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田鎮

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轄鎮

砂田鎮隸屬於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地處縣境東北部,距豐順縣城湯坑86公里,距梅州市區53公里,東鄰潭江鎮、大埔縣洲瑞鎮,西接大龍華鎮,南連小勝鎮,北與大埔銀江鎮、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接壤,面積146.5平方公里,其中山林面積18萬畝,耕地面積7054畝,境內四面群山環抱,西北面蓮花山脈主峰——粵東第一峰(海拔1559.5米)銅鼓峰就坐落在我鎮;中間盆地,金沙河自北部向南流經砂田圩鎮,全鎮現有16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9766人。鎮政府設在砂田圩橋東街。截止2020年6月,砂田鎮共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

砂田是梅州市著名的革命老區,古大存、劉永生、王維、李堅真等老一輩革命家曾在此進行過艱苦的鬥爭;砂田又是著名的華僑之鄉,有數千僑親旅居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泰國等國家;砂田還是文化之鄉,崇文重教是砂田人的傳統,著名教授李國平、李銘槃、陳烈強等都是土生土長的砂田人,我鎮黃花村就有專家教授30多名,是遠近聞名的“教授村”,該村2010年被評為“全國生態文化村”。

2020年,砂田鎮部門收入預算934.16萬元,比上年減少490.72萬元,下降34.44%;支出預算934.16萬元,比上年減少490.72萬元,下降34.44%。

歷史沿革


1979年,砂田仍為人民公社。
1986年冬,砂田改設為砂田鄉人民政府。
1993年9月,豐順縣鄉建制改為鎮,成立砂田鎮人民政府。
砂田鎮
砂田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砂田鎮地處豐順縣境東北部,距豐順縣城湯坑86千米,距梅州市區53千米,東鄰潭江鎮、大埔縣洲瑞鎮,西接大龍華鎮,南連小勝鎮,北與大埔縣銀江鎮、梅州市梅江區西陽鎮接壤。

地形地貌

境內四面群山環抱,西北面蓮花山脈主峰——銅鼓嶂,海拔1559.5米,屬粵東第一峰,中間盆地。

氣候特徵

砂田鎮境內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常綠,年均氣溫21.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784毫米,陽光充足,霜雪少。

水文

砂田鎮盆地中間主要河流砂田溪,自北部向南流經砂田圩鎮,再流入潭江鎮三洲溪,匯入韓江
砂田鎮圩照
砂田鎮圩照

自然資源


鎮區森林、水力、高嶺土、礦產(稀土、花崗岩為主)資源豐富,大部分尚未開發利用,有較好開發前景。自然生態環境優異,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為發展山區經濟提供了寶貴條件。

行政區劃


鎮行政轄16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
2013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砂田鎮下轄:1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代碼城鄉分類名稱
441423123199121金沙社區居委會
441423123200121砂田村委會
441423123201220新塘村委會
441423123202220南洋村委會
441423123203220南坑村委會
441423123204220南溪村委會
441423123205220茜坑村委會
441423123206220黃花村委會
441423123207220薦坪村委會
441423123208220銅峰村委會
441423123209220沙溪村委會
441423123210220佔下村委會
441423123211220佔中村委會
441423123212220占上村委會
441423123213220佔山村委會
441423123214220岳坑村委會
441423123215220大坑村委會
截至2020年6月,砂田鎮共轄1個社區、16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砂田圩橋東街。
砂田鎮區劃詳情
金沙社區砂田村新塘村南洋村南坑村南溪村茜坑村黃花村薦坪村
銅峰村沙溪村佔下村佔中村占上村佔山村岳坑村大坑村/

人口民族


人口

2003年底全鎮共有3772戶,總人口17559人,其中農業戶3384戶,16024人,非農業戶,388戶,1535人。
2017年末,砂田鎮常住人口有12566人。2018年末,砂田鎮戶籍人口有19091人。
2021年6月,豐順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砂田鎮人口數為9766。

政治


砂田鎮黨政領導班子成員:
李志堅(黨委書記、人大主席):主持黨委、人大全面工作。
吳洪段(黨委副書記、鎮長):負責政府全面工作,兼管財政工作。
張世獎(黨委副書記):分管黨群、政法、綜治信訪維穩、計劃生育、生豬管理、工會、關工委、僑聯統戰工作,協助書記處理鎮黨委日常工作。
劉遠輝(黨委委員、副鎮長):分管教育、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科技、消防及安全生產工作。
劉耀文(黨委委員、黨政辦主任):分管黨政辦公室、後勤、經管、統計、保密、檔案、發改、宣傳、文化、廣播電視工作。
彭展能(黨委委員、紀委書記):分管紀檢、監察、旅遊、交通公路、工程建設、扶貧、老區建設工作。
江雪珠(組織委員):分管組織、黨校、婦聯、共青團工作。
李浩淼(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分管武裝、國土、城建規劃、環境整治工作,協管綜治信訪維穩工作。
蔡東霞(人大專職副主席):負責人大日常工作,分管民政、殘聯、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
楊格明(副鎮長):分管人口與計劃生育、衛生、食品藥品監督、技術質量監督工作。
林雪瓊(副鎮長):分管合作醫療、經信、企業工作,兼任財政所會計。

經濟


概述
2002年全鎮農村社會總產值(按當年價)8550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3628萬元,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42.4%;工業總產值4554萬元,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53.3%;第三產業總產值368萬元,占農村社會總產值的4.3%。農村人均純收入為3344元。
銅峰雲海
銅峰雲海
2003年,全鎮社會經濟總收入達9850萬元,比2002年(下同)增加1300萬元,增長15%,創八年來的新高。其中工業生產增長強勁,全年工業總產值為5602 萬元,比上年23%;農業總產值為3792萬元,比上年增長4.5%;第三產業總產值為454萬元,比上年增長12%;糧食總產量為4522噸,農村人均純收入達3394元,比上年增加50元;完成農業稅徵收167301元,鎮級財政收入突破138.8萬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達1400萬元。
2007年,全鎮社會總產值1.6億元;農業總收入2325萬元;農村人平純收入 3715元。1-6月份,全鎮社會總產值0.9億元,同比增長1.25%。
2019年,砂田鎮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2387.35萬元,比上年決算數增加562.82萬元,增長30.8%。
2020年,砂田鎮部門收入預算934.16萬元,比上年減少490.72萬元,下降34.44%;支出預算934.16萬元,比上年減少490.72萬元,下降34.44%。
農業
境內土地大部分屬赤紅壤,主種水稻,經濟作物有:花生、甜玉米、木薯、生薑、甘蔗蔬菜、豆類、毛竹、青梅、青欖、梅州金柚、荔枝、龍眼等。
砂田鎮黨委、政府堅持把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大力引導發展甜玉米、甜竹筍等有市場前景,群眾有種植經驗的經濟作物,不斷提高名、優、稀、特作物的比重,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建設農業商品基地。目前,全鎮已開闢了2000畝梅州金柚、2000畝青欖、2000畝青梅、2000畝雜果和萬畝毛竹及速生豐產林基地,同時按公司+基地+農戶的形式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不斷提高農業比較效益。通過結構調整,該鎮農經比例達到6:4,初步形成了以糧食為基礎,以經作為支柱,種養業綜合發展的新格局。
林業
境內林木資源豐富,全鎮有山林面積18萬畝,有森林面積11萬畝,森林覆蓋率61%,活立木蓄量78411立方米。近年來,該鎮大力發展“三高”農業,倡議農民在山腰普遍開山種果,同時營造速生豐產林,林果結合。全鎮共營造果林1.3萬多畝。
工業
水利水電全鎮現有水庫2座,庫容39萬立方米,灌溉農田500多畝,旱澇保收面積為5000多畝,其中36墩水庫庫容為20萬立方米,可灌溉農田230畝。全鎮有電站12座共1800千瓦,年發電量為289萬千瓦時,其中南洋二級發電組2台裝機容量400千瓦。2003年3月又成功引資200萬元興建岳坑一級電站。
企業
該鎮瓷土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沙溪、岳坑、南溪、占上等村,其中以沙溪曾子田儲量最為豐富,據初步探明有瓷土億噸以上,該處瓷土質地好、埋藏淺、易於開採,有良好的開發前景。憑藉瓷土資源優勢,陶瓷製造業歷來是砂田鎮的傳統產業。
2002年該鎮成功引進資金1200萬元,興辦了梅州市偉式陶瓷製造有限公司,同時緊緊抓住縣在該鎮建立陶瓷工業園的契機,結合鎮辦企業改制,引進能人承包經營鎮瓷廠,投入資金300萬元,對該廠進行技術改造,使其重現生機和活力。全鎮現有陶瓷企業6家,生產日用(碗、碟)、工藝(花盆、茶具)陶瓷為主,產品遠銷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等發達國家,2003年全鎮陶瓷業總產值達5000多萬元。
未來發展
一個著力鞏固發展,加大四個力度,抓好三項工作(簡稱“143工作計劃”)。
一個鞏固發展:就是鞏固發展市級青花瓷專業鎮。加大四個力度:一是加大旅遊開發力度。二是加大招商引資開發地方優勢資源力度,發展特色經濟。三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四是加大機關辦公環境及作風建設力度。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抓好科教文衛等公共事業。二是繼續抓好計劃生育工作,控制人口增長,提高人口素質。三是抓好維穩工作。

文化


地名由來
因土質沙多而得名"沙田",後為“砂田”。

交通


砂田鎮境內有027縣道(砂田往潭江方向)、至潭江、留隍以及大埔方向交通主線。
砂田鎮交通便利,北接梅州、大埔,南通縣城,東達韓江、潭江鎮,上至大埔高陂,下至潮州。境內公路總里程 83公里,其中省道S224線已全線實現水泥硬底化,10個行政村鋪打了水泥路,目前,鎮委、鎮政府正多方籌集資金,爭取項目,力爭每村都鋪上水泥路面。

社會


教育

全鎮有1所初級中學,11所小學,5個教學點;在校中學生1085人,小學生有1792人,幼兒園1間,入園兒童10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鎮內有衛生院1間,醫務人員28人,各村均設有衛生站。

文化事業

砂田鎮有文化站1間,內設有乒乓球室、卡拉OK歌舞廳、圖書室、老年人活動中心,各村均有辦公用房並設有文化室;可容納上千人的影劇院1座;建有有線電視站和衛星地面接收站各1個。
財政金融
2002年鎮級財政收入45萬元,2003年鎮級財政收入80萬元,以瓷業稅為主,占鎮級財政收入的60%。
交通郵電
鎮內設有郵電支局,2003年,全鎮有程式控制電話1848門,手提電話信號發射塔6座,網際網路用戶28戶,在全鎮範圍內基本上實現了信息化。
砂田中學
砂田中學
圩鎮建設
砂田鎮按照“一溪兩岸”的藍圖,多方籌集資金,統一規劃,加快圩鎮建設進程,現已初步形成了以沿山街、肇濟街、上橫街、下橫街連成了新集鎮,又沿溪唇築起堤壩,完善兩岸店鋪、綠化、燈光等建設,同時還架設了圩鎮範圍3150米路燈照明,美化了圩鎮的環境。
人居環境
2020年,砂田鎮統一製作店鋪招牌80個,拆除違章建築115處,建設雨污分流4公里,鋪設瀝青3公里,劃分停車區域5處。

社會保障

2020年,砂田鎮共發放低(五)保救助金約1180710元,為227名殘疾人發放了兩項補貼資金計457350元;為重點優撫對象124戶124人發放了撫恤補助金581123元;為困難群眾44戶44人申請發放了醫療救助及臨時救助資金146085元。

旅遊


旅遊開發
砂田鎮具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有“粵東屋脊”之稱的粵東第一高峰---銅鼓嶂、有遠近聞名的教授村——黃花村、有歷史悠久的客家典型建築方型樓——四角樓、粵東別具特色的客家大型民居——紫荊圍等。
鎮黨委政府在科學規劃本地旅遊項目的基礎上,逐步完善旅遊設施,大力挖掘本地的旅遊資源,發展特色旅遊,鄉村旅遊,去年啟動了以“領略自然田園風光與運動健康”為主題,以生態農業觀光旅遊、自然田園風光旅遊為重點,以“吃農家飯、干農家活、賞農家景、住農家院”的田園式、體驗型鄉村旅遊為主線的黃花村鄉村旅遊。今年一月,黃花村被省旅遊局評為“廣東省鄉村旅遊特色村”。
黃花村
黃花村全村有1100多人口,是著名的教授村,共有30多名專家、教授。著名數學家李國平院士,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其他著名教授有:華南理工大學數力系主任李銘盤,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德華,武漢大學教授李小川、李健行,華中師範大學院長李工寶等,是名符其實的教授村。
該村方圓約1.5平方公里,四面環山,群峰競秀,林木茂盛,地理環境非常獨特,地理學稱為“獅象把水口,龍虎守山門”。該村主要景點有:李國平院士故居、客家特色民居、筆峰、筆醮黑池、原始森林公園、院士石、將軍廟、仰山公祠、水口生態美景、黃花天池。
銅鼓嶂
砂田鎮銅鼓嶂海拔1559.5米,為粵東第一峰。銅鼓嶂形如“銅鼓”,頂端方圓,可納千人;泉水潺潺,清甜可口,山勢險峻,巍峨壯觀,登山可見日出日落,俯視群山群雲海,無限風光在眼中;東望韓江鳳凰山,西聞鴻圖茶片香,南俯潮州湘子橋,北視陰那鐵樹花。為夏秋探奇,觀光旅遊的好去處,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具有千姿百態的奇石景觀,最具形象的有:“玉石佛手”、“仙人取寶”、“金龜下山”等。在海拔1200米的地方,有一塊近千畝的大草坪,大草坪地勢平坦,花草豐茂,有源源不斷清冽透明的泉水匯入,形成了一個小湖泊,謂之“高山平湖”。銅鼓嶂風光旖旎,為夏秋探奇,觀光旅遊的好去處。
近年來,砂田鎮大力實施旅遊旺鎮戰略,重點是依託粵東第一峰——銅鼓嶂這一品牌打造“登高”及生態旅遊文章,引鳳築巢,把加快生態旅遊資源開發,作為帶動第三產業的龍頭。已投入旅遊開發資金500多萬元,開通了通往銅鼓峰大草坪20公里公路,並於2002年投入資金150多萬元建成了銅鼓峰賓館並完善了其配套設施,基礎設施已日益完善。2003年,又繼續投入資金40多萬元完善了賓館的餐飲、住宿、休閑設施,現已試業,進一步優化了銅鼓峰生態旅遊環境。據近兩年來初略預測,往銅鼓嶂登高觀日出遊客逐年增加,每年均有1萬人次以上。
紫荊圍
砂田鎮
砂田鎮
紫荊圍是坐落在豐順縣砂田鎮的客家民居,紫荊圍散落於粵東蓮花山脈,銅鼓嶂山區間,是輾轉南遷到梅州地區的客家先民,用泥土和糯米漿築起高7米的圍牆,佔地幾千平方米的泥牆瓦頂的昂天海螺圓形圍屋建築,既是民居,又是堡壘。適宜大家族聚集而居,便於防禦戰亂、野獸和他族械鬥,是粵東別具特色的客家大型民居。
重點項目
銅鼓峰“高山圍屋”
銅鼓峰“高山圍屋”
銅鼓峰景區已建成了銅鼓峰賓館、停車場、衛生間、登峰石級路及危險地段護欄,2007年對通往銅鼓峰20公里的公路實施水泥硬底化。2007年9月我縣鄉村旅遊啟動儀式在黃花村舉行,該村景點有:李國平院士故居、客家特色民居、筆峰、池塘倒影、原始森林公園、仰山公祠、水口生態美景、黃花天池。我鎮集登高、人文、原生態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旅遊區得到遊客的青睞。近幾年,隨著宣傳力度加大,知名度的提高,天然氧吧——銅鼓峰,廣東第一教授村—— 黃花村,遊客接待量每年均呈快速遞增趨勢,尤其是自從黃花村鄉村特色游啟動后,慕名而來的遊客更是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