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瑞芝

1959年全國群英會勞動模範、繅絲女工

姜瑞芝,女,1934年12月出生於山東乳山,工人,畢業於華東紡織工學院

1952年起,曾先後任山東淄博制絲廠工人、工程師、廠技術科副科長、車間黨支部書記,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淄博市婦聯主任、淄博市絲綢公司黨委書記等職,1980年至1998年當選淄博市人大第七、八、九、十屆常委會副主任。

人物經歷


姜瑞芝出生於1934年12月,祖籍山東威海乳山。
1948年參加工作,在崖子繅絲廠、經綸絲廠做繅絲工。
1952年到山東淄博制絲廠工作,赴蘇州、杭州學習一年半,后擔任繅絲28組組長。
1958年在全國繅絲比武中創下高品位絲10A級新紀錄,獲得比賽第一名。
1959年獲得全國青年五四紀念章、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參加國慶十周年觀禮活動和全國群英會。
1960年擔任繅絲工程師,保送華東紡織工學院學習企業管理。
1962年——1966年任山東淄博制絲廠總工程師辦公室主任、技術科副科長。
1972年任山東淄博制絲廠繅絲車間黨支部書記
1975年6月任山東淄博制絲廠黨委副書記、副廠長。
1978年11月——1982年10月擔任淄博市婦女聯合會主任。
1980年——1998年當選淄博市人大第七至十屆常委會副主任。
1982年10月——1984年12月,淄博市絲綢公司黨委副書記。
1984年12月——1997年7月,淄博市絲綢公司黨委書記。

早年經歷

姜瑞芝從13歲就進繅絲作坊干學徒工,遭受了不少折磨。解放后參加了國營繅絲廠,在黨的教育下,提高了階級覺悟,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她知道了今天勞動的意義,因此,處處聽黨的話,事事帶頭干;不僅是出色的生產能手,而且樣樣工作都是走在前面,學文化、學技術、文體活動、業餘活動,都很出色;擔任著紅專大學教授、職工業餘學校副校長。

創業經歷

1959年6月中旬新繭上車,她考慮:如果能按每個人的技術水平和看車能力,分別開不同的車速,不就更好地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嗎?但打亂車速後會不會因操作跟不上而影響質量?違反操作規程領導上同意嗎?後來她又考慮:今年的新繭,有繭層薄、單絲纖度開差小的特點,若以定粒為綱,注意配繭的操作,可能保證質量。想到這裡,她便馬上去找有操作經驗的老工人高玉華等商量,領導知道后很支持她的建議。她們在組內開始試驗后,雖然產量有提高,但質量卻不突出。姜瑞芝又到處拜師友,觀察分析同志們的操作,發現有的同志集中了定粒,忽視了配繭,出現全新全薄現象;也有的同志索理緒跟不上,操作不能適應高車速的要求,因此,有些同志思想動搖,懷疑改進車速能否成功。但姜瑞芝並沒有泄氣,在黨和絕大多數同志的支持幫助下,想出了一手多粒配繭,連續添緒,加快動作和雙手理緒,提高效率的辦法,終於試驗成功了這種新的操作方法。單人車速由原來的每分鐘65轉,最高增加到165轉,小組裡也用3A級原料繅出了7A級絲,許多同志由每台時產三兩絲提高到了五兩以上。這一經驗經過廠里系統總結,歸納成“定粒為主,快速添配,多粒配繭,雙手單理”,於是一項具有革命性的先進經驗在絲廠誕生了。

主要成就


淄博制絲廠繅絲工人姜瑞芝,1958年12月下旬在浙江省嘉興市舉辦繅絲工業先進工人比武大會表演操作中,以10A級絲、勻度98分、清潔100分、凈度99.8分的成績,打破了世界絲質量6A級的標準。
1959年她所提出的“打亂統一車速,定粒為綱,雙手單理”操作法,日產絲比原來提高37%;參與制定全國“六五”操作法,提出的“五薄三新或五薄二新”定粒法被採納。
在絲綢公司擔任黨委書記期間,首先搞好班子的團結,形成戰鬥力;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不搞“一言堂”;廉潔自律,率先垂範。抓黨建,加強隊伍建設;抓整頓,加強企業管理;抓技改,擴大生產規模;抓產品,增加出口創匯;各項工作都井井有條,成績斐然。到“七五”末,全市絲綢工業總產值提前10年實現翻兩番,產量、質量、出口、效益逐年增長,全系統創省市級文明單位六次。她本人多次被中紡部、省市評為“優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優秀政工幹部”等。

社會活動


姜瑞芝為繅絲28組先進集體打下良好基礎。從1954年成立到2004年,全組成員20名,人員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主人翁的責任感始終沒有減,艱苦奮鬥頑強拼搏的精神沒有退,發揚集體榮譽的光榮傳統沒有丟。年年全面超額完成國家計劃,產量、質量在全廠始終處於領先地位。先後榮獲國家級集體和個人榮譽20餘項,其中包括黨中央、國務院表彰在內的國家級集體榮譽6項,省部級集體榮譽15項;2人出席過黨的全國代表大會,2人3次出任全國人大代表;2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3人榮獲省部級個人榮譽13項;榮獲市級集體和個人榮譽30多項。
28組歷年多次派出代表出席黨和國家各種會議和觀禮活動。第一任組長姜瑞芝曾參加國慶十周年觀禮活動,出席了1959年全國群英會。1973年8月,組長李勇出席中共十大;1977年4-5月,宋秀娥代表28組出席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8月,出席中共十一大。組長張春華當選第五屆、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張德鳳當選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並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三八紅旗手
幾十年來,還為國家培養出12名國家幹部,其中有副廳級幹部一名,科級幹部五名,一般幹部六名,全國勞動模範兩名,省部級勞模兩名。

人物評價


她是一個勤奮的人。剛滿13歲,她就進了工廠,幾十年下來,除了勤奮肯干、苦鑽苦學,她沒有什麼捷徑可走;“功夫不負有心人”,是她一輩子遵循的信條,學文化、學技術,都是如此。她說,苦幹,還要會巧幹;巧幹,就是動腦筋。統一車速是硬性規定,在沒有人懷疑的時候,她卻在琢磨:人走路還有快有慢呢,人的能力有大小,技術水平不一樣,怎麼能套在一個框框里,豈不是限制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於是,她提出打破這一多年的清規戒律,提高車速。道理很簡單,用現在的話說:“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她是一個謙遜的人。當年省市總結28組的典型,這個小組的命名考慮了幾個,其中一個是“姜瑞芝小組”,考慮到山東有個“郝建秀小組”以個人姓名命名了,就採用了“28組”;當有人說當初應該用她的名字命名時,她說:“姜瑞芝小組也是集體,不是我個人的,個人算不了什麼!”
她是一個寬容的人。“文革”開始之初,她還剛剛參加全市“五好”先進集體、先進個人代表大會,並與市領導和相關部們一把手組成大會主席團。可以說,從主席台上下來不久,她就成了被批判對象。她沒有提到一個批鬥她的人,說到下放車間勞動,她倒是覺得如魚得水,輕鬆自在,回到“老本行”的感覺。這期間她因為完成生產任務好,還被評為先進生產者。遇到困難,她會直面對待;遇到挑戰,她會挺身而出;遇到原則問題,她更是仗義執言。她的性格里,透著堅韌和無畏。
她是一個感恩的人。從一個十七八歲還離不開親人保護的柔弱的姑娘,到一個事事要強、處處爭先的勞模,再到部門一把手和市級領導幹部,一路走來,對黨組織、對各級領導的關懷和培養,對企業、對同事們的幫助與支持,她無不心懷感激,這份感情是真誠的。

後世紀念


姜瑞芝的個人事迹收入在李慶洪編著的《二十八組的故事》一書中,55萬字,2019年5月由中國文藝出版社出版。本書以歷年來的通訊報道、典型材料及當事人口述為經線,以背景材料和現實評述為緯線,生動記述了二十八組走過的閃光足跡,歷史地還原了繅絲女工在激情燃燒歲月里艱苦創業和樂觀向上的生活圖畫。作者把28組的故事放到當時的歷史背景中去觀察和敘述,使讀者能較全面認識她們所處的那個火紅的年代,更好地理解她們的所思所想,也更真切感受到她們可敬可愛。本書材料詳實,故事真實可信,還有許多珍貴的老照片,讓人過目難忘;本書通俗性與史料性結合,可讀性與典型性並重,文風樸實,考釋嚴謹,史料價值高,又頗具現實意義,讀後獲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