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金花夫人的結果 展開

金花夫人

中國民間信仰的送子女神

金花夫人是中國民間信仰的送子女神。廣州市很多地方都有金花廟,奉祀金花夫人。農曆四月十七日是金花夫人的生日,這一天到金花廟燒香祭拜的人絡繹不絕。需要指出的是,她有別於中國傳統公認的送子觀音徠,堪稱為廣州以至廣東一大地方特色。

人物來源


《金花廟碑》
據廣州的《金花廟碑》,她是生於明代洪武七年(1374),“成仙”於洪武二十二年(1389)三月初七日午時,享年(陽壽)僅為15足歲。習俗相傳,農曆四月十七日是她的誕辰,過去每逢此日,例有一番熱鬧景象。
《番禺縣誌》
據《番禺縣誌》載:金花本為民間一女子,十餘歲就做了女巫,人們稱她“小仙姑”。她的成仙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是,五月五日端午節,金花於湖邊觀龍舟競渡,一不小心掉進湖中溺死。死後屍體浮上湖面,屍體旁有個香木偶像,酷似金花夫人生前的模樣。人們便立祠供香木偶像,把它當作金花夫人的神像。祠廟建在月泉側,並把這個地方叫做惠福湖,溺死金花的湖則稱作仙湖,因為金花是於湖中成仙的。據說,當地人前往祈求子嗣,十分靈驗。
歷史記載
《香禺縣誌》
據清代的《香禺縣誌》(卷五十三):“(金花)少為巫時,稱為金花小娘,后沒於仙湖之水,數日不壞,且有異香。里人陳光見而異之,偕眾舉殮,得香木如人形,因刻像立祠。祈嗣往往有驗,后祠毀。(明)成化五年(1469),巡撫陳濂重建,稱為金花普主惠福夫人。張詡詩:‘玉顏當日睹金花,化作仙湖水面霞;霞本無心還片片,晚風送落萬人家’。嘉靖初,提學魏校毀其祠,焚其像。廣大篤信,於今立金花會,移祠於河之南。”阮元主修的《廣東通志》基本采其說。
《粵小記》
成書於清代的《粵小記》(作者黃芝),引《廣州府志》:“(金花)本巫女,五月觀競渡,溺於湖。屍旁有香木偶,婉肖神像,因祀之月泉側,名其地曰惠福興,曰仙湖雲。”
又是同上一書《粵小記》,還有另外的表述:“或曰,神本處女,有巡按夫人方娩,數日不下,幾殆。夢神告曰:‘請金花女至,則產矣!’密訪得之。甫至署,夫人果誕子。由此,無敢婚神者,神羞之,遂投湖死。粵人肖像以祀。神姓金,名花,當時人稱為‘金花小娘’。以其令祐人生子,不當在處女之列,故稱夫人云。”
《旅譚》
晚清汪琮的《旅譚》有:“廣州有金花夫人廟,婦女求嗣者祀之。土人呼小兒曰花仔。男曰白花,女曰紅花。”
寺廟
清代學者梁紹壬的《兩般秋雨庵隨筆》認為:“廣東金花夫人廟最多,其說不一。……神廟不知始自何時,成化五年巡撫陳濂重建,嘉靖中魏校毀之。粵人奉神像予南岸石鰲村。其後復建故處,即今仙湖街廟是也。乾隆間,翁覃溪學士方綱視學粵東,適至仙湖街,見男女謁拜,肩輿不能過,怒命有司毀之。於是復奉祀於石鰲村。四月十七日神誕,畫舫笙歌禱賽極盛雲。”
值得注意的是,舊時廣州的金花廟並不限於金花街範圍。清代廣州的河南,即上文所指石鰲村的金花廟,據考,廟址位於今鰲洲渡江碼頭近岸處,后因擴築堤岸(今濱江西路)時拆毀,遺址已改作行人道。清末民國時的學者黃任恆所著《番禺河南小志》,記述河南金花廟各類碑刻詩文頗詳。還有,流傳遠近的廣州民歌:“一條河水曲彎彎,順風順水到河南,河南有個金花廟,有人求神保仔生……”,足證其知名度之影響深遠,堪稱廣州金花廟“之最”。
徠後來,由於年久先修,金花夫人廟塌毀了。到了明朝成化五年(1469年),巡撫陳濂重建金花夫人祠,稱金花神為“金花普主惠福夫人”,簡稱“金花夫人”。另一種說法是,巡撫夫人分娩,數日生不下來。夫人夢見神人告訴她,請金花來便可順利分娩。金花本為處女,接習俗不應參與此事。巡撫夫人秘密查訪,找到金花女,並將他抓到衙門。金花到來后,巡撫夫人果然順利生子。但從此以後,金花便壞了名聲,沒有人敢與她結婚。金花走投無路,投湖而亡。廣東人製成金花偶像,立祠供奉,稱其為“金花小娘”。金花小娘主司使婦女順利產子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