,是泉州市和莆田市的交界地,由於所處地理環境特殊,特別是臨近莆田,與莆田的來往甚密,是泉港文管產生的主要原因。

樟腳舞龍燈

樟腳舞龍燈(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樟腳舞龍燈(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一盞盞花燈綁在木板上,根據每家每戶男丁的數量,或8盞一排,或10盞一排,村民只要兩頭扛著木板游於鄉間就可以了。花燈要固定在木板上,是家家戶戶都有的,每塊約5米長,根據花燈的數量在板上鑿出圓洞,將安放蠟燭的木樁固定在圓洞上。傳統的樟腳燈籠是由藤條紮成,外面再裱上油紙,油紙燈籠通過底座上設置的U形鐵條固定在木板上。花燈游龍時大家總是有意無意地燒掉幾盞紙花燈,當地人稱為“出燈”。來年還要補上幾盞新燈,因為“添燈”閩南話就是“添丁”啦。為這個傳承300多年的樟腳民俗帶來一絲現代感。

七星燈歌舞

泉港七星燈歌舞(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泉港七星燈歌舞(泉州藝校陳勇勇\傳)
七星燈是山腰、峰尾、前黃一帶的村莊元宵民俗中一種吉祥的燈,人家相信這種燈能夠庇佑早生貴子。它是在一根一丈多的竹竿頂掛著華麗的六角燈罩,每角系一盞紙制天地燈,俗稱魁燈,有的還在燈罩上端糊著一隻昂首的紙鶴。各村供奉七星燈的禮俗不一,如后張村是把七星燈奉在家中禮拜三日,然後把魁燈送給已婚未育人家,其餘物件焚化;壩頭一帶是新添丁人家糊七星燈,供奉15日,以謝神靈;峰尾則把七星燈橫列於一竹竿中,掛在門前朝拜三日,然後焚化。
山腰一些村莊還會在元宵節舉行搶七星燈活動。華燈初上時,禮炮三響后,撐燈者舉著七星燈,朝廣場上眾多搶燈者舞動,搶燈者等六盞魁燈從頭上劃過時,躍起奪燈,一時互相碰撞,歡聲雷動,奪得魁燈者笑逐顏開,將其帶回家中供奉。搶七星燈的民俗活動自文革之後已逐漸匿跡,但上世紀80年代始,一些民間藝人吸收其文化內涵,根據這種民俗活動獨特的情景,編成民間歌舞。老藝人所編的搶燈歌舞《七星燈》,選南音、北管的小吹名曲《貴子圖》作為舞曲,配上嗩吶和打擊樂,使整個舞蹈表現出喜氣洋洋的氛圍,特別是舞蹈中出現的男丑、女丑、老頭、少女和兒童等角色,以不同的舞姿展現出活潑而又緊張、風趣而又幽雅的場景。1986年,《七星燈》經過加工,由惠安高甲劇團排練后參加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榮獲創作、演出和編導一等獎。
藝人們還藉助七星燈演練成七星燈踩街節目,參加市區一些大型的踩街歌舞活動。參加踩街的女生穿上紅艷的傳統服裝,手裡舉著一盞紅紗燈,頭上戴著金色的圓形道具,道具上妝飾著六盞小紙燈。

福船製造技藝

中國“四大古船”之一的“福船”,是中國古代海船中的一種船型,是福建、浙江一帶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稱,又稱遠洋木質帆船。早在宋、元時期,古城泉州的造船業就已經蓬勃興起。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和王氏(王堯)造船師為代表的泉州造船人,更因其擅長製造“福船”而著稱於世,其中黃氏造船人建造的“黑舶五青堰”船型便是“福船”的主船體。坐落在峰尾鎮的黃氏元修古船模廠,就是展覽館內所展福船的“出生地”。黃氏元修古船模廠廠長黃唐安介紹說,據《黃氏族譜》記載,公元1405年,以峰尾“黃氏造船世家”黃元修率領的造船人參與了鄭和的“下西洋之旅”,並籌劃規模龐大的造船工程,負責工程規劃、船藝設計、材料統籌和監匠訓導等重要工作;至順治十三年和康熙二十八年又相繼參與鄭成功、施琅為收復台灣而建造戰船的工程事務,峰尾黃氏造船大師黃都受清朝廷任用為“道憲廈廠軍工匠首領”。

施厝扁擔拳

在泉港區域,“施厝扁擔”可謂家喻戶曉。它是當地人們喜愛的武藝拳種,是泉州南少林寺武功在民間的遺技。扁擔拳的前身是泉州少林寺的護寺棍法,傳入施厝后,村民以扁擔演練少林棍法,故稱“扁擔拳”。

名優特產

浮粿
浮粿
浮粿
泉港浮粿,又稱“泉港普粿”、“泉港普甲”、“泉港炸糕”,系泉港地方特色風味小吃(泉港即泉港區,系屬福建省泉州市,位於湄洲灣南岸)。浮粿源自泉港一帶是當地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家常點心。
浮粿選用最新鮮的海蠣、瘦肉、米粒和當地特有的地瓜粉等為原料,調製成稠稀適中的浮粿團,用五角行模具定型,將浮粿團放到鍋中炸至幾分鐘,出鍋后的浮粿外酥里嫩。泉港浮粿皮薄而酥脆,內勁彈而不黏。
口酥
將花生、芝麻炒熟、搗碎,和糖成為內餡;以麵粉調水,再加少許肉油,揉成麵糰,取一小團,以圓木棍或酒瓶等圓滑的東西擀平,平攤於手,將餡置於其中,捏拳使麵糰合攏成雞冠狀。一個個捏成之後,分批放入油鍋炸熟,即成又酥又脆又香又甜的口酥。
蚵餅
泉港蚵餅
泉港蚵餅
蠣餅,又叫海蠣餅,泉港傳統風小吃,具有濃郁的泉港味。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可單獨食用。
泉港人大多把蠣餅做早點下粥小菜,特別是蠣餅配吃稀飯,一干一稀,風味佳美。用大米和黃豆粉將海蠣肉、豬瘦肉、芹菜餡包起來炸制而成。成品為圓形,色呈金黃,殼酥香,餡鮮美,味葷。泉港人大多把蠣餅做下粥小菜,若與同吃稀飯味道更好。在泉港的大街小巷的小食攤上均有蠣餅這種點心。
蚵煎
(閩南話為ǒuājīan,普通話譯作“海蠣煎”),發源於泉州,是閩南、台灣等地的經典小吃。起源是先民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蚵仔煎據傳就是這樣的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創意料理。
泉港海蠣煎
泉港海蠣煎
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台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后的番薯粉漿里攪拌入蚵仔、蛋、蔥或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福建著名風味小吃。具有粿分九層,色彩豐富,外形美觀,細嫩甜爽的特色。菜系:閩菜,特色:一是粿分九層,食用時可逐層撕開,饒有趣味;二是米粿軟嫩,富有彈性。

交通


陸路

泉港賽龍舟(陳勇勇\傳)
泉港賽龍舟(陳勇勇\傳)
編號為G15福廈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公路同三高速公路)福建段)】、G324國道;福廈鐵路、鷹廈鐵路漳泉肖鐵路,交通便捷,開發區地處閩東南繁榮區域的中間地帶,距台灣基隆港174海里,距高雄194海里,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全區,漳泉肖鐵路直達港區,交通條件十分便捷,既是閩東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東南海上航道的輻射中心。此地北上福州可達浙滬、南下廈門可出粵贛,乘火車經鷹廈線可通全國各地,海上船運可直達沿海各港口、台灣及亞太地區。
2017年11月,福廈客專泉港段正式開工動建,將填補泉州市泉港區沒有高鐵站點的空白。福廈高鐵客專自福州南站引出,途經福州、莆田、泉州、廈門,最後引入漳州站,全長277.4公里。泉港段位於項目中間,貫北通南,需建設9座橋樑、4條隧道,總投資達30億元以上。福廈高鐵客專經過泉港17.6公里,涉及4個鎮(街道)的17個建制村,計劃2022年建成通車。
泉港區高鐵站規劃建設在南埔鎮天湖村西側,站中心距泉港區現有高速互通約2.5公里、距通港大道約520米,距泉港生活主城區及石化工業園區均約6公里。至2022年6月,高鐵站房、站前廣場和周邊配套道路將完成建設並交付使用。

港口

肖厝港:泉港區位條件十分優越,港口水深港闊,常年不凍不淤,距台灣基隆港178海里,距高雄港194海里,是東南海上航線的一個輻射中心,被譽為“中國不多,世界少有”的天然良港。海岸線總長56公里,適宜建港的深水、中級、淺水岸線長21.4公里,可建萬噸級以上碼頭泊位的深水岸線長9.8公里,是福建省較為集中的深水泊位群。口岸園區較為完善,已開闢為國家一類口岸,肖厝海關等口岸系統高效便捷運作。
開發區海岸線總長5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長11公里,可建萬噸級至30萬噸級泊位,碼頭線長。5公里,相當於我國現有萬噸級泊位岸線總長的1/5;良好的建港條件,被譽為“中國少有、世界不多”。已建有萬噸級雜貨碼頭,10萬噸級原油碼頭,5千噸、3千噸和2千噸級成品油碼頭各1座。國家交通部規劃將湄洲灣南岸建成全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一,南岸肖厝港區正在抓緊籌建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5萬噸級煤碼頭、5萬噸級糧食中轉碼頭、10萬噸級糧食碼頭、25萬噸級油碼頭,這些項目一旦建成肖厝不僅將擁有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而且將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重要港口。
已投入使用的碼頭泊位10萬噸級1座、7萬噸級1座、5萬噸級2座、萬噸級以上2座,實現港口吞吐量達1500萬噸,可超2000萬噸;在建的10萬噸級2座、5萬噸級3座,萬噸級以上2座,這些碼頭泊位將陸續在今明兩年建成投產,全部投產後港口吞吐量可超過5000萬噸,屆時泉港區將建成海峽西岸最大的石油化工港區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在泉州打造“億噸大港”中佔據半壁江山。積極引進國內外大型物流公司落戶,提升港口物流園區的層次,中國海運集團有意投資建設肖厝作業區5-10#(6個10-15萬噸級)泊位,承接“港鐵聯運”項目;中國外運公司擬投資建設中外運物流園區,作為固體石油化工物流中心。

空運

北有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相距約139到154公里),南有泉州晉江機場(相距約68公里)。

運輸

2018年,泉港區水路貨運周轉量47.73億噸千米,增長14.7%。港口貨物吞吐量(肖厝港區)1931.88萬噸,增長-3.1%。

社會


科技事業

2018年,泉港區對接市人才“港灣計劃”,實施“雙創泉港”人才發展戰略,修訂完善高層次人才認定標準和享受工作生活待遇規定,100人入選市級高層次人才庫,新增省級以上高層次人才19人次。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家、科技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入選省級“兩化融合”重點項目13個,22家企業認定為省市龍頭企業,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8.65件、增長105%。

教育科技

截至2009年有小學96所,中學22所;在校學生8萬多人,教師4000多人;教學質量位居全市前列。
全區有文化娛樂場所130多個,民間職業劇團8個,醫院6家。文學創作、攝影、燈謎、琴棋書畫、戲劇彈唱等不是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依法保證教育投入,教學質量明顯提升,高考中考雙雙取得建區以來新突破,高考本科上線率首次超過30%,本一批上線首次突破百人。公共文化蓬勃發展,建成鎮級綜合文化站4個、村級文化室45個、農家書屋24個、農民體育健身點9個。
2018年,泉港區投入1.6億元,實施中小學(幼兒園)新改擴建項目19個,新增學位4140個;落實高中免學費、學前教育政府購買服務政策,惠及學生1.38萬人,莊重文實小獲評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和國防教育特色學校,泉港一中成為全省普通高中課程改革基地建設學校。

基礎設施

沿海大通道配套設施繼續完善,峰大路、圭峰路、驛沙路等道路修建工程及新民街路燈工程基本完成,鹽田路開工建設,農村公路提級改造加快推進,公交網路通達城鄉。城市管理逐步規範,綜合執法能力進一步提高,中心城區市容環境整治和文明城區創建工作成效顯著。
南部截污管網工程全線竣工,垃圾填埋場、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垃圾中轉系統初步建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費全面開徵,環境衛生明顯改觀。第三產業日臻繁榮,2008年實現增加值34.4億元,增長28.7%;居民消費品零售總額30.5億元,增長20%。投入160萬元建設區級環境監測體系,基本實現遠程即時監控,重點工業污染源持證排污率達100%。開展污染源普查,推進污染物減排工作,2008年化學需氧量減排14.6噸,二氧化硫減排152.4噸。
開發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碼頭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齊全。疏港公路、連接國道324線二級公路已建成通車,區內已有等級股總長近90公里。已投入使用的有日供水9千噸、4萬噸的兩座水廠,總投資3.7億元、日供水26-52萬噸的湄洲灣南岸引水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1997年全線貫通供水。開發區內有塘頭萬伏、仙境11萬伏、煉化公司11萬伏等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通訊工程與泉州程式控制聯網,建有4個程式控制模塊局、2個電訊基站;已開通2.9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實現移動通訊,可滿足對外聯絡的需要。

文化事業

2018年,泉港區新建文創基地6個,新增文明禮堂6個、百姓書房5個,區圖書館被評為國家二級館、全國家庭親子閱讀體驗基地,方誌館建設代表福建省在全國作典型發言。泉港廣播電視台獲批設立。

衛生事業

2018年,泉港區實施名醫帶徒工程,開設周末名醫工作室,完成界山鎮衛生院整體搬遷和全區基層醫院中醫館建設;後龍鎮衛生院獲評全國“年度群眾滿意的鄉鎮衛生院”。計生工作考核獲全市第二名。

勞動就業

2018年,泉港區新增城鎮就業5703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051人。

環境保護

2018年,泉港區空氣質量優良率97.8%,環境空氣質量改善幅度排名全市第一。實施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廁所革命、垃圾分類處理等專項行動,建成美麗鄉村“六大提升工程”建設項目34個,3個村獲評省級旅遊特色村,9個村入選市級鄉村振興示範點和綠色鄉村項目。

平安建設

2018年,泉港區破獲九類黑惡典型案件49起,抓獲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193人。

社會保障

2008年全年投入6560萬元,實施就業、飲水、安居、幫困、醫保、助學等“六大民生工程”,幫助7256名群眾實現就業;解決2萬名群眾飲水難問題;完成50戶計生“二女戶”、20戶貧困殘疾人“安居工程”建設,收購棲霞小區32套小戶型房屋作為廉租房,對符合條件的73戶低收入家庭發放廉租房租金補貼11.7萬元;8325名特困對象納入城鄉低保,發放低保金1006萬元;31.48萬名群眾參加新農合,佔全區農業人口數的96.37%,財政投入新農合補助金1574萬元;373名貧困學生獲得“松柏助學”、“金秋助學”、“春雨行動”等扶助;162名白內障患者接受免費手術,重獲光明。壓縮行政事業公用經費210萬元,募集捐款806萬元,援建災區過渡安置房880套,並從地方級財政擠出1%,計521萬元支援四川災區抗震救災。2018年,泉港區新建村級老年服務中心5個、居家養老服務站8個,鎮級敬老院採取“公建民營”模式連鎖運作。

旅遊


筆架山

泉港筆架山(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泉港筆架山(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位於惠安和泉港的交界處,海拔752.3米。山頂三峰相連,猶如筆架,山以此而得名。這裡紅花遍野、新綠滿山、泉水淙淙、林濤陣陣,是一個休閑避暑勝地。筆架仙公寺傳說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寺中兩根巨大的青龍石柱,氣勢磅礴,騰雲駕霧,如擺脫羈絆飛向藍天;左邊是“仙公閣”,中間是“觀音殿”,右邊是“三寶殿”,三殿處於同一水平面,甚是壯觀。

樟腳古民居

泉港樟腳古民居(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泉港樟腳古民居(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從324國道泉港區段朝陽公路往裡走三四公里,經過蜿蜒盤旋的山路,即到塗嶺鎮樟腳村古民居,砌成於清嘉慶四年,已有207年的歷史。樟腳村還有大溪澗、金鐘潭、觀音山寺、陳平山烈士故居和紀念碑等。山坡上一層層上下重疊、一幢幢首尾相連的“石頭厝”,儼然是一座古城堡。村裡人說,村子里有一株年齡為700多年的大樟樹,人爬到樹上俯瞰,村子如在腳下一般,樟腳村因此得名。走進這一片全是石頭壘砌而成的房屋群里,歷史的厚重感充盈在空氣中。牆上的石卵石塊,都是鐵紅色的風化石。砌屋時依山就勢,上下左右都不講究布局。許多人家,同一座房子里從這個房間到那個房間,還得上幾級石階。戶與戶之間,都有石卵台階相連。一般房子都用石砌到頂,也有上面部分壘土坯的。這些房屋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窗戶少而小,據說是從防盜方面考慮的。

玉笏朝天

泉港區
泉港區
進入泉港境內的塗嶺下爐,舉目可見一塊突兀的菇形頑石,此石乃聞名海內外的“玉笏朝天”。泉港人稱,“玉笏朝天”凝聚著泉港人的精靈,象徵著泉港人的拼搏衝勁。

前黃土樓

泉港前黃土樓村(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泉港前黃土樓村(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在前黃鎮前黃村的西南面,有個村落名叫土樓,村名取之一座雄偉奇特的古民居大樓。這座大樓俗稱“土樓”,又名“定樓”、“黃素石樓”,建於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系黃素、黃堂官父子歷時30多年建成的。樓高9.4米,長、寬各20.8米,為石構方形平頂四合式三層樓閣。樓內構房36間,樓外建72間環屋,共108間正輔房屋,連庭院總長75.1米,寬73.5米,佔地約5400平方米。總體結構主次有別,統率有序,恢宏壯觀,形成一個取象“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宏偉建築群。

伏虎勝境

從福廈公路塗嶺車站東南行約五華里,有位於昆崙山南的伏虎岩,俗稱虎岩山,山腰有虎岩寺。

天岩湖

天湖岩(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天湖岩(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天湖岩風景區位於泉港區南埔鎮西南的天湖村的天湖岩山上,北臨湄洲灣,東毗五公山,南望凈峰山,西鄰觀音山。因山上有個天然的湖泊而聞名。傳說在唐開元年間,“八仙”發現這裡景幽地美,曾聚集在天湖池畔奏樂歡歌。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時慕名前來遊覽,揮毫寫下“天湖福地”四個字。有“金鎖鎮天湖”、“金龜背印”、“丹鳳吸水”、“靈龜飲露”、“蓮花寶座”等十大天然奇景。天湖岩山頂在明朝年間建有烽火台,以御倭寇侵擾。現遺址尚存,成為泉港區重要歷史文物之一。

惠嶼島

泉港惠嶼島
泉港惠嶼島
惠嶼(俗稱“橫嶼”),地處泉州市最北端,是橫亘在湄洲灣中的一座島嶼,也是少有的海島行政村之一。從東面的莆田秀嶼或礫嶼上看來,它活脫脫是一條蹦出水面的大龍蝦。島的最北端,臨海處的山勢成“W”狀,兩側突出於海面的半弧形山脊,儼然是龍蝦的兩條前足(最北端的蝦足上立著一座大型燈塔);中間凹陷處的山丘酷似蝦頭,蝦頭上裸露出兩塊天然巨石,恰好點成了蝦目。蝦身蠕蜒至最南端的“南尾”,就更像是蝦尾了。龍蝦張口舉爪,雄踞在湄洲灣的要衝之處。陸路不暢而水路交通發達,這龍蝦扼三縣(莆仙惠)水路咽喉,曾是海盜盤踞和出沒的地方。

土坑民居群

土坑古民居(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土坑古民居(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劉氏古民居群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區後龍鎮土坑村。1980年,該古民居建築群曾被列為惠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民居建築群南面有座明·萬曆年間建造的白石宮(參見泉州歷史網《泉州寺廟·白石宮》),前面有清朝建造的南文武館“選青齋”和北文武館“凌雲齋”。土坑村因其古民居建築群,於2003年列為福建省歷史文化名村。

山腰鹽田

福建泉州泉港區是一顆鑲嵌在海峽西岸經濟區版面上的耀眼明珠。這裡不僅有國家大型石化基地,還有一座兩百多年歷史的鹽場――山腰鹽場。
山腰鹽場處福建省湄洲灣南岸,企業現有生產面積9萬公畝,年實現產值2700萬元,年上繳稅收650萬元,是全國107家食鹽定點生產企業之一,福建省最大的食鹽(載體鹽)生產和出口基地。

峰尾東嶽廟

峰尾東嶽廟
峰尾東嶽廟
東嶽廟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誠峰村圭峰小學對面。這裡北障沙格,南近黃峰,與興化吉口、湄洲諸島互為犄角,自古就是一道海防要塞。明洪武廿年(公元1387年),為御倭寇侵擾,築石構城垣,即峰尾城,城東舊城頂高阜,築有煙墩烽火台。東嶽廟就建在城之南門外旁,坐北朝南,佔地668平方米。

圭峰塔

圭峰塔(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圭峰塔(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圭峰塔,坐落於泉港區峰尾鎮,位於湄洲灣南岸的峰尾半島上。圭峰塔為四角重檐樓閣式的三層石砌塔。總高六米,底座實心,高2米,寬3.7米。上二層逐層收分。座上第一層高1.8米,邊寬3.2米,面向東,設塔龕門。塔室內正中石壁上浮雕一菩薩坐像。右壁勒“重建圭峰塔記,門邊鐫一對聯,寫“作東南巨鎮,起海國文明”。座上第二層高1.6米,邊寬2.8米,門楣上陰刻楷書“圭峰塔”三字為額。塔頂上置葫蘆塔剎高0.58米。

峰尾古城

峰尾古城
峰尾古城
峰尾古城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峰尾鎮,峰尾鎮三面環海,一面連山,俗稱峰尾半島,古稱“烽火島”,又稱“圭峰”,因後人仰慕先賢盧琦(號“圭峰”)而立此名。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與惠安的崇武鎮石獅祥芝鎮、以及晉江的深滬鎮,並稱閩南四大漁鎮。。峰尾古城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由於水陸交通便利,這裡自古是名埠良港、漁商重鎮,海上貿易發達,又有“小上海”之譽。峰尾文化底蘊深厚,擁有獨具特色的北管音樂、古船模製作技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圭峰塔、峰尾古街、東嶽廟、義烈廟、漁屋、五裏海沙、峰尾灣、石眠床、石狗尾、城外海、東頭祠堂、西頭祠堂等閩南漁鎮特色的人文景觀。

沙格靈慈宮

沙格靈慈宮(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沙格靈慈宮(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位於泉州市泉港區南埔鎮沙格村東端,北臨湄州灣。始建於元至正年間(1314—1368),奉祀海神天妃。為清光緒五年(1879)重修,坐北朝南,東西寬18米,南北進深22米,佔地500多平方米。二進由山門、拜亭、兩廊和大殿組成。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重檐歇山頂,內懸掛一方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惠安知縣胡文所立“海天元后”大木匾。拜亭為重檐歇山頂,內有八角藻井結構。宮有5對輝綠岩、花崗岩的透雕大石柱,均為清代惠安石雕藝術的上乘之作。

代表人物


盧琦
盧琦畫像(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盧琦畫像(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盧琦(1306~1362年),字希韓,號奎峰、立齋,惠安縣後龍峰尾(今屬泉港區)人。他又是元代一位大詩人,為元末閩中文學四大名士之一,著有《奎峰文集》10卷、《詩集》12卷,《四庫總目》傳於世。《惠安縣誌》評價其詩“出元代三十大家之上”。
王忠孝(1593—1667年),明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生,字長儒,號愧兩,南埔鄉沙格村人。崇禎元年(1628年),舉進士,授戶部主事,在中央財政部門管籍帳和田賦之事。康熙六年(1667年),王忠孝病歿於台灣,享年74歲。王忠孝是一位大學者,述作頗豐。著有《回居錄》、《孝經解》、《易經測略》、《四書語錄》及詩集、文集等。他的遺著後人輯為《王忠孝全集》,共12卷。
黃文惠
黃文惠字仲晉,明惠北忠恕鄉六都前黃(今泉港區前黃鎮前黃村)人。生於明神宗萬曆元年(1573年),卒於明崇禎七年(1634年)。於萬曆四十年(1612年)中高崇谷榜舉人,終官四川合州(今重慶合川市)知州。黃文惠出生於數代書香門第,父親曾是縣學庠生。他自幼聰穎好學,且性格剛毅。
郭良
黃文惠畫像(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黃文惠畫像(泉州藝術學校陳勇勇\傳)
郭良,字復吾,號北洲,泉港區山腰鎮前郭自然村人,生於明朝正德十一年,卒於明朝萬曆十五年(1516年—1587年),享年72歲。嘉靖四十一年壬戌(1562年)登進士,累官北京刑部主事至廣東參議,萬曆六年三月十三(1578年)因病退休。《上郭郭氏家譜》記載明隆慶皇帝欽賜聖旨八道,褒揚郭良“佐朕維新之化”“共成弻教之鳳”“賦政端嚴裼躬澡潔”“積有年勞賢聲丕著”等,《福建通志》“署提學,以身律諸生”,《雲南通志》“去滇之日,行李蕭然”,《泉州府志》“正直忠厚、為世所宗”,《惠安縣誌》“宦履所至、皆有循績”,《墓誌銘》“吾以不賄,聞於諸侯,今以使入,而以賄入乎”等等,還有更多的“德才義孝廉”傳統美德的文字記載。
黃正元
黃正元,字掄卿,號舜廷。清惠北鰲塘鋪前黃(今泉港區前黃鎮土樓村)人。生於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卒於清德宗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清穆宗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武舉,光緒三年(1877年)中武進士。授御前侍衛,武翼都尉,誥封修職郎。

獲得榮譽


泉港區是中國能源之都
中國北管古樂故鄉
全國首批義務教育發展均衡區
第二批義務教育教師隊伍“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示範區
科技進步先進區
科普示範區
青少年普法教育示範區
長壽之鄉
海港文化之鄉
北管音樂文化之鄉
水密隔艙福船文化之鄉
海鹽文化之鄉
福建森林縣城
雙擁模範城(五連冠)
2016年05月21日,獲“2016中國化工園區20強”,自2013年以來連續四年獲得
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10月,入選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區。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區。
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區”。
2020年12月,位居“城市市轄區高質量發展100強(地級城市)”第46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