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千乘

馬千乘

馬千乘(1570-1613)字肖容,官至石柱宣撫使。明朝將軍,伏波將軍馬援之後,因祖上有功世襲石柱縣土司,妻為秦良玉(著名女將軍、忠貞侯),子馬祥麟(驃騎將軍),孫馬萬年。1613年被內監邱乘雲誣陷病死獄中。

生平


萬曆十六年(1588年),龍陽洞土司譚彥相等欲脫離石柱土司統治,石柱土司馬斗斛為維繫“土不出境”的祖訓,遣子馬千乘率兵圍攻龍陽洞,征之。(湖北利川魚木寨)
1592年秦良玉嫁給比自己大四歲的石柱宣撫使馬千乘為妻。
萬曆二十二年,馬千乘之父馬斗斛已在石砫開礦,後來被查虧損而貶戍口外。當時馬千乘也被收系。石砫女土官覃氏行石柱宣撫吏。
萬曆二十三年,“土吏馬邦聘謀奪其印,集眾數千,圍覃氏”,朝延“命四川撫,按讞其獄,事未決。”族人湊足贖金,馬千乘得以出獄掌印。
萬曆二十五年春正月丙辰,朝鮮使來請援。二月丙寅,複議征倭。七月癸巳馬千乘、秦良玉奉詣援朝抗倭。是月貴州播州土司“楊應龍叛,掠合江、綦江。次年,貴州巡撫江東之派都司楊國柱率軍三千進剿失利,楊國柱被殺。”
萬曆二十七年,抗倭結束,朝廷任命李化龍總督川、湖、貴三省兵事,“並調劉綎及麻貴、陳璘、董一元等南征。二月,在總督李化龍指揮下,明軍分兵八路進發。”“千乘以三千白桿兵從征播州,良玉別統精卒五百裹糧自隨,與副將周國柱扼賊鄧坎。明年正月二日,賊乘官軍宴,夜襲。良玉夫婦首擊敗之,追入賊境,連破金築等七寨。已,偕酉陽諸軍直取桑木關,大敗賊眾。為南川路戰功第一。”
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馬千乘染上了暑疫,又因接待不恭,得罪了明朝派來監軍的太監邱乘雲,被邱乘雲誣陷投入獄中。在獄中,得不到治療調養,馬千乘病重而死。
馬千乘死後,朝廷覺得他並無大罪,所以仍保留了他家石砫宣撫史的世襲職位。而這時馬家的繼承人馬祥麟年齡尚幼,朝延鑒於秦良玉作戰有功,文武兼長,所以授命她繼任了丈夫的官職。

史料


明史 卷三百十二 列傳第二百 石砫宣撫司
石砫,以石潼關、砫薄關而名。後周置施州。唐改青江郡。宋末,置石砫安撫司。元改石砫軍民府,尋仍為安撫司。洪武七年,石砫安撫使馬克用遣其子付德與同知陳世顯入朝,貢方物。八年,改石砫安撫司為宣撫司,隸重慶府。十六年,石砫溪蠻寇施州,黔江守御官軍擊破之。十八年,石砫宣撫同知陳世顯遣子興潮等奉表貢方物,賀明年正旦。二十四年賜石砫宣撫同知陳興潮及其子文義白金百兩,以從征散毛洞有功故也。
宣德五年命宣撫馬應仁子鎮為宣撫。初,應仁有罪應死,貸謫戍。至是,帝念其祖克用嘗效力先朝,命求其子孫之良者用之,故有是命。成化十八年,四川巡撫孫仁奏:“三月內盜三百人入石砫,殺宣撫馬澄及隸卒二十餘人,焚掠而去。以石砫地鄰酆都,互爭銀場相訐,有司不為區治,致相仇殺。”命責有司捕賊。仁奏:“石砫歲辦鉛課五千一百三十斤,正統后停之。鄰境軍民假以征課,乘機竊取,釀成禍階。請除其課,閉其洞,仍移忠州臨江巡檢於酆都南賓里之姜池,以便防守。”從之。是年,命馬徽為宣撫。萬曆二十二年,石砫女土官覃氏行宣撫事。土吏馬邦聘謀奪其印,與其黨馬斗斛、斗霖等,集眾數千,圍覃氏,縱火焚公私廬舍八十餘所,殺掠一空。覃氏上書言:“臣自從征疊、茂,擊賊大雪山,斬首捕寇,皆著有成勞,屢膺上官獎賞。今邦聘無故虔劉孤寡,臣豈不能出一旅與之角勝負,誠以非朝命,不敢也。今叛人斯在,請比先年楚金洞舍覃碧謀篡事,願與邦聘同就吏。”二十三年命四川撫,按讞其獄,事未決。會楊應龍反播州,覃與應龍為姻,而斗斛亦結應龍,兩家觀望,獄遂解。覃氏有智計,性淫,故與應龍通。長子千乘失愛,暱次子千駟,謂應龍可恃,因聘其女為千駟妻。千駟入播,同應龍反。千乘襲馬氏爵,應調,與酉陽冉御同征應龍。應龍敗。千駟伏誅,而千乘為宣撫如故。千乘卒,妻秦良玉以功封夫人,自有傳。
魚木寨相關資料:
魚木寨位於利川西部,地處318國道線利川至萬縣途中,寨樓空兀於萬山之中,兩邊一色懸崖,中間只有一狹窄寨門與外界相通。該寨明初屬龍陽峒土司,后歸附石柱土司,萬曆14年編籍萬縣,1955年劃歸利川,現為謀道鄉魚木村。
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八世譚彥相等認承納草籽糧五碩三斗,將龍陽峒編籍萬縣,奉旨俞允,脫離石柱土司。萬曆十六年(1588年),石柱宣撫使馬斗斛、馬千乘圖謀恢復龍陽峒,率士兵圍攻。當年爭戰遺址、傳說、故事尚存。(和馬氏族譜上記載一致)
寨名來源今無確考,一說,土家族有語言無文字,"魚木"為土語音記;一說,相傳古代馬、譚土司連年爭戰,一次,譚土司困守該寨,馬土司久攻不下。譚土司為退敵兵,從寨東岩洞口向寨下拋下活魚無數,有些竟落掛於馬土司帳前樹上。馬土司望魚興嘆:"欲克此寨,如緣木求魚!"遂引兵自退。從此,地因事名,洞名"魚木洞",寨名"魚木寨"。
石柱馬家事略考:
土家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據1990年第四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統計,土家族人口有5704223人。主要聚居於湖南、湖北、四川三省毗鄰地區。
土家族的先民早在2000多年前就在今湘西、鄂西一帶繁衍生息,與其他少數民族一起被侮稱為“武陵蠻”、“五溪蠻”。宋代以後被稱為“土丁”、“土民”、 “土兵”等。漢族人大量遷入后,“土家”做為族稱開始出現。土家族人自稱為“畢茲卡”,意思是“本地人”。新中國成立后,確定為土家族。在1957年成立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又成立了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後還成立了酉陽、秀山、石柱、長陽、五峰印江、沿江等民族自治縣。
馬氏在石柱的影響:
土家族受漢族影響較大,在重慶市石柱縣居民中,馬氏據說有三支,均為土家族。其中有一支馬氏,其保存的《馬氏家乘》中曰:“公(馬定虎)陝西扶風茂陵庄人,漢伏波將軍三十九代孫也。英敏磊落,勇力過人,事宋為驍騎隊長,屬吳繗軍。靖康之亂入京師勤王,……高宗南渡,扈蹕有功,軍中皆稱將門之後。時五溪蠻因朝廷多故,連結土司秦勾等陷施州大田所、南賓諸郡,擾及大江之南,官兵屢征不克。大臣范宗伊奏曰:五溪蠻敬畏伏波將軍如神,倘得其裔往征,必克。高宗允其奏,因詔定虎公領兵由建始入川,駐兵於南賓縣之水車壩,傳檄南路土司七覃八田,宣揚威德,剋期會兵施州。溪蠻聞定虎公為伏波之後,已自攝服欲降,獨賊首覃勾拒施州欲戰。建炎七年(建炎僅四年),我公合諸土司兵攻破施州,賊走屯七岳山。公圍之,遣輕騎五百人間道由龍嘴河、都會壩絕其歸路,賊糧道不通,遂成擒。捷聞,並圖其山川形勢以獻,中有石峰高聳插空之語,因封公為石柱安撫司,世襲節制九溪十八洞。”還有清乾隆年間修的《石柱廳志》記載,扶風人馬定虎,(馬)援三十九代孫也,知兵饒膽略,朝命領兵進剿。定虎入川駐水車壩,擊之,苗果震懾,潰敗。捷聞,即以南賓縣地官之。縣東南六十里,有高峰直上,狀類柱,乃置石柱安撫司,敕馬氏世襲,節制九溪十八洞,為鎮服苗蠻之計。據《明史》中記載:“明洪武七年(1374年)石柱安撫使馬克用遣子付德與同知陳世顯入朝貢方物;洪武八年(1375年)改石柱安撫司為宣撫司,隸重慶府”。由此可見石柱土司應是正式建立於明初。馬克用封石柱宣撫使,建署水車壩(今悅來鄉古城壩),其食粟之地,僅今悅來鄉附近就有牛項溪、尖山子、螺絲塘、白果園、水田壩、五龍溪、板獠漕等處。
石柱土司馬氏,據其家譜記載,祖籍是陝西扶風,系漢伏波將軍馬援第三十九代孫馬定虎的後裔。傳說馬定虎在南宋時因平五溪蠻入境,因功授以石柱安撫使,官職世代沿襲,得以世守石柱。應該說馬定虎既然是馬援之後,當是漢族不疑,其實不然,馬定虎歷經兩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分裂戰亂后,依然知其先祖及世次,可知馬氏對譜系的重視。然而在馬定虎平五溪蠻有功而授以安撫司職,更應大書特書之時,居然失其世次了。《馬氏宗譜》對馬克用以下世系記載卻十分詳細,但自馬克用以上則一無所書。《馬氏族譜》、《馬氏家譜淵源》也說馬克用為“遷石柱始祖”,“建業於水車壩”。在其馬氏族譜、宗譜、家譜淵源、譜書節本等所記各異,世系不清,年代不一,史實矛盾。例如,說馬克用是馬定虎的十五代孫,卻無世系,且有是三代、四代、五代、六代、七代、八代、十六代孫之多說,還有說“定虎其名,克用即號”,甚至有說是“克用相傳思牧,思牧相傳定虎”。署石柱安撫司的時間,有建炎二年、三年、七年(建炎僅四年,無七年),或景定,或宋末之多說,更有說是無至正七年或十七年。對何入何時入川平蠻封石柱安撫使也其說不一,有馬定虎於南宋初,或於元末,或於明初之幾說。有的說是馬什用於宋景定中,還有說是馬克用於明初。凡此種種,自馬定虎以下至馬克用間,無論《石柱廳志》、《石柱鄉土志》或《馬氏家譜》均載:“其襲爵曆元及明無替”。《馬氏宗譜》自釋:“定虎公以後,克用公之前,馬氏中衰,當宋之鼎革之際,功名未登天府,史鑒不傳。”自認“代遠年湮,前後矛盾”。其實馬克用的父、祖二輩是誰也未記清。馬克用是否為馬定虎之後裔?歷史上就有這樣的情況,某些家族往往把同姓氏的源於貴族出身、顯赫於世的人物作為始祖,而編纂至家譜之中,目的是為抬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或出身。據《渝州志》云:“宋景定中,蠻酋大蟲馬什用同向士壁率師大敗元兵,繼平九溪洞夷,授鎮國上將軍,領銅牌印、石柱安撫司大使,世守其土。”馬定虎應為宋末時期人,而不是宋初之人。馬什用與馬定虎應為同一人,據清嘉慶重修的《一統志》中云:“宋景定中,以土官馬定虎征五溪蠻有功,授安撫司。”就《渝州志》稱馬定虎(馬什用)為“蠻酋大蟲”,應是當地土著蠻酋,大蟲在宋代是人們對老虎的稱呼,而土家族先民有史以來就是崇拜廩君白虎的,以之作為其圖騰信仰。而“什用”是土家族的常用語,是“送、沖、踵”的意思,是對土司長官的稱呼。所以,石柱馬定虎這一支馬氏,自馬克用前至馬定虎應為漢族,自馬克用以下應為土家族,這也尚待研究。
石柱馬定虎這一支馬氏在歷史上也有其輝煌的史績,對穩定少數民族地區社會安定,維護國家統治,發展社會生產均做出了貢獻。據《馬氏家乘》記載,元未九溪十八硐諸土司不靖,明洪武初,馬定虎的十五代孫馬克用(應是馬定虎之子)征服了九溪十八硐,被朝廷加封為宣撫使。據《蜀人物誌》記載,馬克用“生元末,襲石柱安撫司,仁而有勇,與士卒同甘苦,上下一心。全境內戶口為十三族,大山外有陳、伍、高、崖、羅、向六族,山以內有譚、劉、奉、何、冉、江、白為七族。土司無城郭而有峒寨,令十三族皆得立寨柵,具徒卒,無事儘力農畝,有警則各寨並起,以聽指揮。凡境內高峰絕嶺,星羅棋布,皆各族屯兵邊所。……不數年,庶富為川東冠。忠路、酉陽、唐岩、沙溪等司,皆推石柱為司長,音問不絕。”馬克用在洪武中善撫夷落人心歸附,子孫世襲。表明元末石柱土司的勢力得到急劇增長,已成為元末明初時期土家族諸土司中舉足輕重的大土司之一。
石柱土司正式建立后,由馬氏承襲達26代,計569年。其沿襲情況,據《石柱廳志》等資料記載,自明洪武初馬克用由安撫使擢升宣撫使以來,在洪武七年(1374年),馬克用遣子馬付德與同知陳世顯入朝,明改安撫司為宣撫司。馬克用於明洪武八年將其司治遷至南賓縣城。馬克用傳子馬良,馬良傳子應仁。宣德五年(1430年),馬應仁犯法,罪應死,但朝廷給他個謫戍邊,戴罪立功的處分,因為“帝念其祖克用嘗效力先朝”,而仍命馬應仁子馬鎮襲石柱宣撫使職。馬鎮傳馬黼,馬黼傳馬澄。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三月,內盜300餘,侵犯石柱,殺死馬澄及隸卒20餘人焚掠而去。是年,其子馬徵襲宣撫職。馬徵傳馬龍,馬龍傳馬素,馬素在萬曆二十年(1592年)傳馬斗斛。
明萬曆年間,龍陽洞土司譚彥相等欲脫離石柱土司統治,編籍入萬縣之時,石柱土司馬斗斛為維繫“土不出境”的祖訓,遣子馬千乘率兵圍攻龍陽洞,燒殺幾盡。直到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石柱土司歸附清朝,石柱乃轄東至湖北利川,南接黔江,西界豐都,北鄰忠州。廣230里,袤240里之廣闊地域。
在秦良玉代理土司之前,其馬氏內部發生一件爭權奪位,引發仇殺之事。據《明史·四川土司傳》記載,萬曆二十二年(1594),石柱土司妻子代幼子行宣撫事,時“土吏馬邦聘謀奪其印,與其黨馬斗斛、斗霖等,集眾數千,圍覃氏,縱火焚公私廬舍八十餘所,殺掠一空。”結果,還是馬斗斛得了便宜,署理司職,但終究是名不正,言不順,好景不長,最終下了台。
石柱土司是土家族六大宣慰司中,改土歸流最晚的一個。馬祥麟子馬萬年於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歸附清朝,仍授宣慰使。據《清史稿·四川土司傳),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夔州府分駐雲安廠同知移駐石柱。二十五年(1760年),設石柱直隸廳,改土宣慰使為土通判世職,不理民事。道光《補輯石柱廳志·土司志》記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馬萬年傳子馬洪裔,雍正年間馬洪裔傳子馬宗大,“宗大傳光裕,光裕傳孔昭,孔昭於乾隆十九年(1754年)緣事革職,以光裕弟光仁護土司事,俟孔昭生子承襲。至二十一年,孔昭生子俊明,報部。光仁復緣事斥革。部議夔府分駐雲安廠同知移駐石柱,代理土司事,俟俊明成立交卸。二十五年,俊明殤,承襲無期。部議改設直隸廳同知,其土宣慰司改為士通判,不預民事,俟孔昭生子。題請奉旨如議。孔昭卒,無子,以光仁子圖昭襲土通判職。”
馬孔昭與馬光仁兩任土司均“緣事革職”,其所緣何事,據石柱《馬氏家乘》記載,“乾隆十九年,孔昭以逆匪陳昆案內失察,部議革職。”是說馬孔昭的革職是因為鎮壓當地陳昆起義不力所致。而馬光仁革職的原因卻與他同馬孔昭之間的矛盾有關,譜云:“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孔昭生子俊明,業已報部。因光仁任事,時值大旱,民間禾價騰貴,光仁禁販禾出境,有販者皆稱孔昭之禾,仁因封孔昭庄倉。昭怒,以封倉絕食、更藉護奪襲等情上控”。馬孔昭所以將其叔父馬光仁告到夔州府,是因為販禾封倉之事,但真實的原因是“藉護奪襲”之情,即馬孔昭子馬俊明業已報部,而馬光仁並不願意從“護土司事”的位置上退下,讓馬俊明承襲,而引起馬孔昭的不滿。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改土歸流、改設直隸廳、隸川東道,宣慰使改為土通判,不預民事,仍世襲。《石柱直隸廳志》有云:“國家聲教遠訖,先後皆改土歸流,石柱土官馬氏歷世忠順,明季女土官秦良玉忠勇著天下,載明史,故地雖改設直隸廳,後裔猶世襲通判職,比其他土司加厚焉”。乾隆二十五年,朝廷因馬俊明死,馬孔昭無子承襲,而順勢把石柱改土歸流。同知賈天祿奏請乃以馬光仁的長子馬圖昭襲,自此,土通判一職,馬氏世代相傳,馬圖昭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緣事革職。次年,同知王縈緒上奏朝廷,要求任命由馬宗大之弟馬宗夫之孫馬佑昭承襲土通判,獲准。咸豐年間傳至馬駕,馬駕傳馬保誠、馬保誠傳楊舜貞,楊舜貞傳馬正倓,至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十一月石柱解放為止。
石柱土司世襲表:
馬氏土司世系自馬克用起為:
馬克用(元末襲)-→馬良-→馬應仁-→馬鎮-→馬黼-→馬澄-→馬徵-→馬龍-→馬素-→馬斗斛-→覃氏-→馬乾乘-→秦良玉(馬乘妻,因夫亡,子幼而代理)-→馬祥麟-→馬萬年-→馬洪裔-→馬宗大-→馬光裕-→馬孔昭-→馬光仁(馬裕弟,因兄革職,子未出而執司事)-→馬圖昭-→馬佑昭-→馬駕-→馬保誠-→楊舜貞-→馬正倓-→馬俊明。