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中九日

唐代詩人王勃的詩作

徠《蜀中九日》是唐代詩人王勃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首詩前二句以“望鄉台”、“送客杯”作對仗,用他鄉送客來襯托詩中人思鄉的情懷;后二句用呼告語作詠嘆,從北雁南飛著想,反襯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鄉的苦悶。這首詩僅以四句來寫鄉思,卻將鄉愁抒發得淋漓盡致,突破了唐初宮廷絕句多借詠物寓干進之意的小格局。

作品原文


蜀中九日
九月九日 望鄉台,他席 他鄉 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 苦,鴻雁那 從北地 來。

註釋譯文


註釋澤文

九月九日:指重陽節。
望鄉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鄉,這種台稱為望鄉台。
他席:別人的酒席。這裡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他鄉:異鄉。
南中:南方,這裡指四川一帶。
那:為何。
北地:北方。
1.九月九日:指重陽節。
2.望鄉台:古代出征或流落在外鄉的人,往往登高或登土台,眺望家鄉,這種台稱為望鄉台。
3.他席:別人的酒席。這裡指為友人送行的酒席。
4.他鄉:異鄉。
5.南中:南方,這裡指四川一帶。
6.那:徠為何。
7.北地:北方。

白話譯文

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蜀中九日澤文
蜀中九日澤文

創作背景


咸亨元年(670年)重陽節,客居西蜀的王勃與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遙望故鄉。時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詩人濃郁的鄉愁,於是作了這首詩。

作品鑒賞


賞析

詩歌開頭就承題,“九月九日望鄉台”,點明了時間是重陽節,地點是玄武山,此處將玄武山比作望鄉台,以此來表達鄉愁,思鄉之情倍增。“他席他鄉送客杯”,點明了詩人當時是在異鄉的別宴上喝著送客的酒,倍感凄涼。詩歌的前兩句就勾勒出了一個易讓人傷感的環境,正逢重陽佳節,又是客中送客,自然容易勾起濃郁的鄉愁,於是就很自然地引起了下兩句對鴻雁看似無理之問:“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北雁南飛本是自然現象,而王勃偏將自己的思鄉之情加在它身上,怪罪鴻雁,我想北歸不得,你卻奈何非要從北方飛來,平添我北歸不能的愁思。這一問雖然毫無道理,卻在強烈的對比中烘託了真摯的感情,將思鄉的愁緒推向了高峰。這兩句是這首詩中的名句,前人在評價這兩句詩時說:“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的確,這一問雖貌似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實際上卻是詩人用心良苦、匠心獨具之處。詩人將其懷鄉之情融入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之中,借無情之景來抒發自己內心深沉的情感,開啟了唐人絕句寓情於景的先河。
這首詩的抒情手法亦變化多端,第一句用“望鄉台”一詞突出了詩人鄉心之切;第二句以客中送客更突出了在異鄉的孤獨感;第三句直抒胸中之苦,感情強烈;第四句卻委婉別緻,借景抒情,以鴻雁的不知南中之苦來反襯自己的思鄉之情,這樣反覆地抒發更是突出了鄉愁之濃烈。語言簡潔亦是這首詩較大的特色,用了近似日常的口語,如“他席他鄉”,“那從北地來”,顯得淺近親切,這也是這首詩流傳廣泛的原因之一。
王勃的這首詩僅以四句來寫鄉思,卻將鄉愁抒發得淋漓盡致,突破了唐初宮廷絕句多借詠物寓干進之意的小格局;詩人在詩中還有意吸收了歌行的句調,以虛詞遞進的句式做結語,對絕句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作品評價


唐汝詢《唐詩解》:唐人絕句類於無情處生情,此聯(下二句)是其鼻祖。
周珽《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寫登高旅況,情中想情,境中構境,不求刻畫,自覺深微,當與杜審言渡湘江》詩並美。彼以南竄,欲返無期,覺北流之可羨;此以南留,日久懷舊,驚北飛之攪思。
沈德潛《唐詩別裁》:似對非對,初唐標格,不得認作律詩之半。
明王世貞《唐詩廣選》:首二句與李於鱗“黃鳥一聲酒一杯”一法,而各自有風致。崔敏童“一年又過一年春”二句,亦此法也,調稍卑,情稍濃。
清乾隆《唐詩直解》:兩“他”字好對,不板。
明袁宏道《唐詩訓解》:首二句辟起,自有風致。
清管世銘《讀雪山房唐詩序例》:初唐七絕,味在酸成之外。“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讀之初似常語,久而自知其妙。

作者簡介


王勃塑像
王勃塑像
王勃(650-676?),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自幼聰慧絕眾,被司禮太常伯劉祥道贊為神童,劉向朝廷表薦,於麟德三年(666年)對策高第而授朝散郎,後為沛王李賢征為王府侍讀。當時諸王鬥雞之風特盛,王勃因戲作《檄英王雞》一文而為高宗所惡,逐出府。后漫遊巴蜀。咸亨三年(672年)補虢州參軍,恃才傲物,不為同僚所容。兩年後,匿殺官奴當誅,因遇赦免死而被除名,其父亦受累貶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王勃南下探親,途經南昌,作有《滕王閣序》。自交趾返,渡海溺水而卒。王勃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以詩文齊名,並稱“王楊盧駱”,亦稱“初唐四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