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鼠蛇
有鱗目游蛇科動物
灰鼠蛇,學名Ptyas korro,是游蛇科鼠蛇屬的一種無毒蛇,行動敏捷,性情溫順,一般不主動襲擊人。
灰鼠蛇(Indo-Chinese rat snake),物種命名人為Schlegel,命名年代為1837年,別名:黃梢蛇、索蛇、過樹蛇、過樹龍、上竹龍(廣西東部)、過樹榕、跳樹標、黃肚龍、高山標蛇(廉江)、山蛇(泉州、晉江)、土蛇(福建德化)烏歪(德宏)、上竹龍等。
據介紹,灰鼠蛇在被捉住時,具有斷尾逃逸的習性。香港俗稱過樹榕,廣泛分佈於印度、泰國和印尼等國。在中國見於華南諸省(包括香港和台灣)。
灰鼠蛇
根據統計,灰鼠蛇母蛇在公母比例中佔52.7%,受精卵占產卵數的77.3%,孵化率占受精卵數的59.2%,自然成活率可達30%。
雲南、貴州南部、四川、廣西、廣東、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灣。國外分佈於中南半島、印度、印度尼西亞。
雲南的河口、箇舊、墨江、永德、騰衝、盈江、隴川等縣分佈數量較多。20世紀50年代數量達230萬條,進入21世紀後下降到30萬條。頰鱗2-3枚,前半段體色灰棕,後半段體鱗鱗緣棕黑,略顯網狀紋。體長多超過1米,最大可達2米。
灰鼠蛇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評估級別為易危(VU)。
2020年10月,國家林草局發布通知,明確對64種在養禁食野生動物分類管理。其中,對灰鼠蛇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養殖活動,但允許用於藥用、展示、科研等非食用性目的的養殖。各地主管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分類制定管理措施和養殖技術規範,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嚴格落實防疫檢疫相關要求。
灰鼠蛇肉具有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麻痹、癱瘓等症。其去內臟后,為三蛇酒和五蛇酒的原料之一。其膽製成蛇膽酒、蛇膽陳皮、蛇膽川貝等中成藥,具有消痰止咳作用。灰鼠蛇是中國重要的經濟蛇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