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鄭和的結果 展開
鄭和
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1371年?-1433年?),回族,本姓馬,為明成祖朱棣賜姓鄭,世稱“三保太監”(又作“三寶太監”),雲南昆陽州(今雲南省昆明市晉寧區昆陽街道)人。明朝太監,航海家、外交家。
年輕時從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習戰。后在靖難之役中有功,升任為內官監太監。1405年(永樂三年)至1424年(永樂二十二年),鄭和六次作為正使太監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鄭和任南京守備太監,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說在途中於1433年(宣德八年)卒於古里國,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鄭和墓或為其衣冠冢。
鄭和下西洋,是15世紀初葉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對中外經濟、文化交往起到了積極作用;鄭和本人,也在這一歷史事件中展現出其外交才能、軍事謀略以及精神品質,並贏得世人的尊重和紀念。晚清以降,鄭和研究獲得迅速發展,但不少重要課題仍無定論。
鄭和人物畫像
馬和生在一個富有冒險精神的家庭里,祖父和父親都曾經跋涉千里,朝覲麥加,因而被當地百姓尊稱為"哈只",即"巡禮人"或朝聖者之意。鄭和母親姓溫,非常賢良。有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哥哥叫馬文銘。馬家在當地很受人們的尊敬。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為了消滅盤踞雲南的元朝勢力,派手下傅友德、藍玉等率30萬大軍,發起明平雲南之戰。在戰亂中,年僅11歲的馬和被明軍俘虜,被閹割,在軍中做秀童。後來,進入南京宮中,在14歲那年來到北平的燕王府。燕王朱棣見馬和聰明、伶俐,便把馬和留在身邊,成為燕王的親信,為了提高身邊服務親隨的文化水平,朱棣不僅挑選學識豐富的官員到府中授課,而且還讓他們隨意閱讀府中的大量藏書。天資聰穎、勤奮好學的馬和很快便成了學識淵博的人。
由於馬和身材魁梧,知識豐富,思維敏捷,出色地完成燕王委派他的使命,得到朱棣的器重,"內侍中無出其右",尤其是在幫助朱棣登基稱帝的過程中,馬和立下大功,更為朱棣所賞識。
在永樂二年(1404年)正月初一,朱棣以賜姓授職的方式表達他對有功之臣封賞與恩寵時,馬和被賜姓"鄭",從此便改稱為"鄭和"。同時,升遷為內官監太監,相當於正四品官員。史稱三寶太監。
(1399年八月六日-1402年七月十三日)
在鄭和出生地昆明市晉寧縣修建的鄭和公園
首先,鄭和懂兵法,有謀略,英勇善戰,具有軍事指揮才能。鄭和少年時就在明軍中服役,在明軍中長大,後轉入燕王府侍候朱棣。鄭和成年後,經受了戰火考驗,跟著朱棣參加"靖難之役",出生入死,轉戰南北,經曆數次重大戰役,具有實戰經驗。為此,朱棣皇帝才授予鄭和"欽差總兵太監"軍銜,將二萬餘名官兵交給鄭和指揮。鄭和下西洋中的幾次軍事行動也證明了鄭和的軍事指揮才能,確保了這幾次軍事行動的成功。
第一次下西洋
江蘇省太倉市劉家港鄭和下西洋起錨紀念地
1406年6月30日在爪哇三寶壟登陸,進行貿易。時西爪哇與東爪哇內戰,西爪哇滅東爪哇,西爪哇兵殺鄭和士兵170人,西王畏懼,獻黃金6萬兩,補償鄭和死難士兵。
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十月二日)回國,押陳祖義等獻上,陳祖義等被問斬。施進卿被封為舊港宣慰使。舊港擒賊有功將士獲賞:指揮官鈔一百錠,彩幣四表裡,千戶鈔八十錠,彩幣三表裡,百戶鈔六十錠,彩幣二表裡;醫士,番火長鈔五十錠,彩幣一表裡,錦布三匹。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至永樂七年(公元1407-1409年)。
第二次下西洋
鄭和專程到錫蘭,對錫蘭山佛寺進行布施,並立碑為文,以垂永久。碑文中記有"謹以金銀織金、紡絲寶幡、香爐花瓶、表裡燈燭等物,布施佛寺以充供養,惟世尊鑒之"。此碑於1911年在錫蘭島的迦里鎮被發現,現保存於錫蘭博物館中,是用漢文、泰米爾文及波斯文所刻,今漢文尚存,是中斯兩國友好關係史上的珍貴文物,也是斯里蘭卡的國寶。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姚廣孝下西洋的史料給另一個關於鄭和航海目的的假設也提供了佐證。潘教授說:在《大唐西域記》中,明人的注中有這樣的記載:"皇帝遣中使太監鄭和,奉香花往詣彼國(指錫蘭,今斯里蘭卡)供養……當就禮,請佛牙(傳為釋迦牟尼的牙齒,據說釋迦牟尼遺體火化后,牙齒完整無損,稱為佛牙舍利)至舟,靈異非常,光彩照耀……永樂九年七月初九至京師。皇帝命於皇城內莊嚴栴檀金剛寶座貯之。"永樂九年正是鄭和第三次下西洋期間。
"姚廣孝參與了第三次下西洋,迎回了佛牙,這說明第三次下西洋顯然是朱棣事先計劃好的,否則就不會派出姚廣孝這樣級別極高的官員。目的也很明確,那就是'迎佛牙'!"有學者如是分析。至於朱棣為什麼要派遣船隊,不遠萬里從斯里蘭卡迎回佛牙,更有學者指出,這是因為朱棣是篡建文帝的位上台的,他勞師動眾迎回佛牙,一個主要用意可能是為了證明他的正統地位,平息民間的不滿和反抗情緒。這種做法,前代的帝王就曾經用過。
第四次下西洋
鄭和船隊模型
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三月三日(明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1422年九月二日(明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國。
明永樂二十二年,朱棣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1431年一月(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啟航,返航后,鄭和因勞累過度於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
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計下西洋官校、旗軍、勇士、力士、通士、民稍、買辦、書手、通共計二萬七千六百七十員名:官八百六十八員、軍二萬六千八百二名。正使太監七員、少監十員、監丞五員。內官內使五十三員、戶部郎中一員、都指揮二員。指揮九十三員、千戶一百四十員、百戶四百三員。教諭一員、陰陽官一員、舍人二名、余丁一名。醫官、醫士一百八十名。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出使過的城市和國家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里、滿剌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里、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里、甘巴里、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里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利亞境內),部分專家、學者認為還到過澳大利亞,美洲和紐西蘭,南極洲,等地。福建長樂縣是鄭和七次下西洋的開洋之地,當年龐大艦隊屢次駐紮於此,伺風下海。這裡不僅有鄭和當年親自豎立、保存完好的《天妃靈應之記》碑,而且在下西洋影響下形成的"十洋街"。明後期"倭患"的嚴重更促使人們紀念和崇拜與海洋相關的神癨。
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為,鄭和船隊是一支強大的戰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顯然是從當時國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國家需要出發。鄭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績概括起來,主要包括4個方面:
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蕩,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臘、占城、真臘,甚至在三佛齊,還有殺害明朝使臣的,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於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明朝皇帝採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繫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所以從明朝派遣鄭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實現和平的使命。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衝突,消除隔閡,有利於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於侵略擴張,而是用於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剿滅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
李約瑟評價: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鄭和船隊的糧船模型
當時,威脅明朝安全的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東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殘餘勢力和西北的帖木兒帝國。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為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內,國防上採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衛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擊,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
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國家實施這麼大的戰略行動,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它通過這種形式獲得這些小國對明朝宗主地位的認可,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當時各國都積極到中國來朝貢,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護,一方面得到的豐厚賞賜。據統計,永樂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況空前。更有汶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他們遺囑要托葬中華。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種官方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官方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鄭和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中國的貨物,如銅錢、絲綢、瓷器、鐵器等。這種貿易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多數以貨易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里,中國船隊到達后,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定下,決不反悔。雙方互相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為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尤其是後幾次下西洋貿易規模擴大,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帶動下出現的。它不是通過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間自發性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滅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闢了航線,促進和刺激了民間貿易。據有學者研究,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東南亞百姓對中國絲綢、瓷器、工具非常喜歡,鄭和船隊一到都爭先恐後的划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為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為的貿易。
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僅進行海外貿易,還傳播先進的中國的文化。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非常嚮往中華文明。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還肩負了"宣教化於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鄭和出色地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製造技術、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
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南非迪亞士博物館里展出的中國古代青花瓷
一是開闢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為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中國人曾幾次來到這裡。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闢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數據。《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製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布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里、忽魯莫斯等地作為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於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在海洋事業上還有許多貢獻。鄭和的功績是輝煌的,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為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里,享年62歲,永遠地長眠在他開闢的和平道路上。
在群星璀璨的中華英傑中,鄭和不但以先於西方人航海,勝於西方人的航海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覺得人們關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層面,恐怕是鄭和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精神:一種中國人不畏艱險,征服自然的價值趨向,一種打開國門走向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決心。
鄭和這種敬業獻身報效國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著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為天下先的優秀品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繼承和弘揚,推進人類的文明。
鄭和寶船的主要造船地
鄭和寶船號稱巨舶,其主要造船地為南京。
由於海船體積大,構造也較複雜,必須有相當規模的船塢和作坊。據《武備志》中的《自寶船廠開始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記載,鄭和寶船自其建造地寶船廠出發去西洋。據《同治上江兩懸志》記載:"都船廠在儀風門,即寶船廠,永樂三年三月命鄭和等行賞占城"。龍江船廠是在原龍江船廠廠址再向南擴建而成,越過秦淮河,直達下保、中保、上報村及三汊河地區,龍江船廠內設提舉司、作房、分司、篷廠、指揮舉,在造船時實行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制度。
《龍江船廠志》記載:"洪武、永樂時,起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南直隸(今江蘇)濱江府縣居民四百餘戶,來京(即南京)造船,隸屬提舉司,編為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出船木鐵纜匠;三廂出艌匠;四廂出棕篷匠。
《明會典》記載大規模的造船廠,擁有工匠數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櫓工等。
鄭和寶船的另一建造地點是船隊出發港福建長樂。
據《長樂縣誌》記載:"太平港在縣西半里許,舊名馬江。……明永樂間,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船於此,奏改太平港。
鄭和下西洋后還有一些下西洋巨舶停泊於福建,正統四年(1439年)明英宗命福建三司於見存海舟內擇一,以賜琉球國使回國。
據統計,在鄭和大航海期間,全國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場遍及全國各地;永樂年間,明朝海軍擁有3800艘艦隻,其中包括1350艘巡邏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艦。因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李約瑟斷言:"在1420年前後,中國海軍也許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其它亞洲國家,甚至可能超過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造船與航海事業相當發達的國家,到了明朝鄭和大航海時代更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峰。《明史·鄭和傳》記載:"寶船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相當於現代船身長約138米,寬約56米,這種巨型海船充分顯示當時中國造船業已經遙遙領先於全世界。至今殘留在江蘇省南京市下關的龍江寶船廠"上四塢"、"下四塢"等作塘和水道,就是明證,作塘呈東西向,與長江的夾江相通,便於寶船下水。作塘很大,經現代實測,長約500餘米,寬約40米。龍江寶船廠是明朝大規模造船基地和停泊中心之一。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曾根據44。4×18丈尺寸復原製作成9桅12帆的福船(尖底)模型,作為當時鄭和寶船的標準船型和尺寸。而有專家認為依據南京靜海寺殘碑拓片所記,結合明永樂十八年《天妃經》卷首鄭和船隊插圖等材料考證,鄭和寶船可復原為長19丈、寬4。4丈、排水量約1100噸的船舶。還有專家認為這僅是中小型寶船,大型寶船應仍維持原有尺寸。根據遺跡情況,寶船廠所造船應為平底。平底船吃水淺,可以壓浪航行,它的首尾可以翹起,安全無虞,並且靠岸方便。
鄭和大航海綜合應用了天文導航、羅盤導航、陸標導航、測量水深和底質等多種導航手段,如《西洋番國志》所記載:"砍木為盤,書刻干支之字,浮針於水,指向行舟。"這種航海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很先進的。
鄭和大航海的重要成果是繪製了《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邸外國諸番圖》,全圖使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法,配上所記的針路和過洋牽星圖,以南京為起點,最遠到東非肯亞的慢八撒,到南緯四度左右為止,包括亞非兩洲,所收地名達500多個,其中亞非諸國約佔300個,相當準確地記錄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淺灘的分佈,詳細紀錄了鄭和大航海全部航程中開闢的眾多新航道,重要的出航地點有20餘處,主要航線有42條之多。它充分證明鄭和大航海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發達的航海事業、豐富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斗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於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沉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掛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於通訊聯繫。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天文航海技術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
2、地文航海技術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為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
3、《鄭和航海圖》《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多虧明代晚期作者茅元儀收錄在《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為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誌、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1947年民國政府內政部以鄭和等命名南海諸島礁,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製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於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海科技光輝,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絲綢之路大地圖
絲綢之路歷史上是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商業貿易、文化交流的路線通道,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此次亮相的明代《絲綢之路大地圖》,描繪了從甘肅嘉峪關到中東麥加數千公里線路的主要城池和山川地貌,並用漢語標註了211個自九種語言音譯而來的明代地名,涉及歐、亞、非三大洲10多個國家和地區,並由當時的宮廷畫家以吳門畫派青綠山水技法繪製而成,可稱是古代千里江山圖的典範。
發心書寫金字經
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的國寶級藝術珍品是鄭和書法作品《發心書寫金字經》。這是已知目前存世的第二件鄭和書法。明永樂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奉成祖和宣宗之命,先後七次下西洋,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在故居發雲南現的《鄭和家譜》稱:"馬文銘長子立嗣,移居南京三山寺,名曰馬府口。"由此可見,鄭和過繼其兄長之子鄭恩來為嗣。鄭和在故鄉雲南的一支後裔系由鄭恩來的長子所繁衍,其中一部分在清朝末年因不堪官府的壓迫而逃往泰國。
鄭和第十七代後代子嗣孫鄭松林跟隨馬幫來到泰國北部的清邁省,迎娶了當時管理清邁的土司的女兒,從此在當地落地生根。由於年代久遠,泰國後裔已經不會說中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來歷。現今泰國的一支後裔大約有一二百人;而生活在雲南的一支後裔約百餘人。
鄭和兄妹共有六人,長兄馬文銘,鄭和為次子,另有姊妹四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軍攻入雲南,大敗當時統治雲南的元朝殘餘勢力梁王。鄭和的父親死於戰事,十二歲的鄭和被明軍捉住,送到當時北平燕王朱棣府上做了一名宦官,因此鄭和的確沒有兒女。但鄭和晚年時,他的哥哥馬文銘將長子馬恩來過繼給了鄭和,由他來為鄭和傳遞香火,這在講究"不肖有三,無後為大"的當時是比較容易接受的折衷做法,這便是鄭和後人的由來。另據鄭和第十八代孫鄭留光介紹,當年鄭和還收養了兩名親侄子,其中一個留在雲南昆陽的祖家,另一個則在鄭和任南京守備時來到南京,從此跟隨鄭和,他們及其後代也很可能被作為鄭和的後裔。
鄭和下西洋地圖
1、西域上指玉門關、陽關以西,在今甘肅省敦煌市,蔥嶺即今帕米爾高原以東,巴爾喀什湖東、南及新疆廣大地區。而廣義的西域則是指凡是通過狹義西域所能到達的地區,包括亞洲中、西部,印度半島的地區等。
2、占城國
亦稱占婆,古國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國史籍上曾稱之為林邑、環王。當地盛產稻穀,稱"占城稻",為稻穀良種之一,宋時傳入中國;鄭和下西洋后,占城稻在中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面積引種、推廣。福建省福州長樂一帶稱此稻為"占谷"或"黃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當地高桿晚稻的一個優良品種。
3、爪哇國
印度尼西亞以鄭和命名的清真寺
4、三佛齊國
亦即室利佛逝國,梵文Srivijaya的音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的古國,當時都約在今日的巨港(巴鄰旁,Balenbang),位於蘇門答臘東南部慕西河畔。
5、暹羅國
泰國(Thailand)的舊稱,位於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邏國合併而成,南臨暹羅灣。現首都為曼谷,泰國的華僑與華裔人數居世南亞首位。
6、南天竺
天竺為古印度別稱,古籍又稱天竺為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島的南部地區。
7、錫蘭山國
亦即錫蘭(Ceylan),或稱獅子國,今稱斯里蘭卡(Srilangka)為亞洲南部島國,隔保克海峽與印度東南部相望,面積6。5萬平方公里,為佛教古國之一,主要民族為僧伽羅族與泰米爾族。首都科傖坡(Colombo),位於該島西南。
8、古里國
又稱"古里佛",故地約在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Koxhikode)一帶,為海上交通要衝。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二次下西洋時曾到此訪問並立碑紀念。
9、柯枝國
亦譯作"國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一帶,是航道要衝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紀初與中國有友好往來。
10、忽魯謨斯國
即霍樂木茲(Hormuz),又譯作和爾木斯,地在今伊朗東南米納布(Minab)附近,臨霍爾木茲海峽,廢址在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為古代交通貿易要衝,今為對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0、木骨都束國
今譯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稱為非洲之角的索馬利亞共和國首都,位於索馬利亞東南,臨印度洋。13世紀以前建有古城。鄭和下西洋曾兩度訪此。
12、南京龍江
明初設"龍江船廠"於此。故址在今南京下關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帶;水道舊稱龍江,出龍江關通長江,龍江船廠曾為鄭和下西洋造"寶船",故又稱"寶船廠",造船的船塢叫"船作",遺址猶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桿,長1107米,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此舵桿之長,足證鄭和寶船規模之大。據《龍江船廠志》載,1411年(永樂九年)該船廠"改、造海船247隻,備使西洋諸國"。龍江之濱原有天妃宮,已圮。
13、長樂南山
因位於福建省長樂縣縣治之南而得名,今長樂縣城區街道環繞此山。海拔僅約四十餘米,又稱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有塔,稱三峰塔(聖壽寶塔);有寺稱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宮",祀媽祖,《天妃靈應之記》碑即立此宮內;宮旁有鄭和所建"三清寶殿",殿內"鐘鼓供儀,靡不俱備",鍾即"鄭和銅鐘",原件抗戰期間移南平市。以上寺、宮、殿均已圯,塔巍然存,加固整修,更為壯觀。1935年,在原寺、宮、殿廢址上建有鄭和史跡陳列館,《天妃靈應之記》碑系該主館主要陳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闢為"鄭和公園"。
14、茲港
指長樂太平港通閩江。位於長樂縣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狹義指靠近長樂縣城吳航頭一帶的下洞江水域;廣義泛指整個下洞江水域,該港原來江面寬闊,水深可泊巨舟,有"無風萬里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說;港東北、東南屏峙首石、六平諸山,可蔽阻颱風襲擊,為避風良港。《長樂縣誌》《長樂六里志》均載有;三寶太監鄭和通西洋,駐舟師造巨舶於此,奏改名為太平港等句。由於淪桑變化,今僅餘一狹長水道,通小汽輪,原水道大部分成為沃野良田,部分闢為新居民區,該居民區主幹道路稱"太平港"路,與鄭和路垂接。
15、蘇門答臘國
又譯作蘇木都剌(Samud'ra)、蘇文答剌、蘇文達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馬韋附近,今為全島總稱,該島北臨馬六甲海峽,南瀕印度洋,赤道橫貫中部,為印尼西部大島,面積43。4萬平方公里,首府棉蘭。
16、滿刺加國
舊譯亦作麻六甲,今譯作馬六甲(Malacca)14-16世紀馬來亞半島上的封建王國,位於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洲一帶,居馬六甲海峽要衝,1411年(永樂九年),該國國王拜里迷蘇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來中國訪問;鄭和船隊屢經其處,現馬六甲州居民半數為華裔,其首府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為華裔;市內有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迹。
17、阿丹國
Aden,古國名,今譯作亞丁,故地在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扼紅海和印度洋出入口,為海陸交通要衝。古時為寶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紀前期便與中國互通使節、貿易。今之亞丁市位於亞丁灣一個突出的小半島上。為葉門民主隊民共和國(南葉門)首都。1990年5月,南、北葉門合併為葉門共和國,亞丁成為該國的"經濟首都"。
美洲最早發現者引爭議一直以來,各方對發現美洲大陸的"第一人"莫衷一是。美國《林肯每日星報》2014年11月14日報道則稱,有證據表明中國航海家鄭和可能最先發現新大陸。
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製的附註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製品)的描述。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為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歷史重要性及意義。歐洲航海家哥倫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隻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
據鄭寬濤先生考證,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前已預知自己生命將終結,他立下遺囑,出海前分別在太倉、長樂立碑表明自己心意。太監因生理缺陷受世人歧視,他們死後不能入土祖墳,只能尋求佛教的精神寄託,以寺為墳。火化埋葬表示靈魂升天圓寂;功德圓滿。因此,明時太監死後多火葬。與鄭和、李童同一時期的太監興安一生信佛,"臨歿,遺命舂骨為灰,以供浮屠"。可見當時高級宦官骨灰埋入"浮屠"(即佛塔)是常見的。浙江省平湖市博物館館藏的一部手書長卷佛經《妙法連華經》,后經文物專家考證為明朝傑出航海家鄭和的遺物,浙江省文物鑒定委員已將其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這部手書《妙法連華經》經卷長達40.3米,寬10.1厘米,全文6萬多字均用金粉寫成,據專家推測,成書於明宣德七年(1432年)。經書"跋"中記載:"大明國奉佛信官鄭和,法名福吉祥,發心鑄造金舍利寶塔一座,永遠長生供養。"鄭和在最後一次航海前,發起募捐刻經,刊印《妙法連華經》"五千四十八部,散施十方"。當時的名僧圓瀞對鄭和的壯舉十分讚歎,受鄭和委託,用赤金書寫下這部經卷。
鄭和七次下西洋,不僅和技術環境有關。據其本人所述,因為修摩利支天法,得到摩利支天菩薩幫助才能平安的出遊。鄭和所刻《佛說摩利支天菩薩經》卷末
永樂元年(1403年八月二十三日),姚廣孝題記鄭和刊印《摩利支天經》雲:"今菩薩戒弟子鄭和法名福善,施財命工,刊印流通,其所得勝報,非言可能盡矣。福善一日懷香過余、請題,故告以此。(永樂元年歲在癸未秋八月二十又三日,僧錄司左善世沙門道衍"。(《摩利支天經跋尾》)
《崇明縣誌》《太倉州志》《西洋番國志》《天工開物》《武備志》《星搓勝覽》《前聞記》
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鄭和墓,但專家普遍認為,這是一個衣冠冢。因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里,他的真身究竟葬於何處,一直備受爭議,成為歷史上的一大懸案。南京博物院專家葛曉康先生從半個世紀前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宮中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線索,經過長達15年對文物和文獻的破譯,一個重大發現讓他大吃一驚,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就是鄭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著地宮出土的人牙就是鄭和的牙舍利。
鄭和收長兄之長子為嫡后,遷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為紀念先祖,名之為"馬府";馬府原有房屋72間,但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夷為平地。1983年考古學家在南京太平公園(舊稱馬家花園)出土鄭和府第遺物,有龍泉窯瓷器、宜興紫砂、景德鎮青花等。
福建南平市文化館收藏一口鄭和在1431年(明宣德六年)祈保下西洋往返平安雙龍紋銅鐘,上有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
"鄭和艦"於1985年12月開始建造,1986年7月下水,並於1987年4月交付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正式服役。該艦為二級甲類艦,最大排水量可達6100餘噸,最大航速21節,經濟航速17節,以經濟航速航行時,續航力為1萬海里。該艦抗風力12級,可進行除南北極區以外的環球航行。
1994年台灣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仿美國"Perry"級所建造的成功級巡防艦。
2005年美國波音公司以鄭和號命名將首次環球飛行的波音777-200LR。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為中國的航海日,並規定全國所有船舶鳴笛挂彩旗,系取鄭和首次下西洋之日期1405年7月11日。
600年後的這一天,對鄭和下西洋的紀念達到了最高潮。中華人民共和國"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黃菊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國交通部、外交部和其它部委、省市的負責人在會議上發言,鄭和後裔代表、社會知名人士、專家學者、各界代表和一些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
這樣大規模的紀念一個人,而且是600年前的鄭和下西洋的壯舉,在新中國的歷史上並不多見。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紀念郵票小型張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郵票詳情如下:
圖序 | 圖名 | 面值 | 發行量(版式一) |
(3-1)J | 鄭和像 | 80分 | 1060萬枚 |
(3-2)J | 睦鄰友好 | 80分 | 1060萬枚 |
(3-3)J | 科學航海 | 80分 | 1060萬枚 |
小型張 |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 6元 | 950萬枚 |
鄭和人物畫像
鄭和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英國前海軍軍官、海洋歷史學家孟席斯(Gavin Menzies)出版了《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認為鄭和船隊先於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大洋洲等地。1405年之後的28年間,鄭和七次奉旨率船隊遠航西洋,航線從西太平洋穿越印度洋,直達西亞和非洲東岸,途經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的航行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早87年,比達·伽馬早92年,比麥哲倫早114年。在世界航海史上,他開闢了貫通太平洋西部與印度洋等大洋的直達航線。600年前,從1405年開始,在28年間,鄭和率領中國大明皇朝的200多艘船航行在世界海域上,造訪各國。據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哈佛大學的李約瑟博士估計,1420年間中國明朝擁有的全部船舶,應不少於3800艘,超過當時歐洲船隻的總和。今天的西方學者專家們也承認,對於當時的世界各國來說,鄭和所率領的艦隊,從規模到實力,都是無可比擬的。
約在萬曆二年成書的浙江嘉興人嚴從簡所撰《殊域周咨錄》中記載:在明憲宗成化年間,在某太監慫恿之下,皇帝也想下西洋取寶,派人到兵部索要鄭和下西洋歷史資料,但沒有找到。兵部尚書(相當今國防部長)項忠要處分檔案官,在旁的劉大夏便說:"三保(施按:此指鄭和)下西洋費錢糧數千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煅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殊域周咨錄》據內庫檔案寫成的。由嘉靖二十年進士、官至吏部右侍郎的陸樹聲所撰寫的筆記《長水日抄》中也記載了類似內容。後人不加明察。這位官員竟敢直指下西洋為"敝政",可見內部反對之激烈。
鄭和下西洋,支費浩繁榮,庫藏為虛(《明史》卷三百三十二)。據粗略統計,永樂年間,新建和改建了約二千艘海船。另據計算,每隻寶船造價約五六千銀兩,由此可見,下西洋船舶耗資之巨。這還只是一部分,此外,對大量的外邦來朝貢者,論級行賞,數字極為可觀,《永樂實錄·卷一百一十九》:明成祖曾說:"朝廷取四夷,當懷之以恩。今後朝貢者,悉以品級賜齎,雖加厚不為過也。"
但與此同時,應該看到,鄭和下西洋所體現出來的"純粹王道"也有不足和局限:
首先,行動缺乏明確而切實的戰略目標選擇與實際利益考量。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對有效維護國家現實利益功效有限。明朝純粹王道外交的特點是憑藉雄厚國力,
大力從事不計成本與不惜代價的睦鄰外交活動,積極致力於建立與維護以綱常倫理為核心的"天朝禮治體系"。鄭和下西洋(1405~1433年)明顯缺乏現實利益考慮,因為當時對明朝的主要現實威脅並非來自海上,而是來自北面的北元與西面的帖木兒帝國。
鄭和下西洋純粹王道的理想色彩濃厚,重義輕利、不計得失。而與之相對照,漢朝張騫通西域則完全從國家的現實安全利益與戰略需要出發,義利兼顧、德力兼備,目標明確、量力而行。
其次,明朝派鄭和七下西洋,耗資巨大,勞民傷財。鄭和下西洋花費多,收益少;送出去多,拿回來少,並未給明朝帶來足夠實際利益,反而造成巨大物資浪費,導致後來國庫空虛。鄭和下西洋厚往薄來與四處饋贈,也反映了明成祖的帝王虛榮心態與好大喜功個性。
再次,受明朝皇權制度限制,鄭和下西洋沒有也不可能帶來海外貿易與商業的持久發展,更不用說導致明朝的近代化與資本主義發育,因為在"天朝禮治體系"之下,商品交易和國際貿易是不受重視和鼓勵的
中國古代戰略文化與外交思想可一分為三,即以孟子為代表的純粹王道、以荀子為代表的務實王道、以韓非子為代表的霸道。純粹王道外交的特點是:外交不以追求本國利益為主要目的,而以仁義道德的實現為最大目標,道德並非外交手段,而是外交的目的;務實王道外交的特點是:外交以維護與追求本國利益為主要目的,在追求本國利益同時兼顧道義原則,反對濫用武力,盡量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霸道外交的特點則是:迷信武力與唯利是圖,只顧本國利益,以爭奪霸權與取得霸主地位為最大目的
中國戰略文化傳統一直存在兩個主流:就王道與霸道而言,王道是主流;就王道本身而言,務實王道又是主流。三者相比較,霸道有弊無利,純粹王道利弊參半甚至弊大於利(如兩宋),而務實王道則利大於弊,其造就了中國古代的三大盛世:西漢的文景之治與武宣之政、唐朝的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清朝的康雍乾盛世。
因此,在21世紀的今天,應反思其不計得失、好大喜功與勞民傷財之誤。應堅持"去純粹王道之幻想、反霸道強權之行徑、取務實王道之神髓"的歷史取捨原則,認真吸取純粹王道外交的經驗教訓,更多地將義利兼顧、德力俱備的務實王道發揚光大,古為今用,以更好地促進21世紀中國的和平發展與民族復興。
劉重月:"15世紀西方各國也正在開展航海的探索活動,鄭和下西洋實際上應該是那個大歷史時代所具有的特徵"。
毛佩琪:"鄭和下西洋是基於朱棣朱棣整體的政治目的,下西洋並非是孤立的事件,七下西洋是朱棣對治理明帝國政治理想的體現,這是一種國家力量的顯示。"
柏楊:"鄭和是中國第一位航海英雄。他下西洋,跟公元二世紀張騫出使西域一樣,都是為中國鑿開了一個過去很少人知道的混沌而廣大的天地。"
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鄭和的這次壯舉,在15世紀上半葉,在地球的東方,從波濤萬頃的中國海面,知道非洲東海岸的遼闊海域,呈現出一幅中國人在海上稱雄的圖景。
何川文:"自從人類有文明以來,文明質之間的交流與交匯,在整個明代的交流與交匯史上,唯有以鄭和為代表的中華民族對外交往最文明。因為,它是和平"。
路易斯·麗瓦塞斯:"鄭和船隊在中國和世界歷史上市一支舉世無雙的艦隊,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是沒有可以與之相匹敵的"。
李約瑟:"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
明代作家羅懋登著有長篇章回小說《三寶太監西洋記》,是以鄭和下西洋為情節主線的神魔小說。
年份 | 電視劇/電影 | 飾演者 |
2009 | 鄭鄭和下西洋 | 羅嘉良 |
2013 | 鄭和1405魔海尋蹤 | 趙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