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舟讀書圖

明代蔣嵩所創絹本設色畫

《漁舟讀書圖》是明代畫家蔣嵩創作的一幅絹本設色畫,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此圖是一幅粗筆墨山水畫。圖中近處,危岩巨石,形勢險峻,岩邊秋樹盤出,灘頭蘆葦稀疏。岩下清溪一灣,波平岸闊,溪水中小舟一葉,舟中兩人,一人撐竿,一人坐船頭讀書,意態悠閑。遠處山峰連綿起伏,曲渚回汀,境界十分清遠幽靜。全圖布勢爽朗。石樹濃墨粗筆,與淡林小山相應成趣,頗能傳達放舟江湖的空闊疏朗之意。

畫作內容


漁舟讀書圖
漁舟讀書圖
圖畫危岩秋樹,下臨溪水,舟尾一人靜坐讀書,舟頭漁夫正用力撐,近舟處略現水波漣漪,與蘆草相接。畫左上角落款“三松”,鈐印“恭靖公孫”、“蔣嵩私印”。

創作背景


此畫所取題材,屬浙派畫中常見的漁樵耕讀一類內容。蔣嵩多喜取此題材作畫,所作變體大同小異,不只一本。

藝術鑒賞


構圖

《漁舟讀書圖》局部
《漁舟讀書圖》局部
此畫是一幅粗筆水墨山水畫,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遠近溪山、雜木、輕舟橫渡的曠野情景,畫面的主題主要集中在畫幅下面,描繪僻靜的溪山一隅,近處上下方危岩巨石,形勢十分險峻,岩邊雜樹叢生,樹木彎斜,從山岩隙縫中伸展出來,填補畫面中段之闕,河灘處長滿蘆葦。在岩石下清溪一灣,水面開闊,水中有一葉扁舟,在溪水中蕩漾,舟中兩人,舟尾一人在垂釣之餘,靜坐讀書,意態悠閑自然。舟頭漁夫正用力撐篙,近舟處略現水波漣漪,與河灘的蘆草相接:上方遠處山峰疊嶂,雲霧迷漫,愈遠愈淡。曲渚回汀,景緻開闊清曠,更多疏秀之致。
此畫構圖簡括,主題突出。圖中人物雖小,但有點睛之妙。全圖布勢爽朗,在筆墨形式上具有浙派特色,如特寫的景物成“S”形布局。在畫法上筆墨有所放縱,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主要特點是山石用濃墨粗筆,用大斧劈水墨皴染,勾斫皴擦多出以方筆,乾濕並用,破墨、潑墨兼及,勁健粗放,但在粗勁縱放中略嫌簡率。水墨厚潤,表現了岩石的堅硬質感。尤其遠近山石水墨濃淡的襯托,對比鮮明。雜樹、蘆葦用筆隨意勾斫、在取景方面,剪裁取捨,運用馬遠“一角山”的表現手法,側重描寫遠峰、岩石和小舟上人物活動,突出主要表現對象。尤其是近處山石、樹木、小舟的濃墨粗筆與淡抹遠山相映成趣,相互襯托,形成了遠近之勢的鮮明對比。

技法

在畫法上,受吳偉水墨寫意一派的影響,並上承南宋馬遠、夏圭“院體”的傳統,筆墨有所放縱,形成了自己的面貌。主要特點是山石用帶水大斧劈水墨皴染,勾斫皴擦多出以方筆,乾濕並用,潑墨、破墨兼而有之,勁健粗放,墨氣淋滿。這種濃重的水墨、乾濕筆擦烘染融為一體的技法特點,成為明代中晚期浙派山水畫的一種風格。

名家點評


北京故宮博物院繪畫組組長袁傑:畫家用簡練概括的手法,表現群山繞湖,輕舟橫渡的曠野之景。湖面上一條篷船蕩漾,船尾一人靜坐讀書,船頭漁夫用力撐篙,釣竿斜插於船上,表現了文人士大夫閑適安逸的生活情趣。在畫法風格上,山石雖有斧劈皴的痕迹但不像馬遠、夏圭那樣堅硬外露,落筆草草,水墨暈染濃淡相宜,為蔣嵩粗筆水墨山水畫風格的典型之作。

作者簡介


蔣嵩,生年不詳,約卒於嘉靖初年。號三松,金陵(今江蘇南京)人。擅畫山水、人物。山水初學元代吳鎮之法,后宗吳偉,善用焦墨枯筆,是浙派後期重要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