瘖啞

詞語

瘖啞,漢語詞語,拼音yīn yǎ,亦作“ 瘖瘂 ”,意思是不能言;沙啞,聲音低沉乾澀。出自《法苑珠林》卷五八引《佛說太子沐魄經》:“志若死灰,身如枯木,耳不聽音,目不視色,狀類瘖瘂聾盲之人。”

詞語介紹


瘖啞(瘖啞)
“瘖”同“喑”
亦作“瘖瘂”。
1.不能言。《法苑珠林》卷五八引《佛說太子沐魄經》:“志若死灰,身如枯木,耳不聽音,目不視色,狀類瘖瘂聾盲之人。”宋 劉克莊 《賀新郎·再和前韻》詞:“不是先生瘖啞了,怕殺 烏台 舊案。”《西遊記》第三九回:“這老道是一個瘖瘂之人,卻又有些耳聾。”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致趙秋舲書》:“迄今數百年,影事空飄瞥。問山山瘖瘂,問水水嗚咽。”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霆 和他的妻就一直是形同路人,十天半月說不上一句話,瘖啞一般地捱著痛苦的日子,活像一對遭人虐待的牲畜。”
2.沙啞,聲音低沉乾澀。曹禺 《雷雨》第四幕:“魯侍萍 的樣子彷彿變了一個人,在雨里叫喊、哭號,聲音已經瘖啞。”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他的聲音有點瘖啞,說不下去。”王西彥 《古屋》第二部二:“她的聲音重又顫慄起來,終於變成微微的瘖瘂了。”蕭軍八月的鄉村》一:“槍聲在這個時候也漸漸瘖啞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